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名字刻在风里

时间: 2020-11-1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95

  在我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明月普照大清寺,鲤鱼放生牛脚塘。”将古老的三个寺庙和三个水塘的名字镶嵌在对联中,而大清寺就是我的母校。正如电影《遇见你真好》开场白那几句话:“进了学校,就像进了庙。四百尼姑,八百老道。白天念经,晚上祷告。”而大清寺曾经就是真正的寺庙。

  既然是寺,就应有香客叩拜、香气缭绕,但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寺庙的菩萨、香炉等便不知去向,而是改建成了学校。大清寺原来周而复始的晨钟暮鼓声,被后来朗朗的读书声和师生们的欢声笑语所取代,校园书生气掩盖了昔日鼎盛的香火气,食堂冒出的水蒸气引诱学生们垂涎欲滴。

  洋槐树上的那口大钟,锈迹斑斑,一敲,铁屑应声落下,每个碎片都是岁月的留痕。大钟是寺庙和学校的见证者,也是指挥全校师生的号角,每到饭点,同学们踩着破鞋,以百米冲刺的劲头挤近食堂的案板,“贼溜溜”地搜寻自己的饭盅子。那时的我也一样,下课铃声响,我便如离弦之箭冲向食堂,一日,饿急了,在“冲刺”时摔倒,石阶毫不留情磕掉了我两颗门牙,满嘴流血,疼痛难忍,自然无心吃饭,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谁又愿意去咀嚼这样的童年?

  寒冬里的胶鞋、单衣单裤、红苕充饥,饥寒交迫的窘境成了无心读书的充足理由。老师恨铁不成钢,扬起教鞭毫不留情地呵斥:“以前你们还可以在大清寺当和尚混碗饭吃,现在寺庙都没有了,不读书做啥子?把课文背了才准回家!”老师一瓢冷水无情地泼在本就衣不蔽体的农家子弟身上,寒彻骨。不敢看老师如剑般的眼神,只好乖乖咿咿呀呀地读,脑袋却一片空白。我的童年没有把书本背得滚瓜烂熟的奇迹,只有那“孺子不可教也”的评语。

  作家吴佳骏在《生灵书》中说:“倘若有一天,我在流浪的途中修炼成佛,我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烙在我心上的戒疤。”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热闹的大清寺学校已是断瓦残垣,面目全非。学校搬迁后,大清寺又被租用给一养殖户,我想,这一点,原寺庙的老方丈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吧?站在曾经飞跑的操场边,缅怀那些若即若离的日子,捡拾童年零碎的记忆,我和每个人都一样,希望心中装着一个一尘不染的童年。

  如今杂草掩盖的操场,藏着儿时的梦想。那棵百年老松树,已经被挪进城里,变卖的那几个钱,哪能买断它饱经风霜的年轮?那棵高大的拐枣树,已不认识我,唯有用它拐枣泡的酒醉了半生,不知是否还将醉了余生?那棵粗壮的香樟树,已成农家嫁女的家具,大概还留着顽童的印迹吧……只有洋槐树上那口大钟依然在,只是多年后的现在,没有谁能再读懂它了吧?留守大清寺的老翁,已年过八旬,沧桑岁月写在他的皱纹里,看到双鬓斑白的我,他面无表情,很是陌生,问:“你未必来过?”我点点头,自言自语:“来过!像一缕清风,又像一层薄雾……”老翁有些不屑,他见证过太多追风少年,见证过一代又一代知识与信念的传递,空闲的时候,他用枯枝般的手指掐算着飘逝的岁月和未来不多的日子。抽一袋土烟,烟圈就像一根绳子,渐渐在脖子上收紧,直到有一天再也吐不出为止。

  当年仰望天空的天井早已不在,规规矩矩的四方成了栅栏围成的菜地。废弃的教室,成了养殖户的饲养园,鸡鸭鹅无视班级牌,慢腾腾踱进四面通风的教室,它们不识字,定是吟不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句。儿时朗朗读书声随风远去,磕掉我两颗门牙的石阶,经受无数风雨的洗礼,门牙镶嵌在石缝里,仿佛一扇门,守护着我童年的记忆。那食堂煮饭的师傅早已逝去,就埋葬在不远的山堡上,长眠这片黄土地。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母校的印象已成过去,木质的校门,斑驳的黑板,被岁月撕扯得七零八落,再也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听不见他们的名字,我只有把母校、老师、小伙伴还有我的名字刻在风里……

