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洪三叹

时间: 2021-04-23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55

  ◎许大立

  1

  终于来到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金华山读书台。

  蒙辛亥首义参加者我的祖父越先老人训诲,余三岁便能诵陈子昂的传世诗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祖父教我此诗,自然和他个人颠沛流离命运际遇有关。幼时不知其内涵,念也就念了,及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高中后脑智大开,社会政治波涛汹涌,生活艰难前途渺茫,常常生出莫名愁绪,于是这句诗也时时冲口而出,成了我不开心不得志不知路在何方时的解忧之药。

  记得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关于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发表,老三届学生全部下乡的大局已定。我和当年最要好的几个同学去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参观并作最后的告别。感觉此生不会再回重庆,于是在合影上留了几个字:“别了,红岩村!”我们一起背诵了毛主席的语录,而后兴犹未尽,我大声喊出了陈子昂的这首诗!天地悠悠,路在何方?心潮涌动,怆然泪下……

  彼时彼刻,我和同学们相拥而别,各奔天涯。那景那情,历历在目,没齿难忘。

  然此时此刻,1300多年后的子昂读书台,我来了!道路坦荡,松柏苍翠,白墙青瓦,亭台楼阁,一江春水如镜,两岸青山映澈。诗画田园,游人如织。今日之读书台早已不是当初的读书台,太繁荣也太喧闹,这样的读书台只适合今人的演绎和网红的游走,即便陈子昂再世,也写不出当年悲天悯人豪气冲天的诗篇了吧?

  不过我也曾遐想,以被后人称之为“诗骨”的子昂先生敢为人先、开一代诗风的秉性,如果他能穿越历史来到今日,看到故乡面貌日新,人民生活步入小康,昔日小山村已成道教圣地富庶之乡,定会感慨有加,挥毫泼墨,放歌这个时代吧!

  2

  当兵曾是我青年时代的至高梦想。没想到我在暮年居然穿上了绿军装。

  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多次报名参军,甚至主动写信给东北新疆云南西藏生产建设兵团,要求去做一名军垦战士。可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渐渐懂事后方知,是我父兄所谓的历史问题扯断了我和军队的缘分,尽管我的叔伯婶姨有好几位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还都是军队里的高官。

  射洪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6工厂。如今工厂迁走,大山也被城市同化,这个当年的军服厂旧址于是摇身一变,成了3536三线建设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创办者桂雪梅女士真是有勇有谋脑洞大开,接收这个工厂后广纳天下英才,策划了一出出精彩的活剧。他们种菊花添设施接纳各方来客,如今渐成规模,有了博物馆和训练基地,还有供400人吃住的活动营地……成了射洪乃至全川全国三线厂矿改造转型的典范。

  他们的确心思奇巧。比如,鼓励参观考察者着65式军装入内,于是我这个体态臃肿体重超标的老头,也穿上了一套超大号的军服,俨然有了当年将军下连队的扮相。操练我们的居然是北京三军仪仗队和国旗班转业的士兵,个个高头大马,仪表堂堂,让我们这群穿着另类打扮各异的社会人士顷刻间严肃起来,成了俯首听命的士兵。

  我开始有点抗拒,觉得有点不伦不类,有点搞笑,然而在昔日仪仗队员威武的口令训律下,我们齐步走,我们高喊一二三四,忽然感到一种光荣和责任,这不就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么!

  3536三线建设博物馆,谢谢你的邀请,谢谢你的军装,谢谢你的红五星红领章,圆了我青少年时期的梦想。

  3

  先讲一个小故事。二十年前我和朋友们去南川探秘尚未开发的神龙峡,路过一个废弃的三线兵工厂,在厂外一小店买水时发现有几瓶包装破损灰垢厚厚的沱牌曲酒,眼前一亮立马悉数买下,带回家珍藏于酒柜。后来被几个酒鬼朋友死缠赖打要去下了花生米猪头肉,我偷偷藏了一瓶,保留至今。

  今次去了舍得酒业,方知舍得就是沱牌,沱牌亦乃舍得,不过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罢了。当年沱牌大曲是四川省名牌,红了中国酒业半边天,如今父荣子贵,更上层楼,做大了做强了,但是不管你读了研究生博士生,你的基因改变不了,还是沱牌曲酒的子子孙孙。

