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两地携手共谱法治“协奏曲”

时间: 2024-02-2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889

2024年,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的第五个年头。自2020年5月重庆市司法局、四川省司法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地司法行政合作蹄疾步稳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有序迈进,靠实干实绩将深化川渝司法行政的蓝图变为现实,在地方立法协同、执法司法协作、法律服务协力等方面,共同描绘出两地司法行政共建共享、双城一体的法治画卷。

(2020年6月18日,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暨专项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

周密部署

共绘协同立法“新图景”

加强川渝两地协同立法,建立相对统一、衔接、稳定的法治环境,对于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助力区域发展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有着重大意义。

开展川渝立法计划协同编制,明确立法协同总体纲领——2021年初,川渝两地司法厅(局)加强沟通联系,深入调研论证,聚焦两地经济融合发展、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立法需求,协同开展立法计划编制,确定立法协同项目,科学绘制川渝协同立法“施工图”,确保两地立法工作目标同向、步调一致、推进有序。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川渝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2021年7月,川渝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同步施行,成为川渝协同立法的“首秀”成果。首度协同立法的成功,在川渝两地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川渝两地企业家的同声点赞。通过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重庆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7月7日,重庆市江津区司法局、永川区司法局和四川省泸州市司法局对跨界区域水行政联合执法行动进行现场监督指导)

关注水域生态环境,以“四川条例”+“重庆决定”形式共同保护嘉陵江——2022年1月,《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同步施行,两地通过信息互通、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等措施,依法保护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又一成果落地生花。

护航交通“聚焦”铁路安全,为川渝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2022年5月,川渝两地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同步施行,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再结硕果,从规范建设安全、线路安全、运营安全、法律责任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探索铁路、地方部门安全管理模式,依法维护和加强川渝两地铁路运营安全。

一部法,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基底;一条江,保护川渝山水生态之美;一条路,推进川渝互联互通水平。

另外,川渝两地还将从群众需求入手开展更多协同立法事项。如川渝两地将同步制定《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推动两地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医保、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互通互认,切实增强两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还将同步修订《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着力推动两地法律援助事项和经济困难标准互认、法律援助机构异地协作、统一受理标准等,以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兜底保障功能。

两地在协同立法方面的敢于实践与大胆突破,为双城法治一体化建设激发出更为强劲持久的生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凝心聚力共画法治“同心圆”。

有机联动

弹好执法司法“协奏曲”

在两地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药品监督、税务等领域统一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在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建筑工程质量等综合监管领域探索运用“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等做法;推动两地统一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标准、共建行政执法人员专家库等合作事项……2023年4月27日,在重庆市司法局召开的川渝两地行政执法协作与执法监督合作(重庆)视频会议上,提出将聚焦“十项行动”,共推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可复制可推广的川渝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创新性成果。

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来自川渝两地15个执法领域的专家齐聚山城,通过互评互查执法案卷,共商川渝行政执法协作,推动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实现“异地同标”,共促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这是重庆市司法局、四川省司法厅首次联合开展多领域多层级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也是川渝法治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成渝两地不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合作机制,在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等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加大执法协同的工作力度,针对30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发布首批统一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创新“跨界+联合”的执法新模式。

两地还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合作,于2020年11月共同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政复议合作协议》,力争将川渝地区建成立足西部辐射周边的行政复议工作示范区。制定《川渝两地行政复议专家库管理办法》,精选60名各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川渝两地行政复议专家库。在2023年5月的川渝行政复议研讨会上发布典型案例,并共同印发《行政处罚类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指引》,进一步推进川渝两地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

针对川渝两地社区矫正对象监管难题,共推监管执法衔接。2021年5月,两地社区矫正机构联合出台《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市社区矫正对象异地委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成渝地区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期间的监管措施。2023年1月,川渝两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联合出台《川渝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依法规范川渝两地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执法和法律监督工作。

2023年5月26日,川渝两地监狱系统签订监管执法、狱内侦查、生活卫生、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五项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川渝监狱系统共建协作水平,发挥监狱工作职能,共同维护川渝两地安全稳定。

