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失去的土地

时间: 2022-03-0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74

  ◎ 宋 扬

  土地是一切生命翠色的本源,土地是人类死守的诺亚方舟。梦里,我回到故乡的土地,我的潜意识指引我的思想先于我的身体抵达。

  数年前的乡间,土地黝黑的、赤红的、黄褐的肌肤只在庄稼一茬接一茬更替的间隙裸体示人。春夏秋冬,庄稼鲜活的绿、厚实的黄,苍茫的白是土地上周而复始的本色。近年,记忆中的土色淡了。春到,那些本应秧苗青青的田里,草芜杂葳蕤;冬来,枯草失去筋骨,匍匐一地。村庄远离了五谷丰登,像一个长发飘飘的姑娘,一夜间癞了头,秃了顶。青壮年不再侍弄庄稼地,那出不了几个钱。耕地不可荒废,面对荒芜之土,留守在家的老人心有不舍,却身体乏力。大多数村庄在我们的脑海里,只是过去时光的一个意象而已。

  有作家说:“我鄙视一切把农村视作田园的人们,他们不能理解劳动给予身体的痛苦和重压。”我想,这位作家显然无法原谅陶渊明在“草盛豆苗稀”时,依然“悠然见南山”的神闲气定。我们往往只看到苏东坡“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的惬意,殊不知,他也有“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直把身体掏空的劳作之苦。

  悠然乎?厌弃乎?无论我们对土地持何态度,美丽宁静的乡村生活确乎成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梦,美丽,虚幻,短暂。那翻滚着鸭子清水变浊浆的水田,那被养猪场排泄的猪粪过度肥化的土地,那被收割机肆意碾压过的露出根根肋骨的土地,真正沉重的永远是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冷暖,伤痛,唯有土地自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峙,更迭逃不开拉锯,撕扯,侵入,终至支离破碎,鲜血淋漓。在野之土一派萧然。在乡村,工业化摧毁土地的原始生命力。土地之原生力正在逐渐放弃抵抗钢铁机器的攻击。土地流转后,机器耕种的土地之原始野性正逐渐丧失。故乡的土地上,挖掘机、推土车轰鸣,刨开田埂,填平沟壑,水田、旱地已消除个性,浑然一体。虽三令五申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但这些土地将远离水稻,远离麦子,远离玉米,价格几倍于粮食作物的经济作物将从此铺天盖地。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类以自己的思想扼杀土地的思想。土地的自然肥力被榨尽最后一丝后,只能靠化肥维持土地虚胖的肥力。传统的翻耕、施肥、排水过程被简化。千百年来,维持土地根基永在,血脉流畅的土方法被摒弃。土地的身体机能和乡村留守老人的身体机能一样,正在加速老去。

  我这个土地的叛逃者,从山区出走,从土地出走。我踩过松软土地的双脚走上城市冷硬平直的柏油路。我的脚,触碰不到土地强劲的心跳。我的心,听不到土地温柔的呼吸。对土地,我是负疚的,我愧疚着诗人海子一样的愧疚——“我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谊。”每次回乡,从土地带走满后备箱的大米、蔬菜、水果时,面对日渐贫瘠的土地和母亲,我愧疚,我就是个强盗。每一次回去,对土地,我都在饮鸩止渴,涸泽而渔。我想起海子的诗——“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人们取走一年的收成/取走粮食,骑走了马/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也太荒凉”

  渴求,敬仰,膜拜,土地之于生民之价值,中西方一脉相承。希腊神话称地神盖亚为万神之母;东方以后土皇地祗为大地之母。她们都掌阴阳,育万物,被世人供奉。对每个家庭、每个民族而言,土地都是母亲一样的存在,是值得祖祖辈辈,一代一代,用血肉生命去捍卫的图腾。艾青愿化一只鸟,为土地歌唱;霍去病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后,匈奴人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常常怀疑,也许我的故土如鲁迅说的一样——“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对土地,我是否投入了太多个体的、感性的偏颇认识?在一个异乡人眼里,中国的土地带着差异性、他者性、想象性。土地是我四十多岁的身体里实实在在的养分,我的生命曾长久系挂于生生之土。

  老家门口,水泥路铺进了村庄。每次回去,我都在土路与水泥路的交汇处长久伫望。我听见旷野的呼唤,我想,苦难泪水选择过这片土地,欢乐荣耀也选择过这片土地。在农耕文明与工业发展之间找到那个黄金结合点,或许才是土地生生不息之不二法门。对于土地,我们能做的,不应只是精神的回望,更应该疗治土地的伤痛,还土地以土地的顽强和野性,还土地以土地的生生不息。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寻找失去的土地

