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法院共享法庭让群众“共享”司法便利

时间: 2023-09-0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9313

“现在开庭!”8月30日,随着法槌敲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金融“共享法庭”集中审理了某银行起诉的信用卡纠纷系列案件20件,用时仅30分钟。整个庭审充分运用要素式审判模式,过程重点突出,节奏紧凑有序,获得了诉讼参与人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金融共享法庭法治指导员指导调解员调解案件)

  金融“共享法庭”

  打造家门口的金融法律“超市”

“信用卡纠纷处理难度整体较低,其核心问题主要是利息和违约金、手续费等要基于多种考量依法予以调整。”金融“共享法庭”法治指导员刘亚军告诉“平安建设宁夏行”全国省级法治媒体集中采访团记者,这些息费、违约时间等争议焦点,都已经在庭前准备时,由法官助理引导当事人填写好,并筛选出有争议的案件要素。在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只需重点审查当事人围绕案件要素提供的相关证据,并对无异议的事实依法进行确认,平均庭审时长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为3分钟,办案周期也平均缩短了15天。

“我们打造共享法庭这样的一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不只是群众身边的‘纠纷解决机构’,更是‘最小法治单元’,较之人民法庭,让司法服务更加靠前。”兴庆区金融“共享法庭”设立在银川市国安公证处,有针对性地批量、集约、高效处理金融案件,形成“法院+公证”“法院+金融行业特邀调解员”“法院+行业协会”“法院+人民调解员”工作模式,打造家门口的金融法律“超市”。截至7月31日,金融共享法庭诉前共化解各类案件760件,其中赋强414件、撤诉170件、诉前调书144件、调确32件。

(法官走进直播间,在新媒体平台推介“共享法庭”)

  商事“共享法庭”

  促使案件实质化解即时履行

以“共享”思维整合基层解纷力量,在金融“共享法庭”与银川市国安公证处建立密切合作的同时,商事“共享法庭”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协会同样通过协调对接形成了解纷合力。7月,兴庆区法院指派商事专业法官打造“1+1+1+N”审判团队,联合企业协会共同打造全区首家专门审理涉企商事纠纷的法庭。商事“共享法庭”深化“诉源+执源”综合治理,强化“宣传、告知、督促”,促使案件实质化解即时履行,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深化能动司法理念,基于调研辖区大量矛盾纠纷,创新打造‘共享法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在源头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打通基层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上半年,我院新收案件较去年同期减少1733件,同比下降8.92%。”据兴庆区法院院长安宁介绍,该院在“引进来”的基础上,主动“走出去”,一体推进矛调中心、行业组织、乡镇村社3个层次共34个“共享法庭”建设,铺就覆盖各行业领域、线上线下有机交融的基层治理网络。

(法治指导员上门化解纠纷,零距离司法为民)

  矛调中心“共享法庭”

  实质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次

前不久,两家物业公司先后来到兴庆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享法庭”送上锦旗,感谢法庭在案件处理中展现出的公正与高效。

“我们2020年底从服务小区撤场的时候,物业费收回率仅为欠费总额的40%。法庭受理案件后,精准找到了矛盾根源,积极与业主沟通协调,以法以理服人,最终化解率达到九成。”其中一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说。

据了解,矛调中心“共享法庭”于2022年8月15日入驻开展工作,2023年6月2日正式挂牌,是兴庆法院建设运行的第一个共享法庭。通过开展“共享安居”行动,一揽子调处物业纠纷,极大缓和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长期尖锐矛盾。截至7月31日,该共享法庭共受理矛盾纠纷5834件次,通过行业特邀调解、人民调解、社会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3111件次,通过摸排走访矛盾突出社区提前介入法治指导化解应诉未诉矛盾纠纷2894件次,共实质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次。

(前往居民小区现场开庭审理物业纠纷)

  据介绍,兴庆区法院共享法庭依托现有硬件条件建设,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推广云解纷服务,法治指导员与庭务主任“跨时空”协调联动,实现不见面调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安宁说,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了共享法庭带来的司法便利,而每一件纠纷的化解也都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院工作的努力。

  特派记者 陈富勇 覃蓝蓝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法院共享法庭让群众“共享”司法便利

