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铸剑:“门外汉”变办案标兵

时间: 2021-12-2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893

  10年前,余友前以一名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身份进入检察院。10年后,他这位“门外汉”竟成为了全国检察业务标兵。

  10年时间里,余友前从分院到基层再回分院,从干部人事岗到刑事检察岗又到公益诉讼岗。

  2021年11月,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四部检察官余友前获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表扬。

  秉持一颗平常心

  2010年,从湘潭大学管理系毕业后,早已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余友前,考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考虑到他的“本行”是管理,组织安排他先到政治部从事干部管理工作。

  刚进单位的那段日子,繁琐枯燥的工作,一时让余友前焦虑而踌躇。

  面对困惑,他及时调整心态。仅用一周时间,余友前就将全院干警的人事档案背了个遍,接着又花了1个月看完了部门3年的信息、简报和工作总结。

  “那个时候,我看到同事总是抢着打招呼,哪个部门、办公室在几楼、多少年检龄都能脱口而出。”这段不长的经历,让余友前懂得了怎样和人打交道,服务意识在心里扎了根。

  2011年,余友前被下派到潼南区检察院刑检部门锻炼。他这个“新兵”,一上来便碰上了难案。

  一片黑暗之中,被告人拿着钢管胡乱挥舞致持棍追赶他的被害人死亡,到底能否认定被告人的行为为正当防卫?在法庭上,当时担任公诉人的余友前和辩护律师就案件定性激烈交锋。

  接手这起案件后,余友前曾一度很纠结。

  经过连续数天反复阅卷、推敲再三,他最终形成了内心确信——有罪。他在庭上还原情景、条分缕析,指控意见最终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依法判刑。

  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让余友前明白秉持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焕发光彩。

  保持一颗进取心

  2018年,余友前被调整到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四部。可真正接手公益诉讼后,原本信心满满的他,却被浇了一瓢冷水。

  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需要边学习边摸索,仿佛一张等待泼墨的白纸。

  于是,他开始“恶补”司法解释、两高办案指南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一点点磨炼调查取证、证据分析、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基本功。

  去年,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启动嘉陵江流域废弃矿山治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为摸清辖区废弃矿山污染情况,余友前与同事们在近一年的时间,先后前往嘉陵江合川段沿线近20家矿山走访调查10余次,询问18名证人,形成厚厚4大本卷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余友前和同事们全程参与下,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并邀请权威专家协同攻关,全新的整治方案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期修复工程共补植绿植8万余棵、治理面积803亩,该案也被最高检评为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3年多的时间,余友前主办公益诉讼案件9件,参办案件45件,审批公益诉讼案件200余件,参与办理的多起案件被最高检、重庆市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怀揣一颗责任心

  “原本以为只要填个表就可以‘交差’了,没想到还要写个‘小论文’。”5月11日,在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业务竞赛现场,模拟现场勘验采样与快速检测环节正在进行,但“交卷”方式却出乎了大家的预料。

  比赛要求,该环节采样样品和检测结果须以文字报告形式提交,整个采样和快检过程要描述准确。而此时距离比赛结束,不到15分钟。

  但余友前却没有丝毫慌乱,他迅速理清思路,边对照检测数据边打字边核对,一篇数据准确、逻辑清晰、表述规范的报告很快形成。最终,他和队友拿到第3名。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余友前对检察事业也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将自己所学、所感分享给同事们。

  今年10月,余友前以第十三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身份分赴新疆检察机关进行支教。每次授课前,余友前都会收集大量资料和案例,进行系统性总结;在支教过程中也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好每一堂课、开好每一次座谈、回答好每一个问题。

  面对未来,余友前表示会继续秉承这份责任心,向前出发。

记者 杨雪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10年铸剑:“门外汉”变办案标兵

  10年前,余友前以一名管理专业研究生的身份进入检察院。10年后,他这位“门外汉”竟成为了全国检察业务标兵。

  10年时间里,余友前从分院到基层再回分院,从干部人事岗到刑事检察岗又到公益诉讼岗。

  2021年11月,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四部检察官余友前获最高人民检察院通报表扬。

