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理共融化解矛盾的“摆渡人”

时间: 2021-06-0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429

马建宇,男,土家族,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2010年至今任重庆市石柱县拘留所所长,曾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14次,“先进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20余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公安监管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重庆市人民好公仆等殊荣。

  先进管理经验 助力教育矫治

从警28年,无论是作为一名冲锋在前的刑侦民警,还是一名默默坚守的监管民警,马建宇凭借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念,始终战斗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人民警察的光荣职责。

在马建宇眼中,拘留所不单是履行惩戒职能的监所部门,更是一所教育、感化、挽救的教育基地。走进马建宇工作的石柱县拘留所,会发现这里与想象中的“高墙铁窗”“戒备森严”等字眼所营造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景象不一样。这里院落整洁,学习教育区、活动锻炼区、生活休息区……划分规范,井井有条。可以说,这里更像一个管理有序的特殊教育基地。

石柱县拘留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化解矛盾成果,早就蜚声全国公安监管系统。2020年,该所再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标兵拘留所”。自公安部开展公安监管场所等级评定工作以来,该所已连续3届被评为“全国标兵拘留所”、连续7年获评“全国一级拘留所”,连续20年监所安全无事故、管理零投诉。在全国标兵拘留所中,该所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拘留所,也是重庆市唯一的标兵级监所。

  延伸服务触角 在帮扶中化解矛盾

3年派出所经历,让马建宇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14个刑侦春秋,让他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11年的监所管理岁月,让他懂得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马建宇来拘留所工作的第2个月,女子李某被行政拘留,拘留期间两次装病,每次拘留所都将其送到医院检查,马建宇告诉她:“安心养病,不要担心费用。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你,拘留所也不会。”可检查回所后,她就再次装病并企图自杀。马建宇找她谈话,告诉了她一件本来准备在其离所后再告诉她的事情。多年前,李某前夫带着刚满3岁的孩子离开了她,再也没有联系过,马建宇正全力帮忙寻找孩子。李某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感动,情绪稳定下来,表示愿意接受教育改造。

“依法教育矫治被拘留人,需要与他们拉进情感距离,打破与他们心里的那一道隔阂。”这件事让马建宇意识到,在对被拘留人教育、惩戒的背后,能走进他们内心、打动人心的窍门,就是实实在在做好监管服务。

身为所长,马建字带领全所民警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理念,深入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着力打造“枫桥经验”的升级版。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团队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石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系石柱县唯一的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1年以来,全所民警累计130人次立功受奖,其中获公安部表彰13人次。

  建立联动机制 合力化解社会矛盾

拘留所作为羁押场所,很多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人员心里想不通,矛盾纠纷突出。把矛盾化解在所里,还是交还给社会,马建宇给出了漂亮的答卷。

马建宇立足公安职责,致力于被拘留人员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索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四四五六”矛盾化解工作方法:建立矛盾化解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妇女维权室、法律援助站四个矛盾化解平台;建立完善调解责任、矛盾排查、逐案处置、内外联动四项工作机制,确保矛盾化解工作流程式、精细化运作,提高矛盾化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综合治理机制、维稳工作机制、司法协作机制、跟踪巩固机制、联动救助机制五大调解机制;完善说理释法、亲友规劝、情感感化、社会帮教、合力攻坚、跟踪回访六种手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措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这些创新工作法在实践中成效明显,该所先后荣获“全国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单位”“法治文明窗口建设示范单位”“三项重点工作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此外,马建宇通过与信访、司法、民政、妇联等部门建立协作关系,邀请妇联工作人员、知名律师、本地企业家、村社干部等各类热心人员加入志愿者团队,协助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使拘留所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依靠和辅助力量。

 徐平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法理共融化解矛盾的“摆渡人”

马建宇,男,土家族,1969年3月生,中共党员,1994年参加公安工作,2010年至今任重庆市石柱县拘留所所长,曾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获嘉奖14次,“先进个人”及“优秀共产党员”20余次,荣获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公安监管工作成绩突出先进个人、重庆市人民好公仆等殊荣。

