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警方推出为民服务10件实事

时间: 2021-05-1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90

零距离”社区警务、规划夜间泊位限时停车、治理噪音扰民……

渝中警方推出为民服务10件实事

5月13日,重庆市公安局打击治理跨境赌博专项办公室、渝中区公安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拒绝跨境赌博守护幸福生活”网络直播专场活动在大坪时代天街举行(资料图)

  本网讯  情况特殊又需要紧急办理身份证怎么办?孩子、老人走失了如何快速查找?小区车位不足无法停车怎样解决?近日,这些普惠性强、受益面广、操作性高而又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渝中区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据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渝中警方立足实际,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主动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警方在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群众急需、普惠性强、受益面广、操作性高”的原则,推出为民服务“十件实事”,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推出“零距离”社区警务

  全面启动派出所“一室两队”改革,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警务新机制,实行社区民警弹性工作制,社区民警从“下社区”变为“在社区”,实现社区民警“警情就近处、纠纷就近调、服务就近办”。

  2  推行证照服务特事特办

  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质效,在户政、出入境、车管窗口,推行证照服务“特事特办”: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办”服务;对身在外地不能到现场办理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事项,可以提供“委托办”服务,并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对群众有紧急情况急需办理的(如高考学生紧急办理身份证、需要出差到外地办理临时身份证),推出“加急办”服务,确保最短时间内办结;满足上班族和外出务工人员在节假日办理业务的需求,在周末和节假日设立便民服务日,推出“预约办”服务。

  3  开展特殊群体关爱行动

  组建民警志愿者服务队伍,对辖区困难群众提供“爱心帮扶”。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走失的报警求助开展“爱心查找”。为辖区内容易走失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根据需要发放“关爱手环”,帮助确定身份信息,及时联系亲属,防止失踪失联。

  4  规划夜间泊位限时停车

  对辖区老旧小区附近的停车场、交通路况、交通设施等情况进行梳理,在不影响交通安全、不影响交通畅通、不影响消防救援、不影响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在确有停车困难的老旧小区附近路段,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夜间停车“限时泊位”,规定夜间停车时限,缓解城区“停车难”。

  5  整治车辆乱停乱放

  开展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交通市政道路的交通管理,加大对背街小巷违法停车的巡查整治,对阻挡消防通道、人行道停车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开展“僵尸车”清查行动,对长期占用市政道路影响城市环境的僵尸车进行拖移。对长期占用小区道路、停车场的僵尸车,协助社区和物业公司查找联系车主,配合相关单位依法处理。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摩托车在人行道上“乱停乱穿乱行”进行专项整治,鼓励群众利用“随手拍”进行举报,联系快递、外卖网络平台公司曝光惩戒,依法规范和约束摩托车驾驶人的不文明行为。

  6  治理社区噪音扰民

  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社区夜间巡查小分队,对群众关于噪音扰民的报警及时出警,及时干预和制止“噪音扰民”行为。在高考、中考等特殊时段,加大对“噪音扰民”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力度。对容易在夜间造成噪音扰民的重点商场、广场舞团队等负责人进行约谈,加强法治宣传,督促整改。在重点商圈、广场和院坝设置音量分贝检测屏或者配备音量分贝检测器,发现音量超标及时予以警示和提醒。

  7  规范养犬牵绳办证

  开展城市养犬不文明行为的专项治理,上门入户向群众广泛宣传养狗办证政策,推出“电子养犬登记证”为群众办理狗证,并发放狗牌和牵狗绳,规范持证出行、牵绳出行的养犬行为。加强与小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加大对社区流浪犬的收容力度。

  8  织密治安“防控网”

  合理布局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社区警务站、武装巡逻检查站建设,提高群众“见警率”。在网红景区和治安盲点增建一批视频监控镜头,布局优化一批视频监控镜头,提高“民心天网”视频监控镜头的“在线率”和“覆盖率”。强化小区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提高居民小区外来人员的“登记率”,提升小区楼栋的治安管控力。

  9  建好校园“护学岗”

  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设置“护学岗”。联系辖区中小学配备社区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组织师生安全演练,开展安全和法治培训。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完善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依托社区巡防力量、校园安保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安保力量组建“护校联盟”,建立护校联动机制。

  10  筑牢反诈“防火墙”

  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圈、进单位、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通报案例、组织培训,增强全民反诈意识。会同政府相关部门与辖区银行网点、电信运营商、网络公司等组建“反诈联盟”,建立快速止付、快速干预和对辖区“易感”人群的精准预防等工作机制,前移反诈关口。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一次“扫楼”行动,对辖区楼栋内可能存在的隐形电诈网诈窝点进行排查清理,消除隐患风险。集中力量打击一批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

记者 李亚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渝中警方推出为民服务10件实事

零距离”社区警务、规划夜间泊位限时停车、治理噪音扰民……

渝中警方推出为民服务10件实事

5月13日,重庆市公安局打击治理跨境赌博专项办公室、渝中区公安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拒绝跨境赌博守护幸福生活”网络直播专场活动在大坪时代天街举行(资料图)

