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平木版年画播撒法治种子

时间: 2022-10-2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60

  “同学们,法治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守护着我们健康成长,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当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近日,梁平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平区实验小学美术老师莫绍萍,在梁平年画少儿创作班里,结合法治故事向学生讲解梁平木版年画技艺,以绘制法治主题年画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

莫绍萍在梁平年画少儿创作班指导学生进行木版年画刻板(资料图)

  近年来,莫绍萍作为梁平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把梁平木版年画与儿童画相结合,并将法治与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题材巧妙地加入其中,通过梁平木版年画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崇德尚法的种子。

  用梁平年画讲好宪法故事

  “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是年。”梁平是重庆市唯一的年画产地,梁平木版年画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平木版年画宪法公益广告部分组图

  据了解,2018年梁平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联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梁平区实验小学年画作坊,由莫绍萍组织年画作坊的老师们,历时3个月,创作出十多幅以宪法为主题的梁平年画,并制作成宣传宪法精神的公益广告,最后10幅作品被市委宣传部纳入全市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库推广使用。同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梁平区普法办邀请莫绍萍创作了法治木版年画新年挂历,向全区百姓赠送了6万余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莫绍萍认识到利用梁平年画开展法治宣传的教育意义后,主动把梁平木版年画与儿童画相结合,提炼总结出一套梁平少儿年画的教学模式,将法治与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题材巧妙地加入其中,在幼小的心灵里,通过梁平木版年画播撒崇德尚法的种子。

  同时,为找准非遗文化与普法工作的结合点,梁平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结合普法宣传工作重点,陆续组织梁平区实验小学年画作坊创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营商环境、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一系列法治年画。

  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

  法治年画普法宣传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将法治文化融入到年画传承,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法形式多样性的新期待?对此,梁平区在普法工作中,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利用非遗载体传播法治精神,不仅增加了普法宣传的创新性趣味性,更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作和推广,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使法治宣传与非遗传承碰撞出新的活力。

  据了解,近年来,梁平区普法办将梁平年画的社会影响、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将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以传授梁平木版年画为切入点,推动学生学习法治文化,不断拓宽法治文化传播途径。

  同时,为进一步培养梁平木版年画师资,梁平区举办了多期乡村美术教师“梁平木版年画创作班”,开展“送非遗、进学校”等活动,将梁平木版年画的教学延伸到乡村学校,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也接受到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熏陶。

  据悉,截至目前,梁平区师生100多幅年画作品被重庆市和梁平区出版发行200多万张(册),被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应急局等制作成公益广告发布。学生制作的多张年画作品荣获国家级、市级比赛荣誉,并被国家级美术教育刊物采用。如今,利用梁平木版年画传播法治文化受到了百姓的喜爱和欢迎,更是成为梁平法治宣传工作的新时尚。

  据梁平区普法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梁平区将找准非遗文化与普法工作的结合点,探索推动创作更多更优秀的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在普法志愿者中培养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人中发展普法志愿者,推动法治宣传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记者 朱颂扬 罗翠

  通讯员 赖正娇 张晓路

  新闻多一点:

  梁平木版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明末,在清代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梁平木版年画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并称“西南三大年画”。梁平木版年画所用的纸张为产自本地百里竹海的白夹竹手工纸,因年画制作用色工艺考究,原料上乘,而使年画色彩鲜艳夺目,保存多年色彩不变。梁平年画表现手法浪漫,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梁平木版年画播撒法治种子

  “同学们,法治守护着我们的家园,守护着我们健康成长,我们每个小学生都应当争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小公民。”近日,梁平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梁平区实验小学美术老师莫绍萍,在梁平年画少儿创作班里,结合法治故事向学生讲解梁平木版年画技艺,以绘制法治主题年画的方式给学生讲解法律知识。

莫绍萍在梁平年画少儿创作班指导学生进行木版年画刻板(资料图)