  先进管理经验 助力教育矫治

从警28年,无论是作为一名冲锋在前的刑侦民警,还是一名默默坚守的监管民警,马建宇凭借自身过硬的业务素质、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信念,始终战斗在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忠实地履行人民警察的光荣职责。

在马建宇眼中,拘留所不单是履行惩戒职能的监所部门,更是一所教育、感化、挽救的教育基地。走进马建宇工作的石柱县拘留所,会发现这里与想象中的“高墙铁窗”“戒备森严”等字眼所营造的令人望而生畏的景象不一样。这里院落整洁,学习教育区、活动锻炼区、生活休息区……划分规范,井井有条。可以说,这里更像一个管理有序的特殊教育基地。

石柱县拘留所先进的管理经验和化解矛盾成果,早就蜚声全国公安监管系统。2020年,该所再次被公安部评为“全国标兵拘留所”。自公安部开展公安监管场所等级评定工作以来,该所已连续3届被评为“全国标兵拘留所”、连续7年获评“全国一级拘留所”,连续20年监所安全无事故、管理零投诉。在全国标兵拘留所中,该所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县级拘留所,也是重庆市唯一的标兵级监所。

  延伸服务触角 在帮扶中化解矛盾

3年派出所经历,让马建宇学会如何做群众工作;14个刑侦春秋,让他领悟到为人民服务的真谛;11年的监所管理岁月,让他懂得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马建宇来拘留所工作的第2个月,女子李某被行政拘留,拘留期间两次装病,每次拘留所都将其送到医院检查,马建宇告诉她:“安心养病,不要担心费用。就算所有人都放弃你,拘留所也不会。”可检查回所后,她就再次装病并企图自杀。马建宇找她谈话,告诉了她一件本来准备在其离所后再告诉她的事情。多年前,李某前夫带着刚满3岁的孩子离开了她,再也没有联系过,马建宇正全力帮忙寻找孩子。李某听了这个消息非常感动,情绪稳定下来,表示愿意接受教育改造。

“依法教育矫治被拘留人,需要与他们拉进情感距离,打破与他们心里的那一道隔阂。”这件事让马建宇意识到,在对被拘留人教育、惩戒的背后,能走进他们内心、打动人心的窍门,就是实实在在做好监管服务。

身为所长,马建字带领全所民警始终秉持“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理念,深入落实“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着力打造“枫桥经验”的升级版。这个平均年龄不到34岁的团队先后被评为“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石柱县先进基层党组织”,获评“重庆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示范工作室”,系石柱县唯一的市级劳模创新工作室。2011年以来,全所民警累计130人次立功受奖,其中获公安部表彰13人次。

  建立联动机制 合力化解社会矛盾

拘留所作为羁押场所,很多被行政拘留、司法拘留人员心里想不通,矛盾纠纷突出。把矛盾化解在所里,还是交还给社会,马建宇给出了漂亮的答卷。

马建宇立足公安职责,致力于被拘留人员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探索建立了一套卓有成效的“四四五六”矛盾化解工作方法:建立矛盾化解工作室、心理咨询室、妇女维权室、法律援助站四个矛盾化解平台;建立完善调解责任、矛盾排查、逐案处置、内外联动四项工作机制,确保矛盾化解工作流程式、精细化运作,提高矛盾化解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建立综合治理机制、维稳工作机制、司法协作机制、跟踪巩固机制、联动救助机制五大调解机制;完善说理释法、亲友规劝、情感感化、社会帮教、合力攻坚、跟踪回访六种手段,综合运用政治、经济、行政、法律等多种措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这些创新工作法在实践中成效明显,该所先后荣获“全国拘留所社会矛盾化解工作先进单位”“法治文明窗口建设示范单位”“三项重点工作示范单位”等光荣称号。

此外,马建宇通过与信访、司法、民政、妇联等部门建立协作关系,邀请妇联工作人员、知名律师、本地企业家、村社干部等各类热心人员加入志愿者团队,协助开展矛盾化解工作,使拘留所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依靠和辅助力量。

 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