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气小屋”服务基层社会大治理

时间: 2020-07-10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245

  近年来,黔江区司法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根据城南街道青坪社区李家溪易地安置和征地拆迁安置区特点,以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和气小屋”为抓手,搭建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四大平台”,推进“五乐”社区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实现社会治理“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小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借力“和气小屋”搭建心理咨询与疏导平台,营造社区“和”氛围。根据安置区入住人员互相不熟悉的特点,以“和气小屋”为平台,设立心理咨询师工作点,开展专业咨询与疏导,及时收集掌握群众思想状态、性格特点等资料信息,常态化组织开展“拉家常”等邻里联谊和“五好家庭”评比活动,推动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和谐氛围。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共开展心理辅导(咨询)6件次,组织“拉家常”150余次,开展“五好家庭”评比4次。

  借力“和气小屋”创建纠纷调解新品牌,营造社区“和”环境。打造“和气小屋”品牌调解室,吸纳“五老人员”、乡贤、律师、退休法官等人员为“和事佬”,探索出了“以和为贵”“诚实守信”“遵章守纪”“拉家常”“公序良俗”为主要内容的矛盾纠纷调处“五要诀”, 2016年以来共有效化解纠纷300余件。试点推进“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机制,针对安置区内突发新情况、新问题,由调解员开展先期调处、稳控到位,同时及时引入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调处提供指导和法律意见,提升社区人民调解员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借力“和气小屋”打造普法新阵地,培育社区“和”意识。借力“和气小屋”宣传窗口作用,由区普法志愿者分会入驻“和气小屋”深入开展“普法赶场”“法律进农家”志愿服务活动,普及“法治黔江”“黔江政法”等普法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惠民生”“以案说法”等服务品牌作用,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融入其中,着力提升小区内群众法律素养。截至目前,该社区已成功创建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区”。

  借力“和气小屋”创新法律服务新模式,培育社区“和”习惯。将“和气小屋”作为小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提供法律“一站式”服务,落实法律顾问定点值班、咨询;打造线下“流动法律诊所”+“流动法律代办台”的双服务模式,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入户式”服务;配置智能查询一体机,打造线上“智慧司法”服务平台,拓展法律服务渠道;以“现场+远程”零距离服务方式,实行法律服务全方位覆盖,打通安置区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培育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2019年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余次,接受法律援助咨询40余件。

  记者 孙红波 通讯员 陈 斌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和气小屋”服务基层社会大治理

  近年来,黔江区司法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能,根据城南街道青坪社区李家溪易地安置和征地拆迁安置区特点,以打造符合当地实际的“和气小屋”为抓手,搭建基层司法行政服务“四大平台”,推进“五乐”社区和民主法治示范社区建设,实现社会治理“同频共振”,有效提升小区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借力“和气小屋”搭建心理咨询与疏导平台,营造社区“和”氛围。根据安置区入住人员互相不熟悉的特点,以“和气小屋”为平台,设立心理咨询师工作点,开展专业咨询与疏导,及时收集掌握群众思想状态、性格特点等资料信息,常态化组织开展“拉家常”等邻里联谊和“五好家庭”评比活动,推动群众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营造出轻松舒适的和谐氛围。据不完全统计,自2016年以来,共开展心理辅导(咨询)6件次,组织“拉家常”150余次,开展“五好家庭”评比4次。

  借力“和气小屋”创建纠纷调解新品牌,营造社区“和”环境。打造“和气小屋”品牌调解室,吸纳“五老人员”、乡贤、律师、退休法官等人员为“和事佬”,探索出了“以和为贵”“诚实守信”“遵章守纪”“拉家常”“公序良俗”为主要内容的矛盾纠纷调处“五要诀”, 2016年以来共有效化解纠纷300余件。试点推进“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机制,针对安置区内突发新情况、新问题,由调解员开展先期调处、稳控到位,同时及时引入法律顾问,由法律顾问对新问题、新情况的调处提供指导和法律意见,提升社区人民调解员解决新情况、新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借力“和气小屋”打造普法新阵地,培育社区“和”意识。借力“和气小屋”宣传窗口作用,由区普法志愿者分会入驻“和气小屋”深入开展“普法赶场”“法律进农家”志愿服务活动,普及“法治黔江”“黔江政法”等普法微信公众号,充分发挥“法律援助惠民生”“以案说法”等服务品牌作用,打造法治文化广场、法治文化长廊,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相关法律融入其中,着力提升小区内群众法律素养。截至目前,该社区已成功创建为市级“民主法治示范区”。

  借力“和气小屋”创新法律服务新模式,培育社区“和”习惯。将“和气小屋”作为小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点,提供法律“一站式”服务,落实法律顾问定点值班、咨询;打造线下“流动法律诊所”+“流动法律代办台”的双服务模式,提供法律援助、法律咨询“入户式”服务;配置智能查询一体机,打造线上“智慧司法”服务平台,拓展法律服务渠道;以“现场+远程”零距离服务方式,实行法律服务全方位覆盖,打通安置区法律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培育群众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良好习惯。2019年共解答群众法律咨询120余次,接受法律援助咨询40余件。

  记者 孙红波 通讯员 陈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