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的精神

时间: 2022-11-11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322

  ◎ 徐招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孕育了很多文人墨客,正如白居易说的这句话,三味书屋和鲁迅先生,都和江南颇有渊源。同样是在春天的江南,我到浙江省绍兴市旅游,从百草园出来,横街穿过一道小石板桥,从一扇黑油油的竹扉进去,便到了鲁迅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书房——三味书屋。书屋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物,坐东朝西,传统的南方居民建筑。

  书屋的魅力,可能在于一种气氛,一种可让游客思绪纵横骋驰,想象鲁迅当年坐在东南墙角,可能不受先生青睐。书屋不大而且阴暗,正中挂着“三味书屋”匾额和松鹿图,两侧柱上有一幅抱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书屋正中放置着一张塾师授业用的方桌和太师椅,书屋里有大约十来张桌子而已,格局小得可怜。但这里却透现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和时代的文化背影。我这个老太婆,经历世事沧桑,能想到当年的鲁迅可能遭到家庭变故,每天花费不少时间为父亲买药为家庭分忧,影响学业,这也加速了他对清末动荡不安社会的剖析。

  我立于书屋时,尘世的一切喧嚣渐渐隐去,仿佛看到少年鲁迅站在眼前:他梳着长辫穿着长衫,坐在书屋东北角那张桌上,习字对课画画识物……少年的鲁迅,可能很有趣,他在这里用“怪哉”问倒了先生。他可能也很淘气,上课时偷跑到书屋后园寻蝉蜕、折腊梅。那株现在还茂盛的腊梅,一定还记得当年的折枝之“痛”吧!鲁迅从13岁到17岁都在这里读书,伴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坎坎伐檀兮,置之河干兮”的书声,一位沉默而倔强的少年,凛凛然的硬骨头气概跃然眼前。书屋的一瓦一柱,后园的一草一木,或许还留有鲁迅当年读书的余音,仿佛在我耳畔回响,也或许是我的幻觉。

  鲁迅书桌右上角镌刻的“早”字依然清晰,看上去恰似一朵怒放的迎春花。鲁迅小小年纪就能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偶尔一次迟到,却给世人留下一个难忘的杰作。这“早”字还代表着,三味书屋寿氏家族这个私塾学堂独立的办学宗旨与严格的教学方式。清朝嘉庆年间,寿镜吾的祖父经商失败,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便立志办学堂。却没想到,这个学堂孕育了一颗文学巨星的升起。

  鲁迅早年启蒙于三味书屋,后又将“独立精神”光大,他“不殆于惨淡人生”的态度,与三味书屋的精神一脉相承,给世人留下巨大的精神食粮。书屋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可体味可感受鲁迅走上辉煌的故事。纵观鲁迅斗争的一生,私以为,“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平民情怀与独立精神是他毕生坚守的底线。

  又一个春天,我在家里翻阅那年游历三味书屋拍下的照片,耳边似乎传来那日三味书屋里,雨打芭蕉声声入耳的错觉,仿佛还回旋着寿镜吾先生那抑扬顿挫“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的书声琅琅,仿佛带回一本古朴庄重的线装书,剖析国民性的深刻。

  (作者作品散见《品读》等报刊)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三味书屋的精神

  ◎ 徐招治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江南孕育了很多文人墨客,正如白居易说的这句话,三味书屋和鲁迅先生,都和江南颇有渊源。同样是在春天的江南,我到浙江省绍兴市旅游,从百草园出来,横街穿过一道小石板桥,从一扇黑油油的竹扉进去,便到了鲁迅启蒙老师寿镜吾先生家的书房——三味书屋。书屋里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景物,坐东朝西,传统的南方居民建筑。

  书屋的魅力,可能在于一种气氛,一种可让游客思绪纵横骋驰,想象鲁迅当年坐在东南墙角,可能不受先生青睐。书屋不大而且阴暗,正中挂着“三味书屋”匾额和松鹿图,两侧柱上有一幅抱柱对:“至乐无声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书屋正中放置着一张塾师授业用的方桌和太师椅,书屋里有大约十来张桌子而已,格局小得可怜。但这里却透现出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和时代的文化背影。我这个老太婆,经历世事沧桑,能想到当年的鲁迅可能遭到家庭变故,每天花费不少时间为父亲买药为家庭分忧,影响学业,这也加速了他对清末动荡不安社会的剖析。

  我立于书屋时,尘世的一切喧嚣渐渐隐去,仿佛看到少年鲁迅站在眼前:他梳着长辫穿着长衫,坐在书屋东北角那张桌上,习字对课画画识物……少年的鲁迅,可能很有趣,他在这里用“怪哉”问倒了先生。他可能也很淘气,上课时偷跑到书屋后园寻蝉蜕、折腊梅。那株现在还茂盛的腊梅,一定还记得当年的折枝之“痛”吧!鲁迅从13岁到17岁都在这里读书,伴着“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坎坎伐檀兮,置之河干兮”的书声,一位沉默而倔强的少年,凛凛然的硬骨头气概跃然眼前。书屋的一瓦一柱,后园的一草一木,或许还留有鲁迅当年读书的余音,仿佛在我耳畔回响,也或许是我的幻觉。

  鲁迅书桌右上角镌刻的“早”字依然清晰,看上去恰似一朵怒放的迎春花。鲁迅小小年纪就能勤奋学习严于律己,偶尔一次迟到,却给世人留下一个难忘的杰作。这“早”字还代表着,三味书屋寿氏家族这个私塾学堂独立的办学宗旨与严格的教学方式。清朝嘉庆年间,寿镜吾的祖父经商失败,深谙官场腐败宦海险恶,便立志办学堂。却没想到,这个学堂孕育了一颗文学巨星的升起。

  鲁迅早年启蒙于三味书屋,后又将“独立精神”光大,他“不殆于惨淡人生”的态度,与三味书屋的精神一脉相承,给世人留下巨大的精神食粮。书屋里陈列的每一件文物,都有一个可体味可感受鲁迅走上辉煌的故事。纵观鲁迅斗争的一生,私以为,“布衣暖、菜根香、读书滋味长”的平民情怀与独立精神是他毕生坚守的底线。

  又一个春天,我在家里翻阅那年游历三味书屋拍下的照片,耳边似乎传来那日三味书屋里,雨打芭蕉声声入耳的错觉,仿佛还回旋着寿镜吾先生那抑扬顿挫“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的书声琅琅,仿佛带回一本古朴庄重的线装书,剖析国民性的深刻。

  (作者作品散见《品读》等报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