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营商“软环境”打造桥头堡排头兵

时间: 2021-09-10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132

重庆市荣昌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对标国际一流

以营商“软环境”打造桥头堡排头兵

国家级生猪大数据运营中心

  核心提示:

  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庆市荣昌区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也是多年来川渝两地合作的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无疑让荣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荣昌区瞄准时机,抢抓机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四川毗邻地区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排头兵”。

 

  全面发力: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畅通国际国内经济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荣昌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充分发挥“桥头堡”优势,奋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积极作为收获累累硕果

  争取支持成果显著,功能平台推进顺利,与周边合作联系不断强化,内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围绕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荣昌区积极作为,精心谋划、认真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

  据了解,畜牧科技城、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区域性畜禽基因库、夏布等荣昌的11项重大发展诉求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争取到“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荣昌隆昌4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发展产业带项目”“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4个项目纳入两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为区县独立实施的投资最大项目。“荣昌隆昌产业大道(双昌大道)”“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等5个项目纳入《2021年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

  同时,内江荣昌共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两省市共推的十大合作平台之一,纳入《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中,目前总体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待两省市政府常务会审定,并同步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同样作为两省市共推的十大合作平台之一,由川南渝西十市(区)共同建设,目前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初步形成,发展规划也在同步编制。

  荣昌区政府去年分别与四川省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资阳市政府签订2020年行动计划,共涉及6大领域77项重点任务。区级36个部门与四川省市、县部门签订双边、多边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共152项。与重庆市其他区县和四川省市、县合作开展活动27项。中央和川渝两省市各级领导到荣昌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30次,四川省市区县11个党政代表团到荣昌座谈交流,区级相关领导和部门出访四川省相关市、县考察学习双城经济圈推进事宜32次。

  该区还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及7个专项工作组;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2021年工作要点,并成立由区领导牵头、各部门落实人员的工作专班,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容错纠错等工作机制;全区上下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精神。

  多头发力推进重点事项

  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荣昌区紧扣“交通强国”战略,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内联外通、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动基础设施内联外通。荣昌区推动快速连接川南地区,完善成渝两地交通网络,着力构建“四向通道”。提高东西向运输能力,打通南北向铁路通道,争取主城至永川至荣昌轨道交通纳入规划;加快重庆至自贡至乐山城际铁路前期工作,连接雅眉乐自城际铁路,打通联结西藏、尼泊尔的西向通道;争取南充至荣昌至泸州城际铁路纳入规划;争取尽快启动老成渝铁路江津至荣昌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大内高速、荣昌南环线、永川至荣昌至自贡高速公路建设,全力争取安岳至荣昌(荣昌北环高速)、荣昌至合江高速公路纳入规划,推动尽快形成成渝地区1小时通勤圈;争取重庆主城至永川快速通道延伸至荣昌,并连通成自城际快速通道。同时,积极推动跨区域重大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最大日输气量300万方天然气主管线全线建成通气,努力打造页岩气区域中心脱水站。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共建。荣昌区优化确立“6+1”产业体系,在全市创新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入选2020年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中国西部陶瓷之都。发起成立“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荣昌高新区纳入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川渝两省市政府提出的毗邻地区共建10个合作功能平台之一。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在三台、达州、内江等四川区域以及黑龙江、贵州等地建设区域市场20余个,实现生猪与白条交易并行,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并依托永荣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渝西川南综合物流园。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荣昌区充分发挥畜牧科技资源、平台、人才等优势,高标准打造国家畜牧科技城,助力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同意,加快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全力支持重庆市畜科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畜牧科研强院,支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万人以上规模的特色高校,成功引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来荣办学,致力打造成渝地区首个联合科技企业孵化器。

  ——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共保。荣昌区发起并组织召开渝西川南七区县环保协作会,建立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内江市、泸州市分别联合印发《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度工作方案》,并共同制定了《2021年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工作方案》;牵头发起大足·荣昌·泸州濑溪河流域一体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与永川、大足、内江、泸州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建立大气数据共享机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交叉督导帮扶。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荣昌区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例如,与泸州、永川、江津共同组建渝西川南乡村教育联盟,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合作建设荣昌妇女儿童医院,与泸州实现社会保险等领域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携手毗邻地区在荣昌举办汽车消费节、外贸优品汇、食品展示展销会、美食大赛、重庆好礼节等活动,建立川渝首个联合警务室和联合检查站,打造“渝西川南”一流车管所及车辆查验场。

