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里的新闻

时间: 2021-05-14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14

  ◎李常强

  “新闻”最早在我记忆里,是每天19时准时响起的新闻联播,是街旁老人在太阳下翻阅的报纸,是出租车上手机里传出的广播声音。

  真正接触新闻工作,是因为所在单位岗位的调整。当领导丢给我一沓报纸,告诉我以后要写新闻时,我瞬间石化,作为理工男,心里只有三个声音——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现实告诉我,生活不仅仅要诗和远方,还要苟且,就这样,我走进了新闻。

  没有任何新闻知识、从业经验,也没有老师和教材,就自己学。但一个季度后,通讯、消息,报告文学等等,我还是傻傻分不清。依旧停留在仿写稿子、听安排写内容阶段,对什么是新闻,如何捕捉新闻线索,如何撰写新闻稿件,依旧毫无概念。“零上稿”的“战绩”,毫无悬念地将我踢出了“新闻界”。

  那一年我27岁。

  也许是挫败后的羞耻感,也许是青春不服输的热血,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新闻,了解新闻,学习新闻。慢慢地,我发现新闻是一个好东西,能从中了解国家大事,也能从中认识升斗小民,能知道政策走向,也能看到人间百态。无论是央视官宣,还是都市频道,都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世界的精彩。

  如今,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我渐渐发现,新闻不再是官方的事,也不再是媒体才能干的活,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写作者、传播者和受众,也可能成为新闻舆论的受害人或受益人。这个时代的新闻如此鲜活,如此变化多端,也如此真实。新闻成了与每个人密不可分的东西,而我也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再次开启了新闻生涯。

  2020年,时隔12年,我又干起了新闻宣传工作。这次我没有抵触,没有惊惧,有的只是平静与力争做好的赤诚之心。单位的官宣新闻不敢闲散随意,我再次将新闻基础知识恶补一番,现在的我已对新闻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新闻敏感,能捕捉新闻线索。随着一篇篇新闻稿件的发表,看着因宣传让优秀同事和身边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众所周知,我心里暖暖的。

  我想,我已经感受到了新闻对于我的价值,明白了新闻对于我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康监狱)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我眼里的新闻

  ◎李常强

  “新闻”最早在我记忆里,是每天19时准时响起的新闻联播,是街旁老人在太阳下翻阅的报纸,是出租车上手机里传出的广播声音。

  真正接触新闻工作,是因为所在单位岗位的调整。当领导丢给我一沓报纸,告诉我以后要写新闻时,我瞬间石化,作为理工男,心里只有三个声音——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现实告诉我,生活不仅仅要诗和远方,还要苟且,就这样,我走进了新闻。

  没有任何新闻知识、从业经验,也没有老师和教材,就自己学。但一个季度后,通讯、消息,报告文学等等,我还是傻傻分不清。依旧停留在仿写稿子、听安排写内容阶段,对什么是新闻,如何捕捉新闻线索,如何撰写新闻稿件,依旧毫无概念。“零上稿”的“战绩”,毫无悬念地将我踢出了“新闻界”。

  那一年我27岁。

  也许是挫败后的羞耻感,也许是青春不服输的热血,从那以后,我开始关注新闻,了解新闻,学习新闻。慢慢地,我发现新闻是一个好东西,能从中了解国家大事,也能从中认识升斗小民,能知道政策走向,也能看到人间百态。无论是央视官宣,还是都市频道,都给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世界的精彩。

  如今,随着自媒体的兴起,我渐渐发现,新闻不再是官方的事,也不再是媒体才能干的活,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的写作者、传播者和受众,也可能成为新闻舆论的受害人或受益人。这个时代的新闻如此鲜活,如此变化多端,也如此真实。新闻成了与每个人密不可分的东西,而我也在微信、微博等平台上再次开启了新闻生涯。

  2020年,时隔12年,我又干起了新闻宣传工作。这次我没有抵触,没有惊惧,有的只是平静与力争做好的赤诚之心。单位的官宣新闻不敢闲散随意,我再次将新闻基础知识恶补一番,现在的我已对新闻有了新的了解和认识,具备了一定的新闻敏感,能捕捉新闻线索。随着一篇篇新闻稿件的发表,看着因宣传让优秀同事和身边鲜为人知的感人事迹众所周知,我心里暖暖的。

  我想,我已经感受到了新闻对于我的价值,明白了新闻对于我的意义。

  (作者单位:长康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