  (作者系巴南区作协副主席)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把名字刻在风里

  在我老家流传着这样一副对联:“明月普照大清寺,鲤鱼放生牛脚塘。”将古老的三个寺庙和三个水塘的名字镶嵌在对联中,而大清寺就是我的母校。正如电影《遇见你真好》开场白那几句话:“进了学校,就像进了庙。四百尼姑,八百老道。白天念经,晚上祷告。”而大清寺曾经就是真正的寺庙。

  既然是寺,就应有香客叩拜、香气缭绕,但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这寺庙的菩萨、香炉等便不知去向,而是改建成了学校。大清寺原来周而复始的晨钟暮鼓声,被后来朗朗的读书声和师生们的欢声笑语所取代,校园书生气掩盖了昔日鼎盛的香火气,食堂冒出的水蒸气引诱学生们垂涎欲滴。

  洋槐树上的那口大钟,锈迹斑斑,一敲,铁屑应声落下,每个碎片都是岁月的留痕。大钟是寺庙和学校的见证者,也是指挥全校师生的号角,每到饭点,同学们踩着破鞋,以百米冲刺的劲头挤近食堂的案板,“贼溜溜”地搜寻自己的饭盅子。那时的我也一样,下课铃声响,我便如离弦之箭冲向食堂,一日,饿急了,在“冲刺”时摔倒,石阶毫不留情磕掉了我两颗门牙,满嘴流血,疼痛难忍,自然无心吃饭,在那个食不果腹的年代,谁又愿意去咀嚼这样的童年?

  寒冬里的胶鞋、单衣单裤、红苕充饥,饥寒交迫的窘境成了无心读书的充足理由。老师恨铁不成钢,扬起教鞭毫不留情地呵斥:“以前你们还可以在大清寺当和尚混碗饭吃,现在寺庙都没有了,不读书做啥子?把课文背了才准回家!”老师一瓢冷水无情地泼在本就衣不蔽体的农家子弟身上,寒彻骨。不敢看老师如剑般的眼神,只好乖乖咿咿呀呀地读,脑袋却一片空白。我的童年没有把书本背得滚瓜烂熟的奇迹,只有那“孺子不可教也”的评语。

  作家吴佳骏在《生灵书》中说:“倘若有一天,我在流浪的途中修炼成佛,我所走过的每一个脚印,都是烙在我心上的戒疤。”几十年过去了,昔日热闹的大清寺学校已是断瓦残垣,面目全非。学校搬迁后,大清寺又被租用给一养殖户,我想,这一点,原寺庙的老方丈是万万没有想到的吧?站在曾经飞跑的操场边,缅怀那些若即若离的日子,捡拾童年零碎的记忆,我和每个人都一样,希望心中装着一个一尘不染的童年。

  如今杂草掩盖的操场,藏着儿时的梦想。那棵百年老松树,已经被挪进城里,变卖的那几个钱,哪能买断它饱经风霜的年轮?那棵高大的拐枣树,已不认识我,唯有用它拐枣泡的酒醉了半生,不知是否还将醉了余生?那棵粗壮的香樟树,已成农家嫁女的家具,大概还留着顽童的印迹吧……只有洋槐树上那口大钟依然在,只是多年后的现在,没有谁能再读懂它了吧?留守大清寺的老翁,已年过八旬,沧桑岁月写在他的皱纹里,看到双鬓斑白的我,他面无表情,很是陌生,问:“你未必来过?”我点点头,自言自语:“来过!像一缕清风,又像一层薄雾……”老翁有些不屑,他见证过太多追风少年,见证过一代又一代知识与信念的传递,空闲的时候,他用枯枝般的手指掐算着飘逝的岁月和未来不多的日子。抽一袋土烟,烟圈就像一根绳子,渐渐在脖子上收紧,直到有一天再也吐不出为止。

  当年仰望天空的天井早已不在,规规矩矩的四方成了栅栏围成的菜地。废弃的教室,成了养殖户的饲养园,鸡鸭鹅无视班级牌,慢腾腾踱进四面通风的教室,它们不识字,定是吟不出“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的诗句。儿时朗朗读书声随风远去,磕掉我两颗门牙的石阶,经受无数风雨的洗礼,门牙镶嵌在石缝里,仿佛一扇门,守护着我童年的记忆。那食堂煮饭的师傅早已逝去,就埋葬在不远的山堡上,长眠这片黄土地。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母校的印象已成过去,木质的校门,斑驳的黑板,被岁月撕扯得七零八落,再也看不清他们的样子,听不见他们的名字,我只有把母校、老师、小伙伴还有我的名字刻在风里……

  (作者系巴南区作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