 

  精准发力:

  深化“放管服”

  优化营商环境

 

  荣昌区以全市打造对标国际营商环境为契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作为、探索创新,促进“与全市对比有待改善”指标的优化提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放”出活力“管”出公平

  荣昌区切实在“放”上下功夫,通过放权赋能、强基扩能、精简提能,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做优服务载体、实现高效便捷。

  该区加大镇街权力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清理力度,下放部分事项管理权限,在6个特大镇街统一设置市场主体自助服务区,涵盖电子税务局、企业开办专区、社保查询专区等,配置帮办员,引导群众自助办理开票、企业开办、社保信息查询等相关业务,进一步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和距离。2021年上半年共完成代办申请并免费邮寄224件次,镇街就近自助办理2800余人次。

  同时,投入资金开展三级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所有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00%标准化建成使用,100%达到规范化运行。并试点推广“一窗综办”,整合业务相近的窗口业务,进一步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对未入驻大厅的业务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接办,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深化“放”的同时,荣昌区着力在“管”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

  荣昌区认真建立抽查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随机抽查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内设科室、岗位人员的职责;强化业务指导,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应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同时,在重庆率先落实知识产权公证保护措施,是全市唯一将中国公证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全功能落地的区县。

  打造贴心周到的服务环境

  荣昌区坚持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推行服务智能化,提升服务主动性,增强服务便利度。

  该区加快建设“智慧政务”综合信息系统,集成综合受理窗口、审批服务后台、智慧叫号系统、各类智能硬件设施,同步建设“荣昌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稳步打造“无边界”政务服务。推行进企服务“三员”制度,联系区领导担任“指导员”,各部门担任“勤务员”,政务管理办担任“司号员”,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在21个镇街和39个邮政网点设立高频事项代办点,免费为群众在“渝快办”平台帮代办企业开办、医保社保等业务及邮寄服务;建立政务短信定向宣传机制,向过境人员发送营商环境咨询短信,组织入驻部门每周二向全区规上企业负责人、干部职工推送政策短信。

  同时,对标先进压减时间环节。开办企业实现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四个一”工作目标,开办时间最快可2小时办结。全面实行低压小微企业客户“三零”服务,获得用电用气报装分别压缩至2个环节。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实行供水接入“三零”服务。用水报装缩减为“现场踏勘审核”和“接入通水”两个环节,无须建设外线管道的企业供水正式通水控制在1~3个工作日。全面推行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改革,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施工许可合并办理,并实行联合竣工验收。登记财产将受理、审核、登簿、核缴税费、发放证书等5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0%。

  2019年底,荣昌区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以政府名义聘请20名不同岗位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民营经济发展“观察员”,出台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制度、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为改进营商环境“进言”,对损害企业利益“吐槽”,给政府部门“找茬”。目前,营商环境观察员围绕改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保护市场主体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25件,办理回复建议123件,取得了良好效果。获评“重庆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同时写入市委《关于立足 “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及《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此外,搭建法治保障平台。建立“人民调解+警官+法官+律师+商会+村官”等多元参与的“1+N”人民调解体系,成立荣昌区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设立非公经济发展和维权服务中心,出台《荣昌区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110余人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营造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荣昌区切实在强化政策支持、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融资成本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该区先后出台《加快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七条政策》《上市(挂牌)企业财政奖补办法》《建设新兴工业城市人才支持政策》等文件,引导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荣昌区拟上市资源后备库,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并启动智慧园区建设,荣昌高新区智慧园区体系基本建成。

  围绕降低运行成本,荣昌区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成立实施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中办公工作机制,选聘区人大、政协共14名代表担任减税降费工作特邀监督员,2021年上半年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9.8亿元。深化电水气价格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低成本要素扩面。建成35千伏以上变电站5座,日输气能力提升到200万方以上。推动工业用水电气均价下降0.11元/吨、0.23元/度、0.18元/方,2021年上半年为企业降低水电气用能成本3000余万元。

