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奖者向仲怀:打开通往蚕桑新世界之门

时间: 2020-12-07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55

  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向仲怀,呕心沥血60余年,建成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打造全球最强的蚕桑团队,让“新丝绸之路”的传统基因绽放光芒。

  大学毕业便投身蚕桑60年

  1937年,向仲怀出生于涪陵,4年后,因日机轰炸涪陵,向家被迫迁回武隆凤来乡。幸运的是,他的童年在战火中就读私塾,接触到《四书》《五经》等国学典籍,在儒家诗书礼的启蒙教育长大。

  私塾、中学、涪陵农校、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向仲怀一步步与蚕桑结缘,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大学毕业后,年仅22岁的向仲怀作为四川省蚕病工作组成员被派往射洪县,在当地蚕病重灾区驻点查找病源。那段日子,随着春蚕一批批莫名死去,工作组的人相继离开,只剩下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夏儒山和向仲怀两人。他们坚持每天跑蚕房、收标本、解剖观察,广泛寻找病因。

  经历了4个多月的艰苦探寻,他们终于发现了连年灾害性蚕病病原为家蚕壁虱,为诊断和防治解决了关键问题,并由此将蚕茧单产从5公斤恢复到25公斤,为当地增收5亿元以上。

  “科技工作者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会为蚕农切实增加经济效益。”这次经历,让向仲怀坚定了为蚕农服务的初心。

  而后六十余年,他从给我国家蚕遗传学奠基人蒋同庆教授做助手,到主持该项工作,并带领团队建成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六十多年的埋头苦干,向仲怀组建平台、带领团队绘制出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世界第一张桑树基因组框架图、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蚕类基因组变异图谱、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框架图……他为人类推开了通往蚕桑新世界的那扇大门,带领我国蚕业科学研究迈上了世界领跑地位。


  推陈出新 重构蚕桑产业体系

  “我们搞蚕学基础科研就是服务百姓,这是科学家的根本任务。”于是,向仲怀带领团队开始研究蚕桑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从2006年开始,他走遍了全国所有蚕区,对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思考。

  2008年,农业部组建了全国蚕桑技术体系,向仲怀担任首席科学家,开始推动蚕桑产业体系的重构与变革。

  “谋衣者不艰于蚕,而难于桑”。养蚕离不开栽桑。按照传统观念桑叶只能养蚕,一旦蚕丝行情不好,就会出现蚕农毁桑弃蚕的情况。造成栽桑毁桑的周期性循环,严重伤农。

  “现代蚕桑业不能固守传统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单——模式,必须建立新的技术体系,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必须升级转型。”为此,向仲怀提出了“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方略,并成功开创了“桑产业”的各式新业态,打破了千年来“栽桑养蚕”单一用途的局限,开拓出“栽桑养人”(食品桑、水果桑、药用桑)、“栽桑养畜”(饲料桑)、“栽桑养地”(生态桑)等宽阔天地。

  向仲怀所引领的“桑产业”的发展,为养蚕业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跳出了“茧贱毁桑、茧贵栽桑”的恶性循环,从而实现了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链延伸、结构性改变、增长模式升级的基础上,他以“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作为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目标,指导企业开展桑资源全元素开发的高值化利用,将桑树用于大西北治理荒漠化、大西南治理大面积石漠化、矿区生态修复、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用桑叶开发桑叶茶、桑叶粉、桑饲料、桑果酒、桑果干、桑果酱;用桑枝桑根栽培食用菌、制中药材……创造出了一条高效的“经桑之道”。

  向仲怀认为,桑产业的提出只是现代蚕桑产业重构的第一步。蚕仍然应当居蚕桑产业的主导地位,蚕丝蛋白仍然应当以更多特有的功能满足人类新的需求,特别在医药、健康领域蕴有巨大潜力,甚至在智能化领域也可望成为宝贵材料。


  殚精竭虑 引领蚕桑人才成长

  “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饱尽春蚕收罢茧,更殚余力付樵苏。”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这首《科桑》,是向仲怀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为蚕桑业不竭奉献的写照。

