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管控为校园撑起“防护网”

时间: 2019-11-11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0024

本网讯 “糟了!娃儿放学后没回家,不知道去哪里了?”近日,九龙坡区某小学的学生小奇(化名)放学后不知所踪,而学校地处繁华商圈,加上晚高峰,寻人不易。不过,35分钟后,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校保支队使用秘密武器,成功在西城天街附近找回孩子。

要问秘密武器是什么,其实就是九龙坡区警方推出的一款护航校园新科研成果——“护校贴心帮”,这已经不是这套智能管控系统第一次协助找回失联学生了,而除此之外,它能干的事还有很多。

大数据 智能化 构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近年来,全国各地涉校案件频发,给校园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冲击。对此,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紧盯当前校园安全普遍存在的风险排查不及时、安防设施不到位、预警预防不灵敏、整体防控背靠背等诸多问题,梳理分析护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下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应运而生。

针对校园安全这个特定对象,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依托全区“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利用大数据、视频云、物联感知技术,创建了一套集大采集、大管控、大联动、大应用于一体化校园安全智能管控系统“护校贴心帮”,并辅之以警校联席联动等运行机制为保障,对特殊时段、特定群体实施特殊保护。

据介绍,该项目立足于现有的视频和数据资源,成本低、见效快。技术标准通用,复制性强,可快速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部署、推广和使用。在日前结束的重庆市2019年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上,该项目获评公安分局序列二等奖,受到了专业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自动触发“紧急状态” 一键设置视频动态防控圈

“护校贴心帮”集成了分级管控、动态采集、风险推送、风险应对和勤务监督五大功能,而上个月这起协助找回失联学生的案例,正是风险应对功能的实战应用——在接到学校保安“报警”后,该校园周边全部应指探头立即自动触发“紧急状态”。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特殊时段,系统通过“自动触发”向指挥中心、校保支队和派出所分级分类推送校园周边重点视频、现场警力、当前任务等信息,各部门及民警按职责开展护校工作;同时可以通过“一键聚焦”功能,将交通卡口、高清球机等前端可控设备聚焦校园周边,开展集群查控;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在电子地图上以事发点为中心,指挥中心可一键设置视频动态防控圈,关注人员、车辆等进入圈内,自动触发报警,关联各类警务资源并按需推送至指调单位和民警。

师生家长点赞:科技让校园更安全

据了解,该项目2018年11月启动研发,现已在九龙坡区全面推广使用,服务于该区400余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为全区学校构建起一张“智能防护网”,实现了涉校风险预警可视化、资源布置精准化、服务手段更精准、应急处突更高效,护校成效得到该区教委与各学校的高度认可和支持。运行以来,共采集各类涉校风险点及技防盲点300余个,补点布建人脸识别及前端镜头200余个,规范道路安全标志24个;重点时段自动推送提醒任务信息2万余条、工作指令200余次,比对预警排除可疑人员多名,协助找回失联学生78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工作中发挥了实效。

“从今年下学期开学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民警的巡逻更有针对性了,一方面是上下学的时候民警更集中了,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也会有相应的部署,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护校贴心帮’的成果,难怪这么智能。”九龙坡区某中学的赵老师表示,有了“护校贴心帮”感觉更安心了。

家住石坪桥的秦女士是一名初二学生的母亲,她将“护校贴心帮”应用以来的变化看在眼里,“以往的开学季,校外的交通总是让人头疼,停车难不说过个路都麻烦。现在,感觉校园周围的交通疏导更为有效,畅通了很多。科技确实改变生活。”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智能管控为校园撑起“防护网”

本网讯 “糟了!娃儿放学后没回家,不知道去哪里了?”近日,九龙坡区某小学的学生小奇(化名)放学后不知所踪,而学校地处繁华商圈,加上晚高峰,寻人不易。不过,35分钟后,九龙坡区公安分局校保支队使用秘密武器,成功在西城天街附近找回孩子。

要问秘密武器是什么,其实就是九龙坡区警方推出的一款护航校园新科研成果——“护校贴心帮”,这已经不是这套智能管控系统第一次协助找回失联学生了,而除此之外,它能干的事还有很多。

大数据 智能化 构建校园治安防控体系

近年来,全国各地涉校案件频发,给校园公共安全带来巨大冲击。对此,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紧盯当前校园安全普遍存在的风险排查不及时、安防设施不到位、预警预防不灵敏、整体防控背靠背等诸多问题,梳理分析护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及风险隐患,大数据、智能化引领下的校园治安防控体系应运而生。

针对校园安全这个特定对象,九龙坡区公安分局依托全区“雪亮工程”建设成果,利用大数据、视频云、物联感知技术,创建了一套集大采集、大管控、大联动、大应用于一体化校园安全智能管控系统“护校贴心帮”,并辅之以警校联席联动等运行机制为保障,对特殊时段、特定群体实施特殊保护。

据介绍,该项目立足于现有的视频和数据资源,成本低、见效快。技术标准通用,复制性强,可快速在全国各级公安机关部署、推广和使用。在日前结束的重庆市2019年公安机关改革创新大赛上,该项目获评公安分局序列二等奖,受到了专业评委们的一致好评。

自动触发“紧急状态” 一键设置视频动态防控圈

“护校贴心帮”集成了分级管控、动态采集、风险推送、风险应对和勤务监督五大功能,而上个月这起协助找回失联学生的案例,正是风险应对功能的实战应用——在接到学校保安“报警”后,该校园周边全部应指探头立即自动触发“紧急状态”。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特殊时段,系统通过“自动触发”向指挥中心、校保支队和派出所分级分类推送校园周边重点视频、现场警力、当前任务等信息,各部门及民警按职责开展护校工作;同时可以通过“一键聚焦”功能,将交通卡口、高清球机等前端可控设备聚焦校园周边,开展集群查控;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在电子地图上以事发点为中心,指挥中心可一键设置视频动态防控圈,关注人员、车辆等进入圈内,自动触发报警,关联各类警务资源并按需推送至指调单位和民警。

师生家长点赞:科技让校园更安全

据了解,该项目2018年11月启动研发,现已在九龙坡区全面推广使用,服务于该区400余所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为全区学校构建起一张“智能防护网”,实现了涉校风险预警可视化、资源布置精准化、服务手段更精准、应急处突更高效,护校成效得到该区教委与各学校的高度认可和支持。运行以来,共采集各类涉校风险点及技防盲点300余个,补点布建人脸识别及前端镜头200余个,规范道路安全标志24个;重点时段自动推送提醒任务信息2万余条、工作指令200余次,比对预警排除可疑人员多名,协助找回失联学生78次,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工作中发挥了实效。

“从今年下学期开学后,我们明显感觉到,民警的巡逻更有针对性了,一方面是上下学的时候民警更集中了,学校有什么大型活动,也会有相应的部署,一打听才知道,这是‘护校贴心帮’的成果,难怪这么智能。”九龙坡区某中学的赵老师表示,有了“护校贴心帮”感觉更安心了。

家住石坪桥的秦女士是一名初二学生的母亲,她将“护校贴心帮”应用以来的变化看在眼里,“以往的开学季,校外的交通总是让人头疼,停车难不说过个路都麻烦。现在,感觉校园周围的交通疏导更为有效,畅通了很多。科技确实改变生活。”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