  同时,实施物流降本增效专项行动,与泸州市签订《深化物流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无水港和荣昌候机厅,企业通过沪州港转运抵荣,物流成本节约50元/吨左右。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为生产企业降低综合成本7%—15%不等。积极推进企业精益化管理试点,鼓励企业实施精益化项目改造,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为降低融资成本,荣昌区积极建立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全区10家商业银行机构人员轮值入驻办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下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助保贷”“经保银贷”等金融产品。截至2021年上半年,该区累计发放“经保银贷”2.12亿元,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62亿元,“转贷应急”累计为84个企业转贷11.46亿元,续贷14.96亿元。

  积极把握新机遇,奋力谱写新篇章。向前远望,作为川渝合作的“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战场”,荣昌将以更加激昂的姿态,持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

  通讯员 黄 婕 记者 何军林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以营商“软环境”打造桥头堡排头兵

重庆市荣昌区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对标国际一流

以营商“软环境”打造桥头堡排头兵

国家级生猪大数据运营中心

  核心提示:

  深化川渝合作,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重庆市荣昌区地处成渝主轴黄金联结点,也是多年来川渝两地合作的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无疑让荣昌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自党中央作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来,荣昌区瞄准时机,抢抓机遇,依托自身区位优势,加快推动四川毗邻地区深度融合,全力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奋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桥头堡“排头兵”。

 

  全面发力:

  唱好“双城记”

  建好“经济圈”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合作、畅通国际国内经济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荣昌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区充分发挥“桥头堡”优势,奋力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

  积极作为收获累累硕果

  争取支持成果显著,功能平台推进顺利,与周边合作联系不断强化,内部工作机制不断健全……围绕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荣昌区积极作为,精心谋划、认真部署,取得了一系列工作成效。

  据了解,畜牧科技城、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区域性畜禽基因库、夏布等荣昌的11项重大发展诉求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争取到“内江至大足高速公路”“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荣昌隆昌40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绿色发展产业带项目”“川南渝西综合物流园”4个项目纳入两省市《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重庆西部电子电路产业园为区县独立实施的投资最大项目。“荣昌隆昌产业大道(双昌大道)”“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等5个项目纳入《2021年川渝共同实施重大项目》。

  同时,内江荣昌共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两省市共推的十大合作平台之一,纳入《川渝毗邻地区合作共建区域发展功能平台推进方案》中,目前总体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待两省市政府常务会审定,并同步开展实施方案编制工作。川南渝西融合发展试验区同样作为两省市共推的十大合作平台之一,由川南渝西十市(区)共同建设,目前试验区总体方案已初步形成,发展规划也在同步编制。

  荣昌区政府去年分别与四川省泸州市、自贡市、内江市、资阳市政府签订2020年行动计划,共涉及6大领域77项重点任务。区级36个部门与四川省市、县部门签订双边、多边合作协议、备忘录等共152项。与重庆市其他区县和四川省市、县合作开展活动27项。中央和川渝两省市各级领导到荣昌调研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情况30次,四川省市区县11个党政代表团到荣昌座谈交流,区级相关领导和部门出访四川省相关市、县考察学习双城经济圈推进事宜32次。

  该区还成立以书记为组长、区长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并明确领导小组办公室及7个专项工作组;印发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2020年、2021年工作要点,并成立由区领导牵头、各部门落实人员的工作专班,同时建立考核评价、激励约束、容错纠错等工作机制;全区上下深入贯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文件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重庆党政联席会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会议精神。

  多头发力推进重点事项

  在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进程中,荣昌区紧扣“交通强国”战略,坚持走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道路,坚定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推动基础设施内联外通、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共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生态环境共治共保、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推动基础设施内联外通。荣昌区推动快速连接川南地区,完善成渝两地交通网络,着力构建“四向通道”。提高东西向运输能力,打通南北向铁路通道,争取主城至永川至荣昌轨道交通纳入规划;加快重庆至自贡至乐山城际铁路前期工作,连接雅眉乐自城际铁路,打通联结西藏、尼泊尔的西向通道;争取南充至荣昌至泸州城际铁路纳入规划;争取尽快启动老成渝铁路江津至荣昌扩能改造;加快推进大内高速、荣昌南环线、永川至荣昌至自贡高速公路建设,全力争取安岳至荣昌(荣昌北环高速)、荣昌至合江高速公路纳入规划,推动尽快形成成渝地区1小时通勤圈;争取重庆主城至永川快速通道延伸至荣昌,并连通成自城际快速通道。同时,积极推动跨区域重大水利建设,加快推进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长征渠引水工程;最大日输气量300万方天然气主管线全线建成通气,努力打造页岩气区域中心脱水站。