  秉持一颗平常心

  2010年,从湘潭大学管理系毕业后,早已拿到法律职业资格证的余友前,考入重庆市检察院第一分院。考虑到他的“本行”是管理,组织安排他先到政治部从事干部管理工作。

  刚进单位的那段日子,繁琐枯燥的工作,一时让余友前焦虑而踌躇。

  面对困惑,他及时调整心态。仅用一周时间,余友前就将全院干警的人事档案背了个遍,接着又花了1个月看完了部门3年的信息、简报和工作总结。

  “那个时候,我看到同事总是抢着打招呼,哪个部门、办公室在几楼、多少年检龄都能脱口而出。”这段不长的经历,让余友前懂得了怎样和人打交道,服务意识在心里扎了根。

  2011年,余友前被下派到潼南区检察院刑检部门锻炼。他这个“新兵”,一上来便碰上了难案。

  一片黑暗之中,被告人拿着钢管胡乱挥舞致持棍追赶他的被害人死亡,到底能否认定被告人的行为为正当防卫?在法庭上,当时担任公诉人的余友前和辩护律师就案件定性激烈交锋。

  接手这起案件后,余友前曾一度很纠结。

  经过连续数天反复阅卷、推敲再三,他最终形成了内心确信——有罪。他在庭上还原情景、条分缕析,指控意见最终被法院采纳,被告人被依法判刑。

  日复一日的点滴积累,让余友前明白秉持一颗平常心,在平凡的岗位上,一样能焕发光彩。

  保持一颗进取心

  2018年,余友前被调整到市检察院第一分院检察四部。可真正接手公益诉讼后,原本信心满满的他,却被浇了一瓢冷水。

  没有经验可循,一切都需要边学习边摸索,仿佛一张等待泼墨的白纸。

  于是,他开始“恶补”司法解释、两高办案指南等相关领域专业知识,一点点磨炼调查取证、证据分析、综合治理等方面的基本功。

  去年,该院公益诉讼部门启动嘉陵江流域废弃矿山治理生态环境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为摸清辖区废弃矿山污染情况,余友前与同事们在近一年的时间,先后前往嘉陵江合川段沿线近20家矿山走访调查10余次,询问18名证人,形成厚厚4大本卷宗。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余友前和同事们全程参与下,有关部门加大投入并邀请权威专家协同攻关,全新的整治方案最终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期修复工程共补植绿植8万余棵、治理面积803亩,该案也被最高检评为服务保障长江经济带发展典型案例。

  3年多的时间,余友前主办公益诉讼案件9件,参办案件45件,审批公益诉讼案件200余件,参与办理的多起案件被最高检、重庆市检察院评为典型案例。

  怀揣一颗责任心

  “原本以为只要填个表就可以‘交差’了,没想到还要写个‘小论文’。”5月11日,在首届全国检察机关公益诉讼勘验取证业务竞赛现场,模拟现场勘验采样与快速检测环节正在进行,但“交卷”方式却出乎了大家的预料。

  比赛要求,该环节采样样品和检测结果须以文字报告形式提交,整个采样和快检过程要描述准确。而此时距离比赛结束,不到15分钟。

  但余友前却没有丝毫慌乱,他迅速理清思路,边对照检测数据边打字边核对,一篇数据准确、逻辑清晰、表述规范的报告很快形成。最终,他和队友拿到第3名。

  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余友前对检察事业也抱有强烈的责任感,将自己所学、所感分享给同事们。

  今年10月,余友前以第十三期全国检察教育培训讲师团成员身份分赴新疆检察机关进行支教。每次授课前,余友前都会收集大量资料和案例,进行系统性总结;在支教过程中也始终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讲好每一堂课、开好每一次座谈、回答好每一个问题。

  面对未来,余友前表示会继续秉承这份责任心,向前出发。

记者 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