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黄葛萢

时间: 2019-07-23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9410

我很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外婆是个乡村小学教师,住在乡下的学校里,学校是一座土瓦结构的四合院,一堵朝东的围墙上开着校门。校门不远处,是一棵大黄葛树,那时,我觉得,除了天,就是这棵黄葛树最高了。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棵黄葛树下度过的。

我每年有一次爬上黄葛树的机会,那是春夏交接的时候,黄葛树掉完老叶,新芽刚生出,我们这里的人称它“黄葛萢”。那时,外婆会去别人家里,借一个很长的竹梯,搭在黄葛树干上,叫我顺着竹梯,上去摘黄葛萢。外婆会用一口大锅,把水烧沸腾了,将摘下来的黄葛萢倒进锅里,在沸腾的水里淖一道水,然后将淖了水的黄葛萢再用一口大的筲箕摊匀了,晒在那里。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的口粮就是加了黄葛萢的包谷糊。不过我不吃黄葛萢的包谷糊,因为很难吃,酸不说,还苦涩。但外婆说她喜欢吃,所以每顿都是先给我舀一碗纯包谷糊过后,她再加入一些黄葛萢在剩下的包谷糊里,每次加黄葛萢,我都觉得外婆很小家子气,因为她加黄葛萢过后的包谷糊糊,也刚好一碗。我问外婆:“那么多黄葛萢,不够可以多摘点来吃嘛。”外婆端着一碗全是黄葛萢的包谷糊回答我:“一碗就饱了,吃多了不消化,胀肚子。”

有一天,外婆突然晕倒在她的讲台上,她的学生把她抬到床上,一直没有苏醒。后来医生也来了,医生翻了外婆的眼皮,又掐了外婆的人中,然后对着来看外婆的校长和老师说:“饿的。”这期间,校长一直问我,我外婆把吃的粮食放在哪里了,找出来叫人煮点给外婆吃。我知道外婆平常都是把我们吃的粮食,放在她睡的床下的一个不大的坛子里,所以指给了校长。校长弯腰拿出那个坛子,看那坛子里的包谷面用手抓不到两把,不相信地对我问道:“别处还有没有?”我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赤脚医生不知给外婆打了一针什么针,外婆醒过来了。校长见外婆醒过来,就问外婆粮食放在哪里,好叫人煮一碗给外婆吃,问了很久,外婆不得已才指了指她躺的床下。我知道外婆指的就是我给校长说的那个坛子,校长明白过来,叫人把那两把包谷面拿去给外婆熬了,我看见校长背对着外婆,眼睛红红的,像我哭过的眼睛一样。

学校附近的人知道外婆晕倒了,都来看她,很多人都带着吃的东西,有掺了麦麸的包谷面,还有芋头种和野菜做的粑粑。外婆取了一部分,对那些人说:“不用这么多,马上就要发供应粮了,你们自己也没有多余,谢谢你们的好意。”有些人执意要给,就对外婆说:“老师,你收下吧,平时都是你接济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也该拿出点我们的心来。”还有人说:“老师你收下,收下,要不是你把你们的口粮分给我家孩子吃,我孩子早就不在了。”那天,我外婆家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粮食”。

日子逐渐好起来,上初中我就和外婆分开了,但每个寒暑假,去看外婆是我假期生活的重要部分。

有次暑假去外婆家,刚进校门,就看见已经是小学教师的舅舅跪在坝子里,外婆站在他对面比划着,像是在教训舅舅。

外婆八个子女,舅舅是她最爱的一个,也是她唯一的最小的儿子。我见舅舅跪着,跨进校门的脚不敢动,我正准备抽身躲开,等外婆教训完舅舅我才进去。外婆却看见了我,叫我进去,她一边和我打招呼,一边训斥着舅舅:“我们说好的,你去同学家玩三天,现在你回来是几的天了?”舅舅跪在那里,不敢回答。外婆继续训斥:“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说到做到,这个就叫守信,你做不到的,就不要答应,更何况,你要好的同学家境并不宽裕,你多耍几天,就要多麻烦别人几天,汤汤水水地吃吃喝喝,那不需要物力心力啊?真是不当家不知盐米贵!”停顿了一下,外婆又训斥:“我真不知道你在学校是怎样为人师表的!”

外婆一边教育舅舅,一边取下我背上的背包,去打水来给我洗脸换凉。已经要到中午时分,太阳刚烈,我看见跪着的舅舅满身都湿透了,额上的汗水像下雨,滴滴答答地把面前的土都淋湿了。

中午吃饭,外婆在回锅肉里杂了一些腌制的黄葛萢,另外的一碗蛋汤的打底,也是腌制的黄葛萢。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吃黄葛萢,它已经不再是我记忆里的味道,这次的黄葛萢,不但清香不说,那种淡淡的酸,在夏天里,莫名的爽口。

日子越过越好,外婆也退休了。退了休的外婆每到春夏交接,黄葛树换新芽的时候,都要叫人帮她摘一些黄葛萢来,她依旧用开水淖一道水,然后晾干淖了水的黄葛萢,再用一个坛子封闭储存起来。等节假日孩子们都到齐了,就会用黄葛萢做上一锅粥,再用黄葛萢做些菜肴,大家吃一顿黄葛萢宴。开饭的时候,外婆等大家坐好了,总要有段开场白:“日子好了,不能忘本,就像我们不能忘记黄葛萢,它救人命,也给人幸福。”

外婆九十三岁高龄离我们而去。

我们在她的坟前种了一棵黄葛树,年年春夏之际,黄葛萢总是那么葱郁。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外婆的黄葛萢

