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红色道路前进

时间: 2023-05-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63

  ◎ 李洪峰

  昨天,单位开展红色革命传统和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华蓥市禄市镇。在这里,看到了身边的感动,地处华蓥山相连的华蓥市,蕴藏着无数令人动容的红色革命故事,催人奋进。

  第一站就是三红馆。取名“三红”,寓意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葆红心向党。在展馆的三楼,有一个廉洁教育体验活动区,进门有一面镜子,镜子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形散神在的“廉”字,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电脑答题,主要是廉政方面的内容。我说,如果把这个电脑设计成一面镜子,会照出人的原形。一旁的老文笑了,说,要是那样,肯定有些人不敢来照。

  我看过很多廉洁展厅,里面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在这个展馆里,看到了很多别致的地方,没有过多的说教,更多的是强调互动体验。比如:伸手必被捉。在展柜里,放有仿制的纸币、黄金、高档白酒,若伸手去拿,隐藏在墙体两边的一副手铐会弹出把手铐住。走“正”字。手持低压电棒,沿着“正”的笔画行走,保持定力走正确了,会一路顺畅,反之,走歪了,电棒就会与字的笔画触碰,从而被吸住,走不下去。看似两个小小的游戏,真的让人感触很深。没有大道理,却能触及人心。

  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走出三红馆,来到华蓥市委党校禄市特支教学点——上川东地工委禄市特支。只见门口有两幅塑像,一幅是一位老大娘坐在凳子上用手脱玉米粒;另一幅是一个男人在炒爆米花,旁边两个小孩静静观看。解说员说,老大娘就是哨兵,一有动静,发出信号,炒爆米花的男人就打开爆米机,“嘭”地一声巨响,给屋里开会的地下党放信。把堂屋设置成茶馆,摆放有三张桌子,还有一张说书桌,有说书人随时说书,遇情况时,说书人会说出暗号。在卧室衣柜里,有一个暗道,直通外面河边,河边随时有船只待命。若遇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就进入这个暗道,到河边乘船离开。想想,在那革命岁月里,地下党是多么地机智,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情景瞬间灌注我脑海。

  向那些有名无名的革命前辈致敬!

  来到华蓥山起义女战士展陈馆,此时太阳从云里出来了,威风凛凛的“双枪老太婆”纪念铜像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我被华蓥山游击队女战士的坚贞勇毅所震撼了。双枪老太婆是小说《红岩》中的传奇人物,其主要原型之一是陈联诗。解说员说,双枪老太婆是华蓥山游击队众多女战士的一个缩影。在展馆里,我看到这些女战士大多牺牲在1949年11月。那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可大西南还没解放,国民党反动派气数已尽,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对被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疯狂屠杀。杨大小姐——四川军阀杨森的侄女杨汉秀就是其中之一。她为了革命,“决心要做军阀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要坚决彻底改造,连名带姓都要改,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就是无名无姓也决不姓杨。”朱德说:“照你自己说的无名无姓,就叫‘吴铭’吧,不过是口天‘吴’,金字旁的‘铭’。”从此,她改名为吴铭,把自己全部交给了革命。看着那一幅幅挂像,看着一个个年轻清秀的面孔,我不禁再次沉思,今天的成果真的来之不易啊!

  走进毕占云将军生平展陈馆,看到了开国中将传奇的革命一生。毕占云,原名毕瑞祥,四川华蓥人,他是从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典范,被称为国民党军队“率部起义第一人”。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专门提到:“此时湘敌驻桂东的阎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他开创了国民党部队成建制加入红军的先例,为后来大批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树立了榜样。在院子里,塑有毕占云将军的铜像,介绍有他的生平,其背后照壁上刻着毛泽东书写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大气磅礴,气贯长虹。

  毕占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10月,率部起义投奔井冈山,参加红军,同年经朱德和陈毅介绍入党。之后,他参加了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展陈馆二楼,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相片,是毛泽东1952年视察河南接见部队官兵的场景,其中一名军人正向毛泽东作汇报。解说员说,此军人就是毕占云,那时他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在川东一带遍布的红色革命故事,小时候就耳濡目染,是我成长的精神食粮。如今实地走走、亲临面听,更加充实、丰富了我的世界。

  沿着红色道路前进,一生所求。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检察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沿着红色道路前进

  ◎ 李洪峰

  昨天,单位开展红色革命传统和党风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华蓥市禄市镇。在这里,看到了身边的感动,地处华蓥山相连的华蓥市,蕴藏着无数令人动容的红色革命故事,催人奋进。

