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事佬”让老社区更和谐

时间: 2017-10-11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018

“听说了没,老李跟他老婆和好了!”

“我晓得这件事,哎呀,老李终于想通了,不容易啊!真是一件好事!”

近日,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滨江社区书记打电话给李名(化名)的女儿小李,得知李名已经搬过去跟老婆和女儿一起住后,这消息就在社区传开了,居民们听说后都很高兴。要知道,李名之前恨他老婆姚芳(化名)那可是出了名的,这次在社区“和事佬”王远新等人的调解下,能跟姚芳和好如初,大家打心底里替他们一家人开心。

名字有误

夫妻离婚不成分居20年

今年68岁的李名和63岁的姚芳于1976年在云南结婚,姚芳生下女儿后,一家人回到重庆生活。李名和姚芳在一家工厂上班,可两人婚后感情一直不好,便协议离婚。准备办离婚手续时两人才发现,女方结婚证上的名字和身份证上的不一致。姚芳回到云南改名字,但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两人也一直没离成婚。

当时两人还年轻,为了这事经常吵架,甚至动手。李名认为这是姚芳不想离婚故意的,姚芳觉得是李名性格古怪不好相处,日子一长,事情就闹到了厂里。

厂里得知情况后给姚芳分了一间单身宿舍,姚芳便带着女儿搬了过去,剩下李名独居。两人这一分开就是20多年,没有办离婚证,平时也不往来。可别人只要一提起对方的名字,这对夫妻都十分生气。尤其是李名,见到姚芳都气得直喊:“你耽误我一辈子,我要砍死你。”就连女儿去看他都不开门。

抓住机会

“和事佬”帮他们和好如初

这一晃就到了2016年底,厂里的危房需要拆迁,李名居住的房子也在拆迁之列。这让社区“和事佬”王远新看到了机会。

“我从2004年起就开始关注李名,他一个人生活,很孤独。”王远新回忆,特别是最近两三年,李名经常拎几个馒头回家吃几天,身体越来越不好,情绪也不太对劲。

虽然王远新几次试图帮李名和姚芳调解都没有成功,但一遇到李名,他就找机会“套近乎”:“你啷个吃这么差哦,衣服还是洗一下啥。”“有没有肉吃,没有的话我给你端过来。”……就算李名没好气地回答:“哪个要你管!”王远新还是时常主动找他搭话,经常去关心他,希望能缓解一下李名的孤独。一来二往的,调解虽没有成功,但李名跟王远新倒是熟了,有什么心里话也会跟王远新讲。

这次厂里要拆迁,李名告诉王远新,房子拆迁后,他打算买一套房子住。王远新听后,趁机给李名做思想工作:“你这又是何必呢,姚芳那里不是有房子吗?你搬过去住,还能省下买房子的钱留给女儿。”

刚开始,李名并不同意,可在王远新和邻居们的多次劝说下,他终于动摇了,主动找到王远新请他帮忙调解。在王远新等人的帮助下,李名与姚芳开始有了往来。

今年1月20日,王远新把李名、姚芳和小李都叫到社区调解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劝解,吵了20多年的李名和姚芳终于和解了。

“我之前试探过姚芳的口风,她是愿意和好的,李名虽然嘴上骂姚芳,但对她还是有感情的,所以我才觉得他们两个有戏。”王远新说,当他得知李名前几日搬过去和老婆女儿一起住后,他也非常开心,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总结心得

与当事人拉近距离取得信任

“这件事多亏了王老师。”提起李名和姚芳和好的事,大家都说“和事佬”王远新功不可没。今年73岁的王远新年轻时当过政治老师,后来调到厂里当干部。2003年退休后,社区邀请他为居民们继续发挥余热,大家都习惯尊称他“王老师”。

2013年7月19日,茄子溪街道在滨江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居民小组之间建立“‘老街坊’和事佬协会”,推选出一批在居民中威望较高的居民作为老街坊志愿者,在发生邻里纠纷时,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王远新便是最早的协会成员之一,是街坊们信赖的“和事佬”。

如今,和事佬协会已经由当初的7名调解员发展到11名专职“和事佬”,年龄最小的都有60岁,王远新是这里面年龄最大的。

“这个活儿,没有热心和恒心还真的干不下来。”王远新说。“和事佬”也会经常吃“闭门羹”,因此,协会在挑选人时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自愿参加,有热心肠,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还要受得了居民们的气,并能一直坚持下去。

目前,和事佬协会在王远新、宋绍林、左其玉等调解员的努力下,已成功调解402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

“矛盾纠纷大部分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琐事。”王远新从调解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调解时要主动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不仅要真诚,还要讲智慧讲办法。先让双方宣泄了情绪再分别沟通,从情感上接近他们,才能取得双方的信任,愿意听调解员的话,接受和解。“帮理不帮亲,化解心结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王远新如是说。

“和事佬”们不仅帮居民们解决矛盾纠纷,平日里还主动关心帮助社区的老人们。“和事佬”郑德碧每天早上出门和下午回家都会去楼下看望独居的79岁老人陈老师;“和事佬”宋绍林多次帮73岁的邹大妈找房子,直到她满意为止……

“有了他们,我们社区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很多。”滨江社区负责人介绍,有了“和事佬”,辖区里的矛盾和争吵声比以前少了很多,这个老社区变得更和谐、安宁了。

 记者 杨 雪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和事佬”让老社区更和谐

“听说了没,老李跟他老婆和好了!”

