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中国,为了13亿人民的福祉

时间: 2017-09-19 来源: 中国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096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影响我国社会治安深层次问题、建设平安中国的重大方略和根本途径,这一关系着千家万户平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是平安中国建设的晴雨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织密公共安全网

在安徽芜湖,全市共划分出4359个网格,市区划分出117个城市管理网格、1759个市场监管网格。网格员利用手机终端开展日常巡查,做好城市要素数据采集,探索推行综合监管、分类执法工作机制,社管网格员与城管网格员、市场网格员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形成工作合力。

芜湖的探索是各地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的一个缩影。按照部署要求,各地根据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巡逻区域,优化防控力量布局,全面提升社会综治能力。

——辽宁大连市西岗区充分发挥辖区内120个一级专职网格员、532个二级专兼职网格员的作用,通过加强巡视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协调化解矛盾,开展便民服务,累计化解各类矛盾6321件,筑牢了平安建设的根基。

——山西平遥创新“网格+”,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遥县古陶镇围绕平安建设,拓展网格功能、放大网格效应,创新了“网格+”模式,全镇累计受理各类网格化服务管理事件4万余件,办结率达97%。

加强综治中心和网格化建设,是抓好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亦是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所在。

各地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人、地、事、物、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区(村)网格化覆盖率达到93%。

同时,统筹各有关部门在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能,融多张网为一张网,变“条线网格员”为统一管理、一员多用的“综合网格员”,强化“雪亮工程”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打通了精细精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了“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

提高“三预”能力 防控公共安全风险

针对寄递物流监管缺力量、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实难题,重庆垫江探索完善“一整合四统一”寄递物流管理新模式。通过对“人财物”的全面整合,有效解决寄递物流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统一平台、统一入园、统一物流等引导企业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此外,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整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涉枪涉爆、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制贩毒品、校园暴力、拐卖妇女儿童等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数据显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由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6年的91.99%。

综治部门以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织密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促进了从安全风险事后被动应对处置向事前精准高效防控转变。

把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源头,有关部门出台文件,对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出了顶层设计。特别在预防化解医疗、环保、交通、劳资、金融、征地拆迁等领域矛盾以及各类民间纠纷等问题,促进了各类矛盾风险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同时,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下,统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资源力量,建立联防、联治、联调、联管机制,在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中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驾驭社会治安能力

北京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创新“朝阳群众”组织模式。群防群治是首都综治工作的创新亮点和特色品牌,更是确保社会面和重大安保活动安全的制胜法宝。

然而,作为群防群治的代名词——“朝阳群众”正逐渐呈现出覆盖群体单一、情报信息来源少、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此,朝阳区综治办与公安分局共同开发了“朝阳群众”APP,上线4个月以来,约有10万名用户实名注册,共接收各类线索信息4000余条,不但实现了人员覆盖规模的增加,而且在结构上实现了从“离退休人员为主”向“各年龄段群体广泛参与”的转变。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动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度融合,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能化。将现代科技运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战略、大引擎,以现代科技最新成果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改进手段、破解难题,打造以“天网”网住数据、“天算”算出规律、“天智”“智”理社会的智能化体系,切实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精准性、实效性。

——从“刷电线杆”到“互联网+”,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诞生1年来运行良好。截至目前,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共发布1317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1274名,找回率为96.74%。

——江苏开发“巴士管家”APP,助力道路客运行业治理。面对传统汽车客运方式效率低下、安全性不足、乘客体验差、行业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江苏大运交通运输集团联合同程旅游开发出“巴士管家”APP,实现了多方共赢。

面对复杂多发的各类风险,各地各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建立风险分析研判模型、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治理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有效实现了对各类风险智慧感知、自动识别、及时预警、主动防控。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平安中国,为了13亿人民的福祉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解决影响我国社会治安深层次问题、建设平安中国的重大方略和根本途径,这一关系着千家万户平安、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是平安中国建设的晴雨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全国政法综治战线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把专项治理和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深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为实现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 织密公共安全网

在安徽芜湖,全市共划分出4359个网格,市区划分出117个城市管理网格、1759个市场监管网格。网格员利用手机终端开展日常巡查,做好城市要素数据采集,探索推行综合监管、分类执法工作机制,社管网格员与城管网格员、市场网格员各司其职、互为补充,形成工作合力。

