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交出“八五”普法“期中成绩单” 常态化普法让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

时间: 2024-11-2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庞, 伊聆 阅读量:8743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11月26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幕。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全市“八五”普法决议中期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执行“八五”普法决议,着眼新形势新变化,适应新时代新特点,围绕全市大局、贴近群众需求、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助推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全市上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整合全市资源

开展重点内容普法

组建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6万余场次、覆盖3100万人次,得到全国普法办肯定并专报推广。

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7000余场次。采用法治文艺汇演、法治游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1.8万余场次。

各区县、各部门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八项行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1.1万余场次。面向30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法治培训,在全市1万余个小区举办“物业普法进小区”活动。

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全市建成基层法治文化阵地1.5万余个。重庆市司法局与四川省司法厅联合举办5届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推出喻茂坚纪念馆、“古风+剧本杀”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实践成果。市委网信办创办《网信说法》普法专栏,阅读量累计超4亿人次。

注重分类施策

实施常态化法治教育

完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累计组织20825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集中考试。

全市中小学落实每月2节法治教育课时,高校非法学专业将3学分48学时法律课列入大一必修课程,全市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3742名,配备率达到100%,进校讲授法治安全课1.08万场,参与学生900余万人次。

探索建立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协同联动机制,市司法局开展“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等评选活动,深化与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政企社”合作模式,迭代升级8000余个“裕农通+金融普法”服务站。

突出普治并举

普法与治理融合深化

推动普法全面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全市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5个,建成“法律之家”2202个,在全国率先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培育“法律明白人”5.3万人。

市委网信办举办首届“互联网+故事”普法大赛吸引3298万人次关注,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专刊刊发我市网络普法“双百工程”经验做法。

全市建成乡村法治院落200余个,累计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41629户,提前3年完成国家要求2025年每个行政村有1户学法用法示范户的任务目标。

坚持守正创新

普法针对性不断提升

各行政执法部门大力推行说理式执法、普法式执法模式,在全市建立基层执法普法联系点151个。市公安局以基层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为抓手,建立了轻微违法先行告知、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普法、日常管理普法伴随等制度。市司法局推动普法宣传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年均提供服务超100万人次。

推动建立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域传播矩阵,市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刊发普法稿件5.5万余条次、阅读量超4亿人次。

《报告》建议,应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合力。增加农村地区普法资源倾斜力度,加强对防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保障劳动就业、预防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的普法宣传,加大对务工人员、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普法力度。

同时,要加强精准普法,针对受众不同年龄段、认知水平、群体特点,制定不同的普法内容,实施精准普法。探索建立重点群体法治素养精准提升长效机制,分类制定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公约和计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交出“八五”普法“期中成绩单” 常态化普法让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11月26日,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开幕。市人大监察和司法委员会向会议提交了《关于全市“八五”普法决议中期贯彻落实情况的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称,2021年以来,全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认真执行“八五”普法决议,着眼新形势新变化,适应新时代新特点,围绕全市大局、贴近群众需求、创新普法方式方法,助推普法与依法治理有机融合,全市上下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更加浓厚,公民法治素养持续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营造了良好法治环境。

整合全市资源

开展重点内容普法

组建深学笃用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在全市开展宣传宣讲活动16万余场次、覆盖3100万人次,得到全国普法办肯定并专报推广。

全市各级各部门持续开展“宪法宣传周”等集中宣传活动7000余场次。采用法治文艺汇演、法治游园会、知识竞赛等形式,开展“民法典宣传月”等活动1.8万余场次。

各区县、各部门实施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八项行动”,开展优化营商环境普法宣传1.1万余场次。面向3000余家物业服务企业开展法治培训,在全市1万余个小区举办“物业普法进小区”活动。

全市各级各部门在全市建成基层法治文化阵地1.5万余个。重庆市司法局与四川省司法厅联合举办5届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推出喻茂坚纪念馆、“古风+剧本杀”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实践成果。市委网信办创办《网信说法》普法专栏,阅读量累计超4亿人次。

注重分类施策

实施常态化法治教育

完善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清单制度,累计组织20825名新提任领导干部参加法治理论集中考试。

全市中小学落实每月2节法治教育课时,高校非法学专业将3学分48学时法律课列入大一必修课程,全市配备中小学法治副校长3742名,配备率达到100%,进校讲授法治安全课1.08万场,参与学生900余万人次。

探索建立公民法治素养精准提升协同联动机制,市司法局开展“重庆市十大法治人物”等评选活动,深化与建设银行重庆市分行“政企社”合作模式,迭代升级8000余个“裕农通+金融普法”服务站。

突出普治并举

普法与治理融合深化

推动普法全面融入基层治理实践,全市累计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115个,建成“法律之家”2202个,在全国率先开展“1名村(居)法律顾问+N名法律明白人”行动,培育“法律明白人”5.3万人。

市委网信办举办首届“互联网+故事”普法大赛吸引3298万人次关注,中央网信办《网络法治》专刊刊发我市网络普法“双百工程”经验做法。

全市建成乡村法治院落200余个,累计认定学法用法示范户41629户,提前3年完成国家要求2025年每个行政村有1户学法用法示范户的任务目标。

坚持守正创新

普法针对性不断提升

各行政执法部门大力推行说理式执法、普法式执法模式,在全市建立基层执法普法联系点151个。市公安局以基层普法依法治理联系点为抓手,建立了轻微违法先行告知、矛盾纠纷化解联合普法、日常管理普法伴随等制度。市司法局推动普法宣传融入公共法律服务,年均提供服务超100万人次。

推动建立融“报、网、端、微、屏”于一体的全域传播矩阵,市级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刊发普法稿件5.5万余条次、阅读量超4亿人次。

《报告》建议,应加强协作配合,进一步增强普法工作合力。增加农村地区普法资源倾斜力度,加强对防范电信诈骗、未成年人保护、保障劳动就业、预防交通事故等重点领域的普法宣传,加大对务工人员、老年人、青少年等重点人群的普法力度。

同时,要加强精准普法,针对受众不同年龄段、认知水平、群体特点,制定不同的普法内容,实施精准普法。探索建立重点群体法治素养精准提升长效机制,分类制定公民法治素养提升公约和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