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警方举办“图说平安”主题活动 三张“同题”照片见证平安创建史

时间: 2019-06-2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286

1995年8月份,中梁山派出所财物返还现场

“那会儿百姓的日子比较紧巴。‘偷儿’溜门顺走个收音机,那是不得了的大损失。”昨日上午,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在该分局警史陈列馆举行“图说平安”主题活动,展出了该分局自1950年成立以来69年间100多张警史老照片。退休老民警杨国忠指着一张张老照片,向青年民警们讲解着。

据介绍,此次“图说平安”主题活动,着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该区公安民警为捍卫辖区平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全力拼搏奋斗的历史。“这3张照片选得好,都是关于财物返还的,但所处时代不同,可以说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庆公安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几十年间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杨国忠动情地说。

80年代:

“三大件”是小偷“最爱”

今年73岁的杨国忠退休前是九龙坡公安分局中梁山派出所的一名案侦民警。80年代,老杨还在分局刑侦支队工作。他回忆说,那会儿办案,公文包、钢笔、记事本是标配。民警外出办案子,要么步行,要么是两轮摩托车,一路黄尘飞扬。那时的城市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市容市貌和如今大相径庭,执法环境也大不相同。

他记得,1985年曾经有一段时期,辖区溜门撬锁案件持续高发,有时候一晚上要接报警十几起。那会儿民房矮小,加上天气炎热,很多居民都开门开窗睡觉,且老式住房易攀爬,盗贼很容易潜入屋内行窃。被盗物品除现金外就是手表、金链、收录机之类的贵重物品。“那会儿流行三大件嘛,家家都有。”杨国忠回忆道。

为了尽快破案,杨国忠冒着高温天气实地走访、分析研判,誓要将猖狂盗贼抓住。后来他干脆把铺盖搬进了办公室,连回家的时间都省了。仔细分析下,杨国忠发现此盗贼对片区居民楼地形十分熟悉,所以怀疑是住在片区里的居民所为。通过5天的蹲守,一天凌晨,杨国忠终于将盗贼杨某抓获,并追回赃物数十件。

当年7月1日,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在办公楼前举行赃物退还仪式,第一张照片就是这时拍摄的。“这个案子,光手表就返还了65块!”杨国忠至今记得很清楚。他对居民的事上心,居民也信任他,亲切地称他为“杨二哥”,说只要有“二哥”在,他们就安心。

90年代:

市民痛恨公交摸包贼

杨国忠所说的第二张财物返还照片,场景是1995年的中梁山派出所:所里一处标注着“返还赃物点”的桌上摆满了市民被偷财物的记录条,三名民警正在和市民挨个核实丢失物品,确认后再将追回的财物返还给失主。

杨国忠是1993年从分局调到中梁山派出所的。他回忆说,90年代,市民的物质生活出现了极大的改善。电视、港台剧、流行音乐、电影,早已是山城人的日常生活构成元素。“有的小偷,他上门后不偷别的,专偷电视机。”杨国忠回忆说,那时案侦方面没有现在这么多刑侦技术的支撑,绝大多数案子要靠民警的两只眼睛去找线索,“经验起决定性作用。”

杨国忠回忆说,当时,公交车是市民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由于老式公交车上,人多且杂,又没有现在的监控设备,经常有小偷在车上作案,市民非常痛恨,中梁山辖区人口流动大,更是“公交车盗窃”重灾区。那会儿,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意识已经在逐步提高,杨国忠说,对于群众的报案,不管大小,民警都会热情接待并仔细记录丢失财物,还会给失主一张回单,表示如果追回,拿着回单到派出所兑换。

1995年8月份,重庆最热的三伏天,杨国忠带着民警分头行动,在蒸笼一般的多条公交车线路上日夜蹲点守候,通过10天的严密部署,成功抓到8名摸包盗窃嫌疑人,并找回大部分财物。为此,派出所专门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财物返还仪式。“就是这张照片,右边那个民警就是我,老百姓还给我们送来了锦旗。”杨国忠老人看着图片激动地说。

新时代:

车辆成返还财物主体

这第三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的巴国城广场,民警向群众集中发还现金130万元、汽车20辆、摩托车25辆,以及金银首饰、电脑、手机等物。中梁山派出所探长陈丹亮是老人在中梁山派出所工作时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跨入21世纪,公安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案侦手段的极大丰富、执法环境的高度规范、社情民意的高度复杂、作案手法的日趋智能,都是新时代民警必须要熟练应对的课题。“就拿我们派出所的各个社区来说,高清探头为居民24小时站岗,民警和家园护卫队网格化巡防力度也在日趋完善。‘天眼’‘地网’互相照应,这是几十年前不能想象的事情。”陈丹亮介绍。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负责人介绍,2013年,公安部发起“打侵财、控发案、保民安”专项行动,该分局努力侦破大案要案、小案个案,并坚持“破案追赃”,先后破获本区和外区刑事案件1241件,其中,盗窃1043件、抢劫13件、抢夺12件、诈骗173件,追回现金300余万元、汽车46台、摩托车78台、电脑50台、手机162部,金银首饰31件以及其他共价值2000余万元的财物。

“我们分局还率先在全市研发了涉案财物综合管理平台,将各单位涉案财物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对办案中涉及的财物扣押、存储、发还过程开展全方位管理监督。”主题活动中,刑侦支队的年轻民警向杨国忠等老前辈介绍了分局刑侦事业的可喜变化,让老人们不住点头称许。“时代在变化,但公安民警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决心不会变!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干!”杨国忠拍着青年民警的肩膀,似乎在将千斤重担交到年轻一辈身上。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九龙坡警方举办“图说平安”主题活动 三张“同题”照片见证平安创建史

