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带笑颜 对口帮扶助振兴

时间: 2021-07-27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878

  蓝天白云下,粉嫩的荷花竞相开放;田坎边,游人兴致盎然地钓着龙虾……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图景出现在距离武隆城区东北部约7公里的芙蓉街道堰塘村。

芙蓉街道堰塘村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委托,7月21日至23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马奇柯带队深入武隆区芙蓉街道、火炉镇、江口镇、沧沟乡、后坪乡等地,慰问了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调研,推动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美丽乡村带动旅游经济

  武隆区芙蓉街道堰塘村原为市级贫困村,2017年达到整村脱贫。在乡村振兴中,堰塘村依托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政策优势,落实各级政府资源配置,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本土乡贤和社会投资者、青年人才等回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如今,堰塘村已发展荷花150亩,小龙虾50亩,种植林果2000亩,培育壮大“芙蓉翡翠梨”“堰塘荷虾”等品牌,形成了集休闲观光、美食餐饮、陶艺体验、户外运动等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

马奇柯一行在江口镇银厂村走访

  沿着乌江旁的319国道,调研组一行来到距武隆城区约28公里的江口镇银厂村,从村口步行约3分钟,就到达了观景点,碧波荡漾、青峦叠嶂的自然美景映入眼帘。据银厂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云介绍,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银厂村将抓住机遇,立足区域优势和乌江丰富水资源,积极配合开展银厂坝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乌江秘境、魅力水乡”。

  在后坪乡文凤村,调研组一行见证了昔日的“深度贫困乡”蜕变为山水如画、风景如诗的“先行小康乡”。“有44户村民以田、地、林、房10年经营权折资合股联营,每年能为他们实现保底分红52万余元。”后坪乡党委书记宗小华介绍,脱贫攻坚以来,后坪乡在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强的亲自挂帅下,在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全力支持、指导下,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以“幸福后坪·云上苗寨”为主题打造天池苗寨,从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在火炉镇鲁家村,调研组通过了解牛、羊养殖基地发展情况,调研组真切感受到村民的致富喜悦。鲁家村位于火炉镇东北地带,海拔500至1680米,利用海拔落差优势,鲁家村以畜禽养殖为抓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今年已经卖了10头牛,大的能卖2万多,小的能卖1万多。”徐德常谈起自家牛场的收获,笑得合不拢嘴。徐德常是鲁家村当地有名的肉牛养殖大户。然而在2015年前,家中6口人的他家还是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政策扶持等因素,徐德常开始发展肉牛养殖,这不仅让他脱了贫,更致了富,该牛场最多时存栏50余头,现有30头牛,年产值达到25至30万元。

马奇柯一行火炉镇鲁家村了解当地发展情况

  距离徐德常的牛场不远处,村民徐树正忙着放自家200余只山羊出栏吃草。2019年,徐树以山羊养殖场为产品原材料的基础上成立了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铺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独特模式,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羊肉产业链,成功打造火炉铺“碗碗羊肉”这一亮眼的名片。

  “2021年,我乡发展特色产业西瓜3000亩、蔬菜3000亩、烤烟900亩、甜竹1000亩、林果80亩,引进板角山羊母羊550只……”沧沟乡党委书记黄庆介绍,沧沟乡在产业发展上大胆探索新路,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沧沟乡已拥有“沧沟西瓜”和“板角山羊”两个国家地理标识,“沧沟西瓜”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重庆市著名商标称号。“秀丽山水、甜美沧沟”,探索创建中国山地型乡村振兴典范,该乡乡村振兴规划正在逐渐成型。

  “武隆苕粉、羊角豆腐干、苗岭猪腰枣、苗岭生态牛肉……”市委政法委派驻羊角街道苗岭村第一书记王锡兵谈起村里的特色农副产品如数家珍,信心满满。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1930年6月2日,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来到后坪坝开辟革命根据地,6月13日,后坪坝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在讲解员的介绍中,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的历史沿革。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加强统筹,市文旅委积极推动,重庆红岩联线专业指导,当地党委政府对4000平方米左右的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进行发掘和修复,收集整理红色革命故事,编印《后坪星火》红色革命文化书籍,配套建设了后坪坝苏维埃政府史迹展览馆,展区面积达180平方米,包含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历史场景和一批相关文物的展陈,展馆配套15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2000米红色文化观览步道。截至目前,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已开展参观游览活动135余场,接待参观人次达3722人,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给后坪乡村旅游增添了一处亮丽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后坪乡苏维埃政府遗址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在后坪,在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的推动下,正成为武隆乡村振兴一线的自觉行动。“7月22日上午,市公安局工会成员40余人成为沧沟村第一批参观学习者。”据沧沟乡沧沟村第一书记陈明辉介绍,沧沟村正深挖红色文化,并在乡党委政府和驻乡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在沙台铺农业社恢复和建设了贺龙元帅部驻扎地旧址,这里也将成为沧沟乡第一个红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为传承革命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从“法治扶贫”到“法治促进乡村振兴”

