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研学助力高山村落“大治理”——酉阳县涂市镇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时间: 2023-12-22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19070

崇文重礼,耕读传家。

在酉阳县城东北方向13公里,有这样一个山村,其村道宅院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一边干活,一边谈笑风生,仿若世外桃源。这里便是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337户1110人,荣获“酉阳县最美村寨”“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称号的涂市镇地灵村。

(地灵村美景)

近年来,地灵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以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开展家风家教、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工作,通过“六抓六成”,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使得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耕读研学

成山村振兴的最大财富

仲冬时节,海拔800~1200米的山村,依然生机盎然,一幅“生态美、生活美”的新画卷,映入眼帘。

“你们进我屋头坐坐,外面冷得很。”正在忙活的地灵村3组村民王丽花,听说是市级主流媒体进村采访,十分热情爽朗,主动邀请众人进屋参观。

“最重视教育家庭”得主王丽花(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据了解,为照顾高龄的婆婆,60岁的王丽花和丈夫选择了就近务工。当提到子女,王丽花更是一脸骄傲和幸福。她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他们夫妻俩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到县城租房方便孩子上学。如今,在他们的坚持下,两个孩子相继研究生毕业,并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他们自然也重回村里生活。闲暇之余,她还会用手机玩抖音,唱唱歌。王丽花家庭也因家庭和睦、热情好客、邻里和谐等表现,被镇村评星定级,挂上了彰显荣誉的“七个最”(即最勤劳家庭、最讲卫生家庭、最重视教育家庭、最大度家庭、最孝和家庭、最讲公德家庭、最诚信家庭)之“小红旗”。

滴水见阳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长期以来,地灵村注重家风建设和文化教育,加上向上向善、耕读传家的熏陶感染,家家户户都不遗余力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截至目前,全村共培育出博士后1名、博士4名、硕士研究生15名、工程师4名、重点大学大学生85名、出国留学生8名,可谓人杰地灵。无疑,耕读文化已成为了该村一大振兴产业。

据介绍,作为全县出了名的书香之村,该村正以“耕读地灵”为魂,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积极打造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和研学基地,实现文化的传承及创新利用。

(“耕读地灵”散发出阵阵书香)

村集体集中流转10亩土地,以“我家菜园地,我家耕读田”为主题,为中小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体验基地;建设VR体验项目,让中小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产劳动、防范溺水、逃险避险等互动式体验教育,让学生现场参与劳动知识、安全知识和农业科普知识抢答比赛;开设“地灵劝学堂”,通过现代媒体让优秀学生、优秀家长或聘请专家为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励志。

2022年以来,地灵村已先后接待中小学生及干部到村开展研学等活动30余批次,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治理也从“重面子”逐步向“重内涵”深化。

环卫治理

田间院落升华幸福家园

在王丽花家中,记者注意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卧室里的铺笼帐被、屋檐下的柴禾棍棒均干干净净的,且摆放得整整齐齐。

“弄得井井有条哦。”面对记者的夸赞,王丽花有些不好意思,笑言这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村里人人都是如此。

70多岁的村民张国宗虽然年事已高,但每天都不会忘记打扫卫生。老人说,如今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能够享受到各种福利,都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现在乡亲们都有固定的清洁责任区,自己也绝不能掉队拖后腿,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把环境打理得更美,心头才觉得踏实。

事实上,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地灵村也一直走在全县前列。为了改善村庄面貌,提升小山村的“颜值”,村支“两委”切实担负起职责,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年,就投资400多万元对村内的100多户房屋的墙面和院墙进行了提档升级。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口,聚焦“三清一改”,落实农户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采取“市场价回收+积分换用品”“洁美人家+三微(微菜园、微花园、微居室)环境整治”等途径,从而令村域环境得到彻底改善。酉阳县春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板冉相手指着不远处的瓜果长廊,自豪地说道:“那可是1000米的步道风景,置身于大自然怀抱,简直不摆了。”

不单只此。地灵村还安装仿竹围栏3000余米,覆盖所有自留菜地和院落花台;对全村所有公共路道和寨落庭院安装节能路灯300余盏,每当夜幕降临,便呈现出一排排温暖的亮光。此外,对全村所有水井进行取水环境改造,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主题为所有水井命名,比如振兴泉、致富泉、共富泉、良知泉、连心泉、和睦泉、扬善泉等等,让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接受文明新风、感受美好生活。

现如今,行走在地灵村庄,目之所及处处是瓜果上架、柴草码堆、稻菜成行、院景辉映、人文相融的生动景象。昔日的田间院落,已成为人皆向往的幸福家园。

特色产业

带动村民走上致富大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近年来,地灵村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契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折耳根种植,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原有的土地租金和分红,还可以到基地里务工,增加收入,大大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道路。全村折耳根销量,占据全县总销量90%。

(村民们忙着整理采摘的折耳根)