  近年来,莫绍萍作为梁平木版年画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把梁平木版年画与儿童画相结合,并将法治与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题材巧妙地加入其中,通过梁平木版年画在幼小的心灵里播撒崇德尚法的种子。

  用梁平年画讲好宪法故事

  “有鱼有肉不是年,贴上年画才是年。”梁平是重庆市唯一的年画产地,梁平木版年画以其特有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独树一帜的艺术魅力,蜚声海内外,2000年被评为巴渝十大民间艺术之一,2006年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平木版年画宪法公益广告部分组图

  据了解,2018年梁平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联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梁平区实验小学年画作坊,由莫绍萍组织年画作坊的老师们,历时3个月,创作出十多幅以宪法为主题的梁平年画,并制作成宣传宪法精神的公益广告,最后10幅作品被市委宣传部纳入全市核心价值观公益广告库推广使用。同年,“宪法宣传周”期间,梁平区普法办邀请莫绍萍创作了法治木版年画新年挂历,向全区百姓赠送了6万余份,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莫绍萍认识到利用梁平年画开展法治宣传的教育意义后,主动把梁平木版年画与儿童画相结合,提炼总结出一套梁平少儿年画的教学模式,将法治与道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题材巧妙地加入其中,在幼小的心灵里,通过梁平木版年画播撒崇德尚法的种子。

  同时,为找准非遗文化与普法工作的结合点,梁平区委宣传部、区普法办结合普法宣传工作重点,陆续组织梁平区实验小学年画作坊创作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化营商环境、网络安全、交通安全等一系列法治年画。

  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

  法治年画普法宣传取得一定成效,但如何将法治文化融入到年画传承,满足人民群众对普法形式多样性的新期待?对此,梁平区在普法工作中,将“法治”元素融入非遗文化,利用非遗载体传播法治精神,不仅增加了普法宣传的创新性趣味性,更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保护、创作和推广,实现两者的互利共赢,使法治宣传与非遗传承碰撞出新的活力。

  据了解,近年来,梁平区普法办将梁平年画的社会影响、基地建设、师资培养,将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相融合,以传授梁平木版年画为切入点,推动学生学习法治文化,不断拓宽法治文化传播途径。

  同时,为进一步培养梁平木版年画师资,梁平区举办了多期乡村美术教师“梁平木版年画创作班”,开展“送非遗、进学校”等活动,将梁平木版年画的教学延伸到乡村学校,让更多的农村孩子也接受到非遗文化与法治文化的熏陶。

  据悉,截至目前,梁平区师生100多幅年画作品被重庆市和梁平区出版发行200多万张(册),被市委宣传部、市教委、市文化旅游委、市应急局等制作成公益广告发布。学生制作的多张年画作品荣获国家级、市级比赛荣誉,并被国家级美术教育刊物采用。如今,利用梁平木版年画传播法治文化受到了百姓的喜爱和欢迎,更是成为梁平法治宣传工作的新时尚。

  据梁平区普法工作办公室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梁平区将找准非遗文化与普法工作的结合点,探索推动创作更多更优秀的非遗法治文化作品,在普法志愿者中培养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人中发展普法志愿者,推动法治宣传工作迈上更高的台阶。

  记者 朱颂扬 罗翠

  通讯员 赖正娇 张晓路

  新闻多一点:

  梁平木版年画

  梁平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起源于明末,在清代已“驰名京省处”,畅销东南亚,至今已有近300年历史。梁平木版年画与梁平竹帘、梁山灯戏并称梁平“三绝”,与川西北的绵竹年画、川南的夹江年画齐名,并称“西南三大年画”。梁平木版年画所用的纸张为产自本地百里竹海的白夹竹手工纸,因年画制作用色工艺考究,原料上乘,而使年画色彩鲜艳夺目,保存多年色彩不变。梁平年画表现手法浪漫,画面饱满简洁,造型古朴粗犷,神态生动,构图完整,对比强烈,以驱邪纳福、喜庆吉祥、历史故事等为题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