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忆姥姥

时间: 2020-10-2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24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姗姗而来。照例,母亲摆上供果,点燃香烛,遥祭姥姥。姥姥去世已经十余年了,但其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想起她时,我的心中总会隐隐作痛,难舍难离。

  我是姥姥带大的。那时的姥姥,五十多岁,是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头发乌黑,眼睛明亮,常年穿着深蓝色的对襟长褂,一双被摧残变形的“三寸金莲”使她走起路来有些蹒跚。北方的秋天微凉。那时,没有电灯,我们就借着月的清辉,搬出吃饭的案板,摆上月饼、花生、糖在院子里玩耍。姥姥姥爷和三个女儿及我们这些小辈围坐在案板旁有说有笑,和乐融融。唯一的遗憾是,大女儿远在异乡,不能回家团聚,她就是我的母亲。听到别的孩子喊娘,我也想自己的妈妈。每每此时,姥姥总是指着月亮说:“乖乖,你妈其实离你不远。你对着月亮说话,它会告诉你妈妈的。”那时的我,晓得了月亮可以寄托思念。

  记得姥姥家的庭院里种着一株石榴树。每到秋天,总能结十来个石榴。虽然不比现在的石榴,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美味了。姥姥舍不得让任何人吃,都给我留着,当我的零食。五六岁时,我懂点事了。看到姥姥这么疼我,我也变“聪明”了。“姥姥,这石榴不好吃,好酸!”姥姥不信,就拿过来尝:“不酸啊,挺甜的!”我佯装生气:“那你就吃吧。”姥姥拍拍我的头:“你是庄稼老头不识货,没口福。”随后,依然将剩下的石榴放入别人拿不到的挂篮里,留到我嘴馋的时候吃。

  七岁那年,我随父母离开了家乡,来到重庆。读小学时,每当暑假都会回去探望姥姥。中学以后,由于学业繁忙,不能年年回去,只能通过家书遥寄相思。工作后,更无暇回去了。

  2006年,利用“十一”长假,我终于回了一趟老家,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姥姥。而她,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样,她已八十高龄。她的头发已然雪白,皱纹爬满了脸庞,眼睛浑浊眼神迷离,嘴角时有口水溢出,身形佝偻不堪,一根黑亮的拐杖靠在她坐的椅子前。更糟糕的是,她得了老年痴呆,糊涂时候多于清醒时候。见到她这样,我心如刀割,真恨岁月无情。“姥姥”,我柔声呼唤。她眼睛一亮,上下打量着我,继而黯淡,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低声呓语:“妮儿,你是谁呢?我老了,不认人了。”眼泪在我眼中打转:“没关系。姥姥,我是您的外孙女儿啊。”轻轻地,我为她梳理满头的乱发,为她擦干溢出的口水,喂她吃东西,扶她下床活动,给她讲我小时候的事。她也对我产生了依赖,每天吵着要我这个小妮子陪她,不能稍离片刻。适逢月圆之夜,一轮圆如玉盘的红月亮映照得天上人间一片和谐美好。那株石榴树还在,只是不再茂盛,赖赖地结了三五个石榴。摘来一吃,还是甜。剥好石榴籽,喂到姥姥口中。她笑了:“好吃!给环环留着。”我眼圈红了,哽咽着说:“姥姥,我是环!我回来看您了。”一瞬间,姥姥的目光变得柔和而慈祥,她仿佛认出了我。虽然这种清醒的意识很短暂,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我知道,我一直在她的记忆里,从未被遗忘。

  我在心中祈祷:时光时光慢些吧,让我多尽一点孝。分别的时候还是来了,看见我手提行李,姥姥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她吃了一惊,眼睛朦胧了,嘴角抽动了一下:“要……走了?还能回来吗?”我心头一酸,怪自己太残忍,竟当着老人的面离开,让她伤心难过。在姥爷的搀扶下,她颤微微地挪到大门口,倚在土墙边目送我。我泪流满面,不能长守的痛苦撕裂着我的心。渐行渐远中,我蓦然回首,那一刻正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姥姥那身披霞光的沧桑身影定格成一道风景,镌刻在我永远的回忆里。

  从老家回来一周左右,就得到姥姥离世的消息。她是在午觉中睡去的,去得安详而毫无痛苦。

  又是一年重阳节!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

  (作者:韩凤环 单位: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阳忆姥姥

  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姗姗而来。照例,母亲摆上供果,点燃香烛,遥祭姥姥。姥姥去世已经十余年了,但其音容笑貌仍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想起她时,我的心中总会隐隐作痛,难舍难离。

