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何巧值守“无声警务室” 社区聋哑群众轮番来陪她

时间: 2021-02-19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82

  何巧帮李祖源家贴春联

  何巧,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磁器口派出所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2021年1月,何巧因为自学手语为社区里160多位聋哑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荣获2020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和重庆2020年度“最美渝警楷模”称号。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沙坪坝区磁建村社区“无声警务室”,看看这位刚刚获奖的社区民警是如何过年的。

  只要群众开心她就开心

  记者跨进“无声警务室”时,何巧正忙着整理桌椅:“过年期间聋人群众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都会到这里来找我,我可不能离开这个岗位。”

  谈及自己刚刚获得的两个荣誉称号,何巧表示,那只是对自己以前工作的肯定。获奖之后,工作内容依然是为居民解决困难、调解纠纷等。不过,何巧对记者说:“现在有更多的社区居民认识我,也有更多的居民遇到问题时会向我求助,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这些荣誉代表着居民对我工作的肯定。只要群众开心,我就开心。”

  为了让更多居民遇到问题时有地方可以求助,有空间能够坐下来详细描述问题所在、寻求解决对策,磁建村社区“无声警务室”完成了扩建。

  “无声警务室”是专门为聋哑群众打造的服务场地,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扫除内心的困扰;还可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自己更快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现在,“无声警务室”已不只是为社区聋哑群众上课、开展活动的场所,也是聋哑群众遇到困难时的避风港、需要倾诉时的“树洞”,更是是社区民警与居民、聋哑群众与其他群众沟通交流,增进感情的真心屋。

  留守警务室 警民一起过大年

  春节期间,何巧需要在岗值班,许多聋哑居民知道后,每天轮番抽空来警务室陪何巧聊聊天、谈谈心。

  记者在警务室坐下不到10分钟,就有一位老人提着保温壶走了进来。何巧见状,连忙起身迎接老人,一番熟络的手语交流后,何巧才向记者翻译道,老人是特地来给她拜年的,还送来了热乎乎的汤圆。原来,这位老人的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有一次半夜三点离家出走,正在输液的何巧知道后连夜出门寻找,并将他安全带回家。此后,老人逢年过节都会带着亲手做的吃食来感谢她。

  慢慢的,警务室里的人越聚越多,如同一个欢度春节的大家庭。他们有的用手语向何巧讲述着家里的新鲜事,有的拿出手机给何巧看新拍的照片,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我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帮助过的人脸上浮现的笑容。”何巧给记者讲述,社区儿童李祖源的父母都是听障人士,用手语很难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于是他们向何巧求助,何巧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成为李祖源的“家庭老师”。

  年前的一天,李祖源主动邀请何巧去家里坐坐,顺便一起贴对联。忙碌间隙,“小伙子”骄傲地向何巧汇报最近的学习情况:“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了很多,数学考了93分!”“考得很不错嘛,要继续加油哦!”何巧十分欣慰。

  新年愿望:推广工作人员手语培训

  春节期间,除了警务室的值班工作,何巧还在磁器口景区设立了一个“手语服务岗”,为前来旅游的聋哑游客指路、向他们介绍美丽的沙坪坝、告诉他们遇到问题可以去哪里求助等。“不管是居民还是游客,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何巧说。

  每天忙碌的同时,何巧也在思考以后怎样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她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只是这一个社区的困难,如果放眼整个重庆市,甚至全国,肯定还有许多听障人士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我已经在跟各行业的专家教授们交流探讨,寻找一种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何巧介绍道。

  新的一年,何巧计划与相关行业的专家教授共同制作一份“日常办事手语100句”指导手册,希望能够向全国推广,为全国的听障群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希望各机构各部门能够通过指导手册对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手语培训,更便捷有效地为听力障碍群众提供咨询办事服务。”这就是何巧新年最大的愿望。

  记者  唐孝忠 实习生  袁婧涵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民警何巧值守“无声警务室” 社区聋哑群众轮番来陪她

  何巧帮李祖源家贴春联

  何巧,沙坪坝区公安分局磁器口派出所一位普通的社区民警。2021年1月,何巧因为自学手语为社区里160多位聋哑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荣获2020全国“最美基层民警”和重庆2020年度“最美渝警楷模”称号。

