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创建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示范所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新格局

时间: 2017-07-25 来源: 重庆政法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944

全面创建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示范所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新格局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 市教育矫治局党委书记、局长 罗川林
 

受国际贩毒制毒等形势影响,我市毒情形势目前还十分严峻,戒毒工作压力巨大。全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提出的“五个过硬”总要求,严格落实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安全稳定好、教育矫治好、设施管理好、领导班子好、队伍建设好为抓手,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示范所建设,切实履行职责使命,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新格局,全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健全制度管理体系 以规范履职促平安

全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转型为契机,积极构建强制隔离戒毒为主、戒毒康复为辅、辐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的“三驾齐驱”戒毒工作新格局,切实履行司法行政戒毒管理职能。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制度,大力推进“PC”戒毒模式。制定《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实施办法》等制度规范120余件,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严谨、程序缜密”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具有重庆特色的戒毒法制体系。遵循戒毒基本规律,综合多种手段,创新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PC戒毒”(Person Centered) 模式,被司法部作为十大戒毒模式之一在全国推介。

——完善戒毒康复管理制度,深化戒毒康复示范所建设。制定管理制度50余件,对戒毒治疗、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回归适应等进行规范。市戒毒康复所作为全国六个康复示范所之一,按照基地·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戒毒康复格局,积极协调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社会企业等,建立健全康复合作、管理衔接、后续照管等新机制,大力推进戒毒康复“安全岛”、回归社会“中转站”、禁吸戒毒“服务部”建设,戒毒康复效果凸显。

——完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制度,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制定《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指导职能,深入推进社区戒毒(康复)“百千万”工程。目前,已在全市建立132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覆盖1100余个社区(村),辐射1.2万余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累计接收社区戒毒(康复)委托管理人员2690名。社区戒毒(康复)委托管理“三五工作法”得到了司法部高度肯定,《法制日报》、《中国司法》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健全安全稳定体系 以持续稳定保平安

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和角度谋划和部署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稳定首位意识,全力维护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市戒毒管理局连续5年被司法部评为“六无戒毒局”。

——坚持“四位一体”防控机制。科学确定警戒比例,改革警务勤务模式,构建部署严密的人防防线。加强大门、围墙周界、宿舍门窗护栏等改造升级,充分利用缉毒犬、毒品检测仪等防控手段,构建坚实的物防屏障。实施“远程车载、单兵无线”监控项目,加快推进“一中心四系统”建设,实现应急指挥、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等系统的有效集成,构建高效集成的技防系统。坚持专群结合,积极发动周边群众参与联防联控,构建协同有力的联防机制。

——坚持三级研判排查机制。紧紧围绕“跑、死、伤、残、毒等重点隐患,坚持警队每天、场所每周、局每月定期研判排查,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戒毒人员动态管理平台,全面摸排、逐人分析、包干到人。切实预知、预判、预防各种不安全稳定因素,牢牢把握安全稳定主动权。

——坚持安全风险清单整治机制。针对戒毒人员患病多、法纪意识差、自伤自残风险高等“四多四差四高”风险,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整改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整改措施、时限、验收等,加大局警务督查、场所专项督查、大队值班督查“三级”督查力度,落实风险隐患“问题不查清不放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要求,切实把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健全执法管理体系 以依法执法护平安

始终坚持执法管理“十个决不发生”,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强化重点执法环节,深入推进执法管理规范化建设,确保不发生执法过错事件。

——细化执法管理标准。严格落实司法部规定,对戒毒人员接收、管理、探访、治疗、康复等执法管理工作标准进行细化,确保标准统一,依法公平。根据吸食毒品种类、戒毒进程、现实表现等,对戒毒人员进行分别、分类、分级、分期管理,完善不同期段管理标准,推进执法管理标准化。加强所务公开,主动接受戒毒人员(家属)以及社会执法监督员的监督,切实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

——规范执法管理流程。制定收治、管理、教育、治疗、康复等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执法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制定岗位民警执法管理一日规范工作流程,特别针对戒毒人员“六定位”、“六个管”,完善具体管理制度,确保管理规范有序。制定戒毒人员各个期段的流转标准、条件和程序,做到所内流转缜密科学、所外流转顺畅有序。