  如今舍得酒业真是家大业大,气派得很,我们一行去时,正有十几个大巴拉来几百客人参观考察,那个美丽的园子也大得吓人,迂回曲折,林木葱茏,早非昔日可比。最让人惊诧的是它的生产规模,古法酿造没变,但是生产方式早已不是农耕时代的小打小闹体力至上了。现代化的管理与机械化操作,还有科学测试精细勾兑,为舍得酒业的发展和跨越做了最重要的保证。

  与我们同去的波兰海归女孩杨慧,在酿造车间拉响了她的小提琴,让酒香里弥漫着音乐的浪漫;重大艺术学院的赵君伊,在几百个浑圆的酒坛间飞翔着她纤巧的身姿,真是醉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原创歌手彭玉振,大概是因为品尝了70度的舍得原酒,兴奋了一条高速路,唱嗨了我们整个归程!你不信么?去问问那两位有几百万粉丝的美女主播,她们早就把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蹀一踕,收纳进了她们魔幻的手机方寸……

  其实我真是孤陋寡闻,居然不知道沱牌大曲就是舍得,也不知道沱牌的籍贯是射洪,更不知道它的发祥地柳树沱……我是回家后翻找那瓶珍藏了20年的超过20年许多的古老的酒,才发现了酒瓶上的那些细节和故事。

  来去仅三日,射洪故事多。昨日我对那位远程采访我的四川某报记者说,首访射洪,补了人生一课。中国名酒多矣,唐代诗人多好酒色还自酿美酒,可如今世上既出名酒又有大诗人的地方除了射洪还有谁?所以射洪宣传力度还得加强。遗憾也有,此行走马观花,认识太过肤浅,诸如涪梓汇流之合江村,诸如四合印赵圣佐进士之300年老宅,诸如子昂先生造化之地读书台,都未有坐下来喝一杯闲茶的功夫,实在是太过仓促匆忙。不过人生皆如此,总有遗憾与不甘。留待下次吧,反正我们都互加了微信,无论是在射洪,还是在我的茶场子渝中通远门,后会有期。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报文化顾问)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射洪三叹

  ◎许大立

  1

  终于来到了初唐诗人陈子昂的金华山读书台。

  蒙辛亥首义参加者我的祖父越先老人训诲,余三岁便能诵陈子昂的传世诗作《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祖父教我此诗,自然和他个人颠沛流离命运际遇有关。幼时不知其内涵,念也就念了,及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高中后脑智大开,社会政治波涛汹涌,生活艰难前途渺茫,常常生出莫名愁绪,于是这句诗也时时冲口而出,成了我不开心不得志不知路在何方时的解忧之药。

  记得1968年12月21日毛泽东关于上山下乡的最高指示发表,老三届学生全部下乡的大局已定。我和当年最要好的几个同学去红岩村革命纪念馆参观并作最后的告别。感觉此生不会再回重庆,于是在合影上留了几个字:“别了,红岩村!”我们一起背诵了毛主席的语录,而后兴犹未尽,我大声喊出了陈子昂的这首诗!天地悠悠,路在何方?心潮涌动,怆然泪下……

  彼时彼刻,我和同学们相拥而别,各奔天涯。那景那情,历历在目,没齿难忘。

  然此时此刻,1300多年后的子昂读书台,我来了!道路坦荡,松柏苍翠,白墙青瓦,亭台楼阁,一江春水如镜,两岸青山映澈。诗画田园,游人如织。今日之读书台早已不是当初的读书台,太繁荣也太喧闹,这样的读书台只适合今人的演绎和网红的游走,即便陈子昂再世,也写不出当年悲天悯人豪气冲天的诗篇了吧?

  不过我也曾遐想,以被后人称之为“诗骨”的子昂先生敢为人先、开一代诗风的秉性,如果他能穿越历史来到今日,看到故乡面貌日新,人民生活步入小康,昔日小山村已成道教圣地富庶之乡,定会感慨有加,挥毫泼墨,放歌这个时代吧!