  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最大的感受就是“法治”正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在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的引导下,武隆区各帮扶乡镇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巩固拓展“法治扶贫”方式,创新“法治促进乡村振兴”方式。

  芙蓉街道堰塘村坚持以民法育人、民德化人、民俗聚人、民礼树人,以“四民立人”行动为抓手,有效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小事村民理事会调、大事支部调、涉法事项专业调,该村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民主与法治示范村、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

调研芙蓉街道堰塘村

  早在2017年,后坪乡首创“法治扶贫”新模式,建立后坪乡法治扶贫工作室,制定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创建标准,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建设,将普法延伸到村组农家大院,维权工作从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做起。后坪乡白石村“让一让”人民调解室,被表彰为“全市先进基层调解组织”,白石村被评选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加强普法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运用好现代信息化和互联网手段,打造平安智慧乡村;学习和借鉴好枫桥经验,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陈明辉介绍,沧沟村不断加强以法治建设为主线,通过法治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以实干实绩赢得百姓口碑

  “政和文凤 法畅苗寨”“消费扶贫落实处 村民增收又致富 乡村振兴再帮扶 山乡勤亲乐呼呼”。在调研过程中,后坪乡文凤村及白石村为调研组一行送来了锦旗,用最朴实的语言感谢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大力关心和支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脱贫攻坚以来,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驻乡驻村的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因村派人精准”要求,把精兵强将派到第一线,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工作队伍,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如今,在如火如荼开展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20个成员单位,向武隆区15个乡镇选派驻乡工作队员和驻村第一书记共34人。乡村振兴驻乡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进驻武隆区以来,扎根一线,坚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争做体民情、知民意的领头人。如今担任驻沧沟乡工作队队长、市公安局二级巡视员的杨成,2018年曾担任武隆区后坪乡驻乡工作队队长,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他再次请缨到沧沟乡驻乡工作队。重庆文理学院党政办督查科科长李云,年初还在巫溪县任脱贫攻坚村第一书记,这次因文理学院由市教委帮扶集团调整到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李云又再次主动请缨,到武隆区江口镇银厂村作第一书记,这种“人不下马、马不解鞍”的精神劲头让村民们赞口不绝。

  坚决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

  5月19日,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沧沟乡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对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市委政法委帮扶武隆乡村振兴集团重整行装再出发。

会议现场

马奇柯在会上提出相关要求

  7月22日下午,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工作推进会在武隆区沧沟乡召开。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马奇柯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委托,代表帮扶集团向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致以慰问。会议要求,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重大意义,强化法治保障,注重规划引领,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营造学法律、促振兴的良好氛围;要抓住帮扶工作“牛鼻子”,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贫困乡镇和贫困人口“扶上马再送一程”,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富起来;要进一步激励和督促驻乡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融得进、干得好、帮得准,心中有责任,胸中有蓝图,手中有办法,脚下有泥土,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当好“火车头”“先锋队”,发挥“田秀才”“连心桥”作用,以实干实绩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驻乡工作队的“领头羊”职责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实行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经常到村调研指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记者 何玮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绿水青山带笑颜 对口帮扶助振兴

  蓝天白云下,粉嫩的荷花竞相开放;田坎边,游人兴致盎然地钓着龙虾……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图景出现在距离武隆城区东北部约7公里的芙蓉街道堰塘村。

芙蓉街道堰塘村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定点帮扶乡村振兴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工作要求,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委托,7月21日至23日,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马奇柯带队深入武隆区芙蓉街道、火炉镇、江口镇、沧沟乡、后坪乡等地,慰问了奋战在乡村振兴第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就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调研,推动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帮扶工作走深走实。

  美丽乡村带动旅游经济

  武隆区芙蓉街道堰塘村原为市级贫困村,2017年达到整村脱贫。在乡村振兴中,堰塘村依托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政策优势,落实各级政府资源配置,优化招商引资环境,吸引本土乡贤和社会投资者、青年人才等回流参与乡村振兴建设。如今,堰塘村已发展荷花150亩,小龙虾50亩,种植林果2000亩,培育壮大“芙蓉翡翠梨”“堰塘荷虾”等品牌,形成了集休闲观光、美食餐饮、陶艺体验、户外运动等融合发展的乡村旅游模式。