  而今83岁的向仲怀,作为造就了全球最大最强蚕桑学团队的“新丝绸之路的领航人”,逐渐把目光转向了下一代桑蚕学科英才的培养上。

  “我国蚕业科技和生产体系长期处于跟踪日本、消化引进成果的状态,持续半个世纪里缺乏根本性突破。这与今天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这是十年前向仲怀对团队和业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

  从那时起,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势在必然,这需要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作支撑,而科技创新的根本希望,在于人才。

  西南大学的蚕桑团队举世闻名,但在向仲怀看来,这仅仅是一个基础,他希望的是全国蚕桑人才团队的全面进步,因为“这是振兴我国传统蚕丝产业的需要,是弘扬祖国蚕丝文化的需要,这需要一批人,需要许多个团队”。

  为此,向仲怀带领团队建立了全国唯一的蚕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等桑蚕界交流平台。每次交流活动上他所做的专题报告,都汇集着他闪烁的思想火花,向年轻一代桑蚕人提出他与时俱进研究的蚕桑产业问题,并适时传达指导性意见。

  “这些年来,我们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着,一批批年轻人从对产业陌生到对产业熟悉,从开始说外行话到成为说专业话,从学习者到成为专家甚至骨干力量。”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表示,在向仲怀的引领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造就了一批蚕桑人才的成长发展。

  丝绸之路上,几代中国桑蚕人用扎实研究和不懈努力换来了领跑地位,而向仲怀院士那双窥探到了蚕桑秘密的眼睛,也将永远注视着在这条路上奋进的新一代蚕桑人。

  记者 唐孝忠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获奖者向仲怀:打开通往蚕桑新世界之门

  获首届“重庆市杰出英才奖”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南大学蚕学与系统生物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向仲怀,呕心沥血60余年,建成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打造全球最强的蚕桑团队,让“新丝绸之路”的传统基因绽放光芒。

  大学毕业便投身蚕桑60年

  1937年,向仲怀出生于涪陵,4年后,因日机轰炸涪陵,向家被迫迁回武隆凤来乡。幸运的是,他的童年在战火中就读私塾,接触到《四书》《五经》等国学典籍,在儒家诗书礼的启蒙教育长大。

  私塾、中学、涪陵农校、西南农学院蚕桑专业,向仲怀一步步与蚕桑结缘,一干就是大半辈子。

  大学毕业后,年仅22岁的向仲怀作为四川省蚕病工作组成员被派往射洪县,在当地蚕病重灾区驻点查找病源。那段日子,随着春蚕一批批莫名死去,工作组的人相继离开,只剩下四川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夏儒山和向仲怀两人。他们坚持每天跑蚕房、收标本、解剖观察,广泛寻找病因。

  经历了4个多月的艰苦探寻,他们终于发现了连年灾害性蚕病病原为家蚕壁虱,为诊断和防治解决了关键问题,并由此将蚕茧单产从5公斤恢复到25公斤,为当地增收5亿元以上。

  “科技工作者的每一个重大发现,都会为蚕农切实增加经济效益。”这次经历,让向仲怀坚定了为蚕农服务的初心。

  而后六十余年,他从给我国家蚕遗传学奠基人蒋同庆教授做助手,到主持该项工作,并带领团队建成世界最大的家蚕基因库。六十多年的埋头苦干,向仲怀组建平台、带领团队绘制出世界第一张家蚕基因组框架图、世界第一张桑树基因组框架图、迄今为止最详尽的蚕类基因组变异图谱、家蚕微孢子虫基因组框架图……他为人类推开了通往蚕桑新世界的那扇大门,带领我国蚕业科学研究迈上了世界领跑地位。


  推陈出新 重构蚕桑产业体系

  “我们搞蚕学基础科研就是服务百姓,这是科学家的根本任务。”于是,向仲怀带领团队开始研究蚕桑产业的振兴与发展。从2006年开始,他走遍了全国所有蚕区,对蚕桑产业发展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和思考。