  第一站就是三红馆。取名“三红”,寓意弘扬红岩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葆红心向党。在展馆的三楼,有一个廉洁教育体验活动区,进门有一面镜子,镜子上贴着一个大大的形散神在的“廉”字,镜子对面的墙上,有一个电脑答题,主要是廉政方面的内容。我说,如果把这个电脑设计成一面镜子,会照出人的原形。一旁的老文笑了,说,要是那样,肯定有些人不敢来照。

  我看过很多廉洁展厅,里面的内容都大同小异,但在这个展馆里,看到了很多别致的地方,没有过多的说教,更多的是强调互动体验。比如:伸手必被捉。在展柜里,放有仿制的纸币、黄金、高档白酒,若伸手去拿,隐藏在墙体两边的一副手铐会弹出把手铐住。走“正”字。手持低压电棒,沿着“正”的笔画行走,保持定力走正确了,会一路顺畅,反之,走歪了,电棒就会与字的笔画触碰,从而被吸住,走不下去。看似两个小小的游戏,真的让人感触很深。没有大道理,却能触及人心。

  边走,边听,边看,边思。走出三红馆,来到华蓥市委党校禄市特支教学点——上川东地工委禄市特支。只见门口有两幅塑像,一幅是一位老大娘坐在凳子上用手脱玉米粒;另一幅是一个男人在炒爆米花,旁边两个小孩静静观看。解说员说,老大娘就是哨兵,一有动静,发出信号,炒爆米花的男人就打开爆米机,“嘭”地一声巨响,给屋里开会的地下党放信。把堂屋设置成茶馆,摆放有三张桌子,还有一张说书桌,有说书人随时说书,遇情况时,说书人会说出暗号。在卧室衣柜里,有一个暗道,直通外面河边,河边随时有船只待命。若遇情况紧急来不及转移,就进入这个暗道,到河边乘船离开。想想,在那革命岁月里,地下党是多么地机智,与敌人斗智斗勇的情景瞬间灌注我脑海。

  向那些有名无名的革命前辈致敬!

  来到华蓥山起义女战士展陈馆,此时太阳从云里出来了,威风凛凛的“双枪老太婆”纪念铜像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我被华蓥山游击队女战士的坚贞勇毅所震撼了。双枪老太婆是小说《红岩》中的传奇人物,其主要原型之一是陈联诗。解说员说,双枪老太婆是华蓥山游击队众多女战士的一个缩影。在展馆里,我看到这些女战士大多牺牲在1949年11月。那时新中国已经成立,可大西南还没解放,国民党反动派气数已尽,做最后的垂死挣扎,在重庆中美合作所,对被捕的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进行疯狂屠杀。杨大小姐——四川军阀杨森的侄女杨汉秀就是其中之一。她为了革命,“决心要做军阀地主家庭的叛逆者,要坚决彻底改造,连名带姓都要改,跟着共产党革命到底,就是无名无姓也决不姓杨。”朱德说:“照你自己说的无名无姓,就叫‘吴铭’吧,不过是口天‘吴’,金字旁的‘铭’。”从此,她改名为吴铭,把自己全部交给了革命。看着那一幅幅挂像,看着一个个年轻清秀的面孔,我不禁再次沉思,今天的成果真的来之不易啊!

  走进毕占云将军生平展陈馆,看到了开国中将传奇的革命一生。毕占云,原名毕瑞祥,四川华蓥人,他是从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典范,被称为国民党军队“率部起义第一人”。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专门提到:“此时湘敌驻桂东的阎仲儒部有一百二十六人投入我军,编为特务营,毕占云为营长。”他开创了国民党部队成建制加入红军的先例,为后来大批国民党部队起义、投诚树立了榜样。在院子里,塑有毕占云将军的铜像,介绍有他的生平,其背后照壁上刻着毛泽东书写的《西江月·井冈山》一词,大气磅礴,气贯长虹。

  毕占云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28年10月,率部起义投奔井冈山,参加红军,同年经朱德和陈毅介绍入党。之后,他参加了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武汉军区副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在展陈馆二楼,有一张放大的黑白相片,是毛泽东1952年视察河南接见部队官兵的场景,其中一名军人正向毛泽东作汇报。解说员说,此军人就是毕占云,那时他任河南省军区副司令员。

  在川东一带遍布的红色革命故事,小时候就耳濡目染,是我成长的精神食粮。如今实地走走、亲临面听,更加充实、丰富了我的世界。

  沿着红色道路前进,一生所求。

  (作者单位:四川省邻水县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