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创新的脉动

时间: 2017-07-1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700

提笔的时候,才发现,这篇文字是我与重庆的十年之约。

福建到重庆,1700多公里的距离。十年前,我求学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已改名为西南大学),大学的四年,正是这座年轻的直辖市飞跃发展的黄金时期。彼时,不禁感叹她发展的魅力。

十年后的这个初夏,我有幸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跟随报社总编辑黄少鹤一同受邀参加由重庆法制报主办的相约“三峡之巅”2017全国省级法治媒体社长(总编辑)年会暨“社会创新治理·重庆行”活动。在这里,我与来自全国的80余名社长(总编辑)和记者同行一同感受重庆市创新社会治理带来的发展活力。

6月12日一早,采访团一行行车100多公里来到合川区双槐镇,采访这个偏远小镇通过打造一系列“善”文化,组建善行志愿服务团(队)等举措,将“双槐善书”的精神内核运用到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在该镇开出了独具特色的“善”之花。

“邻里和,不相争,要保持,好名声……”初夏的双槐镇,天空沉静,在绿意点染下,草木欣然。宏新村村民、“双槐善书”第四代传承人黄华清的农家小院里,热闹非凡,几十名村民围坐在小院里,看这位75岁的老人和他的队员打着快板,给大家宣传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故事……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美德与平安宣传的滋养。

在江津区中山小镇,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当地法院服务理念升级带来的感动:随着审判员的法槌落下,一场车载法庭的审判结束了。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嘴里一个劲地感谢法官。

在渝中区,我们看“互联网+”如何运用大数据服务警务工作以及社区管理;在南岸区,我们了解“三事分流”将社区事务根据公共属性大小,让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联动,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三峡库区的万州,我们走进连续11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的万州区龙都派出所,看他们是如何不断完善信息收集研判机制、社会调解机制,零距离接触已成为库区美谈的“胶鞋民警”;到渝北区,我们听他们讲正在编织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已见成效的“智慧天网”工程,以及开始推广的“网格化+网络化+社会化”模式。

不断创新机制,做好平安大文章。过去5年来,重庆在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1700多公里的里程,5天4夜的邂逅,十年的约定,就为了发现她:创新,一个专属于每一位重庆人的社会治理实践,每个实践都让我们为之动容。

逐梦重庆人的平安实践,他们用心书写,值得期待。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感受创新的脉动

提笔的时候,才发现,这篇文字是我与重庆的十年之约。

福建到重庆,1700多公里的距离。十年前,我求学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已改名为西南大学),大学的四年,正是这座年轻的直辖市飞跃发展的黄金时期。彼时,不禁感叹她发展的魅力。

十年后的这个初夏,我有幸作为一名新闻记者跟随报社总编辑黄少鹤一同受邀参加由重庆法制报主办的相约“三峡之巅”2017全国省级法治媒体社长(总编辑)年会暨“社会创新治理·重庆行”活动。在这里,我与来自全国的80余名社长(总编辑)和记者同行一同感受重庆市创新社会治理带来的发展活力。

6月12日一早,采访团一行行车100多公里来到合川区双槐镇,采访这个偏远小镇通过打造一系列“善”文化,组建善行志愿服务团(队)等举措,将“双槐善书”的精神内核运用到社会治理创新工作中,在该镇开出了独具特色的“善”之花。

“邻里和,不相争,要保持,好名声……”初夏的双槐镇,天空沉静,在绿意点染下,草木欣然。宏新村村民、“双槐善书”第四代传承人黄华清的农家小院里,热闹非凡,几十名村民围坐在小院里,看这位75岁的老人和他的队员打着快板,给大家宣传家庭和谐、邻里和睦的故事……浓浓的乡土气息,让大家在轻松欢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美德与平安宣传的滋养。

在江津区中山小镇,我们同样感受到了当地法院服务理念升级带来的感动:随着审判员的法槌落下,一场车载法庭的审判结束了。双方当事人握手言和,嘴里一个劲地感谢法官。

在渝中区,我们看“互联网+”如何运用大数据服务警务工作以及社区管理;在南岸区,我们了解“三事分流”将社区事务根据公共属性大小,让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联动,实现了政府治理与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在三峡库区的万州,我们走进连续11年被公安部评为一级派出所的万州区龙都派出所,看他们是如何不断完善信息收集研判机制、社会调解机制,零距离接触已成为库区美谈的“胶鞋民警”;到渝北区,我们听他们讲正在编织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目前已见成效的“智慧天网”工程,以及开始推广的“网格化+网络化+社会化”模式。

不断创新机制,做好平安大文章。过去5年来,重庆在保障公共安全,化解社会矛盾,激发社会活力方面,都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1700多公里的里程,5天4夜的邂逅,十年的约定,就为了发现她:创新,一个专属于每一位重庆人的社会治理实践,每个实践都让我们为之动容。

逐梦重庆人的平安实践,他们用心书写,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