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里子”都要的第一书记

时间: 2022-04-15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14

  刘光辉(右一)为参观乡情馆的群众热情讲解

  暖春四月,长寿区八颗街道石马村西南方向,蓝莓苗田生机盎然,枝头冒出可爱的嫩芽,长势十分喜人。

  “最近长寿持续降雨,要注意土壤酸碱度监测和病虫害防治。如果有什么困难及时跟我们说,我们一起想办法。”一个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青年与种植户交流着。他是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派驻长寿区八颗街道石马村第一书记刘光辉。在石马村的300多个日子里,刘光辉将村民的期盼放在心头,一手抓乡村发展的“里子”,一手抓村容村貌的“面子”,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把致富的路越建越宽、越建越长。

  念好“为农服务经”

  “新面孔”变成“自家人”

  2021年5月20日,刘光辉来到石马村担任第一书记,正式接过了“驻村接力棒”。

  为了尽快摸清“家底”,刘光辉白天和队员一起走村串户,晚上归整台账资料、梳理村民情况。就这样,来了不到一个月,他走遍了村里30多个有人居住的湾落,走访了在村所有低收入农户,将蛛网般的上山下沟公路、湾落间林中掩映的小道都熟记于心,成了工作队里的“活地图”。

  “要融入村里,熟悉村情民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刘光辉常常和队员们这样说。

  “要不是刘书记,老王家赡养问题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

  “前几天老李的孙子发高烧抽搐,急得没得法,多亏刘书记他们开车送医院。”

  “上次我去工作队办公室说遭马蜂蛰了,第二天屋旁柴堆里的马蜂窝就不见了,后来才晓得是刘书记找消防队来取走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贴心事,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村情熟、能吃苦、业务强的“自家人”。

  打好“产业发展牌”

  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产业兴则乡村兴,农村经济要有质的发展,必须依靠本地产业带动。

  到村后,刘光辉和队员们对石马村原有产业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研,通过前前后后5份调研报告,全面掌握石马村的产业现状。在认真盘算村里的劳动力、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三本账”后,最终形成了“盘活资产、以人带产;预留空间、小步快走;激发主动、先建后补;依托市场、拉长链条”的产业发展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工作队重点支持打造“内生动力强、发展思路清”的龙头产业——河沟湾养蜂合作社产业。

  如何进一步发展好蜂蜜产业,刘光辉和合作社负责人袁小钢的想法不谋而合:建设一条全自动化蜂蜜灌装、浓缩加工生产线,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说干就干!写方案、报需求、选地址,刘光辉和队员们将工作开展在前面,积极与相关单位人员沟通协调,做好筹备工作。

  蜂蜜罐装厂开工建设后,刘光辉也没闲着,跑到工地上当起了“监工”和“跑腿”。屋顶与电缆电线间的空高不够,马上联系协调光纤电线公司升电杆、移电线;罐装设备迟迟不到位,就天天打电话催促厂家加紧运送、抓紧调试……

  不到半年,占地200多平方米的蜂蜜罐装厂在村委会大楼旁拔地而起,正式投入使用,日罐装能力达1000斤,解决了合作社发展最急迫的效率和卫生问题。

  产量提升了,销路更要跟上。刘光辉和袁小钢掀起了拓宽销售渠道“头脑风暴”:在本村电商平台上线蜂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渠道;注册“红岭岗”蜂蜜商标,协调区融媒体中心进行新闻报道,提升产业知名度;争取协调企业单位支持……

  “刘书记年轻,脑子真是活,总能想出好点子。”说起刘光辉,袁小钢赞不绝口。

  2021年,河沟湾养蜂合作社产业共产销蜂蜜万余斤,产值超过100万元。

  画好“美丽乡村景”

  有“颜值”更有“气质”

  如今的石马村,平坦开阔的水泥村道旁,行道树层次分明、郁郁葱葱;民房院落点缀着鲜花绿植,干净整洁、错落有致……

  “为了这份乡村美景,刘书记可没少想办法。”村主任李凤感慨道。

  对于乡村振兴来说,秀外更要慧中。进村伊始,刘光辉就将建设村里的乡情馆提上了日程,立志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

  一方面,刘光辉带队到其地区考察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村党支部成员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很快,乡情馆的打造有了方向——村主任李凤负责收集村民家的老物件,队员晏彬负责收集人物故事……大家干劲儿十足,建设乡情馆成了全村的大事。村民们也纷纷捐献出自家的老物件、老照片,为乡情馆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情馆体现的是石马村的精神特质、独有风貌,村民能从中感受到历史变迁,感受到时代发展,激发他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刘光辉介绍,渐渐地,村里凝聚起了一股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村民主人翁意识也更加高涨。

  邀请医院义诊、联系龙头企业、对接适宜产业、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刘光辉每天的生活忙碌且充实,和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石马村每天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通讯员 杜莹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面子”“里子”都要的第一书记

