Ⅳ级预警!今夜至明天局地大暴雨,这些区县风险较高

时间: 2024-05-2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叶桂君 阅读量:9760

记者刚刚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预报今(25)日夜间至26日白天,我市西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40—80毫米,局地120—15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50—70毫米,雷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等22个区县为暴雨较高风险区县,巴南区、江津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20个区县为中小河流涨水高风险、较高风险区县。

按照《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今日13时,针对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两江新区、高新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永川区、璧山区、垫江县、梁平区、江津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南川区、涪陵区、黔江区、武隆区、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发布山洪和渍涝灾害Ⅳ级(蓝色)预警。

本轮降雨恰逢周末夜间且白天高温酷热、夜间大雨暴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区县防指及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思想不能放松,密切关注本轮强降雨过程,及时开展部署调度,科学研判雨水情,加强预报预警,有效管控各类风险隐患。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气象预报与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相结合,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的发展变化,对降雨强度、影响区域及汛情趋势等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并将预警信息通知辖区内群众和行业应急责任人,提醒及早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同时,进一步加强巡查排查,做好防灾减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巡查排查,细化应对措施,盯紧重点区域(三峡库区,高陡峡谷、顺层斜坡地带,农村建房切坡,旅游景区等)、重点工程(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交通、水利在建工程等)、重点人群(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尤其是城乡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溪边、沟边、河边以及学校、厂矿、医院等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应明确专人巡查,明确转移避险工作方案和应急抢险措施,发现隐患立即处置。一旦研判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要果断提前组织人员转移,严防夜间转移次生风险。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核查应急转移安置避险区域、路线及通讯设备等,提前做好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各项准备;要根据暴雨和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 小时值班制度。各级救援队伍要保持警惕,出现灾险情及时处置灾险情,妥善安置群众,并及时上报灾险情及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河道、水库及其他涉水工程的“三个责任人”要到岗到位,认真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

记者 张柳妞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Ⅳ级预警!今夜至明天局地大暴雨,这些区县风险较高

记者刚刚从市应急管理局获悉,预报今(25)日夜间至26日白天,我市西部和东南部部分地区有暴雨,局地大暴雨,累计雨量40—80毫米,局地120—150毫米;最大小时雨量50—70毫米,雷雨时伴有短时强降水、阵性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等22个区县为暴雨较高风险区县,巴南区、江津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等20个区县为中小河流涨水高风险、较高风险区县。

按照《重庆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有关规定,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决定于今日13时,针对渝中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两江新区、高新区、铜梁区、大足区、荣昌区、永川区、璧山区、垫江县、梁平区、江津区、綦江区、万盛经开区、南川区、涪陵区、黔江区、武隆区、彭水县、酉阳县、秀山县发布山洪和渍涝灾害Ⅳ级(蓝色)预警。

本轮降雨恰逢周末夜间且白天高温酷热、夜间大雨暴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要求各区县防指及市防指有关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思想不能放松,密切关注本轮强降雨过程,及时开展部署调度,科学研判雨水情,加强预报预警,有效管控各类风险隐患。

各级应急管理部门要加强与气象、水利、规划自然资源等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强化气象预报与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相结合,密切监测天气变化和雨情、水情、汛情的发展变化,对降雨强度、影响区域及汛情趋势等进行分析研判,及时发布预警并将预警信息通知辖区内群众和行业应急责任人,提醒及早做好防灾避险准备。

同时,进一步加强巡查排查,做好防灾减灾。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抓紧开展巡查排查,细化应对措施,盯紧重点区域(三峡库区,高陡峡谷、顺层斜坡地带,农村建房切坡,旅游景区等)、重点工程(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交通、水利在建工程等)、重点人群(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尤其是城乡低洼地带、山洪灾害危险区、地质灾害隐患点、溪边、沟边、河边以及学校、厂矿、医院等人口密集区等重点区域,应明确专人巡查,明确转移避险工作方案和应急抢险措施,发现隐患立即处置。一旦研判洪水、山洪、地质灾害风险高,要果断提前组织人员转移,严防夜间转移次生风险。

各区县、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要核查应急转移安置避险区域、路线及通讯设备等,提前做好灾害应急处置和抢险救援各项准备;要根据暴雨和地质灾害风险分析,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 小时值班制度。各级救援队伍要保持警惕,出现灾险情及时处置灾险情,妥善安置群众,并及时上报灾险情及抢险救灾工作情况。河道、水库及其他涉水工程的“三个责任人”要到岗到位,认真做好本轮强降雨天气过程防范应对工作。

记者 张柳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