  2008年,农业部组建了全国蚕桑技术体系,向仲怀担任首席科学家,开始推动蚕桑产业体系的重构与变革。

  “谋衣者不艰于蚕,而难于桑”。养蚕离不开栽桑。按照传统观念桑叶只能养蚕,一旦蚕丝行情不好,就会出现蚕农毁桑弃蚕的情况。造成栽桑毁桑的周期性循环,严重伤农。

  “现代蚕桑业不能固守传统的栽桑、养蚕——缫丝——织绸的单——模式,必须建立新的技术体系,主动适应国家发展战略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产业必须升级转型。”为此,向仲怀提出了“立桑为业、多元发展”方略,并成功开创了“桑产业”的各式新业态,打破了千年来“栽桑养蚕”单一用途的局限,开拓出“栽桑养人”(食品桑、水果桑、药用桑)、“栽桑养畜”(饲料桑)、“栽桑养地”(生态桑)等宽阔天地。

  向仲怀所引领的“桑产业”的发展,为养蚕业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跳出了“茧贱毁桑、茧贵栽桑”的恶性循环,从而实现了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链延伸、结构性改变、增长模式升级的基础上,他以“生态型、多元化、高效益、可持续”作为现代蚕桑产业发展目标,指导企业开展桑资源全元素开发的高值化利用,将桑树用于大西北治理荒漠化、大西南治理大面积石漠化、矿区生态修复、库区生态屏障建设;用桑叶开发桑叶茶、桑叶粉、桑饲料、桑果酒、桑果干、桑果酱;用桑枝桑根栽培食用菌、制中药材……创造出了一条高效的“经桑之道”。

  向仲怀认为,桑产业的提出只是现代蚕桑产业重构的第一步。蚕仍然应当居蚕桑产业的主导地位,蚕丝蛋白仍然应当以更多特有的功能满足人类新的需求,特别在医药、健康领域蕴有巨大潜力,甚至在智能化领域也可望成为宝贵材料。


  殚精竭虑 引领蚕桑人才成长

  “斧斤留得万枯株,独速槎牙立暝途。饱尽春蚕收罢茧,更殚余力付樵苏。”南宋诗人范成大的这首《科桑》,是向仲怀的座右铭,也是他一生为蚕桑业不竭奉献的写照。

  而今83岁的向仲怀,作为造就了全球最大最强蚕桑学团队的“新丝绸之路的领航人”,逐渐把目光转向了下一代桑蚕学科英才的培养上。

  “我国蚕业科技和生产体系长期处于跟踪日本、消化引进成果的状态,持续半个世纪里缺乏根本性突破。这与今天国内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相适应。”这是十年前向仲怀对团队和业界人士常说的一句话。

  从那时起,他就敏锐地意识到,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势在必然,这需要大批科技创新成果作支撑,而科技创新的根本希望,在于人才。

  西南大学的蚕桑团队举世闻名,但在向仲怀看来,这仅仅是一个基础,他希望的是全国蚕桑人才团队的全面进步,因为“这是振兴我国传统蚕丝产业的需要,是弘扬祖国蚕丝文化的需要,这需要一批人,需要许多个团队”。

  为此,向仲怀带领团队建立了全国唯一的蚕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等桑蚕界交流平台。每次交流活动上他所做的专题报告,都汇集着他闪烁的思想火花,向年轻一代桑蚕人提出他与时俱进研究的蚕桑产业问题,并适时传达指导性意见。

  “这些年来,我们亲眼看到和亲身经历着,一批批年轻人从对产业陌生到对产业熟悉,从开始说外行话到成为说专业话,从学习者到成为专家甚至骨干力量。” 家蚕基因组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代方银表示,在向仲怀的引领下,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造就了一批蚕桑人才的成长发展。

  丝绸之路上,几代中国桑蚕人用扎实研究和不懈努力换来了领跑地位,而向仲怀院士那双窥探到了蚕桑秘密的眼睛,也将永远注视着在这条路上奋进的新一代蚕桑人。

  记者 唐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