  ——推动现代产业体系协同共建。荣昌区优化确立“6+1”产业体系,在全市创新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入选2020年全国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州)、中国西部陶瓷之都。发起成立“泸内荣永”国家高新区产业联盟,荣昌高新区纳入首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内江·荣昌现代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为川渝两省市政府提出的毗邻地区共建10个合作功能平台之一。国家生猪交易市场在三台、达州、内江等四川区域以及黑龙江、贵州等地建设区域市场20余个,实现生猪与白条交易并行,已覆盖全国30个省市。并依托永荣铁路专用线加快建设渝西川南综合物流园。

  ——推动区域协同创新发展。荣昌区充分发挥畜牧科技资源、平台、人才等优势,高标准打造国家畜牧科技城,助力成渝地区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获得科技部批复同意,加快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全力支持重庆市畜科院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畜牧科研强院,支持西南大学荣昌校区建设万人以上规模的特色高校,成功引进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来荣办学,致力打造成渝地区首个联合科技企业孵化器。

  ——推动生态环境共治共保。荣昌区发起并组织召开渝西川南七区县环保协作会,建立健全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与内江市、泸州市分别联合印发《推进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建设2021年度工作方案》,并共同制定了《2021年打赢蓝天保卫战联动帮扶工作方案》;牵头发起大足·荣昌·泸州濑溪河流域一体化综合治理示范项目;与永川、大足、内江、泸州签订《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工作协议》,建立大气数据共享机制、区域性重污染天气预警会商和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开展大气污染防治交叉督导帮扶。

  ——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荣昌区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例如,与泸州、永川、江津共同组建渝西川南乡村教育联盟,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合作建设荣昌妇女儿童医院,与泸州实现社会保险等领域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携手毗邻地区在荣昌举办汽车消费节、外贸优品汇、食品展示展销会、美食大赛、重庆好礼节等活动,建立川渝首个联合警务室和联合检查站,打造“渝西川南”一流车管所及车辆查验场。

 

  精准发力:

  深化“放管服”

  优化营商环境

 

  荣昌区以全市打造对标国际营商环境为契机,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主动作为、探索创新,促进“与全市对比有待改善”指标的优化提升,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助力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要增长极,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

  “放”出活力“管”出公平

  荣昌区切实在“放”上下功夫,通过放权赋能、强基扩能、精简提能,着力提升服务能力、做优服务载体、实现高效便捷。

  该区加大镇街权力责任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清理力度,下放部分事项管理权限,在6个特大镇街统一设置市场主体自助服务区,涵盖电子税务局、企业开办专区、社保查询专区等,配置帮办员,引导群众自助办理开票、企业开办、社保信息查询等相关业务,进一步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和距离。2021年上半年共完成代办申请并免费邮寄224件次,镇街就近自助办理2800余人次。

  同时,投入资金开展三级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实现所有镇街公共服务中心和村(社区)便民服务中心100%标准化建成使用,100%达到规范化运行。并试点推广“一窗综办”,整合业务相近的窗口业务,进一步推动减环节、减时间、减材料、减跑动,对未入驻大厅的业务由综合窗口统一受理接办,实现群众“进一扇门、办所有事”,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深化“放”的同时,荣昌区着力在“管”上下功夫,严格执行“双随机、一公开”,加强知识产权执法保护,推进跨区域联合执法。

  荣昌区认真建立抽查工作制度,进一步规范内部随机抽查工作的组织管理,明确内设科室、岗位人员的职责;强化业务指导,将“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应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同时,在重庆率先落实知识产权公证保护措施,是全市唯一将中国公证协会知识产权保护平台全功能落地的区县。

