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寒山”

时间: 2019-01-24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027

  晚饭后带儿子散步,爬上一段长长的石梯,“远上寒山石径斜”儿子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山顶,自言自语念道。


  突然想起诗句里的“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奇怪,这寒冷寂静之山,何以让人如此钟情?浙江、江苏、广西等地则直接把“寒山”作为地名。非但地名,人名也有叫“寒山”的。唐代有诗人寒山子,考场不第,出家隐居于浙东天台山,据传“姑苏城外寒山寺”便因他“缚茆起居”而得名。寒山子的诗大白话居多,比如“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曾在五四运动时期重放光芒。台湾黄永武则认为:“唐人中以诗来写禅理,写得最多,写得境界最精湛的,应该是寒山。”


  人类本是群居动物,对繁华热闹之地趋之若鹜是常理,可“寒山”,以及枯、苦等代表的另一端,即孤独也时时吸引着一部分人。这部分人都是“高洁之士”,或自我标榜,或他人追封,他们常常隐居,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夫子算个特例,他的学问原本就是要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只有上达朝廷下至草野才能发挥治世之功,所以他主张入世。与之相反,佛道两教则主张出世解脱,无为而治。受儒道佛综合影响,入世和出世两种截然相反的路径可能殊途同归,于是一些人摸索出一条“终南捷径”。


  唐朝的卢藏用虽有文章硬功夫,但未被任用,于是隐居终南山。为何不隐居其他地方?因为终南山离都城长安近。隐居总得做点隐居的事,于是“学练气,为辟谷”,据说他将辟谷练到可以几天几夜不吃饭,而照样吹牛聊天精神抖擞。后来皇帝去了洛阳,他又跟着到附近的嵩山隐居,所以卢藏用后来得了个“随驾隐士”的称号。生怕别人找不到自己,分明是在“打广告”。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安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为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后来卢藏用说终南山“此中大有嘉处”,而司马承祯则嗤之以“仕宦之捷径耳”。刚入仕途的卢藏用尚能认真履职,比如武则天准备在万安山建造兴泰宫,他就上疏谏议爱民惜财。而随着当官日久,则“趑趄诡佞,专事权贵,奢靡淫纵”,又特别是和太平公主关系暧昧,所以被唐玄宗发配到偏远的岭表。后来许多人效仿卢藏用隐居在终南山,边隐居边写几首诗让人送给皇帝,杜甫、李白等人也这么干过。


  虽然如此,我还是相信有人真孤独。尼采认为,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梭罗则通过整整一本《瓦尔登湖》来阐释他对孤独的推崇。这种孤独往深处发展,要么会成为追问自我的哲学,要么会成为探求外在的自然科学。儒家也强调慎独,但只是为处理人际关系服务,而顺应自然的道教,也没有体系化研究人以外的东西,只用“道可道,非常道”含混过去,这或许是我们古代自然科学欠发达的重要原因。


  有人常常高喊口号“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可能他们没有遇到姜子牙这样的“大贤”。冯梦龙《智囊》记载,对于“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的齐地华士,姜子牙招不来就杀了他。“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我代表官方,你不离就算了,还要给别人做榜样,一起不理我,叫我怎么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


  一面歌颂视政治为污秽的隐士,一面又有人欺世盗名借政治谋利益,本质都把政治当龌龊,只是消极逃避和积极利用的区别,在这种认知下政治状态可想而知。平心而论,政治是谁也逃不脱的生活,现代文明国家则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只有当人们对政治的认识回归到了健康的心理,国家治理水平才会有更大进步。公权力不但要管,而且要管好,至于个人是否向往寒山,山寒心不寒,由他去吧。


  (作者单位:渝中区人大监察和法制委员会)


责编 覃蓝蓝 组版 李天琼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闲话“寒山”

