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选择

时间: 2021-02-0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55

  ◎李立峰

  清晨,我被一个不锈钢雕塑吸引。它超有现代感,又有点未来范儿,看上去像大眼睛,像外星人,又像一枚logo。

  它的名字叫渝眼。熟悉重庆西站的朋友都知道,这里的候车大厅像一只眼睛,是摄影师的宠儿,作品经常被命名为《重庆之眼》。设立这个雕塑,或许是对摄影的致敬。

  我为什么来这里,缘何一大早就和外星人面对面?因为,我要送母亲。

  又是一年春节,万千归心似箭。与往年不同,车站异常冷清。疫情未绝,非必要不返乡,已经成为国人共识。然而老人除外,在外千般好,哪如穷窝窝?过年了,无能如何也要回乡。回家了,才叫年。

  在老家,母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有孙子孙女、外孙,是一个大家族。今年是大孙女十三岁,这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生日,在母亲看来是非回不可。

  母亲心头割舍不下的,还有她的菜园,合味的饭菜,熟悉的山山水水,无话不说的乡里乡亲。

  所以,元旦以来,母亲一直在盘算归期,催促着我早点订票。其实,我内心无比希望她留下来。留下来当然对我们好,但更重要的是对她身体好。

  母亲出生一九五九年,在那闹饥荒的年代,能活下来纯属侥幸。婚后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历尽艰辛。到老了,本该歇歇了,却一天到晚也停不下来。于是,腿脚不好,身体不好,落下不少老毛病,成为子女心头最大的担忧。

  母亲来渝,和我生活在一起,我觉得无比踏实、安心,不会因为相隔千山万水,而心生挂念。然而一度,经常听母亲长吁短叹。我就问她,有什么不开心吗?她说没有。我知道,来渝久了,她想家了。想家的毒,无药可解。

  尽管生活在重庆,住的好一点,吃的好一点,对于身体大有裨益,但对她而言,却是一种温柔的煎熬,一种锥心的幸福。一想起家乡,一想起孩子,她就觉得眼前的一切不该她拥有。她宁愿住进老屋,忍受着乡村的落后与寂寞。

  对于老人而言,两个儿子,都是心头肉,照顾一个,不照顾另一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似乎只有回去了,才觉得良心安稳。

  对于母亲的选择,一开始,我并不理解,想当然地以为,到了她这个年龄,老毛病不少,身体是头等大事。在大城市,至少不会再受犁田种地的罪,不至于干一些力气活。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比起物质的享受,母亲更需要的是精神愉悦,是心里的那份踏实。

  如此看来,过去的我,过分看重老人的身体健康,无形之中就忽略了老人的心理需求,以至于酿下解不开的疙瘩。

  去年母亲返渝,到家后第一句话便是,待到过年,再也不来了。这句话说得猝不及防,斩钉截铁,一度伤了儿媳的心。我想,母亲的决绝,或许来自于对长途跋涉的恐惧,或许来自于在陌生城市的煎熬。

  于是,我给她买了收音机,让她听评书。她很喜欢,吃饭听,做饭听,上厕所听,彻夜听,直到全部停听了几遍,耳熟能详。那一段吃饭时间,便是母亲的讲座专场,从《水浒》到《三国》,滔滔不绝。再后来,给她用了智能手机,开通了抖音,从此又迷上了刷视频,后来干脆迷上了直播。

  那时我就发现,老年人真是寂寞,大把的时间无从打发,只能在收音机、短视频中消磨。如果在老家,母亲从早到晚是不得闲的。洗衣、洗菜、做饭、种菜、进城、走亲戚、喝喜酒,每一天忙忙碌碌,却乐在其中,日子清贫,内心充实。

  到了城市,母亲的生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对于不识字的她而言,城市就像一个鸟笼,把自己死死地局限在家附近。她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我想起在昆明时,遇到的一对四川老人。老两口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逛公园、逛景点,乐此不疲,很是享受,成了一对“昆明通”。

  在重庆,随着移民增多,小区的候鸟老人也不少。她们会经常相约,一起散步、逛公园、跳坝坝舞,每天安排得井井有条,身体好得不得了,看上去都比母亲年轻。

  对于这些,母亲心知肚明,口中说十分羡慕,但内心里却无法做到。生活在城市的母亲,像一条困在浅滩的鱼。而一回到老家,便如鱼得水。

  因为疫情防控,母亲一度声称放弃返乡。那几天,长吁短叹声又现耳畔。那一刻,我心生一种负罪感。确实,这么多年,我对母亲索取的太多,而回报的太少。或许,尊重母亲的选择,是一个儿子唯一可以做的。

  为了赶在居家隔离之前抵达,我改签了时间,让母亲提前离渝。那两天,她一脸灿烂。

  抵达小城只有一趟早班车。尽管定了闹钟,约了出发时间,但母亲还是早醒了。她说睡不着,凌晨一点就醒了,三点又起来一次。等我四点多起床,饭已经做好。急性子这一点,深得母亲真传。

  出发时,天还没有亮,一路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母亲说得最多是我的女儿,又顺带表扬了自己的儿媳,说她善良,乐于助人。这些深情的话,或许只在离别的场合,才说得出口吧。母亲是一个感情内敛的人,她把所有的人都放在了心里,唯独没有她自己。

  取票,安检,候车,母亲登车,独自返乡。这是一趟绿皮火车,十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能抵达那个叫做家乡的小城。对于上了年龄的母亲而言,这一路,注定艰辛。每一次,我都心如刀割。

