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的老人

时间: 2020-04-16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67

  每天的向晚时分,他都会坐在小街的那条石凳子上,等待黑夜的降临。石凳子的旁侧,生长着一棵皂荚树。那棵树已然很老了,树干的一大半边都失去了水分。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爬到树上去眺望远方。每次爬树,他都能感觉到树的水分在流失。他将这个秘密告诉在树上筑巢的鸟儿,劝它们迁徙到小街后山的更加繁茂的树上去定居。可那些鸟儿根本不听他的话,仍旧年年都飞来繁衍子嗣——它们比他还离不开这棵树。

  几十年过去,现在的他跟那棵皂荚树一样老了,他身体里的水分也已流失,像血液一样流失。他再也爬不上树,对远方也失去了兴趣。他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坐在皂荚树下的石凳子上,成为一个让时间打不败的“常胜将军”。

  大概是他坐的日子太长了吧,以致小街上的人都称呼他为“树中的老人”。树是他的灵魂,他是树的肉身。只要他们靠在一起,时间仿佛就是静止的,光阴就会停止流转。他和树都是小街上的孤独者。孤独者唯有孤独可以依靠。这不是残忍,而是规律和宿命。不管是树是人还是别的什么,都无法逃脱这规律和宿命,就像孤独无法逃脱孤独的幽禁、围剿和追杀。

  那条石凳子是见证了树和他在孤独中的相互依偎的——它是孤独的第三者。仿佛它的存在,本就是为了接待他和他的孤独。向晚的风吹着逐渐来临的夜色。他坐在石凳上,用拐棍不停地敲击皂荚树的躯干。他每次都是以敲击的方式来替代抚摸。他知道树不会再疼痛,故敲击得十分用力。可从内心来说,他又极其希望树能感知到疼痛。有感知就说明树是醒着的,还能吸收到水分、空气和阳光,还能感觉到他这个老朋友的存在。

  如此一来,他的敲击就变成了召唤和祈福。“梆梆梆”的敲击声擦着夕阳、云朵和晚风,也擦着记忆、年轮和哀吊。敲过一阵之后,他必然会对树展开滔滔不绝的诉说——在他的认识里,这棵皂荚树就是一个处于昏迷状态的病重的友人。他企图以回忆往事的方式,来帮助它重新长出绿叶。他从最最遥远的往事讲起——

  那时候,他还只是小街上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贫穷使他如一只燕子,只能在黄昏的边沿低低地、孤单地、迷惘地乱飞。他多次挣扎着想像其他鸟雀一样飞高飞远,但他的稚嫩的翅膀上总是粘满了煤灰和雾水,稍稍振翅,就会撕裂出血滴。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青春被染成红色,孤苦难耐的时候,他就爬到皂荚树上去,用眺望去抵达他在现实中无法抵达的远方。每次上树,他都会摘下一片树叶作为眺望远方的纪念。他房间的那个旧木抽屉里,藏满了大大小小的树叶。遇到阳光静好的天气,他会手拿那本当时唯一的也是他最心爱的书,跑去树底下反复地、忘我地阅读。他使用的书签就是他摘下的树叶。有时,他读得困倦了,浓浓的睡意征服了他,他就靠在树干上呼呼地打起鼾来。在睡梦中,他看见自己被一张巨大的树叶托着,在苍穹上漫无目的地飞翔。而那从书页里散落出来的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印满了天空的肚皮。这一幕,被他那干活回家的父亲看到了。他的父亲没有文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却是小街上著名的石匠。他喜欢看儿子捧着书睡着的样子,也心疼儿子被树荫遮蔽住的窘相。那之后不久,他的父亲便凿出一条石凳子,安放在了皂荚树的下面。从此,他也就开始坐在那条石凳子上读书和遐想,顺便聆听树上的鸟鸣,观察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有一天下午,他竟然清晰地听到皂荚树在嘤嘤地哭泣,哭声跟他那本书中的女主人卖掉女儿时的哭声酷似。他不知如何是好,他从未听见树哭过,心里非常恐慌。他曾将这个发现讲给树上的鸟儿听,讲给刮过树梢的风听,讲给白天的太阳和夜晚的月亮听,可它们都没当回事,将他的诉说当作一个无知孩童的天真的谎言。他想给树一点安慰,就天天跑去坐在石凳子上陪着树。哪知道,他这一坐就坐了几十年,把自己从一个年轻小伙坐成了一个耄耋老人。这期间,发生了许多许多的事,他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姐姐离开了这个世界,连他的弟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他在送走一个一个亲人们的时候,他其实也在一天一天送走这棵树。一家人在树底下生活久了,家中的每个成员也都成了树的一部分,都是从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桠。因此一个人的死亡都是一棵树的死亡。

  他还在继续着他的回忆。他企图以回忆的方式来帮助一棵病重的树生长出绿叶。只是他也已经很老很老了,而他的回忆太多又太漫长,他没有把握能否支撑到将回忆全部讲完的那一刻。他和树都是孤独的。孤独者唯有孤独可以依靠。这不是残忍,而是规律和宿命。讲着讲着,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像幼年时一样坐在石凳子上睡着了。黑夜已经降临。在他那或许醒来或许再不醒来的梦中,他终于把自己挂在了树上,把孤独挂在了树上,把死亡挂在了树上,把永恒挂在了树上。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树中的老人”。