我很小就和外婆生活在一起。

外婆是个乡村小学教师,住在乡下的学校里,学校是一座土瓦结构的四合院,一堵朝东的围墙上开着校门。校门不远处,是一棵大黄葛树,那时,我觉得,除了天,就是这棵黄葛树最高了。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这棵黄葛树下度过的。

我每年有一次爬上黄葛树的机会,那是春夏交接的时候,黄葛树掉完老叶,新芽刚生出,我们这里的人称它“黄葛萢”。那时,外婆会去别人家里,借一个很长的竹梯,搭在黄葛树干上,叫我顺着竹梯,上去摘黄葛萢。外婆会用一口大锅,把水烧沸腾了,将摘下来的黄葛萢倒进锅里,在沸腾的水里淖一道水,然后将淖了水的黄葛萢再用一口大的筲箕摊匀了,晒在那里。

那段时间,我们每天的口粮就是加了黄葛萢的包谷糊。不过我不吃黄葛萢的包谷糊,因为很难吃,酸不说,还苦涩。但外婆说她喜欢吃,所以每顿都是先给我舀一碗纯包谷糊过后,她再加入一些黄葛萢在剩下的包谷糊里,每次加黄葛萢,我都觉得外婆很小家子气,因为她加黄葛萢过后的包谷糊糊,也刚好一碗。我问外婆:“那么多黄葛萢,不够可以多摘点来吃嘛。”外婆端着一碗全是黄葛萢的包谷糊回答我:“一碗就饱了,吃多了不消化,胀肚子。”

有一天,外婆突然晕倒在她的讲台上,她的学生把她抬到床上,一直没有苏醒。后来医生也来了,医生翻了外婆的眼皮,又掐了外婆的人中,然后对着来看外婆的校长和老师说:“饿的。”这期间,校长一直问我,我外婆把吃的粮食放在哪里了,找出来叫人煮点给外婆吃。我知道外婆平常都是把我们吃的粮食,放在她睡的床下的一个不大的坛子里,所以指给了校长。校长弯腰拿出那个坛子,看那坛子里的包谷面用手抓不到两把,不相信地对我问道:“别处还有没有?”我摇摇头说:“我不知道。”

赤脚医生不知给外婆打了一针什么针,外婆醒过来了。校长见外婆醒过来,就问外婆粮食放在哪里,好叫人煮一碗给外婆吃,问了很久,外婆不得已才指了指她躺的床下。我知道外婆指的就是我给校长说的那个坛子,校长明白过来,叫人把那两把包谷面拿去给外婆熬了,我看见校长背对着外婆,眼睛红红的,像我哭过的眼睛一样。

学校附近的人知道外婆晕倒了,都来看她,很多人都带着吃的东西,有掺了麦麸的包谷面,还有芋头种和野菜做的粑粑。外婆取了一部分,对那些人说:“不用这么多,马上就要发供应粮了,你们自己也没有多余,谢谢你们的好意。”有些人执意要给,就对外婆说:“老师,你收下吧,平时都是你接济我们,这个时候,我们也该拿出点我们的心来。”还有人说:“老师你收下,收下,要不是你把你们的口粮分给我家孩子吃,我孩子早就不在了。”那天,我外婆家的桌子上,堆满了各种“粮食”。

日子逐渐好起来,上初中我就和外婆分开了,但每个寒暑假,去看外婆是我假期生活的重要部分。

有次暑假去外婆家,刚进校门,就看见已经是小学教师的舅舅跪在坝子里,外婆站在他对面比划着,像是在教训舅舅。

外婆八个子女,舅舅是她最爱的一个,也是她唯一的最小的儿子。我见舅舅跪着,跨进校门的脚不敢动,我正准备抽身躲开,等外婆教训完舅舅我才进去。外婆却看见了我,叫我进去,她一边和我打招呼,一边训斥着舅舅:“我们说好的,你去同学家玩三天,现在你回来是几的天了?”舅舅跪在那里,不敢回答。外婆继续训斥:“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说到做到,这个就叫守信,你做不到的,就不要答应,更何况,你要好的同学家境并不宽裕,你多耍几天,就要多麻烦别人几天,汤汤水水地吃吃喝喝,那不需要物力心力啊?真是不当家不知盐米贵!”停顿了一下,外婆又训斥:“我真不知道你在学校是怎样为人师表的!”

外婆一边教育舅舅,一边取下我背上的背包,去打水来给我洗脸换凉。已经要到中午时分,太阳刚烈,我看见跪着的舅舅满身都湿透了,额上的汗水像下雨,滴滴答答地把面前的土都淋湿了。

中午吃饭,外婆在回锅肉里杂了一些腌制的黄葛萢,另外的一碗蛋汤的打底,也是腌制的黄葛萢。这是我第一次认真地吃黄葛萢,它已经不再是我记忆里的味道,这次的黄葛萢,不但清香不说,那种淡淡的酸,在夏天里,莫名的爽口。

日子越过越好,外婆也退休了。退了休的外婆每到春夏交接,黄葛树换新芽的时候,都要叫人帮她摘一些黄葛萢来,她依旧用开水淖一道水,然后晾干淖了水的黄葛萢,再用一个坛子封闭储存起来。等节假日孩子们都到齐了,就会用黄葛萢做上一锅粥,再用黄葛萢做些菜肴,大家吃一顿黄葛萢宴。开饭的时候,外婆等大家坐好了,总要有段开场白:“日子好了,不能忘本,就像我们不能忘记黄葛萢,它救人命,也给人幸福。”

外婆九十三岁高龄离我们而去。

我们在她的坟前种了一棵黄葛树,年年春夏之际,黄葛萢总是那么葱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