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南区丰盛镇:做靓“农品+非遗”名片 土特产成就“大产业”

时间: 2023-12-0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9062

丰盛镇位于巴南区东部,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曾先后荣获“国家级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近年来,丰盛镇不断盘活土特产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土特产品金字招牌,推广衍生土特产业富民链条,做靓“农品+非遗”两张名片,打响土特产品牌,逐步打通土特产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之路。

油房村彩色森林(资料图)

促进产业发展

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

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品牌意识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利于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丰盛镇立足自身禀赋,不断谋求发展土特产品向发展土特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也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游客体验农耕文化(资料图)

丰盛镇地处巴南区东部旅游环线重要连接点,主导产业为高山果蔬,近年来致力于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示范镇。现已成功打造以连接道、丰黄路为纽带的2000亩脆桃、脆李特色产业集聚区、1500亩现代化蔬菜基地。依托高山果蔬这一农品“土特产”,完成气调库建设和初级加工厂、农业大数据等项目入库,协调巴南邮政、凤梧超市、机关食堂等单位推进订单农业进菜园、进果林。加大力度实施高山果蔬品牌化,深化“村集体+基地+农户”联营制度,主动发挥农产品品质优势,创建蔬菜绿色品牌8个、无公害食品认证4个,“丰盛开心李”荣获2022年三峡杯农产品展览优秀奖。创新开展村企党建联建,加强帮扶集团帮带销售,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年帮带销售额突破30余万元,让农品“土特产”品牌价值和产业链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尽享采摘的快乐(资料图)

游客采摘脆红桃(资料图)

促进非遗传承

土特产成为古镇文旅“金钥匙”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彰显非遗价值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对打造农业品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丰盛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宋代,兴于明清,兼收并蓄,汇聚成独特的历史文脉,凝结出了以四合胡豆、火烤豆干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丰盛镇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其中土特产发挥了不小作用。例如以非遗手工作坊为代表的庭院经济热潮正在丰盛悄然兴起。全镇完成庭院经济示范点建设21个、示范户135户,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丰收节(资料图)

丰盛四合胡豆是一家扎根丰盛的百年老店,历经刘家六代传承,坚持传统制作工艺,以匠心守艺、精益求精为原则,通过网店和直播等形式创新实现同步销售,年营业额达800万元。此外,以彭氏火烤豆干、窖里香烤酒、田氏香糍粑、赵氏阴米酥、邓正明土面等为代表的的非遗特产,将传统技艺搭上互联网,通过线上公众号和网店、线下参展推广等方式,打破空间地域限制,将丰盛非遗土特产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以手工作坊为代表的庭院经济集群为非遗传承奠定了产业基础,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非遗文化又为非遗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

促进经济增长

土特产成为致富增收“聚宝盆”

丰盛镇平均海拔550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厚实且营养物质含量高,非常适合高山果蔬生长。“春赏花来夏采果,四季都有蔬菜种”是丰盛老百姓的农事俗语。

丰盛镇把牢土特产金字招牌,找准路子让土特产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把小产业、土特产发展为支柱产业,先后创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不断强化规划引导和产业指导,定制高山特色种植产业实施方案,发布脆红桃、青脆李、糯玉米、紫背天葵等“丰盛高山土特产”目录,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通过精准定位,避免市场“跟风”,保证了“丰盛土特产”产得出,产得好,卖得出,卖好价,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镇蔬菜基地年产蔬菜2000吨,产值1500万元;桃李产业园年产水果250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高山果蔬产业均与老百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效益分红、产品销售溢价分红、就近务工补助等方式,带动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

非遗土特产势头强劲,据统计,2022年,丰盛镇以非遗土特产为主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亿元。同时,当地农户立足古镇、彩色森林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以本乡本土特色菜品为主,开办农家乐30余家,打通产供销,每家年收入近30万元,实现“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高效衔接,让“土特产”成为“抢手货”,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 陈富勇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巴南区丰盛镇:做靓“农品+非遗”名片 土特产成就“大产业”

丰盛镇位于巴南区东部,幅员面积69平方公里,人口约2.1万,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曾先后荣获“国家级4A级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国家卫生镇”等荣誉。近年来,丰盛镇不断盘活土特产资源优势,持续打造土特产品金字招牌,推广衍生土特产业富民链条,做靓“农品+非遗”两张名片,打响土特产品牌,逐步打通土特产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之路。