芜湖的探索是各地强化社会面治安防控的一个缩影。按照部署要求,各地根据人口密度、治安状况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科学划分巡逻区域,优化防控力量布局,全面提升社会综治能力。

——辽宁大连市西岗区充分发挥辖区内120个一级专职网格员、532个二级专兼职网格员的作用,通过加强巡视走访,掌握社情民意,协调化解矛盾,开展便民服务,累计化解各类矛盾6321件,筑牢了平安建设的根基。

——山西平遥创新“网格+”,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平遥县古陶镇围绕平安建设,拓展网格功能、放大网格效应,创新了“网格+”模式,全镇累计受理各类网格化服务管理事件4万余件,办结率达97%。

加强综治中心和网格化建设,是抓好基础建设的主要内容,亦是夯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根基所在。

各地深化拓展网格化服务管理,将人、地、事、物、组织等基本治安要素纳入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截至2016年底,全国社区(村)网格化覆盖率达到93%。

同时,统筹各有关部门在网格化管理中的职能,融多张网为一张网,变“条线网格员”为统一管理、一员多用的“综合网格员”,强化“雪亮工程”与网格化服务管理的有机结合,打通了精细精准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做到了“网格全覆盖、工作无缝隙、服务零距离、管理无漏洞”。

提高“三预”能力 防控公共安全风险

针对寄递物流监管缺力量、机制不健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等现实难题,重庆垫江探索完善“一整合四统一”寄递物流管理新模式。通过对“人财物”的全面整合,有效解决寄递物流行业监管机制不健全、执法力量薄弱的问题;通过统一平台、统一入园、统一物流等引导企业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引导行业规范发展。

此外,各地各有关部门加强专项治理,依法严厉打击整治暴力恐怖、黑恶势力、涉枪涉爆、非法集资、地下钱庄、电信网络诈骗、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制贩毒品、校园暴力、拐卖妇女儿童等影响社会大局稳定、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各类违法犯罪。数据显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由2012年的87.55%上升到2016年的91.99%。

综治部门以提高公共安全风险预测预警预防能力为核心,加快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织密全方位、立体化公共安全网,促进了从安全风险事后被动应对处置向事前精准高效防控转变。

把各类矛盾风险化解在源头,有关部门出台文件,对加强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建立健全有机衔接、协调联动、高效便捷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作出了顶层设计。特别在预防化解医疗、环保、交通、劳资、金融、征地拆迁等领域矛盾以及各类民间纠纷等问题,促进了各类矛盾风险发现在早、防范在先、处置在小。

同时,在“全国一盘棋”的工作格局下,统筹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资源力量,建立联防、联治、联调、联管机制,在重大活动安保工作中提供有力保障。

创新方式方法提高驾驭社会治安能力

北京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区平安建设,创新“朝阳群众”组织模式。群防群治是首都综治工作的创新亮点和特色品牌,更是确保社会面和重大安保活动安全的制胜法宝。

然而,作为群防群治的代名词——“朝阳群众”正逐渐呈现出覆盖群体单一、情报信息来源少、技术落后等问题。为此,朝阳区综治办与公安分局共同开发了“朝阳群众”APP,上线4个月以来,约有10万名用户实名注册,共接收各类线索信息4000余条,不但实现了人员覆盖规模的增加,而且在结构上实现了从“离退休人员为主”向“各年龄段群体广泛参与”的转变。

近年来,各地各部门推动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度融合,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智能化。将现代科技运用作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大战略、大引擎,以现代科技最新成果优化流程、提升效率、改进手段、破解难题,打造以“天网”网住数据、“天算”算出规律、“天智”“智”理社会的智能化体系,切实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精准性、实效性。

——从“刷电线杆”到“互联网+”,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团圆”诞生1年来运行良好。截至目前,公安部儿童失踪信息紧急发布平台共发布1317名儿童失踪信息,找回儿童1274名,找回率为96.74%。

——江苏开发“巴士管家”APP,助力道路客运行业治理。面对传统汽车客运方式效率低下、安全性不足、乘客体验差、行业治理难度大等问题,江苏大运交通运输集团联合同程旅游开发出“巴士管家”APP,实现了多方共赢。

面对复杂多发的各类风险,各地各部门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建立风险分析研判模型、构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对风险治理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把握,有效实现了对各类风险智慧感知、自动识别、及时预警、主动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