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婵 父亲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遥远的广东任教,直到我五岁那年才调动回川。上过一年中专的母亲,则回到农村成为一名代课老师。 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的思想守旧,家长制是横贯那个年代的家庭模式。父亲偏爱成绩好的学生,他把这个“职业特质”也潜移默化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姐姐排行老大,她小学阶段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可到了中学,学习优势日趋下降。初二那年,教室玻璃窗垮塌,砸伤了姐姐的脑袋,缝了十几针,休学一个多月,至此,她的成绩一落千丈。在姐姐的成长中,我未曾听过父亲只言片语的鼓励和赞赏。父亲常常将家里孩子多就业难而日积月累的焦虑,化为对姐姐的语言攻击。有一年初春,一家人围着圆桌就餐,姐姐坐的位置正对窗外一棵嫩芽吐蕊的大树,她欣喜地说:“春天到了,树叶都开始发绿了!”就是这句话,竟惹得父亲好一顿数落:“你一天尽说废话!春天叶子难道不变绿?好好把这些心思用在学习上!”姐姐的嘴角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坐在旁边的我,仿佛感觉到,姐姐碗里的米粒,都化为万般委屈,被她一粒粒吞进肚里。一直在这样不被赏识的环境下长大的姐姐,性情内向软弱,非常缺乏自信。 几年的高中生涯,对于姐姐来说,应该是特别难熬的。姐姐偏爱文科,喜欢写作,高中时还在《星星》诗刊发表过小诗。可在那个时代,在我家所处的那个环境,姐姐只有一条出路——考大学。而数学却让她高考连连失利,最终成了无情阻断姐姐通向象牙塔的绊脚石。 那一年,姐姐再度高考落榜。我至今清晰地记得,家里弥漫的深深的压抑和浓浓的“硝烟”。母亲骂父亲迂腐窝囊,断送了姐姐的前程。因为,那时候预考上线的名额是分配到校的,只有预考上了线,才具有上大学预科班的资格。据说有几名高考前突然空降到学校的同学,平时成绩远远不如姐姐,却意外地上了线。母亲不服,要求查卷,父亲则严厉制止。父母天天为此争吵,姐姐苦不堪言,常常伫立窗前,眼神迷离,我的心也一天天沉重起来。 我的化学老师徐老师宿舍离我家很近,他劝说我父母:“你们家里还有一个孩子马上参加中考,再吵下去,她也会受影响。”父母这才缓过神来,他们的小女儿还要参加中考!争吵暂停。 姐姐逃避到同学家,住了半月才回来。她十分冷静地对父母说:“我再也不想复读了,你们把我送走吧!走得越远越好。”我从她冰冷的声音里听出了一种决绝,一种强烈地想要挣脱压抑和束缚的决绝,一种内心对家对父母失望透顶的决绝,一种要斩断碾碎自己所有梦想的决绝。那一刻的姐姐,是陌生的。一个日常温顺柔弱的女子,瞬间对什么都不以为然不再惧怕,内心是潜藏着巨大的悲凉的。 后来,父亲在湖北沙市一个棉纺厂给姐姐谋了个职。姐姐用她人生第一次作出的重大决定——远走他乡,悲哀地结束了自己十几年的寒窗生涯。就在那个夏天,我初次与叫做“命运”的东西相识,让我第一次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无奈。我无从知晓,姐姐的决定,究竟是对生活的抗争还是妥协…… 父母带着姐姐去沙市,一路颠簸,经七八小时的车程,才抵达万州。为了节省开支,只购买了两张硬卧和一张只有上船资格、没有固定位置的散席。到了晚上睡觉的时段,三人相互推辞,都不肯上床去睡。最后,父亲以强硬的态度,安排姐姐和母亲去睡觉。 清晨,姐姐被冰凉的风惊醒。她发现破旧的船舱门有一丝缝隙,风正是从这灌进来的。父亲背靠门缝,坐在床沿,两只手交叉在胸前,睡着了。姐姐轻手轻脚下了床,开了门。江面雾蒙蒙的,斜风细雨,前路茫茫,这一切似乎加重了姐姐内心的悲凉。当她返回船舱打开门的一刹那,清晰地看见了父亲完全湿透的背。为了让她安然入睡,父亲竟然用自己的身体挡住门缝,就这样生生地坐了一夜!姐姐呆呆地望着父亲的背影,生活的重负已然让他过早地迈向衰老,几近花白的头发在凉风中簌簌抖动。那发丝仿佛一根根刺,让她的心阵阵地疼。姐姐掩上门,朝船头疾步而行。她脑中一片空白,眼前闪现的,唯有父亲湿透的背和满头白发。 一次顿悟,往往生于刹那。一种关系的逆转,往往出于一次偶然。姐姐和父亲的第一次旅程,让她得以了解父亲的坎坷经历和成长背景,使她能够站在亲情之外的视角,解读父亲多年来对她的冷漠和苛刻,最终让她的心冰雪消融。 姐姐离家两年之后,父亲突发脑溢血,倒在他挚爱的三尺讲台,永远地离开了我们。那次具有逃离性质的旅程,于姐姐的意义是重大的,犹如上苍赐予她的一次心灵救赎,让她走出了爱的荒原。亲情的疏离,是致命的切肤之痛啊! 父亲去世后,姐姐回到家乡,当上了代课老师。两年后通过全县的统一考试,进入教师进修学校,延续了父亲的职业,也成为了一名英语教师。 (作者单位:重庆市未成年犯管教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