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声音辨真伪,智能客服上千次挫败“不法分子”骗局

时间: 2021-08-17 来源: 重庆日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56

  “先生,您好,我们将再次验证您的身份,请说出您收到的随机短信验证码。”

  近日,一名自称刘XX的人在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平台申请消费贷款,在提供了身份信息后,被该公司智能电话客服要求念随机短信验证码。

  “6、8、7、9”根据要求,刘XX随即念完了验证码。但下一秒,他却傻眼了——智能客服那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再次响起——“对不起,您并非借款人本人,借款申请无法通过审核。”

  这是一次马上消费的内部测试。测试中,由于真正的刘XX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获知,他不知不觉中成了“信贷欺诈”的受害者。所幸的是,他上次在马上消费借款后,留下了一段录音。而这段录音,成为了智能客服挫败“不法分子”骗局的关键。

  为啥要做这种测试?话要从头说起。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构建起了智能风控系统,将大量信贷业务放在线上开展。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在利用智能化技术破解金融机构的智能风控系统,给金融机构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风险防控手段,带来严峻的挑战。

  面对挑战,马上消费投入大量人力研究声纹识别技术,力图构建更加牢固的反信贷欺诈“防火墙”。2019年11月,该公司成功研发出声纹识别技术,打算经测试后用于贷款风险防控等领域。

  “据研究,声纹与指纹具有相似性——基本不会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声纹特征。而声纹识别,则是根据待识别语音的声纹特征,识别该段语音所对应说话人的过程。”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解释,相对于近年来流行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具有采集用户声纹特征信息、完成身份认证更方便的优势。金融机构客户只需远程通过手机或信贷平台说一段话,即可完成声纹采集或声纹验证。

  实际操作中,马上消费会在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引导用户通过朗读指定内容进行声纹注册。而后,当客户在线上申请贷款时,智能电话客服会发短信验证码让其说出来,以验明真伪。其声纹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7%。近1年多来,在该公司逾千次的内部测试中,声纹识别技术成功阻击了逾千次“信贷欺诈”行为,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光红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听声音辨真伪,智能客服上千次挫败“不法分子”骗局

  “先生,您好,我们将再次验证您的身份,请说出您收到的随机短信验证码。”

  近日,一名自称刘XX的人在马上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平台申请消费贷款,在提供了身份信息后,被该公司智能电话客服要求念随机短信验证码。

  “6、8、7、9”根据要求,刘XX随即念完了验证码。但下一秒,他却傻眼了——智能客服那不带任何感情的声音再次响起——“对不起,您并非借款人本人,借款申请无法通过审核。”

  这是一次马上消费的内部测试。测试中,由于真正的刘XX身份信息被“不法分子”获知,他不知不觉中成了“信贷欺诈”的受害者。所幸的是,他上次在马上消费借款后,留下了一段录音。而这段录音,成为了智能客服挫败“不法分子”骗局的关键。

  为啥要做这种测试?话要从头说起。

  近年来,随着智能化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各类金融机构纷纷构建起了智能风控系统,将大量信贷业务放在线上开展。但与此同时,不法分子也在利用智能化技术破解金融机构的智能风控系统,给金融机构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风险防控手段,带来严峻的挑战。

  面对挑战,马上消费投入大量人力研究声纹识别技术,力图构建更加牢固的反信贷欺诈“防火墙”。2019年11月,该公司成功研发出声纹识别技术,打算经测试后用于贷款风险防控等领域。

  “据研究,声纹与指纹具有相似性——基本不会有两个人具有相同的声纹特征。而声纹识别,则是根据待识别语音的声纹特征,识别该段语音所对应说话人的过程。”马上消费相关负责人解释,相对于近年来流行的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声纹识别具有采集用户声纹特征信息、完成身份认证更方便的优势。金融机构客户只需远程通过手机或信贷平台说一段话,即可完成声纹采集或声纹验证。

  实际操作中,马上消费会在征得客户同意的前提下,引导用户通过朗读指定内容进行声纹注册。而后,当客户在线上申请贷款时,智能电话客服会发短信验证码让其说出来,以验明真伪。其声纹识别的准确率,高达97%。近1年多来,在该公司逾千次的内部测试中,声纹识别技术成功阻击了逾千次“信贷欺诈”行为,于是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重庆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