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帮教让浪子走上新生路

时间: 2021-06-3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55

  6月24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法治类主流媒体海东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站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司法局的小院中,一起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乐都区辖区内有19个司法所,现有33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5名社会工作者。截至2021年5月,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862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对象772人,在册矫正对象94人……

  实现矫正人员“管得住”

  “我特别感谢你们啊!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我解除了思想包袱,给了我新生的机会。”5月24日,乐都区社区矫正中心下设的下营司法所矫正对象祝同(化名)拉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2021年3月28日,祝同因犯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接受一年社区矫正。矫正初期,祝同意志消沉,对矫正态度不端正。但是,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与祝同谈心,向他所在村委会了解情况得知,由于祝同离婚后独自抚养年幼的孩子,家里父母年事已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中开支入不敷出,心理负担特别重。

  心病还需新药治,司法所高度重视,了解祝同有开挖掘机的技能后,通过多渠道联系后,与辖区一工程公司多次协商,该公司聘请祝某为挖掘机司机,每月可以拿到6500元工资。

  工作落实后,祝同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我一定自觉接受社区矫正监管,认罪悔罪,做一名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他说。

  处处落实“矫的好”

  “我现在给你宣读一下入矫告知书,告知你在社区矫正期间应该遵守那些准则,你听清楚了吗?”当记者团走进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时,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正在进行入矫宣告仪式。

  社区矫正对象是特殊群体,如何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助力回归社会,是考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一道重要课题。乐都区社区矫正中心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制宜,做好个性化矫正工作。自矫正对象首次报到,社区工作人员就因人而异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并签订“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教协议,矫正方案对今后的矫正工作定下基调,按照“三谈一归”的方法,达到“四心”的效果。

  乐都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中心对每一名新报到的社区矫正对象,都要举行一场严肃的入矫宣告仪式,进行一次深刻的入矫谈话教育。不仅制作发放了入矫告知书、违规处罚事宜告知书,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份、明白监管机关、明白监管要求、明白违反监管的后果、明白矫正教育的含义、明白工作目的。还通过让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六个明白”,使他们从开始便认识到社区矫正同样是刑罚执行过程,明确自己的在刑身份,端正态度、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纪律和相关管理规定,主动接受社区矫正,达到矫正改造目的。

  大数据打造“智慧矫正”

  “人生就像一支铅笔,走过的地方总会留下印迹。我们采用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24小时网上管理、实时监控,实现社区矫正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实机演示一边进行讲解。

  一直以来,乐都区司法局都在加快推进“智慧矫正”建设,推进“智慧矫正”创建,加强顶层设计。同时,推行社区矫正“六必访”规定,严防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发生。对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必访;重大节假日、敏感日必访;对思想波动情绪的必访;对遇到困难必访;是对受到奖惩时必访;解除社区矫正后必访。多年来,乐都区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无漏管、脱管现象发生,重新犯罪率仅为0.0088%,远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社区矫正对象是接受司法行政机关非监禁性的矫正处罚的人群,对于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是基础,更多的则是教育和引导。教育帮扶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社区矫正主要在‘矫’,是在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只要用心下苦功,就会让他们从获新生。”乐都区社会矫正中心主任周长玉说道。

  乐都区社区矫正中心在社区矫正工作方法上的创新,不断增强着群众对基层司法工作的信任,也促进着社会大局的稳定。

记者 谭剑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真情帮教让浪子走上新生路

  6月24日,“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全国法治类主流媒体海东大型采访活动采访团站在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司法局的小院中,一起聆听工作人员的介绍,目前,乐都区辖区内有19个司法所,现有33名专职社区矫正工作人员,5名社会工作者。截至2021年5月,累计接收社区矫正对象862人,累计解除社区矫正对象772人,在册矫正对象94人……

  实现矫正人员“管得住”

  “我特别感谢你们啊!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让我解除了思想包袱,给了我新生的机会。”5月24日,乐都区社区矫正中心下设的下营司法所矫正对象祝同(化名)拉着司法所工作人员的手感激地说。

  2021年3月28日,祝同因犯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接受一年社区矫正。矫正初期,祝同意志消沉,对矫正态度不端正。但是,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与祝同谈心,向他所在村委会了解情况得知,由于祝同离婚后独自抚养年幼的孩子,家里父母年事已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家中开支入不敷出,心理负担特别重。

  心病还需新药治,司法所高度重视,了解祝同有开挖掘机的技能后,通过多渠道联系后,与辖区一工程公司多次协商,该公司聘请祝某为挖掘机司机,每月可以拿到6500元工资。

  工作落实后,祝同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信心。“我一定自觉接受社区矫正监管,认罪悔罪,做一名对家庭和社会有用的人。”他说。

  处处落实“矫的好”

  “我现在给你宣读一下入矫告知书,告知你在社区矫正期间应该遵守那些准则,你听清楚了吗?”当记者团走进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时,一名社区矫正对象正在进行入矫宣告仪式。

  社区矫正对象是特殊群体,如何加强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预防和减少犯罪,助力回归社会,是考验社会治理能力水平的一道重要课题。乐都区社区矫正中心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因人制宜,做好个性化矫正工作。自矫正对象首次报到,社区工作人员就因人而异制定有针对性的矫正方案,并签订“一对一”或“多对一”帮教协议,矫正方案对今后的矫正工作定下基调,按照“三谈一归”的方法,达到“四心”的效果。

  乐都社区矫正监督管理中心对每一名新报到的社区矫正对象,都要举行一场严肃的入矫宣告仪式,进行一次深刻的入矫谈话教育。不仅制作发放了入矫告知书、违规处罚事宜告知书,让他们明白自己身份、明白监管机关、明白监管要求、明白违反监管的后果、明白矫正教育的含义、明白工作目的。还通过让每一名社区矫正对象“六个明白”,使他们从开始便认识到社区矫正同样是刑罚执行过程,明确自己的在刑身份,端正态度、自觉遵守社区矫正纪律和相关管理规定,主动接受社区矫正,达到矫正改造目的。

  大数据打造“智慧矫正”

  “人生就像一支铅笔,走过的地方总会留下印迹。我们采用社区矫正管理系统,对社区矫正对象实行24小时网上管理、实时监控,实现社区矫正全程信息化管理,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社区工作人员一边实机演示一边进行讲解。

  一直以来,乐都区司法局都在加快推进“智慧矫正”建设,推进“智慧矫正”创建,加强顶层设计。同时,推行社区矫正“六必访”规定,严防脱管、漏管、重新违法犯罪发生。对入矫的社区矫正对象必访;重大节假日、敏感日必访;对思想波动情绪的必访;对遇到困难必访;是对受到奖惩时必访;解除社区矫正后必访。多年来,乐都区社区矫正工作实现无漏管、脱管现象发生,重新犯罪率仅为0.0088%,远低全国0.2%的平均水平。

  “社区矫正对象是接受司法行政机关非监禁性的矫正处罚的人群,对于矫正对象,监督管理是基础,更多的则是教育和引导。教育帮扶是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核心。社区矫正主要在‘矫’,是在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我们只要用心下苦功,就会让他们从获新生。”乐都区社会矫正中心主任周长玉说道。

  乐都区社区矫正中心在社区矫正工作方法上的创新,不断增强着群众对基层司法工作的信任,也促进着社会大局的稳定。

记者 谭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