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还长 不必惊慌

时间: 2017-10-1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733

我认为,世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不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做父母。

那些不合格的为人父母者,制造了太多人间悲剧,而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的朋友明丽家境富足,言行得体,很少见她惊慌失措。可是有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后,竟然歇斯底里起来。

电话是明丽儿子的初中班主任打来的,这位老师通知明丽,她儿子上了学校黑名单,如果孩子一意孤行,继续与老师对抗,那么将被开除。

这样的消息,对任何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无疑于一颗小型炸弹,明丽怒不可遏地向我控诉孩子的“罪行”。原来,她儿子在一周之内,四次被班主任赶出教室,原因是:头发太长。

而孩子四次进理发馆的过程堪称“惊魂”,每次皆由父母威逼利诱后,强行押送进去,大人骂,孩子哭,大人是边骂边叹气,孩子是边哭边护发。如此反复多次修理,仍未达到学校要求的“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的要求。

就这样,当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与一个正闹更年期的女班主任狭路相逢时,矛盾迅速白热化。

潜伏在这个男孩心底的自尊如猛兽被激活,面对学校的打压,父亲的耳光,母亲的眼泪,爷爷奶奶的哀求,他咬牙死扛,甚至扬言:我宁可死,也决不理发。

孩子父亲大发“淫威”,他用皮带抽打儿子,扬言就是绑也要把他绑到理发馆去,要给他剃成光头。其他亲人也轮番上阵,一切都是在“为孩子好”的前提下,人人都说着“我爱你”, 规劝孩子服从学校规定……

我听到这里,大吃一惊,迅速从网上找出两条从前看过的新闻,一则是浙江铜庐一初中男孩因头发不符合学校规定,跳江自尽;另一则是山东东营14岁李姓女孩拒绝剪发,跳楼身亡。我因为曾在看报道时,非常震惊与痛心,所以印象深刻。

显然明丽被吓住了,我们都意识到,理发,已超越事件本身,达到生死存亡的临界点,或许再进一步,就会遗恨终身。

我快速把这两则新闻打印出来,和明丽一起赶到学校。两人分头行动,我去说服班主任,她去安抚罚站在走廊上誓死抗争到底的儿子。

首先,我对班主任表示了理解与感谢,平息了她的怒气,在情感上我们达成了一致。然后,我把这两则新闻摆在她面前,我问她,是容忍一个品行并无劣迹的孩子留些头发,还是为此把他逼上绝路?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她脸色苍白,表示后怕。

后来我与班主任深谈:面对一个独立意识与自我精神正在建立的男孩,他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此时的他们处于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特殊时期,可以彻夜奋战在网吧,不吃不眠,直至虚脱;也可以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一点小事,以命相搏。

这位冷静之后的班主任也承认,此时此刻,分清谁对谁错,谁赢谁输,并不重要;孩子犯下的那些小错,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人应具备足够的智慧与包容,适度的让步与示弱,才能确保孩子成长的天空乌云散去,雷霆消失。

而明丽那边,则将儿子带回家,母子俩没有去理发,而是去孩子最喜欢的韩餐厅吃烤肉。

起先,孩子的姿态是抗拒的,明丽微笑着告诉儿子,不必去理发了,他可以留自己喜欢的发型,只要不扎麻花小辫子就行(天地良心,她在强颜欢笑)。接下来,她对儿子的做法表示了理解(内心虽有一万只不理解的猛虎在咆哮,都被死死按住)。然后,她又对儿子的心情进行了安抚,没错,她是假装的,她始终在演戏,并非真的释怀,但是这样的演技竟然把孩子感动了,他从书包掏出一封信,默默地递给了妈妈。

明丽打开信一看,差点晕过去,红色的绝笔信,潦草的字迹,重重的惊叹号,表明一个失去理智的孩子,是在多么绝望的情形下写出了这封遗书。他痛诉着对成人世界的不理解,对学校的抗拒,对学习的厌倦,以及对生命的无可留恋……

明丽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儿子,泪如雨下,在这一刻,她真的醒悟了,她明白自己宁可失去全世界,也不能失去心爱的孩子。

聪慧如明丽,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去游山玩水,给他报声乐班学习唱歌,当他参加篮球比赛时,在场外摇旗呐喊……她再也不提孩子的头发,比别人长了那么一点点,再也不提孩子耽误了多少课程,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能否考上好大学,她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正直善良!

她的愿望实现了!

