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解铃人”——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付春华

时间: 2024-01-0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徐瑞阳 阅读量:8908

“调解是一种乐趣。在我看来,一个矛盾就是一个方程式,当你动脑筋想办法,使矛盾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了,那说明这个方程式解开了,那一刻很有成就感。”付春华说这话的时候,喜悦之情填满了他脸上的每一条沟壑。万州区百安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万州区司法局百安坝司法所所长付春华,在202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孜孜不倦练就“金刚钻”

1996年退伍后,付春华来到万州区司法局工作。工作中,他经常遇到群众纠纷和涉法涉诉问题,对刚入司法门槛的人来说,其中困难可想而知。遇到邻里、土地纠纷这样的小事还能勉强应对,碰到群众涉法涉诉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了。

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付春华深深懂得这句话蕴含的哲理。自此,他坚持每天自学好几个小时,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他深知法律知识对司法行政工作者的重要性,于是订立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孜孜不倦地钻研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遇到复杂的案例,他就扎进工具书中,举一反三,反复论证,直到将深奥的法律规定弄懂弄透才罢休。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拜资深律师和调解员为师,遇有疑案难案便向“师傅”请教,互相探讨。就这样,付春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法律“土专家”,同事们还称他为法律“小博士”。

“调解时不能只分个输赢、判个黑白,重要的是既要保护双方的权益,又不伤感情,这才是调解工作的最高境界。”调解中,付春华总是掂量轻重,大事大调、小事小调。

扎根基层以解纷除忧为己任

2005年,付春华担任万州区司法局长岭司法所所长,因成功调解一起复杂的土地补偿纠纷,从此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2006年一天清早,辖区某组的一群村民来到长岭司法所。因为电力公司高压变电站征用该组部分土地的补偿款拨付到村民小组后,由村委会组织该组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不给予这群村民补偿,原因是这6家共19人是1998年开始国家二轮承包土地后婚迁进组和生育的孩子,虽然有村民户口,但没有承包土地,不应分配土地补偿。

听完村民诉求后,付春华立即到村委会了解情况,又征询镇相关领导。第二天,他决定以镇调委会调解员名义向镇政府和相关村组提出法律建议:一是先将这19人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额参与分配的方式重新计算全组分配方案;二是按照重新计算的分配方案可以先行支付大部分村民,将19人的补偿款暂时预留,半年内这6家19人起诉至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判决该分配就依法分配,不该分配就依然按照原方案分配。后来,村民诉至法院后,诉求得到法院支持。

付春华在长岭司法所工作的7年间,长岭镇成为万州区第一个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镇”的乡镇,辖区2个村居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9个村民院落被命名为“市级普法示范大院”,长岭司法所也成功创建成“市级规范化司法所”。

在付春华任职陈家坝司法所所长10年间,辖区移民矛盾、物业纠纷等18类群体纠纷得以全部化解。

自创出“六心”调解法

为做好新时代司法调解工作,付春华自创了“六心”调解法:首先要有一颗“热心”,排查矛盾还需要“细心”,受理纠纷时要“诚心”,说服教育当事人要“耐心”,帮人排忧解难要“真心”,给出的意见要“公心”。为此,辖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工作有大动作、招商引资、订立合同等都让付春华先“把关”;群众更是视他为后盾,凡涉及法律问题总爱找他咨询。

此外,为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付春华在参与调处大量纠纷的同时,还将网格员、楼栋长、法律明白人、乡贤等团队融合,组建“付春华调解员示范队伍”,并将自己的调解经验和案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一起参与辖区矛盾纠纷调解,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全力维护辖区稳定。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18年来,付春华着迷于调解工作,顺利调解一起案件,就像战场上胜利归来的战士,心里舒畅极了;若赶上棘手的案子,他便着了急,吃睡不安,到处想办法,搜集资料,直到攻克“堡垒”为止。18年来,他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涉及金额3000万余元,调解率、协议率超98.5%,成功筑牢了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因此,他收获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重庆市优秀人民调解员”“万州区十佳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黄淋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用心用情当好群众的“解铃人”——记“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付春华