  我是姥姥带大的。那时的姥姥,五十多岁,是传统的中国农村妇女。头发乌黑,眼睛明亮,常年穿着深蓝色的对襟长褂,一双被摧残变形的“三寸金莲”使她走起路来有些蹒跚。北方的秋天微凉。那时,没有电灯,我们就借着月的清辉,搬出吃饭的案板,摆上月饼、花生、糖在院子里玩耍。姥姥姥爷和三个女儿及我们这些小辈围坐在案板旁有说有笑,和乐融融。唯一的遗憾是,大女儿远在异乡,不能回家团聚,她就是我的母亲。听到别的孩子喊娘,我也想自己的妈妈。每每此时,姥姥总是指着月亮说:“乖乖,你妈其实离你不远。你对着月亮说话,它会告诉你妈妈的。”那时的我,晓得了月亮可以寄托思念。

  记得姥姥家的庭院里种着一株石榴树。每到秋天,总能结十来个石榴。虽然不比现在的石榴,在当时也算是一种美味了。姥姥舍不得让任何人吃,都给我留着,当我的零食。五六岁时,我懂点事了。看到姥姥这么疼我,我也变“聪明”了。“姥姥,这石榴不好吃,好酸!”姥姥不信,就拿过来尝:“不酸啊,挺甜的!”我佯装生气:“那你就吃吧。”姥姥拍拍我的头:“你是庄稼老头不识货,没口福。”随后,依然将剩下的石榴放入别人拿不到的挂篮里,留到我嘴馋的时候吃。

  七岁那年,我随父母离开了家乡,来到重庆。读小学时,每当暑假都会回去探望姥姥。中学以后,由于学业繁忙,不能年年回去,只能通过家书遥寄相思。工作后,更无暇回去了。

  2006年,利用“十一”长假,我终于回了一趟老家,见到了心心念念的姥姥。而她,已不是印象中的模样,她已八十高龄。她的头发已然雪白,皱纹爬满了脸庞,眼睛浑浊眼神迷离,嘴角时有口水溢出,身形佝偻不堪,一根黑亮的拐杖靠在她坐的椅子前。更糟糕的是,她得了老年痴呆,糊涂时候多于清醒时候。见到她这样,我心如刀割,真恨岁月无情。“姥姥”,我柔声呼唤。她眼睛一亮,上下打量着我,继而黯淡,像一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低声呓语:“妮儿,你是谁呢?我老了,不认人了。”眼泪在我眼中打转:“没关系。姥姥,我是您的外孙女儿啊。”轻轻地,我为她梳理满头的乱发,为她擦干溢出的口水,喂她吃东西,扶她下床活动,给她讲我小时候的事。她也对我产生了依赖,每天吵着要我这个小妮子陪她,不能稍离片刻。适逢月圆之夜,一轮圆如玉盘的红月亮映照得天上人间一片和谐美好。那株石榴树还在,只是不再茂盛,赖赖地结了三五个石榴。摘来一吃,还是甜。剥好石榴籽,喂到姥姥口中。她笑了:“好吃!给环环留着。”我眼圈红了,哽咽着说:“姥姥,我是环!我回来看您了。”一瞬间,姥姥的目光变得柔和而慈祥,她仿佛认出了我。虽然这种清醒的意识很短暂,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我知道,我一直在她的记忆里,从未被遗忘。

  我在心中祈祷:时光时光慢些吧,让我多尽一点孝。分别的时候还是来了,看见我手提行李,姥姥正坐在院子里乘凉,她吃了一惊,眼睛朦胧了,嘴角抽动了一下:“要……走了?还能回来吗?”我心头一酸,怪自己太残忍,竟当着老人的面离开,让她伤心难过。在姥爷的搀扶下,她颤微微地挪到大门口,倚在土墙边目送我。我泪流满面,不能长守的痛苦撕裂着我的心。渐行渐远中,我蓦然回首,那一刻正是夕阳西下、彩霞满天,姥姥那身披霞光的沧桑身影定格成一道风景,镌刻在我永远的回忆里。

  从老家回来一周左右,就得到姥姥离世的消息。她是在午觉中睡去的,去得安详而毫无痛苦。

  又是一年重阳节!姥姥,您在天堂还好吗?

  (作者:韩凤环 单位:西山坪强制隔离戒毒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