  ◎ 宋 扬

  土地是一切生命翠色的本源,土地是人类死守的诺亚方舟。梦里,我回到故乡的土地,我的潜意识指引我的思想先于我的身体抵达。

  数年前的乡间,土地黝黑的、赤红的、黄褐的肌肤只在庄稼一茬接一茬更替的间隙裸体示人。春夏秋冬,庄稼鲜活的绿、厚实的黄,苍茫的白是土地上周而复始的本色。近年,记忆中的土色淡了。春到,那些本应秧苗青青的田里,草芜杂葳蕤;冬来,枯草失去筋骨,匍匐一地。村庄远离了五谷丰登,像一个长发飘飘的姑娘,一夜间癞了头,秃了顶。青壮年不再侍弄庄稼地,那出不了几个钱。耕地不可荒废,面对荒芜之土,留守在家的老人心有不舍,却身体乏力。大多数村庄在我们的脑海里,只是过去时光的一个意象而已。

  有作家说:“我鄙视一切把农村视作田园的人们,他们不能理解劳动给予身体的痛苦和重压。”我想,这位作家显然无法原谅陶渊明在“草盛豆苗稀”时,依然“悠然见南山”的神闲气定。我们往往只看到苏东坡“三杯软饱后,一枕黑甜余”的惬意,殊不知,他也有“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而岁又大旱,垦辟之劳,筋力殆尽”,直把身体掏空的劳作之苦。

  悠然乎?厌弃乎?无论我们对土地持何态度,美丽宁静的乡村生活确乎成了一个转瞬即逝的梦,美丽,虚幻,短暂。那翻滚着鸭子清水变浊浆的水田,那被养猪场排泄的猪粪过度肥化的土地,那被收割机肆意碾压过的露出根根肋骨的土地,真正沉重的永远是土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切。冷暖,伤痛,唯有土地自知。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对峙,更迭逃不开拉锯,撕扯,侵入,终至支离破碎,鲜血淋漓。在野之土一派萧然。在乡村,工业化摧毁土地的原始生命力。土地之原生力正在逐渐放弃抵抗钢铁机器的攻击。土地流转后,机器耕种的土地之原始野性正逐渐丧失。故乡的土地上,挖掘机、推土车轰鸣,刨开田埂,填平沟壑,水田、旱地已消除个性,浑然一体。虽三令五申耕地红线不可突破,但这些土地将远离水稻,远离麦子,远离玉米,价格几倍于粮食作物的经济作物将从此铺天盖地。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芦苇。”人类以自己的思想扼杀土地的思想。土地的自然肥力被榨尽最后一丝后,只能靠化肥维持土地虚胖的肥力。传统的翻耕、施肥、排水过程被简化。千百年来,维持土地根基永在,血脉流畅的土方法被摒弃。土地的身体机能和乡村留守老人的身体机能一样,正在加速老去。

  我这个土地的叛逃者,从山区出走,从土地出走。我踩过松软土地的双脚走上城市冷硬平直的柏油路。我的脚,触碰不到土地强劲的心跳。我的心,听不到土地温柔的呼吸。对土地,我是负疚的,我愧疚着诗人海子一样的愧疚——“我无力偿还,麦地和光芒的情谊。”每次回乡,从土地带走满后备箱的大米、蔬菜、水果时,面对日渐贫瘠的土地和母亲,我愧疚,我就是个强盗。每一次回去,对土地,我都在饮鸩止渴,涸泽而渔。我想起海子的诗——“丰收之后荒凉的大地/人们取走一年的收成/取走粮食,骑走了马/留在地里的人/埋得很深/稻谷堆在黑暗的谷仓/谷仓中太黑暗,太寂静,太丰收/也太荒凉”

  渴求,敬仰,膜拜,土地之于生民之价值,中西方一脉相承。希腊神话称地神盖亚为万神之母;东方以后土皇地祗为大地之母。她们都掌阴阳,育万物,被世人供奉。对每个家庭、每个民族而言,土地都是母亲一样的存在,是值得祖祖辈辈,一代一代,用血肉生命去捍卫的图腾。艾青愿化一只鸟,为土地歌唱;霍去病击败匈奴,占领河西走廊后,匈奴人悲歌: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

  常常怀疑,也许我的故土如鲁迅说的一样——“故乡本也如此——虽然没有进步,也未必有如我所感的悲凉。”对土地,我是否投入了太多个体的、感性的偏颇认识?在一个异乡人眼里,中国的土地带着差异性、他者性、想象性。土地是我四十多岁的身体里实实在在的养分,我的生命曾长久系挂于生生之土。

  老家门口,水泥路铺进了村庄。每次回去,我都在土路与水泥路的交汇处长久伫望。我听见旷野的呼唤,我想,苦难泪水选择过这片土地,欢乐荣耀也选择过这片土地。在农耕文明与工业发展之间找到那个黄金结合点,或许才是土地生生不息之不二法门。对于土地,我们能做的,不应只是精神的回望,更应该疗治土地的伤痛,还土地以土地的顽强和野性,还土地以土地的生生不息。

  (作者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