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亮我家的那盏灯

时间: 2021-10-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95

  有一个地方,有欢笑,也有热泪;有暂别,也有团圆,无论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它总是默默亮着一盏灯,静静等待我们归来,这就是我温暖的家。

  我家有一盏灯,不知不觉已经照亮了三代人。在时代风云变幻之中,很多事物都摇曳不定,唯独这盏灯,一直亮着。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重庆丰都山村深处,有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提着这样一盏油灯。自丈夫去世,为将四个子女养育成人,她原本瘦弱的肩膀担负了更重的猪菜与木柴。她,就是我的奶奶。每天清晨,她提着一盏油灯,唤醒熟睡的子女,敦促他们上学不可以迟到。夜晚,在灯光中,她为第二天的农活作准备,孩子们环坐桌旁,借着灯光,完成功课。

  我的父亲,将他母亲的含辛茹苦记在心里,为改善家里的条件,减少母亲的负担,再经过多番深思之后,父亲终于向奶奶提出辍学外出打工挣钱的决定,但却遭到奶奶的强烈反对。当天晚上,奶奶提着那盏油灯走到我父亲身旁,说:“你看这盏小小的油灯,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它能照亮整个屋。你也一样,虽然你现在还小,但千万不能轻视学习的力量,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家里的环境,过上好日子。不能像妈妈一样,一辈子都在这穷乡僻壤生活。”

  这盏小小的油灯,刻着“努力”二字,在我父亲的心里照亮好多年。

  2000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他脱下绿军装,换上检察蓝,从一名“子弟兵”到“检察人”。对父亲而言这仅仅是角色的转变,不变的依旧是那颗为民服务的心。2021年5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的父亲主动请缨,投身于家乡的脱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当年出生在贫苦家庭的懵懂少年,到如今肩负乡村振兴任务心怀信念的中年人,父亲一直怀揣着那盏灯,点亮全面小康的希望。

  父亲出发时坚定的目光和“勿忘初心”的叮嘱,成为我前行路上的领航灯。

  如今,我也走上了检察工作岗位。在检察一部,我协助检察官办信、办文、办案,通过检察工作,我看到了社会上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人,同时我也看到了为守护正义呐喊的人。在繁琐的工作中,我常在想:作为一名书记员,我具体能做些什么呢?

  我将心中所想告诉母亲,她沉思片刻,起身,把房间里的灯关掉,亮起了一盏小夜灯。她温柔地说:“小夜灯的光虽然柔和,但也照亮房间。公平正义也一样,你在检察岗位上做的每一件事,即使只是整理案卷、编排号码,都是在为公平正义发光。”

  是啊,奶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的那盏老油灯成了父亲心中的明灯,如今这盏灯传递到我手中,我坚信,即使只是一盏“检察小夜灯”,它终会成为一把红色火炬,将公平正义的范围,照亮得越来越广阔。

  在我成长的这二十多年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将我塑造成一个勿忘初心、艰苦奋斗的人。如今我站在检察岗位上,继续举着我家的这盏灯,为追寻公平正义的人送上一束光。

  我与你,平凡岗位上的你、追寻正义的你、千千万万的你,手掌一盏传家灯,共同照亮昨天、今天、明天……

  ◎ 陶蕾(作者单位:市检察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照亮我家的那盏灯

  有一个地方,有欢笑,也有热泪;有暂别,也有团圆,无论外面的世界发生什么变化,它总是默默亮着一盏灯,静静等待我们归来,这就是我温暖的家。

  我家有一盏灯,不知不觉已经照亮了三代人。在时代风云变幻之中,很多事物都摇曳不定,唯独这盏灯,一直亮着。

  上世纪七十年代,在重庆丰都山村深处,有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提着这样一盏油灯。自丈夫去世,为将四个子女养育成人,她原本瘦弱的肩膀担负了更重的猪菜与木柴。她,就是我的奶奶。每天清晨,她提着一盏油灯,唤醒熟睡的子女,敦促他们上学不可以迟到。夜晚,在灯光中,她为第二天的农活作准备,孩子们环坐桌旁,借着灯光,完成功课。

  我的父亲,将他母亲的含辛茹苦记在心里,为改善家里的条件,减少母亲的负担,再经过多番深思之后,父亲终于向奶奶提出辍学外出打工挣钱的决定,但却遭到奶奶的强烈反对。当天晚上,奶奶提着那盏油灯走到我父亲身旁,说:“你看这盏小小的油灯,虽然个头不大,但是它能照亮整个屋。你也一样,虽然你现在还小,但千万不能轻视学习的力量,只有努力学习,才能改变你的命运,改变家里的环境,过上好日子。不能像妈妈一样,一辈子都在这穷乡僻壤生活。”

  这盏小小的油灯,刻着“努力”二字,在我父亲的心里照亮好多年。

  2000年,父亲从部队转业到地方工作,他脱下绿军装,换上检察蓝,从一名“子弟兵”到“检察人”。对父亲而言这仅仅是角色的转变,不变的依旧是那颗为民服务的心。2021年5月,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的父亲主动请缨,投身于家乡的脱贫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当年出生在贫苦家庭的懵懂少年,到如今肩负乡村振兴任务心怀信念的中年人,父亲一直怀揣着那盏灯,点亮全面小康的希望。

  父亲出发时坚定的目光和“勿忘初心”的叮嘱,成为我前行路上的领航灯。

  如今,我也走上了检察工作岗位。在检察一部,我协助检察官办信、办文、办案,通过检察工作,我看到了社会上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人,同时我也看到了为守护正义呐喊的人。在繁琐的工作中,我常在想:作为一名书记员,我具体能做些什么呢?

  我将心中所想告诉母亲,她沉思片刻,起身,把房间里的灯关掉,亮起了一盏小夜灯。她温柔地说:“小夜灯的光虽然柔和,但也照亮房间。公平正义也一样,你在检察岗位上做的每一件事,即使只是整理案卷、编排号码,都是在为公平正义发光。”

  是啊,奶奶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提的那盏老油灯成了父亲心中的明灯,如今这盏灯传递到我手中,我坚信,即使只是一盏“检察小夜灯”,它终会成为一把红色火炬,将公平正义的范围,照亮得越来越广阔。

  在我成长的这二十多年里,长辈们的言传身教,将我塑造成一个勿忘初心、艰苦奋斗的人。如今我站在检察岗位上,继续举着我家的这盏灯,为追寻公平正义的人送上一束光。

  我与你,平凡岗位上的你、追寻正义的你、千千万万的你,手掌一盏传家灯,共同照亮昨天、今天、明天……

  ◎ 陶蕾(作者单位:市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