——强化重点执法环节。强化戒毒人员学习、生活、劳动、外诊外治四大现场管理,构筑严密的管控体系,切实做到依法管理、直接管理。强化诊断评估管理,对戒毒人员在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切实做到依法公开,评价客观。强化奖惩及变更执行管理,对戒毒人员奖励、惩罚及提前、延期、按期解除等,严格执行集体研究、结果公示制度;对涉及戒毒人员所外就医、所外执行、变更戒毒措施等执法活动,严格落实业务专家、社会监督员提前介入制度,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健全戒毒治疗体系 以科学康复固平安

始终坚持戒毒人员“病患者”的法律属性,健全完善戒毒治疗、疾病诊治、康复训练体系,科学实施戒毒康复,最大限度帮助戒毒人员恢复身体机能,巩固戒治质量。

——科学实施戒毒治疗。通过西医脱毒疗法,进行替代递减治疗,及时消除戒毒人员生理脱毒稽延性症状。实施中医扶正疗法,帮助戒毒人员恢复组织功能、增加免疫力。实施仪器辅助疗法,帮助戒毒人员缓解精神依赖。实施营养平衡疗法,恢复和增强戒毒人员生理功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切实巩固戒毒治疗效果。

——健全疾病诊治体系。加强戒毒人员疾病诊治,完善一般疾病所内医生门诊巡诊、较重疾病联合社会医生会诊、严重疾病社会医院诊治“三级诊治”制度,确保戒毒人员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加强中心医院手术室建设,拓展社会医院远程诊断治疗,与重医附一院建成远程诊疗系统,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加强艾滋病、流行性、传染性和精神类疾病的监测,对稽延性症状严重人员、危重疾病人员、严重精神异常人员进行针对性治疗,建立疫情预警应急机制,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

——大力开展康复训练。加大与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编制康复训练手册,推进康复训练科学化。大力开展身体康复训练、心理康复训练、回归康复训练。

健全教育矫治体系 以提升质量强平安

始终聚焦教育戒治中心任务,贯彻落实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工作考核标准,增强教育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提高教育矫治针对性。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戒毒人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戒毒常识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帮助戒毒人员保持健康心理。

——丰富教育矫治内容。开展具有重庆特色的戒毒人员“三观六字”教育,提高戒毒人员明辨是非、向善向好、自控适应等九种综合能力;开展“生死观-启智”教育,引导其扬善弃恶;开展“是非观-明理”教育,引导其明理知耻;开展“价值观-担责”教育,引导其晓义担责。

——创新教育矫治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课堂化教育;以“6·26”禁毒宣传、“12·1”艾滋病关爱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增强辅助教育吸引力;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拒毒能力教育。

健全队伍管理体系 以提高素能守平安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四学四有”主题活动,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戒毒工作民警队伍。

——坚持政治建警。始终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人民警察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第一要求,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持续深入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对党忠诚的为警之魂铭刻在灵魂、融入到血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队伍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素质强警。以戒毒工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能“三基”为重点,突出抓好实战化教育培训。持续深入推进“四有四化”主题练兵活动,着力提高履职尽责本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储备,立足现有人才资源,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师、全科医生、康复训练师等业务培训,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切实把政治素养高、能力素质强的青年优秀民警选拔到领导岗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效增强班子战斗力。

——坚持从严治警。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民警始终做到讲政治、顾大局、懂规矩、守纪律,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警令畅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民警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全面创建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示范所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新格局

全面创建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示范所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新格局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 市教育矫治局党委书记、局长 罗川林
 

受国际贩毒制毒等形势影响,我市毒情形势目前还十分严峻,戒毒工作压力巨大。全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政法队伍建设提出的“五个过硬”总要求,严格落实司法行政戒毒工作规范化建设标准,以安全稳定好、教育矫治好、设施管理好、领导班子好、队伍建设好为抓手,全面推进规范化管理示范所建设,切实履行职责使命,深度融入平安重庆建设新格局,全力为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健全制度管理体系 以规范履职促平安