  打造贴心周到的服务环境

  荣昌区坚持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积极推行服务智能化,提升服务主动性,增强服务便利度。

  该区加快建设“智慧政务”综合信息系统,集成综合受理窗口、审批服务后台、智慧叫号系统、各类智能硬件设施,同步建设“荣昌政务服务”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提升网上政务服务能力,稳步打造“无边界”政务服务。推行进企服务“三员”制度,联系区领导担任“指导员”,各部门担任“勤务员”,政务管理办担任“司号员”,统筹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难题。在21个镇街和39个邮政网点设立高频事项代办点,免费为群众在“渝快办”平台帮代办企业开办、医保社保等业务及邮寄服务;建立政务短信定向宣传机制,向过境人员发送营商环境咨询短信,组织入驻部门每周二向全区规上企业负责人、干部职工推送政策短信。

  同时,对标先进压减时间环节。开办企业实现一网、一窗、一次、一日“四个一”工作目标,开办时间最快可2小时办结。全面实行低压小微企业客户“三零”服务,获得用电用气报装分别压缩至2个环节。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实行供水接入“三零”服务。用水报装缩减为“现场踏勘审核”和“接入通水”两个环节,无须建设外线管道的企业供水正式通水控制在1~3个工作日。全面推行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项目改革,将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和建筑施工许可合并办理,并实行联合竣工验收。登记财产将受理、审核、登簿、核缴税费、发放证书等5个环节合并为1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20%。

  2019年底,荣昌区探索建立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以政府名义聘请20名不同岗位的社会各界人士担任民营经济发展“观察员”,出台营商环境观察员工作制度、实施细则及管理办法,为改进营商环境“进言”,对损害企业利益“吐槽”,给政府部门“找茬”。目前,营商环境观察员围绕改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等保护市场主体方面,提出意见建议125件,办理回复建议123件,取得了良好效果。获评“重庆优化营商环境十佳示范案例”,同时写入市委《关于立足 “四个优势”发挥“三个作用”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决定》及《重庆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此外,搭建法治保障平台。建立“人民调解+警官+法官+律师+商会+村官”等多元参与的“1+N”人民调解体系,成立荣昌区民营企业商事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为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设立非公经济发展和维权服务中心,出台《荣昌区政法机关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组建110余人的民营企业法律服务团,为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困难民营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

  营造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荣昌区切实在强化政策支持、降低运行成本、降低融资成本上下功夫,全力打造宽松舒适的发展环境。

  该区先后出台《加快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支持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十七条政策》《上市(挂牌)企业财政奖补办法》《建设新兴工业城市人才支持政策》等文件,引导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立荣昌区拟上市资源后备库,大力推动企业数字化改造,并启动智慧园区建设,荣昌高新区智慧园区体系基本建成。

  围绕降低运行成本,荣昌区严格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成立实施减税降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集中办公工作机制,选聘区人大、政协共14名代表担任减税降费工作特邀监督员,2021年上半年为企业减免各类税费9.8亿元。深化电水气价格改革,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促进低成本要素扩面。建成35千伏以上变电站5座,日输气能力提升到200万方以上。推动工业用水电气均价下降0.11元/吨、0.23元/度、0.18元/方,2021年上半年为企业降低水电气用能成本3000余万元。

  同时,实施物流降本增效专项行动,与泸州市签订《深化物流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无水港和荣昌候机厅,企业通过沪州港转运抵荣,物流成本节约50元/吨左右。开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班列,为生产企业降低综合成本7%—15%不等。积极推进企业精益化管理试点,鼓励企业实施精益化项目改造,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

  为降低融资成本,荣昌区积极建立民营小微企业首贷续贷中心,全区10家商业银行机构人员轮值入驻办公,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下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助保贷”“经保银贷”等金融产品。截至2021年上半年,该区累计发放“经保银贷”2.12亿元,累计发放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62亿元,“转贷应急”累计为84个企业转贷11.46亿元,续贷14.96亿元。

  积极把握新机遇,奋力谱写新篇章。向前远望,作为川渝合作的“桥头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主战场”,荣昌将以更加激昂的姿态,持续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努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展现新作为、贡献新力量。

  通讯员 黄 婕 记者 何军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