  本网讯  情况特殊又需要紧急办理身份证怎么办?孩子、老人走失了如何快速查找?小区车位不足无法停车怎样解决?近日,这些普惠性强、受益面广、操作性高而又是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渝中区将得到有效的解决。

  据介绍,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渝中警方立足实际,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主动回应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新要求。为切实解决一批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警方在深入调研走访、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本着“群众急需、普惠性强、受益面广、操作性高”的原则,推出为民服务“十件实事”,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提升辖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  推出“零距离”社区警务

  全面启动派出所“一室两队”改革,推动党建引领下的社区警务新机制,实行社区民警弹性工作制,社区民警从“下社区”变为“在社区”,实现社区民警“警情就近处、纠纷就近调、服务就近办”。

  2  推行证照服务特事特办

  全面提升公安机关服务质效,在户政、出入境、车管窗口,推行证照服务“特事特办”:对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群众提供“上门办”服务;对身在外地不能到现场办理且符合法律规定的事项,可以提供“委托办”服务,并通过邮寄方式送达;对群众有紧急情况急需办理的(如高考学生紧急办理身份证、需要出差到外地办理临时身份证),推出“加急办”服务,确保最短时间内办结;满足上班族和外出务工人员在节假日办理业务的需求,在周末和节假日设立便民服务日,推出“预约办”服务。

  3  开展特殊群体关爱行动

  组建民警志愿者服务队伍,对辖区困难群众提供“爱心帮扶”。依托大数据、信息化手段,对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走失的报警求助开展“爱心查找”。为辖区内容易走失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根据需要发放“关爱手环”,帮助确定身份信息,及时联系亲属,防止失踪失联。

  4  规划夜间泊位限时停车

  对辖区老旧小区附近的停车场、交通路况、交通设施等情况进行梳理,在不影响交通安全、不影响交通畅通、不影响消防救援、不影响行人通行的前提下,在确有停车困难的老旧小区附近路段,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合理规划夜间停车“限时泊位”,规定夜间停车时限,缓解城区“停车难”。

  5  整治车辆乱停乱放

  开展车辆“乱停乱放”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交通市政道路的交通管理,加大对背街小巷违法停车的巡查整治,对阻挡消防通道、人行道停车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力度。开展“僵尸车”清查行动,对长期占用市政道路影响城市环境的僵尸车进行拖移。对长期占用小区道路、停车场的僵尸车,协助社区和物业公司查找联系车主,配合相关单位依法处理。会同政府相关部门开展摩托车在人行道上“乱停乱穿乱行”进行专项整治,鼓励群众利用“随手拍”进行举报,联系快递、外卖网络平台公司曝光惩戒,依法规范和约束摩托车驾驶人的不文明行为。

  6  治理社区噪音扰民

  会同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成立社区夜间巡查小分队,对群众关于噪音扰民的报警及时出警,及时干预和制止“噪音扰民”行为。在高考、中考等特殊时段,加大对“噪音扰民”违法行为的依法查处力度。对容易在夜间造成噪音扰民的重点商场、广场舞团队等负责人进行约谈,加强法治宣传,督促整改。在重点商圈、广场和院坝设置音量分贝检测屏或者配备音量分贝检测器,发现音量超标及时予以警示和提醒。

  7  规范养犬牵绳办证

  开展城市养犬不文明行为的专项治理,上门入户向群众广泛宣传养狗办证政策,推出“电子养犬登记证”为群众办理狗证,并发放狗牌和牵狗绳,规范持证出行、牵绳出行的养犬行为。加强与小动物保护协会等社会组织的联系,加大对社区流浪犬的收容力度。

  8  织密治安“防控网”

  合理布局派出所社区警务室、社区警务站、武装巡逻检查站建设,提高群众“见警率”。在网红景区和治安盲点增建一批视频监控镜头,布局优化一批视频监控镜头,提高“民心天网”视频监控镜头的“在线率”和“覆盖率”。强化小区智能门禁系统的应用,提高居民小区外来人员的“登记率”,提升小区楼栋的治安管控力。

  9  建好校园“护学岗”

  在上学、放学高峰时段设置“护学岗”。联系辖区中小学配备社区民警担任法治副校长,定期组织师生安全演练,开展安全和法治培训。加大对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完善校园人防物防技防措施。依托社区巡防力量、校园安保力量和企事业单位安保力量组建“护校联盟”,建立护校联动机制。

  10  筑牢反诈“防火墙”

  开展反诈宣传进社区、进企业、进商圈、进单位、进校园、进家庭“六进”活动,通报案例、组织培训,增强全民反诈意识。会同政府相关部门与辖区银行网点、电信运营商、网络公司等组建“反诈联盟”,建立快速止付、快速干预和对辖区“易感”人群的精准预防等工作机制,前移反诈关口。协同相关部门开展一次“扫楼”行动,对辖区楼栋内可能存在的隐形电诈网诈窝点进行排查清理,消除隐患风险。集中力量打击一批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全力追赃挽损,最大限度减少群众损失。

记者 李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