“调解是一种乐趣。在我看来,一个矛盾就是一个方程式,当你动脑筋想办法,使矛盾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了,那说明这个方程式解开了,那一刻很有成就感。”付春华说这话的时候,喜悦之情填满了他脸上的每一条沟壑。万州区百安坝街道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员、万州区司法局百安坝司法所所长付春华,在2023年被司法部授予“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荣誉称号。

孜孜不倦练就“金刚钻”

1996年退伍后,付春华来到万州区司法局工作。工作中,他经常遇到群众纠纷和涉法涉诉问题,对刚入司法门槛的人来说,其中困难可想而知。遇到邻里、土地纠纷这样的小事还能勉强应对,碰到群众涉法涉诉的问题,就无从下手了。

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付春华深深懂得这句话蕴含的哲理。自此,他坚持每天自学好几个小时,努力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他深知法律知识对司法行政工作者的重要性,于是订立了严格的学习计划,孜孜不倦地钻研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身素质。遇到复杂的案例,他就扎进工具书中,举一反三,反复论证,直到将深奥的法律规定弄懂弄透才罢休。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拜资深律师和调解员为师,遇有疑案难案便向“师傅”请教,互相探讨。就这样,付春华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法律“土专家”,同事们还称他为法律“小博士”。

“调解时不能只分个输赢、判个黑白,重要的是既要保护双方的权益,又不伤感情,这才是调解工作的最高境界。”调解中,付春华总是掂量轻重,大事大调、小事小调。

扎根基层以解纷除忧为己任

2005年,付春华担任万州区司法局长岭司法所所长,因成功调解一起复杂的土地补偿纠纷,从此与人民调解工作结下不解之缘。

2006年一天清早,辖区某组的一群村民来到长岭司法所。因为电力公司高压变电站征用该组部分土地的补偿款拨付到村民小组后,由村委会组织该组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决定不给予这群村民补偿,原因是这6家共19人是1998年开始国家二轮承包土地后婚迁进组和生育的孩子,虽然有村民户口,但没有承包土地,不应分配土地补偿。

听完村民诉求后,付春华立即到村委会了解情况,又征询镇相关领导。第二天,他决定以镇调委会调解员名义向镇政府和相关村组提出法律建议:一是先将这19人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额参与分配的方式重新计算全组分配方案;二是按照重新计算的分配方案可以先行支付大部分村民,将19人的补偿款暂时预留,半年内这6家19人起诉至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法院判决该分配就依法分配,不该分配就依然按照原方案分配。后来,村民诉至法院后,诉求得到法院支持。

付春华在长岭司法所工作的7年间,长岭镇成为万州区第一个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镇”的乡镇,辖区2个村居被命名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居”,9个村民院落被命名为“市级普法示范大院”,长岭司法所也成功创建成“市级规范化司法所”。

在付春华任职陈家坝司法所所长10年间,辖区移民矛盾、物业纠纷等18类群体纠纷得以全部化解。

自创出“六心”调解法

为做好新时代司法调解工作,付春华自创了“六心”调解法:首先要有一颗“热心”,排查矛盾还需要“细心”,受理纠纷时要“诚心”,说服教育当事人要“耐心”,帮人排忧解难要“真心”,给出的意见要“公心”。为此,辖区乡镇(街道)党委政府工作有大动作、招商引资、订立合同等都让付春华先“把关”;群众更是视他为后盾,凡涉及法律问题总爱找他咨询。

此外,为学习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付春华在参与调处大量纠纷的同时,还将网格员、楼栋长、法律明白人、乡贤等团队融合,组建“付春华调解员示范队伍”,并将自己的调解经验和案例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让大家一起参与辖区矛盾纠纷调解,尽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街道”,全力维护辖区稳定。

民生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18年来,付春华着迷于调解工作,顺利调解一起案件,就像战场上胜利归来的战士,心里舒畅极了;若赶上棘手的案子,他便着了急,吃睡不安,到处想办法,搜集资料,直到攻克“堡垒”为止。18年来,他调解矛盾纠纷2000余起,涉及金额3000万余元,调解率、协议率超98.5%,成功筑牢了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因此,他收获了“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重庆市优秀人民调解员”“万州区十佳政法干警”等荣誉称号。

记者 罗翠 通讯员 黄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