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时间: 2019-01-2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8690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记者今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为切实做好春节、全国和全市“两会”期间环境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降低环境安全风险,1月14日—3月31日,我市组织开展“两会一节”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据了解,本次行动将重点攻坚2014年以来历史遗留未销号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和2018年未完成整改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治工作。同时,针对敏感位置、重点行业开展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全市“三江”干流沿岸一公里范围内25家化工企业、沿岸59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化工园区、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经营单位、危废产生和经营单位、重金属企业、“涉油”企业及油气输送管线、饮用水源地为重点,对辖区环境风险企业进行全面、深入、彻底的拉网式排查。

此外,行动中将加强民用核设施、核技术利用单位等高风险企业的监督管理,特别对移动γ探伤源、工业Ⅱ类以上等高风险放射源的安全排查,对放射源安全定人定点责任制落实情况,放射源使用场所和位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相应的防护安全设施,废弃或闲置放射源是否安全可控和节假日放射源安全等重要部位重点时段的辐射安全监管。

“行动中,将加强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精细化管控”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一般工业固废渣场污染防治情况、工业园区污泥产生情况持续开展调查和隐患整治,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打击非法转移和倾倒固体废物违法行为,并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涉油”违法犯罪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加强对危险废物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处置企业的环境安全监管,积极组织、协调公安、城管、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

据悉,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专项行动将强化检查督导,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不定期对各区县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在“重点环境风险源登记及隐患排查整治管理系统”中定期对账盘点,检查进度。

同时,要求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准备,严格按照政务应急值班有关规定安排好值班值守工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和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市开展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本网讯(记者 朱颂扬)记者今日从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为切实做好春节、全国和全市“两会”期间环境安全工作,有效预防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降低环境安全风险,1月14日—3月31日,我市组织开展“两会一节”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百日攻坚行动。

据了解,本次行动将重点攻坚2014年以来历史遗留未销号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和2018年未完成整改的环境安全隐患问题的整治工作。同时,针对敏感位置、重点行业开展企业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以全市“三江”干流沿岸一公里范围内25家化工企业、沿岸59家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企业、化工园区、危化品生产使用储存经营单位、危废产生和经营单位、重金属企业、“涉油”企业及油气输送管线、饮用水源地为重点,对辖区环境风险企业进行全面、深入、彻底的拉网式排查。

此外,行动中将加强民用核设施、核技术利用单位等高风险企业的监督管理,特别对移动γ探伤源、工业Ⅱ类以上等高风险放射源的安全排查,对放射源安全定人定点责任制落实情况,放射源使用场所和位置,电离辐射警示标志和相应的防护安全设施,废弃或闲置放射源是否安全可控和节假日放射源安全等重要部位重点时段的辐射安全监管。

“行动中,将加强对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精细化管控”据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对一般工业固废渣场污染防治情况、工业园区污泥产生情况持续开展调查和隐患整治,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打击非法转移和倾倒固体废物违法行为,并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涉油”违法犯罪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加强对危险废物生产、使用、储存、运输、处置企业的环境安全监管,积极组织、协调公安、城管、建设等部门联合开展噪声污染专项整治。

据悉,为确保行动取得实效,专项行动将强化检查督导,以问题为导向,采取“四不两直”、明察暗访等方式不定期对各区县专项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现场核查,在“重点环境风险源登记及隐患排查整治管理系统”中定期对账盘点,检查进度。

同时,要求全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将加强应急值守和应急准备,严格按照政务应急值班有关规定安排好值班值守工作,做好应急物资储备,加强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制度,建立健全应急指挥和应急联动机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及“五个第一时间”要求,做好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