 ( ◎ 吴佳骏 作者系青年散文家)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树中的老人

  每天的向晚时分,他都会坐在小街的那条石凳子上,等待黑夜的降临。石凳子的旁侧,生长着一棵皂荚树。那棵树已然很老了,树干的一大半边都失去了水分。在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他就喜欢爬到树上去眺望远方。每次爬树,他都能感觉到树的水分在流失。他将这个秘密告诉在树上筑巢的鸟儿,劝它们迁徙到小街后山的更加繁茂的树上去定居。可那些鸟儿根本不听他的话,仍旧年年都飞来繁衍子嗣——它们比他还离不开这棵树。

  几十年过去,现在的他跟那棵皂荚树一样老了,他身体里的水分也已流失,像血液一样流失。他再也爬不上树,对远方也失去了兴趣。他现在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坐在皂荚树下的石凳子上,成为一个让时间打不败的“常胜将军”。

  大概是他坐的日子太长了吧,以致小街上的人都称呼他为“树中的老人”。树是他的灵魂,他是树的肉身。只要他们靠在一起,时间仿佛就是静止的,光阴就会停止流转。他和树都是小街上的孤独者。孤独者唯有孤独可以依靠。这不是残忍,而是规律和宿命。不管是树是人还是别的什么,都无法逃脱这规律和宿命,就像孤独无法逃脱孤独的幽禁、围剿和追杀。

  那条石凳子是见证了树和他在孤独中的相互依偎的——它是孤独的第三者。仿佛它的存在,本就是为了接待他和他的孤独。向晚的风吹着逐渐来临的夜色。他坐在石凳上,用拐棍不停地敲击皂荚树的躯干。他每次都是以敲击的方式来替代抚摸。他知道树不会再疼痛,故敲击得十分用力。可从内心来说,他又极其希望树能感知到疼痛。有感知就说明树是醒着的,还能吸收到水分、空气和阳光,还能感觉到他这个老朋友的存在。

  如此一来,他的敲击就变成了召唤和祈福。“梆梆梆”的敲击声擦着夕阳、云朵和晚风,也擦着记忆、年轮和哀吊。敲过一阵之后,他必然会对树展开滔滔不绝的诉说——在他的认识里,这棵皂荚树就是一个处于昏迷状态的病重的友人。他企图以回忆往事的方式,来帮助它重新长出绿叶。他从最最遥远的往事讲起——

  那时候,他还只是小街上一个不谙世事的少年。贫穷使他如一只燕子,只能在黄昏的边沿低低地、孤单地、迷惘地乱飞。他多次挣扎着想像其他鸟雀一样飞高飞远,但他的稚嫩的翅膀上总是粘满了煤灰和雾水,稍稍振翅,就会撕裂出血滴。他不愿意看到自己的青春被染成红色,孤苦难耐的时候,他就爬到皂荚树上去,用眺望去抵达他在现实中无法抵达的远方。每次上树,他都会摘下一片树叶作为眺望远方的纪念。他房间的那个旧木抽屉里,藏满了大大小小的树叶。遇到阳光静好的天气,他会手拿那本当时唯一的也是他最心爱的书,跑去树底下反复地、忘我地阅读。他使用的书签就是他摘下的树叶。有时,他读得困倦了,浓浓的睡意征服了他,他就靠在树干上呼呼地打起鼾来。在睡梦中,他看见自己被一张巨大的树叶托着,在苍穹上漫无目的地飞翔。而那从书页里散落出来的密密麻麻的方块字,印满了天空的肚皮。这一幕,被他那干活回家的父亲看到了。他的父亲没有文化,一个字都不认识,但却是小街上著名的石匠。他喜欢看儿子捧着书睡着的样子,也心疼儿子被树荫遮蔽住的窘相。那之后不久,他的父亲便凿出一条石凳子,安放在了皂荚树的下面。从此,他也就开始坐在那条石凳子上读书和遐想,顺便聆听树上的鸟鸣,观察树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有一天下午,他竟然清晰地听到皂荚树在嘤嘤地哭泣,哭声跟他那本书中的女主人卖掉女儿时的哭声酷似。他不知如何是好,他从未听见树哭过,心里非常恐慌。他曾将这个发现讲给树上的鸟儿听,讲给刮过树梢的风听,讲给白天的太阳和夜晚的月亮听,可它们都没当回事,将他的诉说当作一个无知孩童的天真的谎言。他想给树一点安慰,就天天跑去坐在石凳子上陪着树。哪知道,他这一坐就坐了几十年,把自己从一个年轻小伙坐成了一个耄耋老人。这期间,发生了许多许多的事,他的父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母亲离开了这个世界,他的姐姐离开了这个世界,连他的弟弟也离开了这个世界。当他在送走一个一个亲人们的时候,他其实也在一天一天送走这棵树。一家人在树底下生活久了,家中的每个成员也都成了树的一部分,都是从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桠。因此一个人的死亡都是一棵树的死亡。

  他还在继续着他的回忆。他企图以回忆的方式来帮助一棵病重的树生长出绿叶。只是他也已经很老很老了,而他的回忆太多又太漫长,他没有把握能否支撑到将回忆全部讲完的那一刻。他和树都是孤独的。孤独者唯有孤独可以依靠。这不是残忍,而是规律和宿命。讲着讲着,他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像幼年时一样坐在石凳子上睡着了。黑夜已经降临。在他那或许醒来或许再不醒来的梦中,他终于把自己挂在了树上,把孤独挂在了树上,把死亡挂在了树上,把永恒挂在了树上。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树中的老人”。

 ( ◎ 吴佳骏 作者系青年散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