  刘光辉(右一)为参观乡情馆的群众热情讲解

  暖春四月,长寿区八颗街道石马村西南方向,蓝莓苗田生机盎然,枝头冒出可爱的嫩芽,长势十分喜人。

  “最近长寿持续降雨,要注意土壤酸碱度监测和病虫害防治。如果有什么困难及时跟我们说,我们一起想办法。”一个戴着眼镜、皮肤黝黑的青年与种植户交流着。他是重庆市检察院第二分院派驻长寿区八颗街道石马村第一书记刘光辉。在石马村的300多个日子里,刘光辉将村民的期盼放在心头,一手抓乡村发展的“里子”,一手抓村容村貌的“面子”,与广大干部群众一道把致富的路越建越宽、越建越长。

  念好“为农服务经”

  “新面孔”变成“自家人”

  2021年5月20日,刘光辉来到石马村担任第一书记,正式接过了“驻村接力棒”。

  为了尽快摸清“家底”,刘光辉白天和队员一起走村串户,晚上归整台账资料、梳理村民情况。就这样,来了不到一个月,他走遍了村里30多个有人居住的湾落,走访了在村所有低收入农户,将蛛网般的上山下沟公路、湾落间林中掩映的小道都熟记于心,成了工作队里的“活地图”。

  “要融入村里,熟悉村情民意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要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刘光辉常常和队员们这样说。

  “要不是刘书记,老王家赡养问题真不知道要闹成什么样。”

  “前几天老李的孙子发高烧抽搐,急得没得法,多亏刘书记他们开车送医院。”

  “上次我去工作队办公室说遭马蜂蛰了,第二天屋旁柴堆里的马蜂窝就不见了,后来才晓得是刘书记找消防队来取走了。”

  这一桩桩一件件贴心事,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间,很快就喜欢上了这位村情熟、能吃苦、业务强的“自家人”。

  打好“产业发展牌”

  让“甜蜜事业”更甜蜜

  产业兴则乡村兴,农村经济要有质的发展,必须依靠本地产业带动。

  到村后,刘光辉和队员们对石马村原有产业进行了详细的摸底调研,通过前前后后5份调研报告,全面掌握石马村的产业现状。在认真盘算村里的劳动力、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三本账”后,最终形成了“盘活资产、以人带产;预留空间、小步快走;激发主动、先建后补;依托市场、拉长链条”的产业发展思路。

  按照这一思路,工作队重点支持打造“内生动力强、发展思路清”的龙头产业——河沟湾养蜂合作社产业。

  如何进一步发展好蜂蜜产业,刘光辉和合作社负责人袁小钢的想法不谋而合:建设一条全自动化蜂蜜灌装、浓缩加工生产线,推动产业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发展,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说干就干!写方案、报需求、选地址,刘光辉和队员们将工作开展在前面,积极与相关单位人员沟通协调,做好筹备工作。

  蜂蜜罐装厂开工建设后,刘光辉也没闲着,跑到工地上当起了“监工”和“跑腿”。屋顶与电缆电线间的空高不够,马上联系协调光纤电线公司升电杆、移电线;罐装设备迟迟不到位,就天天打电话催促厂家加紧运送、抓紧调试……

  不到半年,占地200多平方米的蜂蜜罐装厂在村委会大楼旁拔地而起,正式投入使用,日罐装能力达1000斤,解决了合作社发展最急迫的效率和卫生问题。

  产量提升了,销路更要跟上。刘光辉和袁小钢掀起了拓宽销售渠道“头脑风暴”:在本村电商平台上线蜂蜜产品,构建“线上线下”联动销售渠道;注册“红岭岗”蜂蜜商标,协调区融媒体中心进行新闻报道,提升产业知名度;争取协调企业单位支持……

  “刘书记年轻,脑子真是活,总能想出好点子。”说起刘光辉,袁小钢赞不绝口。

  2021年,河沟湾养蜂合作社产业共产销蜂蜜万余斤,产值超过100万元。

  画好“美丽乡村景”

  有“颜值”更有“气质”

  如今的石马村,平坦开阔的水泥村道旁,行道树层次分明、郁郁葱葱;民房院落点缀着鲜花绿植,干净整洁、错落有致……

  “为了这份乡村美景,刘书记可没少想办法。”村主任李凤感慨道。

  对于乡村振兴来说,秀外更要慧中。进村伊始,刘光辉就将建设村里的乡情馆提上了日程,立志保护乡村风貌、传承乡村文脉、留住乡村记忆。

  一方面,刘光辉带队到其地区考察学习经验;另一方面,村党支部成员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入调研。很快,乡情馆的打造有了方向——村主任李凤负责收集村民家的老物件,队员晏彬负责收集人物故事……大家干劲儿十足,建设乡情馆成了全村的大事。村民们也纷纷捐献出自家的老物件、老照片,为乡情馆贡献自己的力量。

  “乡情馆体现的是石马村的精神特质、独有风貌,村民能从中感受到历史变迁,感受到时代发展,激发他们对乡村的热爱和对现在美好生活的珍惜。”刘光辉介绍,渐渐地,村里凝聚起了一股推动乡村振兴的强大力量,村民主人翁意识也更加高涨。

  邀请医院义诊、联系龙头企业、对接适宜产业、编制村庄发展规划……刘光辉每天的生活忙碌且充实,和干部群众心往一块想、劲往一处使,石马村每天都发生着可喜的变化。

  通讯员 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