  春节期间,记者来到沙坪坝区磁建村社区“无声警务室”,看看这位刚刚获奖的社区民警是如何过年的。

  只要群众开心她就开心

  记者跨进“无声警务室”时,何巧正忙着整理桌椅:“过年期间聋人群众也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他们都会到这里来找我,我可不能离开这个岗位。”

  谈及自己刚刚获得的两个荣誉称号,何巧表示,那只是对自己以前工作的肯定。获奖之后,工作内容依然是为居民解决困难、调解纠纷等。不过,何巧对记者说:“现在有更多的社区居民认识我,也有更多的居民遇到问题时会向我求助,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这些荣誉代表着居民对我工作的肯定。只要群众开心,我就开心。”

  为了让更多居民遇到问题时有地方可以求助,有空间能够坐下来详细描述问题所在、寻求解决对策,磁建村社区“无声警务室”完成了扩建。

  “无声警务室”是专门为聋哑群众打造的服务场地,在这里,他们可以学习《民法典》等法律知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可以进行心理咨询,扫除内心的困扰;还可以开展各种社会活动,让自己更快更好地走入社会、融入社会。

  现在,“无声警务室”已不只是为社区聋哑群众上课、开展活动的场所,也是聋哑群众遇到困难时的避风港、需要倾诉时的“树洞”,更是是社区民警与居民、聋哑群众与其他群众沟通交流,增进感情的真心屋。

  留守警务室 警民一起过大年

  春节期间,何巧需要在岗值班,许多聋哑居民知道后,每天轮番抽空来警务室陪何巧聊聊天、谈谈心。

  记者在警务室坐下不到10分钟,就有一位老人提着保温壶走了进来。何巧见状,连忙起身迎接老人,一番熟络的手语交流后,何巧才向记者翻译道,老人是特地来给她拜年的,还送来了热乎乎的汤圆。原来,这位老人的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有一次半夜三点离家出走,正在输液的何巧知道后连夜出门寻找,并将他安全带回家。此后,老人逢年过节都会带着亲手做的吃食来感谢她。

  慢慢的,警务室里的人越聚越多,如同一个欢度春节的大家庭。他们有的用手语向何巧讲述着家里的新鲜事,有的拿出手机给何巧看新拍的照片,一副其乐融融的景象。

  “我最大的成就感来自于帮助过的人脸上浮现的笑容。”何巧给记者讲述,社区儿童李祖源的父母都是听障人士,用手语很难对孩子进行学业辅导。于是他们向何巧求助,何巧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成为李祖源的“家庭老师”。

  年前的一天,李祖源主动邀请何巧去家里坐坐,顺便一起贴对联。忙碌间隙,“小伙子”骄傲地向何巧汇报最近的学习情况:“这次期末考试成绩提高了很多,数学考了93分!”“考得很不错嘛,要继续加油哦!”何巧十分欣慰。

  新年愿望:推广工作人员手语培训

  春节期间,除了警务室的值班工作,何巧还在磁器口景区设立了一个“手语服务岗”,为前来旅游的聋哑游客指路、向他们介绍美丽的沙坪坝、告诉他们遇到问题可以去哪里求助等。“不管是居民还是游客,他们脸上的笑容就是对我最好的鼓励。”何巧说。

  每天忙碌的同时,何巧也在思考以后怎样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服务。她意识到,自己面临的只是这一个社区的困难,如果放眼整个重庆市,甚至全国,肯定还有许多听障人士面临着同样的困境。“我已经在跟各行业的专家教授们交流探讨,寻找一种更高效便捷的解决方案。”何巧介绍道。

  新的一年,何巧计划与相关行业的专家教授共同制作一份“日常办事手语100句”指导手册,希望能够向全国推广,为全国的听障群体做一点力所能及的事。

  “希望各机构各部门能够通过指导手册对工作人员进行简单的手语培训,更便捷有效地为听力障碍群众提供咨询办事服务。”这就是何巧新年最大的愿望。

  记者  唐孝忠 实习生  袁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