全市司法行政戒毒系统以转型为契机,积极构建强制隔离戒毒为主、戒毒康复为辅、辐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的“三驾齐驱”戒毒工作新格局,切实履行司法行政戒毒管理职能。

——完善强制隔离戒毒管理制度,大力推进“PC”戒毒模式。制定《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规定》、《强制隔离戒毒诊断评估实施办法》等制度规范120余件,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内容严谨、程序缜密”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了具有重庆特色的戒毒法制体系。遵循戒毒基本规律,综合多种手段,创新建立具有重庆特色的“PC戒毒”(Person Centered) 模式,被司法部作为十大戒毒模式之一在全国推介。

——完善戒毒康复管理制度,深化戒毒康复示范所建设。制定管理制度50余件,对戒毒治疗、康复训练、技能培训、回归适应等进行规范。市戒毒康复所作为全国六个康复示范所之一,按照基地·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戒毒康复格局,积极协调地方政府、职业院校、社会企业等,建立健全康复合作、管理衔接、后续照管等新机制,大力推进戒毒康复“安全岛”、回归社会“中转站”、禁吸戒毒“服务部”建设,戒毒康复效果凸显。

——完善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制度,深入开展“百千万”工程。制定《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工作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切实履行指导职能,深入推进社区戒毒(康复)“百千万”工程。目前,已在全市建立132个社区戒毒(康复)指导站,覆盖1100余个社区(村),辐射1.2万余名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累计接收社区戒毒(康复)委托管理人员2690名。社区戒毒(康复)委托管理“三五工作法”得到了司法部高度肯定,《法制日报》、《中国司法》等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

健全安全稳定体系 以持续稳定保平安

始终站在讲政治,顾大局的高度和角度谋划和部署安全稳定工作,牢固树立安全稳定首位意识,全力维护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市戒毒管理局连续5年被司法部评为“六无戒毒局”。

——坚持“四位一体”防控机制。科学确定警戒比例,改革警务勤务模式,构建部署严密的人防防线。加强大门、围墙周界、宿舍门窗护栏等改造升级,充分利用缉毒犬、毒品检测仪等防控手段,构建坚实的物防屏障。实施“远程车载、单兵无线”监控项目,加快推进“一中心四系统”建设,实现应急指挥、视频监控、周界报警等系统的有效集成,构建高效集成的技防系统。坚持专群结合,积极发动周边群众参与联防联控,构建协同有力的联防机制。

——坚持三级研判排查机制。紧紧围绕“跑、死、伤、残、毒等重点隐患,坚持警队每天、场所每周、局每月定期研判排查,充分利用大数据,建立戒毒人员动态管理平台,全面摸排、逐人分析、包干到人。切实预知、预判、预防各种不安全稳定因素,牢牢把握安全稳定主动权。

——坚持安全风险清单整治机制。针对戒毒人员患病多、法纪意识差、自伤自残风险高等“四多四差四高”风险,建立安全风险隐患整改清单,明确责任领导、责任部门、责任人及整改措施、时限、验收等,加大局警务督查、场所专项督查、大队值班督查“三级”督查力度,落实风险隐患“问题不查清不放过、原因不查清不放过、隐患不整改不放过”要求,切实把安全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健全执法管理体系 以依法执法护平安

始终坚持执法管理“十个决不发生”,细化执法标准,规范执法流程,强化重点执法环节,深入推进执法管理规范化建设,确保不发生执法过错事件。

——细化执法管理标准。严格落实司法部规定,对戒毒人员接收、管理、探访、治疗、康复等执法管理工作标准进行细化,确保标准统一,依法公平。根据吸食毒品种类、戒毒进程、现实表现等,对戒毒人员进行分别、分类、分级、分期管理,完善不同期段管理标准,推进执法管理标准化。加强所务公开,主动接受戒毒人员(家属)以及社会执法监督员的监督,切实保障戒毒人员合法权益。

——规范执法管理流程。制定收治、管理、教育、治疗、康复等工作流程,确保各项执法管理工作公平公正。制定岗位民警执法管理一日规范工作流程,特别针对戒毒人员“六定位”、“六个管”,完善具体管理制度,确保管理规范有序。制定戒毒人员各个期段的流转标准、条件和程序,做到所内流转缜密科学、所外流转顺畅有序。

