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我市将从这些方面破题

时间: 2021-02-22 来源: 重庆法制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91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暨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涉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已全面完成。2021年是推动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迈好第一步的开局之年,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将从多个方面破题。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我市一方面将加快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合理提出“十四五”时期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机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规划;另一方面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将按照“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目标,持续推进濑溪河、临江河等重点流域保护与修复,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快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纳入国考的74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满足考核要求。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将以“主城提升、两群提质、工程减污、川渝联动”为重点,深化“重庆蓝”五大举措,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加大冬春季蓝天保卫战攻坚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力度,提高污染天气应对能力,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浓度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在土壤、农业农村污染及固废治理方面,将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全面实施污染地块“一张图”管理,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持续开展危险废物3年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此外,我市还将协同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生态廊道建设,共同推进跨界水体污染治理,深化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深入开展川渝联合执法,探索制定修订统一的环保标准;协调统筹推进治水、建林、禁渔、防灾、护文,协调深化实施国土绿化提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矿山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参与推进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记者 朱颂扬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1年我市将从这些方面破题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2021年全市生态环境暨林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涉生态环境保护9项约束性指标已全面完成。2021年是推动我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迈好第一步的开局之年,如何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我市将从多个方面破题。

  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21年,我市一方面将加快编制“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合理提出“十四五”时期目标指标、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保障机制,围绕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大数据等领域,编制实施生态环境领域专项规划;另一方面以减污降碳为抓手,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推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

  在水污染治理方面,将按照“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目标,持续推进濑溪河、临江河等重点流域保护与修复,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加快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确保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纳入国考的74个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满足考核要求。

  在大气污染治理方面,将以“主城提升、两群提质、工程减污、川渝联动”为重点,深化“重庆蓝”五大举措,加强细颗粒物与臭氧协同控制,加大冬春季蓝天保卫战攻坚和夏秋季臭氧污染防控力度,提高污染天气应对能力,确保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细颗粒物浓度达到国家考核要求。

  在土壤、农业农村污染及固废治理方面,将深化“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全面实施污染地块“一张图”管理,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持续开展危险废物3年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5%以上,土壤、地下水环境质量保持稳定。

  此外,我市还将协同推进长江、嘉陵江、乌江等生态廊道建设,共同推进跨界水体污染治理,深化危险废物跨省市转移“白名单”制度,深入开展川渝联合执法,探索制定修订统一的环保标准;协调统筹推进治水、建林、禁渔、防灾、护文,协调深化实施国土绿化提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矿山生态修复、湿地保护、水土流失及石漠化治理,参与推进广阳岛片区开展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开展“绿盾2021”自然保护地强化监督。

  记者 朱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