除了小小的折耳根,2022年,鲁渝协作乡村振兴项目——稻田养蟹在涂市镇地灵村启动建设,约8万只东营蟹苗首批“落户”。

“去年我们把蟹养活,今年是养大,明年我们就要上量了。”东营酉阳稻田养蟹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一方山水,一方孕育。地灵村背靠圆梁山,泉水充沛,既培育出独具特色的高山冷水稻米,亦拓衍出后劲无限的高山冷水养殖。

尤为一提的是,该村在抓产业经济的同时,注重数智赋能成为发展新引擎。据了解,通过引入联通公司实施数字乡村项目,开发地灵数字乡村小程序,融合水源土壤安全检测等特色功能,把稻田养蟹产业园、茶业基地等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展现出来,360度实时动态更新,实现了村级全域管理一张图,产业发展、社会动态更加具体化、可视化,村集体与村民的感情联系更加紧密,建立起一茶(茶叶)、一稻(稻蟹综合种养)、一草(鱼腥草)、一园(智慧农业园)、一堂(劝学堂)产业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

【记者手记】

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难描绘透山乡巨变之炫彩斑斓,也让记者感到意犹未尽。

近年来,小小地灵村,除了凭借抓耕读研学,让耕读文化成为振兴产业;抓环境整治,让田间院落成为幸福家园;抓数字建设,让数智赋能成为发展新引擎的同时,还注重抓品牌创建,让党建引领成为旗帜方向;抓乡风文明,让地灵家风成为村规民约;抓内生动力,让比拼赶超成为源头活水。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如何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做先锋,基层治理就有了“主心骨”。面对最基层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一边探索,一边践行。而它,只是酉阳县众多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的一个典型缩影。

顺应时代所需,以“建设地灵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契机,以“美丽乡村·书香地灵”为主题,以地灵村为阵地,以动员全体村民参与为重点,以策划实施项目为依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聚焦“强”字引领,围绕“兴”字发力,突出“美”字布局,强化“新”字示范,立足“好”字共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应当锤凿斧劈,充满信心、满怀期待。

记者 王 伟 罗浦维 谭 剑 宋 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耕读研学助力高山村落“大治理”——酉阳县涂市镇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崇文重礼,耕读传家。

在酉阳县城东北方向13公里,有这样一个山村,其村道宅院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村民们一边干活,一边谈笑风生,仿若世外桃源。这里便是幅员面积9.6平方公里,辖3个村民小组,共有337户1110人,荣获“酉阳县最美村寨”“重庆市美丽宜居乡村”称号的涂市镇地灵村。

(地灵村美景)

近年来,地灵村坚持以党建引领,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载体,以增加村民收入为核心,大力开展家风家教、人居环境提升、产业发展等工作,通过“六抓六成”,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使得村容村貌、村民生活水平发生了可喜的变化。

耕读研学

成山村振兴的最大财富

仲冬时节,海拔800~1200米的山村,依然生机盎然,一幅“生态美、生活美”的新画卷,映入眼帘。

“你们进我屋头坐坐,外面冷得很。”正在忙活的地灵村3组村民王丽花,听说是市级主流媒体进村采访,十分热情爽朗,主动邀请众人进屋参观。

“最重视教育家庭”得主王丽花(右)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据了解,为照顾高龄的婆婆,60岁的王丽花和丈夫选择了就近务工。当提到子女,王丽花更是一脸骄傲和幸福。她告诉记者,十多年前,他们夫妻俩为了供两个孩子读书,到县城租房方便孩子上学。如今,在他们的坚持下,两个孩子相继研究生毕业,并找到了不错的工作,他们自然也重回村里生活。闲暇之余,她还会用手机玩抖音,唱唱歌。王丽花家庭也因家庭和睦、热情好客、邻里和谐等表现,被镇村评星定级,挂上了彰显荣誉的“七个最”(即最勤劳家庭、最讲卫生家庭、最重视教育家庭、最大度家庭、最孝和家庭、最讲公德家庭、最诚信家庭)之“小红旗”。

滴水见阳光。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长期以来,地灵村注重家风建设和文化教育,加上向上向善、耕读传家的熏陶感染,家家户户都不遗余力贡献宝贵的精神财富。截至目前,全村共培育出博士后1名、博士4名、硕士研究生15名、工程师4名、重点大学大学生85名、出国留学生8名,可谓人杰地灵。无疑,耕读文化已成为了该村一大振兴产业。

据介绍,作为全县出了名的书香之村,该村正以“耕读地灵”为魂,以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人文环境,挖掘地域文化、乡土文化,积极打造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和研学基地,实现文化的传承及创新利用。

(“耕读地灵”散发出阵阵书香)

村集体集中流转10亩土地,以“我家菜园地,我家耕读田”为主题,为中小学生提供劳动教育的体验基地;建设VR体验项目,让中小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生产劳动、防范溺水、逃险避险等互动式体验教育,让学生现场参与劳动知识、安全知识和农业科普知识抢答比赛;开设“地灵劝学堂”,通过现代媒体让优秀学生、优秀家长或聘请专家为中小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励志。

