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50条政策措施 竭力解决老年人十大难题

时间: 2021-07-2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26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7月20日下午,市委宣传部举行重庆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建华介绍关爱“一老”服务工作的推进情况时称,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显示,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达到547万,占比17.08%,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二位。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要求,针对调研了解到的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中的十大问题,出台50条政策措施,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解决城市养老床位“一床难求”难题。夯实公办养老机构设施,新(改、扩)建公办养老床位6000张,共计超过4万张;支持社会力量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47家,达到545家、床位超过7万张;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新增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新增社区嵌入式床位7000余张,有效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将老年人助餐行动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依托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设老年助餐点或老年食堂1091个,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餐饮中央厨房,开展送餐上门服务。江北、渝中、渝北等地对低收入困难老年人给予每餐3—5元助餐补贴,今年以来累计助餐72万人次。

  解决失能老人洗澡难题。将老年人助浴行动纳入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依托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设497个社区老年澡堂,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助浴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行“助浴快车”,开展流动助浴服务2万余人次。渝北、铜梁等地给予每次20—50元不等的助浴补助,为城乡低收入失能老年人购买老年助浴服务,让失能困难老人洗澡不再难。

  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难题。多部门协调联动解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办事、消费、文娱等高频事项中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对社区老年人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智能技术应用培训,提升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能力,破除“数字鸿沟”。

  解决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难题。健全经济困难家庭高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每月200元护理补贴。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重度失能老年人给予每月1500元长期护理补贴,全市已有1514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解决老年人风险防控难题。发布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公告,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规范养老机构保证金或者押金等的收取、使用、管理行为,建立专用账户存储。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为全市1500余家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保险。在梁平等地试点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意外风险保障金。

  解决农村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将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新增失能集中照护机构47家、护理型床位3758张,改造乡镇敬老院398家,新增护理型床位3000余张,实现农村失能特困人员“应护尽护”。

  解决留守老年人关爱缺失难题。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点建设,依托村级养老互助点,建立农村留守老人结对探访和关爱照顾制度,为55.6万留守老年人定期开展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心理抚慰等服务。渝北、大足等地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留守老年人开展集中助餐、流动助医等养老服务。

  解决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建立养老机构星级、叶级“双评价”体系,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排查整治养老机构重大风险隐患1070个。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支持全市1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年培养养老专业管理服务人才1500名;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以赛促训,目前,已完成5330人次培训,10月底前将实现全员覆盖。深入推进医养服务融合发展,全市医养结合机构达155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合作1345对,医养结合覆盖率达98%。为5000户低收入老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渝中、合川等地为12个老年社区开展公共适老化改造。

  解决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问题。积极培育康养产业发展,支持打造綦江横山、武隆仙女山等7个康养小镇,支持巴南康复辅具产业园和大足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建设。培育连锁化、品质化养老机构13家,年投资金额40亿元、年消费金额约45亿元。支持举办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搭建养老产业发展平台,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提供保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出台50条政策措施 竭力解决老年人十大难题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7月20日下午,市委宣传部举行重庆市“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上,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许建华介绍关爱“一老”服务工作的推进情况时称,第七次全国人口调查显示,我市65岁以上老年人(常住人口)达到547万,占比17.08%,老龄化率居全国第二位。今年以来,市民政局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工作要求,针对调研了解到的老年人在养老服务中的十大问题,出台50条政策措施,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解决城市养老床位“一床难求”难题。夯实公办养老机构设施,新(改、扩)建公办养老床位6000张,共计超过4万张;支持社会力量新增社会办养老机构47家,达到545家、床位超过7万张;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新增街道养老服务中心220个、社区养老服务站2912个,新增社区嵌入式床位7000余张,有效满足居家养老的服务需求。

  解决老年人用餐难题。将老年人助餐行动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依托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设老年助餐点或老年食堂1091个,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老年餐饮中央厨房,开展送餐上门服务。江北、渝中、渝北等地对低收入困难老年人给予每餐3—5元助餐补贴,今年以来累计助餐72万人次。

  解决失能老人洗澡难题。将老年人助浴行动纳入老年人照顾服务计划,依托街道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开设497个社区老年澡堂,为社区居家老年人提供便捷助浴服务;支持社会力量开行“助浴快车”,开展流动助浴服务2万余人次。渝北、铜梁等地给予每次20—50元不等的助浴补助,为城乡低收入失能老年人购买老年助浴服务,让失能困难老人洗澡不再难。

  解决老年人智能技术运用难题。多部门协调联动解决老年人在出行、就医、办事、消费、文娱等高频事项中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问题。依托养老服务机构对社区老年人开展“一对一”“一对多”智能技术应用培训,提升老年人使用智能技术能力,破除“数字鸿沟”。

  解决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难题。健全经济困难家庭高龄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对符合条件的老年人给予每月200元护理补贴。试点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重度失能老年人给予每月1500元长期护理补贴,全市已有1514人享受长期护理保险待遇。

  解决老年人风险防控难题。发布养老服务领域防范非法集资风险公告,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规范养老机构保证金或者押金等的收取、使用、管理行为,建立专用账户存储。建立养老机构综合责任保险制度,为全市1500余家养老机构购买综合责任保险。在梁平等地试点建立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制度,为老年人提供意外风险保障金。

  解决农村失能老年人照护难题。将农村失能特困人员集中照护工程纳入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新增失能集中照护机构47家、护理型床位3758张,改造乡镇敬老院398家,新增护理型床位3000余张,实现农村失能特困人员“应护尽护”。

  解决留守老年人关爱缺失难题。推进农村互助养老点建设,依托村级养老互助点,建立农村留守老人结对探访和关爱照顾制度,为55.6万留守老年人定期开展文化娱乐、康复护理、心理抚慰等服务。渝北、大足等地依托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留守老年人开展集中助餐、流动助医等养老服务。

  解决养老服务质量不高的问题。建立养老机构星级、叶级“双评价”体系,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评估,排查整治养老机构重大风险隐患1070个。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培育,支持全市10所大中专院校开设养老服务专业,年培养养老专业管理服务人才1500名;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竞赛,以赛促训,目前,已完成5330人次培训,10月底前将实现全员覆盖。深入推进医养服务融合发展,全市医养结合机构达155家,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签订协议合作1345对,医养结合覆盖率达98%。为5000户低收入老人家庭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渝中、合川等地为12个老年社区开展公共适老化改造。

  解决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问题。积极培育康养产业发展,支持打造綦江横山、武隆仙女山等7个康养小镇,支持巴南康复辅具产业园和大足老年用品展示中心建设。培育连锁化、品质化养老机构13家,年投资金额40亿元、年消费金额约45亿元。支持举办中国(重庆)老年产业博览会,搭建养老产业发展平台,为满足老年人多元化消费需求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