2023年10月1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戒毒工作“2+4”区域协同发展第三次联席会议在重庆召开。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六省(区、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戒毒工作“2+4”区域协同发展重庆倡议》,将共同打造西部戒毒理论研究基地,探索建立异地帮扶体系,协同推动戒毒工作“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

如今,随着川渝两地行政执法领域协作的进一步加强,两地行政执法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调查取证互助、裁量尺度互融、处理结果互认已取得实效。

利民惠民

铺就法律服务“快车道”

1300余部参赛作品,涵盖成渝两地法治建设各个方面,川渝法治“奥斯卡”奖项最终花落各家……2023年12月,第四届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对外公布,150部作品脱颖而出。

这项连续举办多年的赛事,已经在成渝两地家喻户晓,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感受法治的重要载体之一。

近年来,两地司法行政机关还全力推进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川渝同行”、法治文化品牌“双城共育”、法治示范创建“联建联创”,联合成立百人“八五”普法川渝讲师团,实现两地共享法治宣传教育师资资源。

加强两地普法宣传协作,只是加强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3年4月13日,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联合调解室,就地化解一起“跨省”房产交易矛盾纠纷。这是川渝两地调解合作共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成渝两地已确立法律服务一体化发展“1+4+16”总体思路,即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建设一个总体合作框架,签订成渝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行业一体化4个发展协议,明确推进行政复议协同、社区矫正联管、人民调解协作、法律服务市场共拓、法治人才同育等16个重点项目,引领成渝地区法治建设深度合作。

2023年2月7日,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司法鉴定协会、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共同发布《川渝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蓝皮书暨十大典型案例》。这是全国首次以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行业为主体,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为主题发布的蓝皮书。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审核登记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共13家,近3年共受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案件3000余件。

2023年4月21日,重庆市律师协会、四川省成都市律师协会联合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律师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总决赛系列活动,同时发布《重庆市律师协会、成都市律师协会联动推进成渝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大合作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成渝两地法律行业创新成果及下一步聚力合作目标。

2023年11月19日,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顺利结束,两地实行统一命题、统一组考、统一阅卷、考试分数互认等,达到两地分别确定的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在两地取得相应考试合格证明,并按两地规定条件参加实习并申请执业。

除此之外,两地还不断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更多合作模式。例如,推动两地联合印发《川渝地区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第一批)》,推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等20项证明事项进入目录;推动发布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34类电子证照实现互认;印发《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证明材料清单(试行)》,统一198类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已经对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税务证明等4项公证事项实现“川渝通办”;整合两地仲裁法律服务资源,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签订《关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仲裁合作协议》,致力于仲裁宣传推广、仲裁业务合作、仲裁员资源共享、仲裁理论和实务研讨、仲裁队伍培训、仲裁制度交流等七个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仲裁中心;选聘马善祥等川渝地区调解专家100名,推动11个区县与毗邻的15个市县就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普法依法治理等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于此,两地法治建设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便民。

立足在川渝地区司法行政领域的“沃土”上,对于读懂抓实“一号工程”升级版,已经有了新的展望。下一步,重庆市司法局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深化两地立法、执法、法律服务等领域协同联动,奋力打造成渝法治一体化升级版,以高水平法治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川渝两地携手共谱法治“协奏曲”

2024年,是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的第五个年头。自2020年5月重庆市司法局、四川省司法厅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两地司法行政合作蹄疾步稳向着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方向有序迈进,靠实干实绩将深化川渝司法行政的蓝图变为现实,在地方立法协同、执法司法协作、法律服务协力等方面,共同描绘出两地司法行政共建共享、双城一体的法治画卷。

(2020年6月18日,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协调小组第一次会议暨专项合作签约仪式在重庆举行)

周密部署

共绘协同立法“新图景”