2022年以来,地灵村已先后接待中小学生及干部到村开展研学等活动30余批次,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及当地村民增收致富,乡村治理也从“重面子”逐步向“重内涵”深化。

环卫治理

田间院落升华幸福家园

在王丽花家中,记者注意到,厨房里的锅碗瓢盆、卧室里的铺笼帐被、屋檐下的柴禾棍棒均干干净净的,且摆放得整整齐齐。

“弄得井井有条哦。”面对记者的夸赞,王丽花有些不好意思,笑言这根本不值一提,因为村里人人都是如此。

70多岁的村民张国宗虽然年事已高,但每天都不会忘记打扫卫生。老人说,如今村里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能够享受到各种福利,都是党和政府的关怀。现在乡亲们都有固定的清洁责任区,自己也绝不能掉队拖后腿,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把环境打理得更美,心头才觉得踏实。

事实上,在环境卫生治理方面,地灵村也一直走在全县前列。为了改善村庄面貌,提升小山村的“颜值”,村支“两委”切实担负起职责,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仅去年,就投资400多万元对村内的100多户房屋的墙面和院墙进行了提档升级。以农村生活垃圾分类为切入口,聚焦“三清一改”,落实农户房前屋后“三包”责任制,采取“市场价回收+积分换用品”“洁美人家+三微(微菜园、微花园、微居室)环境整治”等途径,从而令村域环境得到彻底改善。酉阳县春雨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老板冉相手指着不远处的瓜果长廊,自豪地说道:“那可是1000米的步道风景,置身于大自然怀抱,简直不摆了。”

不单只此。地灵村还安装仿竹围栏3000余米,覆盖所有自留菜地和院落花台;对全村所有公共路道和寨落庭院安装节能路灯300余盏,每当夜幕降临,便呈现出一排排温暖的亮光。此外,对全村所有水井进行取水环境改造,并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主题为所有水井命名,比如振兴泉、致富泉、共富泉、良知泉、连心泉、和睦泉、扬善泉等等,让群众在日常生产生活中不断接受文明新风、感受美好生活。

现如今,行走在地灵村庄,目之所及处处是瓜果上架、柴草码堆、稻菜成行、院景辉映、人文相融的生动景象。昔日的田间院落,已成为人皆向往的幸福家园。

特色产业

带动村民走上致富大路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近年来,地灵村以产业结构调整和乡村振兴产业发展为契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折耳根种植,村民不仅可以获得原有的土地租金和分红,还可以到基地里务工,增加收入,大大拓宽了群众的致富道路。全村折耳根销量,占据全县总销量90%。

(村民们忙着整理采摘的折耳根)

除了小小的折耳根,2022年,鲁渝协作乡村振兴项目——稻田养蟹在涂市镇地灵村启动建设,约8万只东营蟹苗首批“落户”。

“去年我们把蟹养活,今年是养大,明年我们就要上量了。”东营酉阳稻田养蟹产业园相关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

一方山水,一方孕育。地灵村背靠圆梁山,泉水充沛,既培育出独具特色的高山冷水稻米,亦拓衍出后劲无限的高山冷水养殖。

尤为一提的是,该村在抓产业经济的同时,注重数智赋能成为发展新引擎。据了解,通过引入联通公司实施数字乡村项目,开发地灵数字乡村小程序,融合水源土壤安全检测等特色功能,把稻田养蟹产业园、茶业基地等生产、生态、生活空间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展现出来,360度实时动态更新,实现了村级全域管理一张图,产业发展、社会动态更加具体化、可视化,村集体与村民的感情联系更加紧密,建立起一茶(茶叶)、一稻(稻蟹综合种养)、一草(鱼腥草)、一园(智慧农业园)、一堂(劝学堂)产业发展格局,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20万元。

【记者手记】

蜻蜓点水,走马观花,很难描绘透山乡巨变之炫彩斑斓,也让记者感到意犹未尽。

近年来,小小地灵村,除了凭借抓耕读研学,让耕读文化成为振兴产业;抓环境整治,让田间院落成为幸福家园;抓数字建设,让数智赋能成为发展新引擎的同时,还注重抓品牌创建,让党建引领成为旗帜方向;抓乡风文明,让地灵家风成为村规民约;抓内生动力,让比拼赶超成为源头活水。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如何推动基层治理高质量发展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党建引领做先锋,基层治理就有了“主心骨”。面对最基层所面临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地灵村“六抓六成”,激活乡村治理新动能,一边探索,一边践行。而它,只是酉阳县众多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的一个典型缩影。

顺应时代所需,以“建设地灵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示范点”为契机,以“美丽乡村·书香地灵”为主题,以地灵村为阵地,以动员全体村民参与为重点,以策划实施项目为依托,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聚焦“强”字引领,围绕“兴”字发力,突出“美”字布局,强化“新”字示范,立足“好”字共享,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我们应当锤凿斧劈,充满信心、满怀期待。

记者 王 伟 罗浦维 谭 剑 宋 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