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基层民警”的独家调解法

时间: 2022-09-28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4995

  都知道社区民警每天面对的多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铜梁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周和理,把这些量化后,得出了一组数据:23年,调解上万起矛盾纠纷,平均每年四五百起,每月三四十起,每天至少有一起……

  是的,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就是社区民警的日常。23年的基层工作,周和理摸出了一些道道,总结出了一套“独家”矛盾纠纷调解方法——基于法理,合情、合理。他所在的派出所还以他的名字谐音命名成立了“合理调解室”,群众也亲切地称他“周三合”。

周和理组织当事人调解

  近日,56岁的周和理,在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共同举办的2022“最美基层民警”评选中,荣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既要管调解还要管“售后”

  “陆先生你好,我是东城派出所民警周和理,你儿子最近怎么样了?”“哎呀,感谢你周警官,我儿子最近听话了不少,真的太感谢你了……”9月24日,刚从北京领奖回到铜梁,周和理就赶紧拿起电话,打给辖区居民陆先生,回访一起家庭纠纷的后续情况。

  陆先生的儿子今年十几岁,正值青春叛逆期,前不久的一天,陆先生的妻子见儿子玩电脑游戏时间过长,不禁念叨了几句,哪知道儿子突然朝着母亲发火,陆先生很生气动手打了儿子。而让陆先生没想到的是,儿子非但不认错,还打电话报警,并扬言要做过激的事。

  周和理接到报警后,来到陆先生家,分别与父母和儿子双方单独聊了起来。

  “你们的教育方法确实不合适,当父母的不是吵就是打,哪里得行嘛,这样只会弄得双方像仇人一样……”“爸爸打你确实是他不对,但是他也是为了你好,想想你将来当了父亲,儿子不听话你着不着急……”

  一番在情在理的话,让双方都冷静了下来,表示愿意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父子间的“危机”暂时解除。

  但这事儿对于周和理来说并不算完,他说:“现场调解完只能算完成一半,事后回访,确认矛盾没有再发,才算是真正成功。”事实证明,周和理的调解是有效的:9月24日回访时,陆先生的反馈让他很是欣慰。周和理说,矛盾纠纷的调解,就得要充分考虑人的朴素情感、现实习俗,平衡其中的法、理、情。

  调解矛盾纠纷民警也“上头”

  何时与纠纷调解结下“不解之缘”?周和理掰了掰手指头:“23年了!”

  自1999年成为社区民警起,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生产经营类矛盾,抑或农村土地林地矛盾,经周和理化解的矛盾上万起。“三合”工作法(即合法、合理、合情)也就是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千奇百怪的事中摸索出来的。

  今年4月,周和理老家的同姓兄弟,因卖爆米花与一名外地人发生争执抓扯,两人都受了小伤,要求对方负担医疗费。由于事发地没有监控,值班民警调解多次未果,周和理得知此事后,主动承担了这起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对方知道是周和理来调解,欣喜不已,多次打来电话说要请他吃个饭。周和理知道对方打的什么“算盘”,果断拒绝:“我不能因为另一方是外地人就写‘歪笔杆’,公平公正才能站得住脚,别人才会服。”

  调解时,周和理不偏不倚,冒着被自家兄弟埋怨“胳膊肘往外拐”的压力,最终按照谁过错多谁负责的方案,由周姓兄弟赔付对方3000元医药费,双方达成和解。

  去年,在处理一起借款纠纷时,一边是被借款人的无奈,一边是借款人的无赖,好脾气的周和理也给气得拍了桌子:“人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了你,你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借钱不还呢!”在一顿怒斥后,当事人倒是羞愧了,周和理却突然眼前一抹黑,几秒钟后才清醒过来,好在经检查身体并无大碍。事后,周和理自嘲道:“原来这就是气昏了的感觉。”

  “合理调解室”一直在路上

  2019年4月15日,铜梁区东城派出所成立了“东城街道调解委员会驻东城派出所调解室”。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威望高的“社区老警”周和理当仁不让被任命为调解室负责人,调解室还以他的名字谐音命名为“合理调解室”。调解室还有7名司法调解员,2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50后”退休人员,2名有广泛社会阅历的“70后”中年人士,2名精力旺盛的“90后”年轻小伙,再加上1名温柔细致的女调解员。同时,每当东城派出所有新入职的年轻民警,都会来到调解室跟随周和理学习调解方法。

  十几平方米的调解室里,时常人声鼎沸。小朋友在学校嬉戏打闹摔断了门牙,双方家长解决纠纷要找周和理;顾客和店家因为饭里吃出异物吵了起来,也要找周和理。“找周三合评理!”成为方圆几十里老百姓的口头禅。周和理俨然成了当地百姓评事议事的主心骨。

  据统计,“合理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调解成功率96%,有效防止“民转刑”,赢得了辖区群众的称赞。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话,周和理时常挂在嘴边。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周和理和他的“合理调解室”一直在路上。

  记者 李亚 饶果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最美基层民警”的独家调解法

  都知道社区民警每天面对的多是鸡毛蒜皮、家长里短,铜梁区公安局东城派出所社区民警周和理,把这些量化后,得出了一组数据:23年,调解上万起矛盾纠纷,平均每年四五百起,每月三四十起,每天至少有一起……