“现在开庭!”8月30日,随着法槌敲响,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人民法院金融“共享法庭”集中审理了某银行起诉的信用卡纠纷系列案件20件,用时仅30分钟。整个庭审充分运用要素式审判模式,过程重点突出,节奏紧凑有序,获得了诉讼参与人的一致好评和认可。

(金融共享法庭法治指导员指导调解员调解案件)

  金融“共享法庭”

  打造家门口的金融法律“超市”

“信用卡纠纷处理难度整体较低,其核心问题主要是利息和违约金、手续费等要基于多种考量依法予以调整。”金融“共享法庭”法治指导员刘亚军告诉“平安建设宁夏行”全国省级法治媒体集中采访团记者,这些息费、违约时间等争议焦点,都已经在庭前准备时,由法官助理引导当事人填写好,并筛选出有争议的案件要素。在庭审过程中,承办法官只需重点审查当事人围绕案件要素提供的相关证据,并对无异议的事实依法进行确认,平均庭审时长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为3分钟,办案周期也平均缩短了15天。

“我们打造共享法庭这样的一个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不只是群众身边的‘纠纷解决机构’,更是‘最小法治单元’,较之人民法庭,让司法服务更加靠前。”兴庆区金融“共享法庭”设立在银川市国安公证处,有针对性地批量、集约、高效处理金融案件,形成“法院+公证”“法院+金融行业特邀调解员”“法院+行业协会”“法院+人民调解员”工作模式,打造家门口的金融法律“超市”。截至7月31日,金融共享法庭诉前共化解各类案件760件,其中赋强414件、撤诉170件、诉前调书144件、调确32件。

(法官走进直播间,在新媒体平台推介“共享法庭”)

  商事“共享法庭”

  促使案件实质化解即时履行

以“共享”思维整合基层解纷力量,在金融“共享法庭”与银川市国安公证处建立密切合作的同时,商事“共享法庭”与宁夏回族自治区企业协会同样通过协调对接形成了解纷合力。7月,兴庆区法院指派商事专业法官打造“1+1+1+N”审判团队,联合企业协会共同打造全区首家专门审理涉企商事纠纷的法庭。商事“共享法庭”深化“诉源+执源”综合治理,强化“宣传、告知、督促”,促使案件实质化解即时履行,维护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我们深化能动司法理念,基于调研辖区大量矛盾纠纷,创新打造‘共享法庭’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在源头将‘矛盾消解于未然,将风险化解于无形’,打通基层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上半年,我院新收案件较去年同期减少1733件,同比下降8.92%。”据兴庆区法院院长安宁介绍,该院在“引进来”的基础上,主动“走出去”,一体推进矛调中心、行业组织、乡镇村社3个层次共34个“共享法庭”建设,铺就覆盖各行业领域、线上线下有机交融的基层治理网络。

(法治指导员上门化解纠纷,零距离司法为民)

  矛调中心“共享法庭”

  实质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次

前不久,两家物业公司先后来到兴庆区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共享法庭”送上锦旗,感谢法庭在案件处理中展现出的公正与高效。

“我们2020年底从服务小区撤场的时候,物业费收回率仅为欠费总额的40%。法庭受理案件后,精准找到了矛盾根源,积极与业主沟通协调,以法以理服人,最终化解率达到九成。”其中一家物业公司的负责人说。

据了解,矛调中心“共享法庭”于2022年8月15日入驻开展工作,2023年6月2日正式挂牌,是兴庆法院建设运行的第一个共享法庭。通过开展“共享安居”行动,一揽子调处物业纠纷,极大缓和了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长期尖锐矛盾。截至7月31日,该共享法庭共受理矛盾纠纷5834件次,通过行业特邀调解、人民调解、社会调解等方式化解矛盾纠纷3111件次,通过摸排走访矛盾突出社区提前介入法治指导化解应诉未诉矛盾纠纷2894件次,共实质化解矛盾纠纷6000余件次。

(前往居民小区现场开庭审理物业纠纷)

  据介绍,兴庆区法院共享法庭依托现有硬件条件建设,通过“一屏、一线、一终端”,推广云解纷服务,法治指导员与庭务主任“跨时空”协调联动,实现不见面调解。“好产品自己会说话。”安宁说,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真切体会到了共享法庭带来的司法便利,而每一件纠纷的化解也都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院工作的努力。

  特派记者 陈富勇 覃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