油房村彩色森林(资料图)

促进产业发展

土特产成为乡村振兴“加速器”

在如火如荼的乡村振兴过程中,农业产业链不断完善,品牌意识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关键要素。

202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了“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落实产业帮扶政策,做好‘土特产’文章”。做好“土特产”文章,有利于推动建设农业强国,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丰盛镇立足自身禀赋,不断谋求发展土特产品向发展土特产业转变、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发展一产向一二三产融合转变。擦亮“土特产”金字招牌,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也成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游客体验农耕文化(资料图)

丰盛镇地处巴南区东部旅游环线重要连接点,主导产业为高山果蔬,近年来致力于打造都市休闲农业示范镇。现已成功打造以连接道、丰黄路为纽带的2000亩脆桃、脆李特色产业集聚区、1500亩现代化蔬菜基地。依托高山果蔬这一农品“土特产”,完成气调库建设和初级加工厂、农业大数据等项目入库,协调巴南邮政、凤梧超市、机关食堂等单位推进订单农业进菜园、进果林。加大力度实施高山果蔬品牌化,深化“村集体+基地+农户”联营制度,主动发挥农产品品质优势,创建蔬菜绿色品牌8个、无公害食品认证4个,“丰盛开心李”荣获2022年三峡杯农产品展览优秀奖。创新开展村企党建联建,加强帮扶集团帮带销售,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年帮带销售额突破30余万元,让农品“土特产”品牌价值和产业链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尽享采摘的快乐(资料图)

游客采摘脆红桃(资料图)

促进非遗传承

土特产成为古镇文旅“金钥匙”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稀缺的文化资源,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将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结合起来,彰显非遗价值赋予中华农耕文明新的时代内涵,对打造农业品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丰盛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始建于宋代,兴于明清,兼收并蓄,汇聚成独特的历史文脉,凝结出了以四合胡豆、火烤豆干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丰盛镇通过“非遗+旅游”“非遗+乡村振兴”“非遗+产业”等模式,创新探索出了不少非遗活态传承的生动案例,其中土特产发挥了不小作用。例如以非遗手工作坊为代表的庭院经济热潮正在丰盛悄然兴起。全镇完成庭院经济示范点建设21个、示范户135户,带动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丰收节(资料图)

丰盛四合胡豆是一家扎根丰盛的百年老店,历经刘家六代传承,坚持传统制作工艺,以匠心守艺、精益求精为原则,通过网店和直播等形式创新实现同步销售,年营业额达800万元。此外,以彭氏火烤豆干、窖里香烤酒、田氏香糍粑、赵氏阴米酥、邓正明土面等为代表的的非遗特产,将传统技艺搭上互联网,通过线上公众号和网店、线下参展推广等方式,打破空间地域限制,将丰盛非遗土特产文化传播到全国各地。以手工作坊为代表的庭院经济集群为非遗传承奠定了产业基础,线上线下同步推广非遗文化又为非遗产业兴旺凝聚了更加厚重的文化底蕴。

促进经济增长

土特产成为致富增收“聚宝盆”

丰盛镇平均海拔550米,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土壤厚实且营养物质含量高,非常适合高山果蔬生长。“春赏花来夏采果,四季都有蔬菜种”是丰盛老百姓的农事俗语。

丰盛镇把牢土特产金字招牌,找准路子让土特产成为老百姓增收致富的聚宝盆,通过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特”,把小产业、土特产发展为支柱产业,先后创建市级“一村一品”示范镇1个,示范村2个。不断强化规划引导和产业指导,定制高山特色种植产业实施方案,发布脆红桃、青脆李、糯玉米、紫背天葵等“丰盛高山土特产”目录,引导农民发展多种经营。通过精准定位,避免市场“跟风”,保证了“丰盛土特产”产得出,产得好,卖得出,卖好价,让农民实现致富增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全镇蔬菜基地年产蔬菜2000吨,产值1500万元;桃李产业园年产水果250吨,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高山果蔬产业均与老百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土地效益分红、产品销售溢价分红、就近务工补助等方式,带动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

非遗土特产势头强劲,据统计,2022年,丰盛镇以非遗土特产为主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6亿元。同时,当地农户立足古镇、彩色森林等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以本乡本土特色菜品为主,开办农家乐30余家,打通产供销,每家年收入近30万元,实现“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高效衔接,让“土特产”成为“抢手货”,成为拉动全镇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记者 陈富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