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用一个情字 办好百姓难事

时间: 2022-09-09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902

  9月6日6时40分,市一中法院派驻潼南区上和镇冬冲社区第一书记沈长平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餐后,便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指着办公桌上的冬冲社区欢度中秋佳节活动方案,沈长平告诉记者:“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我们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并报镇领导同意,准备在社区举办一个‘浓情中秋共话美好节日’活动,有歌舞表演、有法治及乡村振兴宣讲、知识问答抽奖,希望大家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2021年5月13日,市一中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车管科科长沈长平来到潼南区上和镇冬冲社区担任驻社区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布了社区每一个角落,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成了当地群众最信任的人。

沈长平走访脱贫户(资料图)

  化解多起纠纷

  他是群众口中的“调解能手”

  1997年,沈长平从原成都军区重庆军事法院转业到市一中法院,军人的素养造就了他的干练与担当。

  2021年4月,法院领导征求沈长平去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沈长平毅然决定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别看他答应得爽快,其实角色的转变让他“压力山大”。“刚到任的两三个月经常失眠,半夜三四点钟醒来是常事。”沈长平说,既然睡不着,干脆起来学乡村振兴政策、记社区基本信息以及思考如何推进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沈长平渐渐地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社区的“百事通”。

  沈长平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前几年居民谭小平为方便自家进出,出资出力修建便道(碎石路)至社区公路。去年6月,乡村振兴生产便道经过谭小平之前所修路段,完工后谭小平却不允许廖家志家的车辆及农机经过,进而发生口角。为尽快化解矛盾,沈长平找到廖家志了解情况,原来谭、廖两人积怨已久,这次的过路事件只是矛盾的一个爆发点。

  沈长平给廖家志讲了邻里和睦的重要性,也谈了一些化解纠纷的建议。随后,沈长平又找到谭小平,给其分析该段路产生的前因后果,又讲解通行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相关道理,最后二人握手言和。

  看到二人多年积怨在沈长平的调解下得以解决,大家对这个驻社区书记有了新的认识,后面群众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去找沈长平诉说解决。也正因为如此,社区90岁老人肖明玉的赡养问题及其他人的相邻权纠纷、通行权纠纷、违规建设问题等等在沈长平的努力调解下,一一得以解决,大家也称沈长平为“社区调解能手”。

  为民办实事

  他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沈书记,现在的这个太阳能路灯好多了,照射范围更大,使用时间更长,我们再也不担心冬天和下雨天出行不便的问题了。”9月6日晚饭后,居民潘进明在散步时遇到沈长平,对其帮忙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表示感谢。

  去年,潘进明向沈长平反映路灯安装位置不合理,亮的时长太短,特别是冬天或下雨天,出行相当不方便。得知情况后,沈长平第一时间与市一中法院反映情况,并积极联系潼南区慈善会,在两个单位的支持下,81盏太阳能路灯很快安装到位。

  居民出行问题解决了,社区阵地建设成为沈长平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社区服务中心会议室无桌子,椅子也有部分损坏;另一方面,便民服务中心生活用水不足、公示栏不能满足功能所需,巡逻用车缺乏等等。为解决这些难题,沈长平与队友及“两委”商议,主动争取各类资源,向市一中法院争取资金29万元,为社区购买宣传巡逻车1台,更新了会议室桌椅20套,在便民服务中心附近打了一口水井,新建了文化橱窗及公示栏。

  硬件逐步在完善,软件也不能落后。沈长平认为,“居民公约”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此,沈长平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8条112字的“居民公约”和实用的“人居环境积分制评分细则”,经居民大会表决后予以实施。

  跑资金忙销售

  他让居民腰包鼓了起来

  驻社区工作一段时间后,沈长平得知集体经济蔬菜种植农机和农产品无处存放。他积极协调资金建设生产用房2间,解决了农产品无地堆放的问题。同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兼具收益与观赏价值的荷塘3亩,黄辣丁养殖近6万尾,帮助集体经济增收。

  去年,沈长平与潼南区慈善会沟通,争取到无息贷款25万元,并得到潼南区农委水产专家的技术支持,引进鲈鱼养殖项目。沈长平还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帮农户销售自家产品。一年多来,共帮助销售沃柑2000余斤、南瓜3000余斤、李子300余斤。

  为解决村里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沈长平在去年组织举办了“爱心捐助进社区”活动,收到捐赠物资近3万元。

  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沈长平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尽快完成提灌站建设和天然气入户,这是工作重心,也是居民的心愿。

  “提灌站建设,经过与市、区水利部门多次协调,已争取到相关资金200万元,相关手续正逐步完善,稳步推进中;天然气入户工作,和工作队已多次与燃气公司和居民沟通协调,前期手续已着手办理。”沈长平告诉记者,希望这两项工作尽快完成,解决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记者 朱颂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只用一个情字 办好百姓难事

