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调解就要与群众‘粘’在一起”

时间: 2017-10-2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790


张泽友(左二)调解员调解纠纷现场

张泽友(右一)调解员回访调解当事人

“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对人民群众有特殊的感情,做基层调解工作,帮助人民群众‘圆梦’就是我的一个情结。”说这话的,是永川区司法局三教司法所所长、调委会委员张泽友。2005年从部队转业后,张泽友扎根基层,做了12年的调解工作,调解重大疑难纠纷128件,一般案件312件,简易案件1346件,调解成功率达98%。张泽友说,看着一件件纠纷调解成功后,当事人满怀笑容,真诚致谢的情景,便是他工作中得到的最大满足。

《12368工作法》

在永川区得到推广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张泽友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经常讲道:“调解工作不是夸夸其谈的茶肆,而是定纷止争的战场。”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需要在不断的学习、总结、实践中练就过硬的本领。

在工作和生活中,张泽友是个有“钉子精神”的好学之人,不管工作多么忙碌,时间多么紧张,他一直坚持学习,通过自学完成了法律专业本科的全部课程,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记者日前见到张泽友时,他正忙着整理自己的“十步调解法”。据了解,他先后提炼总结出了《人民调解八步法》《三教镇人民调解12368工作法》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四步曲》等人民调解经验成果。其中,《人民调解12368工作法》对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具有独特“疗效”。因此,这个工作法在永川区得到推广。

去年6月23日,由于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在厂房住宿的一小孩被洪水冲走,最终导致死亡。在厂里打工的死者父母认为这是工厂的责任,双方争议非常大。

这起重大纠纷出现后,三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这一重任交给了三教司法所,由张泽友负责牵头组织调解工作。张泽友严格按照《12368工作法》中的要旨,调动公安、法院、行政部门人员、村社干部、律师、受害人亲属等共同介入调解。经过领导小组集体研判、专家小组会诊把脉,调解小组制定了科学详细的调解方案,在各部门有条不紊的工作下,纠纷双方当事人愿意坐到一起进行调解。调解中,调解员经过长达5小时的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自愿达成了赔偿协议。纠纷解决后,双方还保持了以前正常的经营往来,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

换位思考为群众谋合法利益

在调解工作中,如果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化解纠纷就会轻而易举。这是张泽友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之一。他经常讲:“做群众的调解工作就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粘在一起,让群众离不开你。”对待群众,他放得下架子,抹得开面子,想得出法子,解决得了问题。工作中,他很会与群众“套近乎”“拉家常”,时常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为群众谋取合法利益。

化解纠纷时,他经常给群众端茶、倒水、让坐,热情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真诚地了解当事人的疾苦,主动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争取在和风细雨中把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这就是张泽友的“粘”功。

今年1月,镇上一家煤矿关闭,准备拆除设备。当地的个别人员准备阻止拆迁。

后来,这起纠纷交到了调委会。张泽友不辞辛苦,多次上门找到涉事人员了解情况。得知煤矿在开发前,跟当地村民小组签了租赁协议,达成了口头承诺的事项。然而,如今煤矿拆迁,导致协议提前终止,还未对土地进行复垦,煤矿的承诺也没有兑现,这才引起了村民不满。

随后,张泽友会同调委会的专家组成员,多次深入实地调查收集意见,寻找双方纠纷争议焦点,在找准问题,客观分析利害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做各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不断触碰和修正双方的底线。最终,经过数次座谈后,企业同意给予更多的补偿款。终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为这部分人争取到了最大利益,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重庆长安网 记者 舒楚寒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做好调解就要与群众‘粘’在一起”


张泽友(左二)调解员调解纠纷现场

张泽友(右一)调解员回访调解当事人

“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对人民群众有特殊的感情,做基层调解工作,帮助人民群众‘圆梦’就是我的一个情结。”说这话的,是永川区司法局三教司法所所长、调委会委员张泽友。2005年从部队转业后,张泽友扎根基层,做了12年的调解工作,调解重大疑难纠纷128件,一般案件312件,简易案件1346件,调解成功率达98%。张泽友说,看着一件件纠纷调解成功后,当事人满怀笑容,真诚致谢的情景,便是他工作中得到的最大满足。

《12368工作法》

在永川区得到推广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张泽友在化解矛盾纠纷中经常讲道:“调解工作不是夸夸其谈的茶肆,而是定纷止争的战场。”作为一名基层人民调解员,需要在不断的学习、总结、实践中练就过硬的本领。

在工作和生活中,张泽友是个有“钉子精神”的好学之人,不管工作多么忙碌,时间多么紧张,他一直坚持学习,通过自学完成了法律专业本科的全部课程,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和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

记者日前见到张泽友时,他正忙着整理自己的“十步调解法”。据了解,他先后提炼总结出了《人民调解八步法》《三教镇人民调解12368工作法》和《人民调解员业务培训四步曲》等人民调解经验成果。其中,《人民调解12368工作法》对于重大疑难矛盾纠纷的化解具有独特“疗效”。因此,这个工作法在永川区得到推广。

去年6月23日,由于暴雨导致山洪暴发,在厂房住宿的一小孩被洪水冲走,最终导致死亡。在厂里打工的死者父母认为这是工厂的责任,双方争议非常大。

这起重大纠纷出现后,三教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将这一重任交给了三教司法所,由张泽友负责牵头组织调解工作。张泽友严格按照《12368工作法》中的要旨,调动公安、法院、行政部门人员、村社干部、律师、受害人亲属等共同介入调解。经过领导小组集体研判、专家小组会诊把脉,调解小组制定了科学详细的调解方案,在各部门有条不紊的工作下,纠纷双方当事人愿意坐到一起进行调解。调解中,调解员经过长达5小时的努力,双方当事人最终自愿达成了赔偿协议。纠纷解决后,双方还保持了以前正常的经营往来,当事人对调解结果十分满意。

换位思考为群众谋合法利益

在调解工作中,如果能和群众打成一片,缩短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化解纠纷就会轻而易举。这是张泽友总结出来的工作方法之一。他经常讲:“做群众的调解工作就是要与群众打成一片,粘在一起,让群众离不开你。”对待群众,他放得下架子,抹得开面子,想得出法子,解决得了问题。工作中,他很会与群众“套近乎”“拉家常”,时常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为群众谋取合法利益。

化解纠纷时,他经常给群众端茶、倒水、让坐,热情地与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真诚地了解当事人的疾苦,主动做好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争取在和风细雨中把矛盾纠纷化解于无形,这就是张泽友的“粘”功。

今年1月,镇上一家煤矿关闭,准备拆除设备。当地的个别人员准备阻止拆迁。

后来,这起纠纷交到了调委会。张泽友不辞辛苦,多次上门找到涉事人员了解情况。得知煤矿在开发前,跟当地村民小组签了租赁协议,达成了口头承诺的事项。然而,如今煤矿拆迁,导致协议提前终止,还未对土地进行复垦,煤矿的承诺也没有兑现,这才引起了村民不满。

随后,张泽友会同调委会的专家组成员,多次深入实地调查收集意见,寻找双方纠纷争议焦点,在找准问题,客观分析利害关系的基础上,分别做各方当事人的思想工作,不断触碰和修正双方的底线。最终,经过数次座谈后,企业同意给予更多的补偿款。终于在不违反法律的基础上,为这部分人争取到了最大利益,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重庆长安网 记者 舒楚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