  聚散本道是寻常。重庆西站的那个渝眼雕塑,见证了太多的匆匆,太多的离别。但尽管如此,它依然选择了不离开。

  (作者单位:市检察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母亲的选择

  ◎李立峰

  清晨,我被一个不锈钢雕塑吸引。它超有现代感,又有点未来范儿,看上去像大眼睛,像外星人,又像一枚logo。

  它的名字叫渝眼。熟悉重庆西站的朋友都知道,这里的候车大厅像一只眼睛,是摄影师的宠儿,作品经常被命名为《重庆之眼》。设立这个雕塑,或许是对摄影的致敬。

  我为什么来这里,缘何一大早就和外星人面对面?因为,我要送母亲。

  又是一年春节,万千归心似箭。与往年不同,车站异常冷清。疫情未绝,非必要不返乡,已经成为国人共识。然而老人除外,在外千般好,哪如穷窝窝?过年了,无能如何也要回乡。回家了,才叫年。

  在老家,母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有孙子孙女、外孙,是一个大家族。今年是大孙女十三岁,这是孩子一生最大的生日,在母亲看来是非回不可。

  母亲心头割舍不下的,还有她的菜园,合味的饭菜,熟悉的山山水水,无话不说的乡里乡亲。

  所以,元旦以来,母亲一直在盘算归期,催促着我早点订票。其实,我内心无比希望她留下来。留下来当然对我们好,但更重要的是对她身体好。

  母亲出生一九五九年,在那闹饥荒的年代,能活下来纯属侥幸。婚后含辛茹苦把几个孩子抚养成人,历尽艰辛。到老了,本该歇歇了,却一天到晚也停不下来。于是,腿脚不好,身体不好,落下不少老毛病,成为子女心头最大的担忧。

  母亲来渝,和我生活在一起,我觉得无比踏实、安心,不会因为相隔千山万水,而心生挂念。然而一度,经常听母亲长吁短叹。我就问她,有什么不开心吗?她说没有。我知道,来渝久了,她想家了。想家的毒,无药可解。

  尽管生活在重庆,住的好一点,吃的好一点,对于身体大有裨益,但对她而言,却是一种温柔的煎熬,一种锥心的幸福。一想起家乡,一想起孩子,她就觉得眼前的一切不该她拥有。她宁愿住进老屋,忍受着乡村的落后与寂寞。

  对于老人而言,两个儿子,都是心头肉,照顾一个,不照顾另一个,自己跟自己过不去。似乎只有回去了,才觉得良心安稳。

  对于母亲的选择,一开始,我并不理解,想当然地以为,到了她这个年龄,老毛病不少,身体是头等大事。在大城市,至少不会再受犁田种地的罪,不至于干一些力气活。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比起物质的享受,母亲更需要的是精神愉悦,是心里的那份踏实。

  如此看来,过去的我,过分看重老人的身体健康,无形之中就忽略了老人的心理需求,以至于酿下解不开的疙瘩。

  去年母亲返渝,到家后第一句话便是,待到过年,再也不来了。这句话说得猝不及防,斩钉截铁,一度伤了儿媳的心。我想,母亲的决绝,或许来自于对长途跋涉的恐惧,或许来自于在陌生城市的煎熬。

  于是,我给她买了收音机,让她听评书。她很喜欢,吃饭听,做饭听,上厕所听,彻夜听,直到全部停听了几遍,耳熟能详。那一段吃饭时间,便是母亲的讲座专场,从《水浒》到《三国》,滔滔不绝。再后来,给她用了智能手机,开通了抖音,从此又迷上了刷视频,后来干脆迷上了直播。

  那时我就发现,老年人真是寂寞,大把的时间无从打发,只能在收音机、短视频中消磨。如果在老家,母亲从早到晚是不得闲的。洗衣、洗菜、做饭、种菜、进城、走亲戚、喝喜酒,每一天忙忙碌碌,却乐在其中,日子清贫,内心充实。

  到了城市,母亲的生活仿佛按下了暂停键。对于不识字的她而言,城市就像一个鸟笼,把自己死死地局限在家附近。她喜欢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

  我想起在昆明时,遇到的一对四川老人。老两口每天最重要的工作便是逛公园、逛景点,乐此不疲,很是享受,成了一对“昆明通”。

  在重庆,随着移民增多,小区的候鸟老人也不少。她们会经常相约,一起散步、逛公园、跳坝坝舞,每天安排得井井有条,身体好得不得了,看上去都比母亲年轻。

  对于这些,母亲心知肚明,口中说十分羡慕,但内心里却无法做到。生活在城市的母亲,像一条困在浅滩的鱼。而一回到老家,便如鱼得水。

  因为疫情防控,母亲一度声称放弃返乡。那几天,长吁短叹声又现耳畔。那一刻,我心生一种负罪感。确实,这么多年,我对母亲索取的太多,而回报的太少。或许,尊重母亲的选择,是一个儿子唯一可以做的。

  为了赶在居家隔离之前抵达,我改签了时间,让母亲提前离渝。那两天,她一脸灿烂。

  抵达小城只有一趟早班车。尽管定了闹钟,约了出发时间,但母亲还是早醒了。她说睡不着,凌晨一点就醒了,三点又起来一次。等我四点多起床,饭已经做好。急性子这一点,深得母亲真传。

  出发时,天还没有亮,一路上,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母亲说得最多是我的女儿,又顺带表扬了自己的儿媳,说她善良,乐于助人。这些深情的话,或许只在离别的场合,才说得出口吧。母亲是一个感情内敛的人,她把所有的人都放在了心里,唯独没有她自己。

  取票,安检,候车,母亲登车,独自返乡。这是一趟绿皮火车,十七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才能抵达那个叫做家乡的小城。对于上了年龄的母亲而言,这一路,注定艰辛。每一次,我都心如刀割。

  聚散本道是寻常。重庆西站的那个渝眼雕塑,见证了太多的匆匆,太多的离别。但尽管如此,它依然选择了不离开。

  (作者单位: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