  是的,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中就是社区民警的日常。23年的基层工作,周和理摸出了一些道道,总结出了一套“独家”矛盾纠纷调解方法——基于法理,合情、合理。他所在的派出所还以他的名字谐音命名成立了“合理调解室”,群众也亲切地称他“周三合”。

周和理组织当事人调解

  近日,56岁的周和理,在中央宣传部、公安部共同举办的2022“最美基层民警”评选中,荣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称号。

  既要管调解还要管“售后”

  “陆先生你好,我是东城派出所民警周和理,你儿子最近怎么样了?”“哎呀,感谢你周警官,我儿子最近听话了不少,真的太感谢你了……”9月24日,刚从北京领奖回到铜梁,周和理就赶紧拿起电话,打给辖区居民陆先生,回访一起家庭纠纷的后续情况。

  陆先生的儿子今年十几岁,正值青春叛逆期,前不久的一天,陆先生的妻子见儿子玩电脑游戏时间过长,不禁念叨了几句,哪知道儿子突然朝着母亲发火,陆先生很生气动手打了儿子。而让陆先生没想到的是,儿子非但不认错,还打电话报警,并扬言要做过激的事。

  周和理接到报警后,来到陆先生家,分别与父母和儿子双方单独聊了起来。

  “你们的教育方法确实不合适,当父母的不是吵就是打,哪里得行嘛,这样只会弄得双方像仇人一样……”“爸爸打你确实是他不对,但是他也是为了你好,想想你将来当了父亲,儿子不听话你着不着急……”

  一番在情在理的话,让双方都冷静了下来,表示愿意心平气和地解决问题,父子间的“危机”暂时解除。

  但这事儿对于周和理来说并不算完,他说:“现场调解完只能算完成一半,事后回访,确认矛盾没有再发,才算是真正成功。”事实证明,周和理的调解是有效的:9月24日回访时,陆先生的反馈让他很是欣慰。周和理说,矛盾纠纷的调解,就得要充分考虑人的朴素情感、现实习俗,平衡其中的法、理、情。

  调解矛盾纠纷民警也“上头”

  何时与纠纷调解结下“不解之缘”?周和理掰了掰手指头:“23年了!”

  自1999年成为社区民警起,婚姻家庭矛盾、邻里矛盾、生产经营类矛盾,抑或农村土地林地矛盾,经周和理化解的矛盾上万起。“三合”工作法(即合法、合理、合情)也就是在这成千上万的人、千奇百怪的事中摸索出来的。

  今年4月,周和理老家的同姓兄弟,因卖爆米花与一名外地人发生争执抓扯,两人都受了小伤,要求对方负担医疗费。由于事发地没有监控,值班民警调解多次未果,周和理得知此事后,主动承担了这起矛盾纠纷的调解工作。

  对方知道是周和理来调解,欣喜不已,多次打来电话说要请他吃个饭。周和理知道对方打的什么“算盘”,果断拒绝:“我不能因为另一方是外地人就写‘歪笔杆’,公平公正才能站得住脚,别人才会服。”

  调解时,周和理不偏不倚,冒着被自家兄弟埋怨“胳膊肘往外拐”的压力,最终按照谁过错多谁负责的方案,由周姓兄弟赔付对方3000元医药费,双方达成和解。

  去年,在处理一起借款纠纷时,一边是被借款人的无奈,一边是借款人的无赖,好脾气的周和理也给气得拍了桌子:“人家在你最困难的时候伸手帮了你,你怎么能翻脸不认人,借钱不还呢!”在一顿怒斥后,当事人倒是羞愧了,周和理却突然眼前一抹黑,几秒钟后才清醒过来,好在经检查身体并无大碍。事后,周和理自嘲道:“原来这就是气昏了的感觉。”

  “合理调解室”一直在路上

  2019年4月15日,铜梁区东城派出所成立了“东城街道调解委员会驻东城派出所调解室”。基层群众工作经验丰富、威望高的“社区老警”周和理当仁不让被任命为调解室负责人,调解室还以他的名字谐音命名为“合理调解室”。调解室还有7名司法调解员,2名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50后”退休人员,2名有广泛社会阅历的“70后”中年人士,2名精力旺盛的“90后”年轻小伙,再加上1名温柔细致的女调解员。同时,每当东城派出所有新入职的年轻民警,都会来到调解室跟随周和理学习调解方法。

  十几平方米的调解室里,时常人声鼎沸。小朋友在学校嬉戏打闹摔断了门牙,双方家长解决纠纷要找周和理;顾客和店家因为饭里吃出异物吵了起来,也要找周和理。“找周三合评理!”成为方圆几十里老百姓的口头禅。周和理俨然成了当地百姓评事议事的主心骨。

  据统计,“合理调解室”成立以来,调解各类矛盾纠纷3000余起,调解成功率96%,有效防止“民转刑”,赢得了辖区群众的称赞。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这句话,周和理时常挂在嘴边。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周和理和他的“合理调解室”一直在路上。

  记者 李亚 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