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储蓄单”

时间: 2024-05-1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690

◎ 刘应红

“刘师傅,您真的很厉害呢!存了那么多的钱。”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一直这样赞扬我父亲。

刘师傅这个称谓,是村里人对父亲的尊称。父亲是木匠,手艺非常好,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出去接副业,三天两头地到村民家里做家具、修房子,自然会挣到一些工钱。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父亲属于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听说,父亲把钱都存到了银行,变成了储蓄单,珍藏在一口木箱里面。那口木箱是父亲亲手制作的,就放在他睡觉的那张床下面,古色古香,上面有一把大铜锁锁着。我们谁也没有打开过。

“你们要好好读书,我不差那几个钱,供得起你们,你们读到哪,我供到哪。”父亲每次都底气十足地告诫我们。久而久之,我们都深信,那口木箱里面千真万确地收藏着父亲的储蓄单。

父亲养育了我们四姊妹。在农村,四个孩子读书的负担不可谓不重,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好多小学都没有毕业就早早地走上了社会。但父亲却不这样认为,他一直坚持要我们读书。

也许是望子成龙心切,父亲对我的要求格外严厉。

读高二那年,我不幸染上了麻疹,发烧长达半个月,休学在家又喝了半个月的中药,落下一个多月的课程。怕学习跟不上,遂萌生了辍学的念头,就偷偷地躲在表姐家里玩了半个月,回家谎称在学校读书。不料父亲知道了真相,暴跳如雷,一气之下,一仰脖子,一口气灌下一瓶白酒,拿着斧头要砸掉床底那口大木箱,恶狠狠地说:“你不读书才好,你又不是为我读的,我再也用不着那些储蓄单了,都拿来买酒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对我发怒。

母亲急忙上前劝阻,父亲这才收起斧头。我耷拉着脑袋不说话,父亲起身把斧头捡起来,像个孩子似地号啕大哭:“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愿意读书,你读到哪里,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更何况我还有储蓄单!”

我没有辍学,不仅读完高中,还考上了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弟妹们也坚持完成学业,一个也没有落下。

前年的一个冬天,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到老家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们四姊妹聚在一起,回忆往事。那个大木箱再次被提起,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它。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储蓄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四姊妹的奖状、成绩单和好几本日记本。

翻开其中一本日记,上面工工整整地写道:“刘应鸿(红),长子,乳名雪松……”里面还有一首父亲写的诗《雪夜生子》:瑞气祥光紫云腾,秀丽山川柳丝青。翠竹一枝报春早,松柏雪中顶风立。雪夜飞花遍地银,红云一朵下天门。寒梅飘香别有韵,神童降世定乾坤。

看完所有的日记本,我们被深深触动。那些日记里满载着父亲的父爱和祝福,他希望我们成长、成才,他的期望和祝福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深感父亲的伟大和无私,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现在,我们四姊妹都已成家立业,过上了各自的生活。但我们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诲和期望,那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源泉。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让他的爱在我们身上延续下去。

当我们回顾成长的足迹时,我想起了林则徐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意识到,与其将财富留给无能的子女,不如用心教育他们,将他们培养成创造财富的人。

如今,我珍藏着那口古老的木箱,它在我的卧室中,永远不会被丢弃。因为木箱里的“储蓄单”不只是财富,更是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

  (作者作品散见《江西日报》等报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父亲的“储蓄单”

◎ 刘应红

“刘师傅,您真的很厉害呢!存了那么多的钱。”从我记事起,村里人就一直这样赞扬我父亲。

刘师傅这个称谓,是村里人对父亲的尊称。父亲是木匠,手艺非常好,他经常利用空闲时间出去接副业,三天两头地到村民家里做家具、修房子,自然会挣到一些工钱。在那个缺衣少食的年代,父亲属于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

听说,父亲把钱都存到了银行,变成了储蓄单,珍藏在一口木箱里面。那口木箱是父亲亲手制作的,就放在他睡觉的那张床下面,古色古香,上面有一把大铜锁锁着。我们谁也没有打开过。

“你们要好好读书,我不差那几个钱,供得起你们,你们读到哪,我供到哪。”父亲每次都底气十足地告诫我们。久而久之,我们都深信,那口木箱里面千真万确地收藏着父亲的储蓄单。

父亲养育了我们四姊妹。在农村,四个孩子读书的负担不可谓不重,和我们同龄的孩子,好多小学都没有毕业就早早地走上了社会。但父亲却不这样认为,他一直坚持要我们读书。

也许是望子成龙心切,父亲对我的要求格外严厉。

读高二那年,我不幸染上了麻疹,发烧长达半个月,休学在家又喝了半个月的中药,落下一个多月的课程。怕学习跟不上,遂萌生了辍学的念头,就偷偷地躲在表姐家里玩了半个月,回家谎称在学校读书。不料父亲知道了真相,暴跳如雷,一气之下,一仰脖子,一口气灌下一瓶白酒,拿着斧头要砸掉床底那口大木箱,恶狠狠地说:“你不读书才好,你又不是为我读的,我再也用不着那些储蓄单了,都拿来买酒喝!”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父亲对我发怒。

母亲急忙上前劝阻,父亲这才收起斧头。我耷拉着脑袋不说话,父亲起身把斧头捡起来,像个孩子似地号啕大哭:“我还是那句话,只要你愿意读书,你读到哪里,我砸锅卖铁也要供你读书,更何况我还有储蓄单!”

我没有辍学,不仅读完高中,还考上了大学,成为全村第一个大学生。弟妹们也坚持完成学业,一个也没有落下。

前年的一个冬天,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回到老家处理完父亲的后事,我们四姊妹聚在一起,回忆往事。那个大木箱再次被提起,我们小心翼翼地打开它。眼前的景象让我们惊呆了,储蓄单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们四姊妹的奖状、成绩单和好几本日记本。

翻开其中一本日记,上面工工整整地写道:“刘应鸿(红),长子,乳名雪松……”里面还有一首父亲写的诗《雪夜生子》:瑞气祥光紫云腾,秀丽山川柳丝青。翠竹一枝报春早,松柏雪中顶风立。雪夜飞花遍地银,红云一朵下天门。寒梅飘香别有韵,神童降世定乾坤。

看完所有的日记本,我们被深深触动。那些日记里满载着父亲的父爱和祝福,他希望我们成长、成才,他的期望和祝福一直伴随着我们。我们深感父亲的伟大和无私,也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现在,我们四姊妹都已成家立业,过上了各自的生活。但我们始终记得父亲的教诲和期望,那是我们前行的动力和源泉。我们会继续努力,不辜负父亲的期望,让他的爱在我们身上延续下去。

当我们回顾成长的足迹时,我想起了林则徐的名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我意识到,与其将财富留给无能的子女,不如用心教育他们,将他们培养成创造财富的人。

如今,我珍藏着那口古老的木箱,它在我的卧室中,永远不会被丢弃。因为木箱里的“储蓄单”不只是财富,更是父亲对我们深深的爱。

  (作者作品散见《江西日报》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