加强川渝两地协同立法,建立相对统一、衔接、稳定的法治环境,对于唱好“双城记”,打造增长极,助力区域发展取得新突破、见到新成效有着重大意义。

开展川渝立法计划协同编制,明确立法协同总体纲领——2021年初,川渝两地司法厅(局)加强沟通联系,深入调研论证,聚焦两地经济融合发展、交通建设、环境保护治理等方面立法需求,协同开展立法计划编制,确定立法协同项目,科学绘制川渝协同立法“施工图”,确保两地立法工作目标同向、步调一致、推进有序。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川渝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2021年7月,川渝两地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同步施行,成为川渝协同立法的“首秀”成果。首度协同立法的成功,在川渝两地引起很大反响,获得川渝两地企业家的同声点赞。通过聚焦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打造,重庆成功入选全国首批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推动营商环境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2023年7月7日,重庆市江津区司法局、永川区司法局和四川省泸州市司法局对跨界区域水行政联合执法行动进行现场监督指导)

关注水域生态环境,以“四川条例”+“重庆决定”形式共同保护嘉陵江——2022年1月,《四川省嘉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和《重庆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决定》同步施行,两地通过信息互通、生态环境联合执法、突发水污染事件应急联动等措施,依法保护嘉陵江流域水生态环境,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又一成果落地生花。

护航交通“聚焦”铁路安全,为川渝铁路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2022年5月,川渝两地铁路安全管理条例同步施行,川渝协同立法项目再结硕果,从规范建设安全、线路安全、运营安全、法律责任等方面加强协同,创新探索铁路、地方部门安全管理模式,依法维护和加强川渝两地铁路运营安全。

一部法,夯实法治化营商环境基底;一条江,保护川渝山水生态之美;一条路,推进川渝互联互通水平。

另外,川渝两地还将从群众需求入手开展更多协同立法事项。如川渝两地将同步制定《重庆市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四川省社会保障卡一卡通条例》,推动两地社会保障卡在社会保障、医疗医保、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等公共服务领域的互通互认,切实增强两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还将同步修订《重庆市法律援助条例》《四川省法律援助条例》,着力推动两地法律援助事项和经济困难标准互认、法律援助机构异地协作、统一受理标准等,以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兜底保障功能。

两地在协同立法方面的敢于实践与大胆突破,为双城法治一体化建设激发出更为强劲持久的生命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凝心聚力共画法治“同心圆”。

有机联动

弹好执法司法“协奏曲”

在两地交通运输、市场监管、药品监督、税务等领域统一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在食品药品、危险化学品、建筑工程质量等综合监管领域探索运用“综合查一次”“监管一件事”等做法;推动两地统一行政执法案件评查标准、共建行政执法人员专家库等合作事项……2023年4月27日,在重庆市司法局召开的川渝两地行政执法协作与执法监督合作(重庆)视频会议上,提出将聚焦“十项行动”,共推一批具有重庆辨识度、可复制可推广的川渝行政执法与执法监督创新性成果。

2023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来自川渝两地15个执法领域的专家齐聚山城,通过互评互查执法案卷,共商川渝行政执法协作,推动在更深层次、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实现“异地同标”,共促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这是重庆市司法局、四川省司法厅首次联合开展多领域多层级的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也是川渝法治一体化建设持续推进的一个缩影。

值得一提的是,成渝两地不断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合作机制,在交通运输、文化市场、农业等综合行政执法领域加大执法协同的工作力度,针对30项交通运输违法行为发布首批统一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创新“跨界+联合”的执法新模式。

两地还积极推进行政复议合作,于2020年11月共同签订《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政复议合作协议》,力争将川渝地区建成立足西部辐射周边的行政复议工作示范区。制定《川渝两地行政复议专家库管理办法》,精选60名各领域专家学者组建川渝两地行政复议专家库。在2023年5月的川渝行政复议研讨会上发布典型案例,并共同印发《行政处罚类行政复议案件办理指引》,进一步推进川渝两地行政复议工作规范化建设。

针对川渝两地社区矫正对象监管难题,共推监管执法衔接。2021年5月,两地社区矫正机构联合出台《重庆主城都市区和成都市社区矫正对象异地委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进一步强化成渝地区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期间的监管措施。2023年1月,川渝两地司法行政机关和检察机关联合出台《川渝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管理办法(试行)》,依法规范川渝两地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赴外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执法和法律监督工作。

2023年5月26日,川渝两地监狱系统签订监管执法、狱内侦查、生活卫生、队伍建设、理论研究“五项协作机制”,不断提升川渝监狱系统共建协作水平,发挥监狱工作职能,共同维护川渝两地安全稳定。

