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山水再添新绿!违建度假房变身杉树林

时间: 2022-04-06 来源: 重庆长安网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23

  生态修复是恢复绿水青山的积极手段。为进一步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发挥生态修复林的警示教育功能,落实“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与江津区林业局、江津区四面山镇政府、江津区四面山管委会等部门在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修复林。

  3月29日上午,江津区法院联合区林长办在四面山生态修复林开展联合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美丽江津再添新绿。市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唐亚林,市五中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吕容亮,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李辉乾,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世友,江津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天明出席活动。市高法院、市五中法院、市林业局、市总林长办、江津区法院、江津区林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还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谢德体,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张洪等25名代表委员。

  据悉,该生态修复林位于四面山“飞龙庙”景区旁,原系一违建度假房项目。在依法准予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后,江津区法院等部门累计投入110万余元用于生态修复林建设,其中包含生态修复金30万元。如今,经过生态修复林的润养,25.68亩瓦砾残垣又将重新成为水杉、柳杉等植物的乐园。

  四面山生态修复林共划分为“法官林”“林长生态林”“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四个区域,分别由法官、林业部门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植幼苗。每棵树苗上均挂有姓名铭牌,为每位添新绿的植树人留下纪念。

  植树活动现场人声鼎沸、锹影晃动,在灿烂的春阳下,百余人伴随着汗水挥锹铲土、填苗入坑,从扶植树苗到培育新土、围堰浇水,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近300株树苗整齐栽种到位。据了解,另有2000余株树苗将于今年4月初全部完成栽种。

  近年来,江津区法院始终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2021年来已向长江增殖放流110万余尾,修建人工鱼巢54000平方米。本次生态修复林的建设,是江津区法院创新生态修复模式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江津区法院还将继续以现代环境司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谢德体:

  很高兴受江津法院邀请参加生态修复林植树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江津法院在违法建筑旧址上进行生态修复,意义重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有责任有义务参与进来。

  建议:一是希望法院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司法修复林的警示教育作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二是加大对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利用有效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加强植被的管护。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张洪:

  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相互配合取得的显著效果,值得肯定。四面山自然保护区是重庆市著名旅游景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江津法院选择在这里建设生态修复林,可以有效发挥生态修复林的教育警示作用,引导大众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建议:通过生态修复林的建设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大环境资源宣传力度,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活动,拿出更多有益的举措,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四面山水再添新绿!违建度假房变身杉树林

  生态修复是恢复绿水青山的积极手段。为进一步做好生态修复工作、发挥生态修复林的警示教育功能,落实“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法院与江津区林业局、江津区四面山镇政府、江津区四面山管委会等部门在四面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生态修复林。

  3月29日上午,江津区法院联合区林长办在四面山生态修复林开展联合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为美丽江津再添新绿。市高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唐亚林,市五中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吕容亮,市林业局总工程师李辉乾,江津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世友,江津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天明出席活动。市高法院、市五中法院、市林业局、市总林长办、江津区法院、江津区林业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参加活动。活动还邀请到了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谢德体,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张洪等25名代表委员。

  据悉,该生态修复林位于四面山“飞龙庙”景区旁,原系一违建度假房项目。在依法准予强制拆除违法建筑后,江津区法院等部门累计投入110万余元用于生态修复林建设,其中包含生态修复金30万元。如今,经过生态修复林的润养,25.68亩瓦砾残垣又将重新成为水杉、柳杉等植物的乐园。

  四面山生态修复林共划分为“法官林”“林长生态林”“人大代表林”“政协委员林”四个区域,分别由法官、林业部门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植幼苗。每棵树苗上均挂有姓名铭牌,为每位添新绿的植树人留下纪念。

  植树活动现场人声鼎沸、锹影晃动,在灿烂的春阳下,百余人伴随着汗水挥锹铲土、填苗入坑,从扶植树苗到培育新土、围堰浇水,各个环节衔接有序,配合默契。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近300株树苗整齐栽种到位。据了解,另有2000余株树苗将于今年4月初全部完成栽种。

  近年来,江津区法院始终践行恢复性司法理念,2021年来已向长江增殖放流110万余尾,修建人工鱼巢54000平方米。本次生态修复林的建设,是江津区法院创新生态修复模式的又一次成功探索。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中,江津区法院还将继续以现代环境司法理念,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环境资源学院教授谢德体:

  很高兴受江津法院邀请参加生态修复林植树活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大家共同参与。江津法院在违法建筑旧址上进行生态修复,意义重大,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也有责任有义务参与进来。

  建议:一是希望法院进一步延伸审判职能、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司法修复林的警示教育作用,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更优质的司法服务。二是加大对四面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利用有效手段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加强植被的管护。

  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人民政府参事张洪:

  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我们看到了“林长+法院院长”工作机制相互配合取得的显著效果,值得肯定。四面山自然保护区是重庆市著名旅游景点,也是非常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地区,江津法院选择在这里建设生态修复林,可以有效发挥生态修复林的教育警示作用,引导大众树立保护森林的意识。

  建议:通过生态修复林的建设以点带面,进一步加大环境资源宣传力度,开展形式更加多样的活动,拿出更多有益的举措,为建设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有力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