  2

  当兵曾是我青年时代的至高梦想。没想到我在暮年居然穿上了绿军装。

  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曾经多次报名参军,甚至主动写信给东北新疆云南西藏生产建设兵团,要求去做一名军垦战士。可是泥牛入海无消息。渐渐懂事后方知,是我父兄所谓的历史问题扯断了我和军队的缘分,尽管我的叔伯婶姨有好几位参加了八路军新四军,还都是军队里的高官。

  射洪大山里有个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536工厂。如今工厂迁走,大山也被城市同化,这个当年的军服厂旧址于是摇身一变,成了3536三线建设博物馆。这个博物馆的创办者桂雪梅女士真是有勇有谋脑洞大开,接收这个工厂后广纳天下英才,策划了一出出精彩的活剧。他们种菊花添设施接纳各方来客,如今渐成规模,有了博物馆和训练基地,还有供400人吃住的活动营地……成了射洪乃至全川全国三线厂矿改造转型的典范。

  他们的确心思奇巧。比如,鼓励参观考察者着65式军装入内,于是我这个体态臃肿体重超标的老头,也穿上了一套超大号的军服,俨然有了当年将军下连队的扮相。操练我们的居然是北京三军仪仗队和国旗班转业的士兵,个个高头大马,仪表堂堂,让我们这群穿着另类打扮各异的社会人士顷刻间严肃起来,成了俯首听命的士兵。

  我开始有点抗拒,觉得有点不伦不类,有点搞笑,然而在昔日仪仗队员威武的口令训律下,我们齐步走,我们高喊一二三四,忽然感到一种光荣和责任,这不就是我少年时代的梦想么!

  3536三线建设博物馆,谢谢你的邀请,谢谢你的军装,谢谢你的红五星红领章,圆了我青少年时期的梦想。

  3

  先讲一个小故事。二十年前我和朋友们去南川探秘尚未开发的神龙峡,路过一个废弃的三线兵工厂,在厂外一小店买水时发现有几瓶包装破损灰垢厚厚的沱牌曲酒,眼前一亮立马悉数买下,带回家珍藏于酒柜。后来被几个酒鬼朋友死缠赖打要去下了花生米猪头肉,我偷偷藏了一瓶,保留至今。

  今次去了舍得酒业,方知舍得就是沱牌,沱牌亦乃舍得,不过是父亲和儿子的关系罢了。当年沱牌大曲是四川省名牌,红了中国酒业半边天,如今父荣子贵,更上层楼,做大了做强了,但是不管你读了研究生博士生,你的基因改变不了,还是沱牌曲酒的子子孙孙。

  如今舍得酒业真是家大业大,气派得很,我们一行去时,正有十几个大巴拉来几百客人参观考察,那个美丽的园子也大得吓人,迂回曲折,林木葱茏,早非昔日可比。最让人惊诧的是它的生产规模,古法酿造没变,但是生产方式早已不是农耕时代的小打小闹体力至上了。现代化的管理与机械化操作,还有科学测试精细勾兑,为舍得酒业的发展和跨越做了最重要的保证。

  与我们同去的波兰海归女孩杨慧,在酿造车间拉响了她的小提琴,让酒香里弥漫着音乐的浪漫;重大艺术学院的赵君伊,在几百个浑圆的酒坛间飞翔着她纤巧的身姿,真是醉了!西南大学音乐学院原创歌手彭玉振,大概是因为品尝了70度的舍得原酒,兴奋了一条高速路,唱嗨了我们整个归程!你不信么?去问问那两位有几百万粉丝的美女主播,她们早就把我们的一颦一笑,一蹀一踕,收纳进了她们魔幻的手机方寸……

  其实我真是孤陋寡闻,居然不知道沱牌大曲就是舍得,也不知道沱牌的籍贯是射洪,更不知道它的发祥地柳树沱……我是回家后翻找那瓶珍藏了20年的超过20年许多的古老的酒,才发现了酒瓶上的那些细节和故事。

  来去仅三日,射洪故事多。昨日我对那位远程采访我的四川某报记者说,首访射洪,补了人生一课。中国名酒多矣,唐代诗人多好酒色还自酿美酒,可如今世上既出名酒又有大诗人的地方除了射洪还有谁?所以射洪宣传力度还得加强。遗憾也有,此行走马观花,认识太过肤浅,诸如涪梓汇流之合江村,诸如四合印赵圣佐进士之300年老宅,诸如子昂先生造化之地读书台,都未有坐下来喝一杯闲茶的功夫,实在是太过仓促匆忙。不过人生皆如此,总有遗憾与不甘。留待下次吧,反正我们都互加了微信,无论是在射洪,还是在我的茶场子渝中通远门,后会有期。

  (作者系资深媒体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报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