  9月6日6时40分,市一中法院派驻潼南区上和镇冬冲社区第一书记沈长平像往常一样起床、吃早餐后,便开始了当天的工作。

  指着办公桌上的冬冲社区欢度中秋佳节活动方案,沈长平告诉记者:“马上就是中秋节了,在做好防疫措施的前提下,我们征求了大家的意见并报镇领导同意,准备在社区举办一个‘浓情中秋共话美好节日’活动,有歌舞表演、有法治及乡村振兴宣讲、知识问答抽奖,希望大家过一个愉快的中秋节。”

  2021年5月13日,市一中法院司法行政装备管理处车管科科长沈长平来到潼南区上和镇冬冲社区担任驻社区第一书记。一年多来,他的足迹遍布了社区每一个角落,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成了当地群众最信任的人。

沈长平走访脱贫户(资料图)

  化解多起纠纷

  他是群众口中的“调解能手”

  1997年,沈长平从原成都军区重庆军事法院转业到市一中法院,军人的素养造就了他的干练与担当。

  2021年4月,法院领导征求沈长平去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意见,沈长平毅然决定投身乡村振兴工作。

  别看他答应得爽快,其实角色的转变让他“压力山大”。“刚到任的两三个月经常失眠,半夜三四点钟醒来是常事。”沈长平说,既然睡不着,干脆起来学乡村振兴政策、记社区基本信息以及思考如何推进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沈长平渐渐地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社区的“百事通”。

  沈长平在一次入户走访中了解到,前几年居民谭小平为方便自家进出,出资出力修建便道(碎石路)至社区公路。去年6月,乡村振兴生产便道经过谭小平之前所修路段,完工后谭小平却不允许廖家志家的车辆及农机经过,进而发生口角。为尽快化解矛盾,沈长平找到廖家志了解情况,原来谭、廖两人积怨已久,这次的过路事件只是矛盾的一个爆发点。

  沈长平给廖家志讲了邻里和睦的重要性,也谈了一些化解纠纷的建议。随后,沈长平又找到谭小平,给其分析该段路产生的前因后果,又讲解通行权是受法律保护的相关道理,最后二人握手言和。

  看到二人多年积怨在沈长平的调解下得以解决,大家对这个驻社区书记有了新的认识,后面群众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去找沈长平诉说解决。也正因为如此,社区90岁老人肖明玉的赡养问题及其他人的相邻权纠纷、通行权纠纷、违规建设问题等等在沈长平的努力调解下,一一得以解决,大家也称沈长平为“社区调解能手”。

  为民办实事

  他让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沈书记,现在的这个太阳能路灯好多了,照射范围更大,使用时间更长,我们再也不担心冬天和下雨天出行不便的问题了。”9月6日晚饭后,居民潘进明在散步时遇到沈长平,对其帮忙协调安装太阳能路灯表示感谢。

  去年,潘进明向沈长平反映路灯安装位置不合理,亮的时长太短,特别是冬天或下雨天,出行相当不方便。得知情况后,沈长平第一时间与市一中法院反映情况,并积极联系潼南区慈善会,在两个单位的支持下,81盏太阳能路灯很快安装到位。

  居民出行问题解决了,社区阵地建设成为沈长平第二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社区服务中心会议室无桌子,椅子也有部分损坏;另一方面,便民服务中心生活用水不足、公示栏不能满足功能所需,巡逻用车缺乏等等。为解决这些难题,沈长平与队友及“两委”商议,主动争取各类资源,向市一中法院争取资金29万元,为社区购买宣传巡逻车1台,更新了会议室桌椅20套,在便民服务中心附近打了一口水井,新建了文化橱窗及公示栏。

  硬件逐步在完善,软件也不能落后。沈长平认为,“居民公约”是乡风文明的重要体现,“人居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对此,沈长平广泛征求意见,几易其稿,最终形成8条112字的“居民公约”和实用的“人居环境积分制评分细则”,经居民大会表决后予以实施。

  跑资金忙销售

  他让居民腰包鼓了起来

  驻社区工作一段时间后,沈长平得知集体经济蔬菜种植农机和农产品无处存放。他积极协调资金建设生产用房2间,解决了农产品无地堆放的问题。同时,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打造兼具收益与观赏价值的荷塘3亩,黄辣丁养殖近6万尾,帮助集体经济增收。

  去年,沈长平与潼南区慈善会沟通,争取到无息贷款25万元,并得到潼南区农委水产专家的技术支持,引进鲈鱼养殖项目。沈长平还利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帮农户销售自家产品。一年多来,共帮助销售沃柑2000余斤、南瓜3000余斤、李子300余斤。

  为解决村里留守儿童和残疾人的实际困难,沈长平在去年组织举办了“爱心捐助进社区”活动,收到捐赠物资近3万元。

  谈及下一步工作重点,沈长平翻开自己的笔记本,上面写着:尽快完成提灌站建设和天然气入户,这是工作重心,也是居民的心愿。

  “提灌站建设,经过与市、区水利部门多次协调,已争取到相关资金200万元,相关手续正逐步完善,稳步推进中;天然气入户工作,和工作队已多次与燃气公司和居民沟通协调,前期手续已着手办理。”沈长平告诉记者,希望这两项工作尽快完成,解决社区居民的后顾之忧。

  记者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