“我晓得这件事,哎呀,老李终于想通了,不容易啊!真是一件好事!”

近日,大渡口区茄子溪街道滨江社区书记打电话给李名(化名)的女儿小李,得知李名已经搬过去跟老婆和女儿一起住后,这消息就在社区传开了,居民们听说后都很高兴。要知道,李名之前恨他老婆姚芳(化名)那可是出了名的,这次在社区“和事佬”王远新等人的调解下,能跟姚芳和好如初,大家打心底里替他们一家人开心。

名字有误

夫妻离婚不成分居20年

今年68岁的李名和63岁的姚芳于1976年在云南结婚,姚芳生下女儿后,一家人回到重庆生活。李名和姚芳在一家工厂上班,可两人婚后感情一直不好,便协议离婚。准备办离婚手续时两人才发现,女方结婚证上的名字和身份证上的不一致。姚芳回到云南改名字,但因种种原因没能成功,两人也一直没离成婚。

当时两人还年轻,为了这事经常吵架,甚至动手。李名认为这是姚芳不想离婚故意的,姚芳觉得是李名性格古怪不好相处,日子一长,事情就闹到了厂里。

厂里得知情况后给姚芳分了一间单身宿舍,姚芳便带着女儿搬了过去,剩下李名独居。两人这一分开就是20多年,没有办离婚证,平时也不往来。可别人只要一提起对方的名字,这对夫妻都十分生气。尤其是李名,见到姚芳都气得直喊:“你耽误我一辈子,我要砍死你。”就连女儿去看他都不开门。

抓住机会

“和事佬”帮他们和好如初

这一晃就到了2016年底,厂里的危房需要拆迁,李名居住的房子也在拆迁之列。这让社区“和事佬”王远新看到了机会。

“我从2004年起就开始关注李名,他一个人生活,很孤独。”王远新回忆,特别是最近两三年,李名经常拎几个馒头回家吃几天,身体越来越不好,情绪也不太对劲。

虽然王远新几次试图帮李名和姚芳调解都没有成功,但一遇到李名,他就找机会“套近乎”:“你啷个吃这么差哦,衣服还是洗一下啥。”“有没有肉吃,没有的话我给你端过来。”……就算李名没好气地回答:“哪个要你管!”王远新还是时常主动找他搭话,经常去关心他,希望能缓解一下李名的孤独。一来二往的,调解虽没有成功,但李名跟王远新倒是熟了,有什么心里话也会跟王远新讲。

这次厂里要拆迁,李名告诉王远新,房子拆迁后,他打算买一套房子住。王远新听后,趁机给李名做思想工作:“你这又是何必呢,姚芳那里不是有房子吗?你搬过去住,还能省下买房子的钱留给女儿。”

刚开始,李名并不同意,可在王远新和邻居们的多次劝说下,他终于动摇了,主动找到王远新请他帮忙调解。在王远新等人的帮助下,李名与姚芳开始有了往来。

今年1月20日,王远新把李名、姚芳和小李都叫到社区调解室,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劝解,吵了20多年的李名和姚芳终于和解了。

“我之前试探过姚芳的口风,她是愿意和好的,李名虽然嘴上骂姚芳,但对她还是有感情的,所以我才觉得他们两个有戏。”王远新说,当他得知李名前几日搬过去和老婆女儿一起住后,他也非常开心,自己这么多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总结心得

与当事人拉近距离取得信任

“这件事多亏了王老师。”提起李名和姚芳和好的事,大家都说“和事佬”王远新功不可没。今年73岁的王远新年轻时当过政治老师,后来调到厂里当干部。2003年退休后,社区邀请他为居民们继续发挥余热,大家都习惯尊称他“王老师”。

2013年7月19日,茄子溪街道在滨江社区居民委员会与居民小组之间建立“‘老街坊’和事佬协会”,推选出一批在居民中威望较高的居民作为老街坊志愿者,在发生邻里纠纷时,第一时间介入调解,将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王远新便是最早的协会成员之一,是街坊们信赖的“和事佬”。

如今,和事佬协会已经由当初的7名调解员发展到11名专职“和事佬”,年龄最小的都有60岁,王远新是这里面年龄最大的。

“这个活儿,没有热心和恒心还真的干不下来。”王远新说。“和事佬”也会经常吃“闭门羹”,因此,协会在挑选人时也有一定的要求,首先是自愿参加,有热心肠,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技巧,还要受得了居民们的气,并能一直坚持下去。

目前,和事佬协会在王远新、宋绍林、左其玉等调解员的努力下,已成功调解402件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在90%以上。

“矛盾纠纷大部分都来自于生活中的琐事。”王远新从调解工作中总结出了一些心得:调解时要主动拉近与当事人的距离,不仅要真诚,还要讲智慧讲办法。先让双方宣泄了情绪再分别沟通,从情感上接近他们,才能取得双方的信任,愿意听调解员的话,接受和解。“帮理不帮亲,化解心结是我们的最终目标。”王远新如是说。

“和事佬”们不仅帮居民们解决矛盾纠纷,平日里还主动关心帮助社区的老人们。“和事佬”郑德碧每天早上出门和下午回家都会去楼下看望独居的79岁老人陈老师;“和事佬”宋绍林多次帮73岁的邹大妈找房子,直到她满意为止……

“有了他们,我们社区的工作负担减轻了很多。”滨江社区负责人介绍,有了“和事佬”,辖区里的矛盾和争吵声比以前少了很多,这个老社区变得更和谐、安宁了。

 记者 杨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