几年后的今天,明丽的儿子,已是全国一所著名高校的学霸,这个男孩阳光、开朗、积极上进。与明丽的关系,是母子,是朋友,更是哥儿们。

……

诚然,世上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你在你的轨道,他在他的,有人快一点,有人慢一点,有人偏离,也有人努力回到正轨,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犯错又不断纠错的过程吧。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未来还长,不必惊慌。在你儿女的运行轨迹里,只要你足够从容,足够智慧,那么该来的,不该来的,一切都刚刚好,你说不是吗?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未来还长 不必惊慌

我认为,世上最恐怖的事情,莫过于不经过任何考试,就可以做父母。

那些不合格的为人父母者,制造了太多人间悲剧,而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

我的朋友明丽家境富足,言行得体,很少见她惊慌失措。可是有一天,她接到一个电话后,竟然歇斯底里起来。

电话是明丽儿子的初中班主任打来的,这位老师通知明丽,她儿子上了学校黑名单,如果孩子一意孤行,继续与老师对抗,那么将被开除。

这样的消息,对任何一个望子成龙的父母都无疑于一颗小型炸弹,明丽怒不可遏地向我控诉孩子的“罪行”。原来,她儿子在一周之内,四次被班主任赶出教室,原因是:头发太长。

而孩子四次进理发馆的过程堪称“惊魂”,每次皆由父母威逼利诱后,强行押送进去,大人骂,孩子哭,大人是边骂边叹气,孩子是边哭边护发。如此反复多次修理,仍未达到学校要求的“前不扫眉、旁不遮耳、后不过颈”的要求。

就这样,当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男孩,与一个正闹更年期的女班主任狭路相逢时,矛盾迅速白热化。

潜伏在这个男孩心底的自尊如猛兽被激活,面对学校的打压,父亲的耳光,母亲的眼泪,爷爷奶奶的哀求,他咬牙死扛,甚至扬言:我宁可死,也决不理发。

孩子父亲大发“淫威”,他用皮带抽打儿子,扬言就是绑也要把他绑到理发馆去,要给他剃成光头。其他亲人也轮番上阵,一切都是在“为孩子好”的前提下,人人都说着“我爱你”, 规劝孩子服从学校规定……

我听到这里,大吃一惊,迅速从网上找出两条从前看过的新闻,一则是浙江铜庐一初中男孩因头发不符合学校规定,跳江自尽;另一则是山东东营14岁李姓女孩拒绝剪发,跳楼身亡。我因为曾在看报道时,非常震惊与痛心,所以印象深刻。

显然明丽被吓住了,我们都意识到,理发,已超越事件本身,达到生死存亡的临界点,或许再进一步,就会遗恨终身。

我快速把这两则新闻打印出来,和明丽一起赶到学校。两人分头行动,我去说服班主任,她去安抚罚站在走廊上誓死抗争到底的儿子。

首先,我对班主任表示了理解与感谢,平息了她的怒气,在情感上我们达成了一致。然后,我把这两则新闻摆在她面前,我问她,是容忍一个品行并无劣迹的孩子留些头发,还是为此把他逼上绝路?面对血淋淋的事实,她脸色苍白,表示后怕。

后来我与班主任深谈:面对一个独立意识与自我精神正在建立的男孩,他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此时的他们处于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特殊时期,可以彻夜奋战在网吧,不吃不眠,直至虚脱;也可以为了芝麻绿豆大的一点小事,以命相搏。

这位冷静之后的班主任也承认,此时此刻,分清谁对谁错,谁赢谁输,并不重要;孩子犯下的那些小错,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成人应具备足够的智慧与包容,适度的让步与示弱,才能确保孩子成长的天空乌云散去,雷霆消失。

而明丽那边,则将儿子带回家,母子俩没有去理发,而是去孩子最喜欢的韩餐厅吃烤肉。

起先,孩子的姿态是抗拒的,明丽微笑着告诉儿子,不必去理发了,他可以留自己喜欢的发型,只要不扎麻花小辫子就行(天地良心,她在强颜欢笑)。接下来,她对儿子的做法表示了理解(内心虽有一万只不理解的猛虎在咆哮,都被死死按住)。然后,她又对儿子的心情进行了安抚,没错,她是假装的,她始终在演戏,并非真的释怀,但是这样的演技竟然把孩子感动了,他从书包掏出一封信,默默地递给了妈妈。

明丽打开信一看,差点晕过去,红色的绝笔信,潦草的字迹,重重的惊叹号,表明一个失去理智的孩子,是在多么绝望的情形下写出了这封遗书。他痛诉着对成人世界的不理解,对学校的抗拒,对学习的厌倦,以及对生命的无可留恋……

明丽紧紧抱住失而复得的儿子,泪如雨下,在这一刻,她真的醒悟了,她明白自己宁可失去全世界,也不能失去心爱的孩子。

聪慧如明丽,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利用节假日陪伴孩子去游山玩水,给他报声乐班学习唱歌,当他参加篮球比赛时,在场外摇旗呐喊……她再也不提孩子的头发,比别人长了那么一点点,再也不提孩子耽误了多少课程,能否考上重点高中,能否考上好大学,她只希望孩子健康快乐、正直善良!

她的愿望实现了!

几年后的今天,明丽的儿子,已是全国一所著名高校的学霸,这个男孩阳光、开朗、积极上进。与明丽的关系,是母子,是朋友,更是哥儿们。

……

诚然,世上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运行轨迹,你在你的轨道,他在他的,有人快一点,有人慢一点,有人偏离,也有人努力回到正轨,或许,人生就是一场不断犯错又不断纠错的过程吧。

所以,亲爱的父母们,未来还长,不必惊慌。在你儿女的运行轨迹里,只要你足够从容,足够智慧,那么该来的,不该来的,一切都刚刚好,你说不是吗?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作家,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等报刊发表作品百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