——强化重点执法环节。强化戒毒人员学习、生活、劳动、外诊外治四大现场管理,构筑严密的管控体系,切实做到依法管理、直接管理。强化诊断评估管理,对戒毒人员在生理脱毒、身心康复、行为表现、社会环境与适应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切实做到依法公开,评价客观。强化奖惩及变更执行管理,对戒毒人员奖励、惩罚及提前、延期、按期解除等,严格执行集体研究、结果公示制度;对涉及戒毒人员所外就医、所外执行、变更戒毒措施等执法活动,严格落实业务专家、社会监督员提前介入制度,切实做到依法依规,公平公正。

健全戒毒治疗体系 以科学康复固平安

始终坚持戒毒人员“病患者”的法律属性,健全完善戒毒治疗、疾病诊治、康复训练体系,科学实施戒毒康复,最大限度帮助戒毒人员恢复身体机能,巩固戒治质量。

——科学实施戒毒治疗。通过西医脱毒疗法,进行替代递减治疗,及时消除戒毒人员生理脱毒稽延性症状。实施中医扶正疗法,帮助戒毒人员恢复组织功能、增加免疫力。实施仪器辅助疗法,帮助戒毒人员缓解精神依赖。实施营养平衡疗法,恢复和增强戒毒人员生理功能,提高抵抗力和免疫力,切实巩固戒毒治疗效果。

——健全疾病诊治体系。加强戒毒人员疾病诊治,完善一般疾病所内医生门诊巡诊、较重疾病联合社会医生会诊、严重疾病社会医院诊治“三级诊治”制度,确保戒毒人员疾病得到及时治疗。加强中心医院手术室建设,拓展社会医院远程诊断治疗,与重医附一院建成远程诊疗系统,不断提升医疗水平。加强艾滋病、流行性、传染性和精神类疾病的监测,对稽延性症状严重人员、危重疾病人员、严重精神异常人员进行针对性治疗,建立疫情预警应急机制,确保无重大疫情发生。

——大力开展康复训练。加大与院校等科研机构的合作,编制康复训练手册,推进康复训练科学化。大力开展身体康复训练、心理康复训练、回归康复训练。

健全教育矫治体系 以提升质量强平安

始终聚焦教育戒治中心任务,贯彻落实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矫治工作考核标准,增强教育矫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教育矫治质量。

——提高教育矫治针对性。加强法律法规教育,强化戒毒人员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加强戒毒常识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帮助戒毒人员保持健康心理。

——丰富教育矫治内容。开展具有重庆特色的戒毒人员“三观六字”教育,提高戒毒人员明辨是非、向善向好、自控适应等九种综合能力;开展“生死观-启智”教育,引导其扬善弃恶;开展“是非观-明理”教育,引导其明理知耻;开展“价值观-担责”教育,引导其晓义担责。

——创新教育矫治方式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开展课堂化教育;以“6·26”禁毒宣传、“12·1”艾滋病关爱等主题活动为载体增强辅助教育吸引力;采取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方式增强拒毒能力教育。

健全队伍管理体系 以提高素能守平安

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四学四有”主题活动,坚持以党建带队建,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戒毒工作民警队伍。

——坚持政治建警。始终坚持把对党忠诚作为人民警察安身立命的根本和第一要求,把政治过硬作为首要标准,持续深入组织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对党忠诚的为警之魂铭刻在灵魂、融入到血脉,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确保队伍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素质强警。以戒毒工作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体能“三基”为重点,突出抓好实战化教育培训。持续深入推进“四有四化”主题练兵活动,着力提高履职尽责本领。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和储备,立足现有人才资源,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师、全科医生、康复训练师等业务培训,推进队伍专业化建设。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切实把政治素养高、能力素质强的青年优秀民警选拔到领导岗位,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有效增强班子战斗力。

——坚持从严治警。始终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教育引导民警始终做到讲政治、顾大局、懂规矩、守纪律,切实做到令行禁止,确保政令警令畅通。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制定民警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完善过错责任追究制和领导责任追究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