  晚饭后带儿子散步,爬上一段长长的石梯,“远上寒山石径斜”儿子抬头看着不远处的山顶,自言自语念道。


  突然想起诗句里的“寒山”,“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日夕见寒山,便为独往客”“木落寒山静,江空秋月高”……奇怪,这寒冷寂静之山,何以让人如此钟情?浙江、江苏、广西等地则直接把“寒山”作为地名。非但地名,人名也有叫“寒山”的。唐代有诗人寒山子,考场不第,出家隐居于浙东天台山,据传“姑苏城外寒山寺”便因他“缚茆起居”而得名。寒山子的诗大白话居多,比如“有人笑我诗,我诗合典雅。不烦郑氏笺,岂用毛公解。”曾在五四运动时期重放光芒。台湾黄永武则认为:“唐人中以诗来写禅理,写得最多,写得境界最精湛的,应该是寒山。”


  人类本是群居动物,对繁华热闹之地趋之若鹜是常理,可“寒山”,以及枯、苦等代表的另一端,即孤独也时时吸引着一部分人。这部分人都是“高洁之士”,或自我标榜,或他人追封,他们常常隐居,神龙见首不见尾。孔夫子算个特例,他的学问原本就是要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只有上达朝廷下至草野才能发挥治世之功,所以他主张入世。与之相反,佛道两教则主张出世解脱,无为而治。受儒道佛综合影响,入世和出世两种截然相反的路径可能殊途同归,于是一些人摸索出一条“终南捷径”。


  唐朝的卢藏用虽有文章硬功夫,但未被任用,于是隐居终南山。为何不隐居其他地方?因为终南山离都城长安近。隐居总得做点隐居的事,于是“学练气,为辟谷”,据说他将辟谷练到可以几天几夜不吃饭,而照样吹牛聊天精神抖擞。后来皇帝去了洛阳,他又跟着到附近的嵩山隐居,所以卢藏用后来得了个“随驾隐士”的称号。生怕别人找不到自己,分明是在“打广告”。功夫不负有心人,“长安中召授左拾遗,神龙中,为礼部侍郎,兼昭文馆学士”。后来卢藏用说终南山“此中大有嘉处”,而司马承祯则嗤之以“仕宦之捷径耳”。刚入仕途的卢藏用尚能认真履职,比如武则天准备在万安山建造兴泰宫,他就上疏谏议爱民惜财。而随着当官日久,则“趑趄诡佞,专事权贵,奢靡淫纵”,又特别是和太平公主关系暧昧,所以被唐玄宗发配到偏远的岭表。后来许多人效仿卢藏用隐居在终南山,边隐居边写几首诗让人送给皇帝,杜甫、李白等人也这么干过。


  虽然如此,我还是相信有人真孤独。尼采认为,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的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梭罗则通过整整一本《瓦尔登湖》来阐释他对孤独的推崇。这种孤独往深处发展,要么会成为追问自我的哲学,要么会成为探求外在的自然科学。儒家也强调慎独,但只是为处理人际关系服务,而顺应自然的道教,也没有体系化研究人以外的东西,只用“道可道,非常道”含混过去,这或许是我们古代自然科学欠发达的重要原因。


  有人常常高喊口号“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可能他们没有遇到姜子牙这样的“大贤”。冯梦龙《智囊》记载,对于“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的齐地华士,姜子牙招不来就杀了他。“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我代表官方,你不离就算了,还要给别人做榜样,一起不理我,叫我怎么管理这么大一个国家?


  一面歌颂视政治为污秽的隐士,一面又有人欺世盗名借政治谋利益,本质都把政治当龌龊,只是消极逃避和积极利用的区别,在这种认知下政治状态可想而知。平心而论,政治是谁也逃不脱的生活,现代文明国家则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只有当人们对政治的认识回归到了健康的心理,国家治理水平才会有更大进步。公权力不但要管,而且要管好,至于个人是否向往寒山,山寒心不寒,由他去吧。


  (作者单位:渝中区人大监察和法制委员会)


责编 覃蓝蓝 组版 李天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