垫江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用乡贤文化推动农村善治

时间: 2020-12-25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65

  近年来,垫江县长龙镇通过颂“古贤”、引进“今贤”、培育“新贤”,将乡村治理工作植于为民办实事之中,化解了纠纷,赢得了民心,汇聚了力量,充分发挥了乡贤文化在涵养文明乡风、加强社会治理、助推乡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乡贤文化助力乡村“德治+善治”新模式。

  “乡贤在村民中享有较高威望,是农村最大的人才资源,是引导乡村经济发展、乡风文明、乡村善治的强大正能量。”长龙镇党委书记杨琼表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就业,留守群体老龄化日渐凸显,一些乡村出现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现象,激活乡贤文化的初衷是就是想要对症下药。

  “镇里经过调研发现,一些退休干部、退休职工、老教师和老医生等,德高望重有威信,处事公道能服人,与群众沟通往往更交心贴心。”杨琼介绍说,长龙镇弘扬乡贤文化,对新乡贤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涵,将新乡贤定位为党委政府掌握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村干部身边的“好助手”,老百姓心里的“公道人”,村民们学习的“好榜样”。就这样,一场立足本地传承乡贤文化的新乡贤文明行动拉开了序幕,乡贤也成为长龙镇基层工作的高频词汇。

  为让新乡贤更好地发挥作用,长龙镇还提出了“新乡贤转村风、用村风促民风”的工作理念,通过院坝会、微宣讲、梦想课堂等活动,开展学乡贤、用乡贤活动;同步建设“龙田翰林广场”、举办“龙田翰林大讲堂”、开办“高桥坝老周说理堂”……,致力让崇文尚德的中华传统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今年以来,长龙镇又推选出了8名奋发有为的“青年乡贤”和30余名品学兼优的“小乡贤”。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在乡贤群体的共同引领下,长龙镇子女不孝、兄弟离心、辍学厌学等现象越来越少。

  “乡贤的影响不是来自行政力,而是来自人格的感召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杨琼深有感触地说,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扎根乡土,贴近百姓,紧接地气,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种最朴素的精神原动力。通过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优势,将自治、法治、德治融为一体,从而为乡村社会实现“乡风文明”、保障“治理有效”进行了新探索,更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了新尝试。

  记者 徐兴勇 通讯员 周迎迎 陈午清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垫江县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 用乡贤文化推动农村善治

  近年来,垫江县长龙镇通过颂“古贤”、引进“今贤”、培育“新贤”,将乡村治理工作植于为民办实事之中,化解了纠纷,赢得了民心,汇聚了力量,充分发挥了乡贤文化在涵养文明乡风、加强社会治理、助推乡村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走出了乡贤文化助力乡村“德治+善治”新模式。

  “乡贤在村民中享有较高威望,是农村最大的人才资源,是引导乡村经济发展、乡风文明、乡村善治的强大正能量。”长龙镇党委书记杨琼表示,随着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就业,留守群体老龄化日渐凸显,一些乡村出现道德滑坡、世风日下现象,激活乡贤文化的初衷是就是想要对症下药。

  “镇里经过调研发现,一些退休干部、退休职工、老教师和老医生等,德高望重有威信,处事公道能服人,与群众沟通往往更交心贴心。”杨琼介绍说,长龙镇弘扬乡贤文化,对新乡贤赋予了具有时代特点的新内涵,将新乡贤定位为党委政府掌握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村干部身边的“好助手”,老百姓心里的“公道人”,村民们学习的“好榜样”。就这样,一场立足本地传承乡贤文化的新乡贤文明行动拉开了序幕,乡贤也成为长龙镇基层工作的高频词汇。

  为让新乡贤更好地发挥作用,长龙镇还提出了“新乡贤转村风、用村风促民风”的工作理念,通过院坝会、微宣讲、梦想课堂等活动,开展学乡贤、用乡贤活动;同步建设“龙田翰林广场”、举办“龙田翰林大讲堂”、开办“高桥坝老周说理堂”……,致力让崇文尚德的中华传统深入生活、扎根群众。今年以来,长龙镇又推选出了8名奋发有为的“青年乡贤”和30余名品学兼优的“小乡贤”。嘉言懿行,垂范乡里。在乡贤群体的共同引领下,长龙镇子女不孝、兄弟离心、辍学厌学等现象越来越少。

  “乡贤的影响不是来自行政力,而是来自人格的感召力,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杨琼深有感触地说,乡贤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扎根乡土,贴近百姓,紧接地气,汇聚向上向善的力量,是一种最朴素的精神原动力。通过充分发挥乡贤的作用优势,将自治、法治、德治融为一体,从而为乡村社会实现“乡风文明”、保障“治理有效”进行了新探索,更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提供了新尝试。

  记者 徐兴勇 通讯员 周迎迎 陈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