马奇柯一行在江口镇银厂村走访

  沿着乌江旁的319国道,调研组一行来到距武隆城区约28公里的江口镇银厂村,从村口步行约3分钟,就到达了观景点,碧波荡漾、青峦叠嶂的自然美景映入眼帘。据银厂村驻村第一书记李云介绍,在未来的乡村振兴过程中,银厂村将抓住机遇,立足区域优势和乌江丰富水资源,积极配合开展银厂坝旅游项目建设,打造“乌江秘境、魅力水乡”。

  在后坪乡文凤村,调研组一行见证了昔日的“深度贫困乡”蜕变为山水如画、风景如诗的“先行小康乡”。“有44户村民以田、地、林、房10年经营权折资合股联营,每年能为他们实现保底分红52万余元。”后坪乡党委书记宗小华介绍,脱贫攻坚以来,后坪乡在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书记刘强的亲自挂帅下,在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全力支持、指导下,激发乡村旅游新活力,以“幸福后坪·云上苗寨”为主题打造天池苗寨,从而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壮大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在火炉镇鲁家村,调研组通过了解牛、羊养殖基地发展情况,调研组真切感受到村民的致富喜悦。鲁家村位于火炉镇东北地带,海拔500至1680米,利用海拔落差优势,鲁家村以畜禽养殖为抓手,带领村民脱贫致富。“今年已经卖了10头牛,大的能卖2万多,小的能卖1万多。”徐德常谈起自家牛场的收获,笑得合不拢嘴。徐德常是鲁家村当地有名的肉牛养殖大户。然而在2015年前,家中6口人的他家还是贫困户。依靠自身努力、政策扶持等因素,徐德常开始发展肉牛养殖,这不仅让他脱了贫,更致了富,该牛场最多时存栏50余头,现有30头牛,年产值达到25至30万元。

马奇柯一行火炉镇鲁家村了解当地发展情况

  距离徐德常的牛场不远处,村民徐树正忙着放自家200余只山羊出栏吃草。2019年,徐树以山羊养殖场为产品原材料的基础上成立了重庆市武隆区火炉铺食品有限公司,通过“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独特模式,形成“养殖、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羊肉产业链,成功打造火炉铺“碗碗羊肉”这一亮眼的名片。

  “2021年,我乡发展特色产业西瓜3000亩、蔬菜3000亩、烤烟900亩、甜竹1000亩、林果80亩,引进板角山羊母羊550只……”沧沟乡党委书记黄庆介绍,沧沟乡在产业发展上大胆探索新路,形成了一批特色产业,沧沟乡已拥有“沧沟西瓜”和“板角山羊”两个国家地理标识,“沧沟西瓜”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并获得重庆市著名商标称号。“秀丽山水、甜美沧沟”,探索创建中国山地型乡村振兴典范,该乡乡村振兴规划正在逐渐成型。

  “武隆苕粉、羊角豆腐干、苗岭猪腰枣、苗岭生态牛肉……”市委政法委派驻羊角街道苗岭村第一书记王锡兵谈起村里的特色农副产品如数家珍,信心满满。

  用好红色资源打造文化品牌

  “1930年6月2日,四川红军第二路游击队来到后坪坝开辟革命根据地,6月13日,后坪坝苏维埃政府宣告成立。”在讲解员的介绍中,调研组深入了解了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的历史沿革。为传播红色文化、传承革命精神,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加强统筹,市文旅委积极推动,重庆红岩联线专业指导,当地党委政府对4000平方米左右的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进行发掘和修复,收集整理红色革命故事,编印《后坪星火》红色革命文化书籍,配套建设了后坪坝苏维埃政府史迹展览馆,展区面积达180平方米,包含革命历史、英雄人物、历史场景和一批相关文物的展陈,展馆配套1500平方米文化广场和2000米红色文化观览步道。截至目前,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已开展参观游览活动135余场,接待参观人次达3722人,后坪坝苏维埃政府遗址给后坪乡村旅游增添了一处亮丽的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观后坪乡苏维埃政府遗址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不仅是在后坪,在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的推动下,正成为武隆乡村振兴一线的自觉行动。“7月22日上午,市公安局工会成员40余人成为沧沟村第一批参观学习者。”据沧沟乡沧沟村第一书记陈明辉介绍,沧沟村正深挖红色文化,并在乡党委政府和驻乡工作队的大力支持下,在沙台铺农业社恢复和建设了贺龙元帅部驻扎地旧址,这里也将成为沧沟乡第一个红色文化革命教育基地,为传承革命精神起到重要作用。