2023年10月19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戒毒工作“2+4”区域协同发展第三次联席会议在重庆召开。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广西、西藏六省(区、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主要负责人,共同签署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戒毒工作“2+4”区域协同发展重庆倡议》,将共同打造西部戒毒理论研究基地,探索建立异地帮扶体系,协同推动戒毒工作“一体两翼”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力。

如今,随着川渝两地行政执法领域协作的进一步加强,两地行政执法违法线索互联、监管标准互通、调查取证互助、裁量尺度互融、处理结果互认已取得实效。

利民惠民

铺就法律服务“快车道”

1300余部参赛作品,涵盖成渝两地法治建设各个方面,川渝法治“奥斯卡”奖项最终花落各家……2023年12月,第四届川渝法治微视频微电影大赛获奖名单正式对外公布,150部作品脱颖而出。

这项连续举办多年的赛事,已经在成渝两地家喻户晓,成为人民群众参与法治、感受法治的重要载体之一。

近年来,两地司法行政机关还全力推进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川渝同行”、法治文化品牌“双城共育”、法治示范创建“联建联创”,联合成立百人“八五”普法川渝讲师团,实现两地共享法治宣传教育师资资源。

加强两地普法宣传协作,只是加强川渝司法行政战略合作、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

2023年4月13日,重庆市江津区塘河镇、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白鹿镇联合调解室,就地化解一起“跨省”房产交易矛盾纠纷。这是川渝两地调解合作共建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成渝两地已确立法律服务一体化发展“1+4+16”总体思路,即制定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法治建设一个总体合作框架,签订成渝律师、公证、仲裁、司法鉴定行业一体化4个发展协议,明确推进行政复议协同、社区矫正联管、人民调解协作、法律服务市场共拓、法治人才同育等16个重点项目,引领成渝地区法治建设深度合作。

2023年2月7日,重庆市司法局、重庆市司法鉴定协会、四川省司法厅、四川省司法鉴定协会共同发布《川渝环境损害司法鉴定蓝皮书暨十大典型案例》。这是全国首次以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鉴定行业为主体,以环境损害司法鉴定工作为主题发布的蓝皮书。截至目前,川渝两地审核登记的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机构共13家,近3年共受理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案件3000余件。

2023年4月21日,重庆市律师协会、四川省成都市律师协会联合举办首届成渝地区律师法律服务产品创新大赛总决赛系列活动,同时发布《重庆市律师协会、成都市律师协会联动推进成渝律师行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十大合作项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示了成渝两地法律行业创新成果及下一步聚力合作目标。

2023年11月19日,重庆市、四川省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核准联合考试顺利结束,两地实行统一命题、统一组考、统一阅卷、考试分数互认等,达到两地分别确定的合格分数线的考生,可在两地取得相应考试合格证明,并按两地规定条件参加实习并申请执业。

除此之外,两地还不断在广度、深度上谋求更多合作模式。例如,推动两地联合印发《川渝地区实行告知承诺制证明事项目录(第一批)》,推动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等20项证明事项进入目录;推动发布三批次311项“川渝通办”事项,34类电子证照实现互认;印发《四川省、重庆市公证机构证明材料清单(试行)》,统一198类公证事项的证明材料,已经对学历、学位、机动车驾驶证、税务证明等4项公证事项实现“川渝通办”;整合两地仲裁法律服务资源,重庆仲裁委员会、成都仲裁委员会签订《关于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仲裁合作协议》,致力于仲裁宣传推广、仲裁业务合作、仲裁员资源共享、仲裁理论和实务研讨、仲裁队伍培训、仲裁制度交流等七个方面的合作,共同打造区域性国际化仲裁中心;选聘马善祥等川渝地区调解专家100名,推动11个区县与毗邻的15个市县就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普法依法治理等积极开展跨区域合作……于此,两地法治建设越来越紧密,也越来越便民。

立足在川渝地区司法行政领域的“沃土”上,对于读懂抓实“一号工程”升级版,已经有了新的展望。下一步,重庆市司法局将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全面深化两地立法、执法、法律服务等领域协同联动,奋力打造成渝法治一体化升级版,以高水平法治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