1995年8月份,中梁山派出所财物返还现场

“那会儿百姓的日子比较紧巴。‘偷儿’溜门顺走个收音机,那是不得了的大损失。”昨日上午,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在该分局警史陈列馆举行“图说平安”主题活动,展出了该分局自1950年成立以来69年间100多张警史老照片。退休老民警杨国忠指着一张张老照片,向青年民警们讲解着。

据介绍,此次“图说平安”主题活动,着重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重庆直辖以来该区公安民警为捍卫辖区平安、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而全力拼搏奋斗的历史。“这3张照片选得好,都是关于财物返还的,但所处时代不同,可以说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重庆公安的发展历程,也反映了几十年间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杨国忠动情地说。

80年代:

“三大件”是小偷“最爱”

今年73岁的杨国忠退休前是九龙坡公安分局中梁山派出所的一名案侦民警。80年代,老杨还在分局刑侦支队工作。他回忆说,那会儿办案,公文包、钢笔、记事本是标配。民警外出办案子,要么步行,要么是两轮摩托车,一路黄尘飞扬。那时的城市没有现在这么大规模,市容市貌和如今大相径庭,执法环境也大不相同。

他记得,1985年曾经有一段时期,辖区溜门撬锁案件持续高发,有时候一晚上要接报警十几起。那会儿民房矮小,加上天气炎热,很多居民都开门开窗睡觉,且老式住房易攀爬,盗贼很容易潜入屋内行窃。被盗物品除现金外就是手表、金链、收录机之类的贵重物品。“那会儿流行三大件嘛,家家都有。”杨国忠回忆道。

为了尽快破案,杨国忠冒着高温天气实地走访、分析研判,誓要将猖狂盗贼抓住。后来他干脆把铺盖搬进了办公室,连回家的时间都省了。仔细分析下,杨国忠发现此盗贼对片区居民楼地形十分熟悉,所以怀疑是住在片区里的居民所为。通过5天的蹲守,一天凌晨,杨国忠终于将盗贼杨某抓获,并追回赃物数十件。

当年7月1日,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在办公楼前举行赃物退还仪式,第一张照片就是这时拍摄的。“这个案子,光手表就返还了65块!”杨国忠至今记得很清楚。他对居民的事上心,居民也信任他,亲切地称他为“杨二哥”,说只要有“二哥”在,他们就安心。

90年代:

市民痛恨公交摸包贼

杨国忠所说的第二张财物返还照片,场景是1995年的中梁山派出所:所里一处标注着“返还赃物点”的桌上摆满了市民被偷财物的记录条,三名民警正在和市民挨个核实丢失物品,确认后再将追回的财物返还给失主。

杨国忠是1993年从分局调到中梁山派出所的。他回忆说,90年代,市民的物质生活出现了极大的改善。电视、港台剧、流行音乐、电影,早已是山城人的日常生活构成元素。“有的小偷,他上门后不偷别的,专偷电视机。”杨国忠回忆说,那时案侦方面没有现在这么多刑侦技术的支撑,绝大多数案子要靠民警的两只眼睛去找线索,“经验起决定性作用。”

杨国忠回忆说,当时,公交车是市民出行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由于老式公交车上,人多且杂,又没有现在的监控设备,经常有小偷在车上作案,市民非常痛恨,中梁山辖区人口流动大,更是“公交车盗窃”重灾区。那会儿,执法办案的规范化意识已经在逐步提高,杨国忠说,对于群众的报案,不管大小,民警都会热情接待并仔细记录丢失财物,还会给失主一张回单,表示如果追回,拿着回单到派出所兑换。

1995年8月份,重庆最热的三伏天,杨国忠带着民警分头行动,在蒸笼一般的多条公交车线路上日夜蹲点守候,通过10天的严密部署,成功抓到8名摸包盗窃嫌疑人,并找回大部分财物。为此,派出所专门举行了一个小型的财物返还仪式。“就是这张照片,右边那个民警就是我,老百姓还给我们送来了锦旗。”杨国忠老人看着图片激动地说。

新时代:

车辆成返还财物主体

这第三张照片拍摄于2013年的巴国城广场,民警向群众集中发还现金130万元、汽车20辆、摩托车25辆,以及金银首饰、电脑、手机等物。中梁山派出所探长陈丹亮是老人在中梁山派出所工作时手把手带出来的“徒弟”。跨入21世纪,公安工作发生了重大变革。案侦手段的极大丰富、执法环境的高度规范、社情民意的高度复杂、作案手法的日趋智能,都是新时代民警必须要熟练应对的课题。“就拿我们派出所的各个社区来说,高清探头为居民24小时站岗,民警和家园护卫队网格化巡防力度也在日趋完善。‘天眼’‘地网’互相照应,这是几十年前不能想象的事情。”陈丹亮介绍。

九龙坡区公安分局刑侦支队负责人介绍,2013年,公安部发起“打侵财、控发案、保民安”专项行动,该分局努力侦破大案要案、小案个案,并坚持“破案追赃”,先后破获本区和外区刑事案件1241件,其中,盗窃1043件、抢劫13件、抢夺12件、诈骗173件,追回现金300余万元、汽车46台、摩托车78台、电脑50台、手机162部,金银首饰31件以及其他共价值2000余万元的财物。

“我们分局还率先在全市研发了涉案财物综合管理平台,将各单位涉案财物全部纳入信息化管理,对办案中涉及的财物扣押、存储、发还过程开展全方位管理监督。”主题活动中,刑侦支队的年轻民警向杨国忠等老前辈介绍了分局刑侦事业的可喜变化,让老人们不住点头称许。“时代在变化,但公安民警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决心不会变!年轻人,一定要好好干!”杨国忠拍着青年民警的肩膀,似乎在将千斤重担交到年轻一辈身上。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