  从“法治扶贫”到“法治促进乡村振兴”

  调研组一路走、一路看,最大的感受就是“法治”正不断为乡村振兴赋能。在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的引导下,武隆区各帮扶乡镇加快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乡村法治建设,巩固拓展“法治扶贫”方式,创新“法治促进乡村振兴”方式。

  芙蓉街道堰塘村坚持以民法育人、民德化人、民俗聚人、民礼树人,以“四民立人”行动为抓手,有效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体系,村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用法、解决问题靠法,小事村民理事会调、大事支部调、涉法事项专业调,该村先后被评为重庆市民主与法治示范村、重庆市乡村治理示范村。

调研芙蓉街道堰塘村

  早在2017年,后坪乡首创“法治扶贫”新模式,建立后坪乡法治扶贫工作室,制定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创建标准,积极推进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建设,将普法延伸到村组农家大院,维权工作从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做起。后坪乡白石村“让一让”人民调解室,被表彰为“全市先进基层调解组织”,白石村被评选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加强普法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意识;完善村民自治、村级议事决策、民主协商等制度机制;运用好现代信息化和互联网手段,打造平安智慧乡村;学习和借鉴好枫桥经验,实行网格化管理和精细化服务,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陈明辉介绍,沧沟村不断加强以法治建设为主线,通过法治促进乡村振兴,打造平安乡村、法治乡村,提高乡村治理水平。

  以实干实绩赢得百姓口碑

  “政和文凤 法畅苗寨”“消费扶贫落实处 村民增收又致富 乡村振兴再帮扶 山乡勤亲乐呼呼”。在调研过程中,后坪乡文凤村及白石村为调研组一行送来了锦旗,用最朴实的语言感谢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在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工作中的大力关心和支持。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脱贫攻坚以来,市委政法委扶贫集团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驻乡驻村的系列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因村派人精准”要求,把精兵强将派到第一线,锻造了一支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工作队伍,成为了脱贫攻坚战场上的生力军和主力军。

  如今,在如火如荼开展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20个成员单位,向武隆区15个乡镇选派驻乡工作队员和驻村第一书记共34人。乡村振兴驻乡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进驻武隆区以来,扎根一线,坚持吃在村、住在村、干在村,争做体民情、知民意的领头人。如今担任驻沧沟乡工作队队长、市公安局二级巡视员的杨成,2018年曾担任武隆区后坪乡驻乡工作队队长,在乡村振兴新战场,他再次请缨到沧沟乡驻乡工作队。重庆文理学院党政办督查科科长李云,年初还在巫溪县任脱贫攻坚村第一书记,这次因文理学院由市教委帮扶集团调整到市委政法委帮扶集团,李云又再次主动请缨,到武隆区江口镇银厂村作第一书记,这种“人不下马、马不解鞍”的精神劲头让村民们赞口不绝。

  坚决扛起乡村振兴政治责任

  5月19日,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会议在沧沟乡召开,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对脱贫攻坚帮扶工作进行了系统总结,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市委政法委帮扶武隆乡村振兴集团重整行装再出发。

会议现场

马奇柯在会上提出相关要求

  7月22日下午,市委政法委乡村振兴帮扶集团工作推进会在武隆区沧沟乡召开。市委政法委副书记马奇柯受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强委托,代表帮扶集团向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的驻村第一书记致以慰问。会议要求,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乡村振兴的政治责任,精准落实“五个振兴”要求;要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法治保障的重大意义,强化法治保障,注重规划引领,增强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乡村振兴的能力,营造学法律、促振兴的良好氛围;要抓住帮扶工作“牛鼻子”,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对贫困乡镇和贫困人口“扶上马再送一程”,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时加快发展乡村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富起来;要进一步激励和督促驻乡驻村干部下得去、蹲得住、融得进、干得好、帮得准,心中有责任,胸中有蓝图,手中有办法,脚下有泥土,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当好“火车头”“先锋队”,发挥“田秀才”“连心桥”作用,以实干实绩赢得老百姓的支持;要加强组织领导、统筹管理,充分发挥驻乡工作队的“领头羊”职责作用,推动各成员单位实行项目、资金、责任“三捆绑”,经常到村调研指导,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

  记者 何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