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做成的咖啡馆、干净的社区食堂与会客厅、年轻人钟爱的潮玩品牌与快闪活动,这些新鲜事物与一栋栋上世纪的老式居民楼在重庆市九龙坡区的民主村里和谐共生。民主村承载着城市工业记忆,也书写着社区服务与城市更新的新篇章,九龙坡区公安分局谢家湾派出所民主村社区民警程会恩既是见证者,更是守护者。他说,民主村硬件新了,软件也要跟上,老社区里没有物业,社区民警就是这2000来户居民的“管家”。 “惠民巧匠坊” 留住老社区人情味 10年前,程会恩刚来社区报到时,眼前的民主村是另一番景象:一排排铁皮棚横穿过居民区,卖杂货、卖小吃、卖药材、卖衣服……和情调、设计感丝毫毫不沾边,无序但热闹。 当2021年九龙坡区启动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时,程会恩最担心的就是“铁皮棚”里的小商小贩,他领着社区干部挨着摊位倾听这些老街坊的声音,不少人对未来很担忧,更新后还有不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这些小摊贩有一技之长,或是会修理电器,或是会理发修面;服务的都是村内邻里,收费不高,足够满足周边居民需求。他们离不开民主村,同样的是这些老街坊也离不开他们。 程会恩将收集到的情况上报,提议在更新项目的边角地为他们开辟一片空间,无需太当道,能遮风避雨就行。 2023年,民主村更新项目一期揭开面纱:支路里搭建起“惠民巧匠坊”,这里有小黄的修鞋店,也有老宋的电器修理铺,不收租金,继续服务着村里邻居。 民主村的“巧匠”们也一直念着“程户籍”和社区干部们的好。社区组织敬老志愿服务活动,修面理发的“巧匠”总是义不容辞;民主村的老房子难免出现渗水等问题,引起邻里不愉快,社区民警第一时间就能找到有防水专长的“巧匠”帮忙;腿脚不便的老人家电有问题,也会找到“程户籍”,维修“巧匠”把铺子一丢,上门维修,铺子留给附近的“巧匠”照料,也能放一百个心…… “社区民警一个人的能力总是有限,我们能做的就是盘活能利用的社会资源,用真心换真心。”这是程会恩“管家”心得的头一条。 接单即办 分类施策 让矛盾纠纷不出村 要当好管家,光做好服务还不够,面对矛盾纠纷如何调处,更是考验社区民警的智慧和群众工作能力。 对于纷繁复杂的社区矛盾,程会恩联合社区工作人员、相关部门、特聘律师以及热心居民,构建起一套高效的矛盾调解机制,即谁先接到反映,谁先行调解,以保证时效,无法第一时间处置的复杂矛盾,则由多方会商研判,由最适合的一人或多人组合介入。 (走街串巷开展“一标三实”信息采集工作) 通过采取“接单即办,分类施策”的策略,确保每一项纠纷都能得到快速响应和妥善处理,民主村社区不仅实现了物理空间的翻新,更是构建了一个和谐共生、充满活力的社会生态。 “三多三早” 护好社区“幸福底线” 老社区没有物业,社区民警不但要做好管家的活,更要做好安保工作。 (向老年居民开展安全防范宣讲) 辖区的情况比较复杂,程会恩就多跑路、多说话、多摸底,发现哪里有问题就及时上门做工作,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靠着自己的“笨办法”,十年来程会恩扎根民主村社区,把辖区里的细枝末节都记录在了自己的脑子里。在分析警情特点的前提下,他依托平安护卫队,完善社区巡防,震慑不法分子、开展安全宣传、排查安全隐患、发现案件线索、配合打击处置,对防范一些突发案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今年一季度,通过程会恩前期社区工作的积累与沉淀,民主村社区总体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1.6%,治安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42.8%,实现了警情下降、群众满意率上升的良好社会治理效果。 “藏蓝管家”程会恩的故事,是老旧社区蝶变的缩影,更是社区服务以人为本、智慧创新的生动实践。民主村的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他和社区成员的心血与智慧,共同绘就了一幅新时代下老旧社区焕发新生的绚丽画卷。在这个过程中,民主村不仅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更成为了社区治理与城市更新领域的一张亮眼名片。 记者 舒楚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