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四年共受理招投标投诉404件

时间: 2022-12-26 来源: 重庆法治报 编辑: 万 先觉 阅读量:15015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日前,重庆市人大财经委人士介绍,2022年10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检查组成员先后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川区、垫江县检查,查看部分招标投标项目,听取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部分市场主体汇报;听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司法局、市审计局相关汇报;听取部分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市交易中心、市招标投标协会有关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委托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铜梁区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

  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重庆累计受理招标投标投诉404件,立案调查927件,处罚责任单位759家,责任人500名,规避招标、意向招标、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转包违法分包等

  得到有效整治

  我市统一监管主体,2018年,整合原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11个部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执法职责,组建全国首个省级招标投标集中统一监管机构——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对市级审批、核准、备案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实施直接监管,集中统一监管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交易、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市辖区县也相应完成监管体制改革,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良好格局,全市招标投标职能分散、“九龙治水”和制度政出多门、“牛栏关猫”问题基本解决。

  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司法、公安、审计等部门的合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构建上下协同、左右联动的全覆盖监管机制。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受理招标投标投诉404件、办结381件;立案调查927件、办结902件,共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1580份,处罚责任单位759家,责任人500名,罚款6300余万元,不退还投标保证金2.8亿元,规避招标、意向招标、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616个投标人被限制投标

  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透明。2022年3月,创新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招标计划3114条,涉及项目(标段)3992个,合同预估金额2955亿元。

  规范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领域应用,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行政区域内跨部门跨层级的招标投标信用平台,建立开标环节查询投标人信用状况制度,对进入红名单的市场主体,给予减额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低价风险担保等激励;对进入重点关注名单、黑名单的市场主体,限制其参与市内招标投标及相关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6257个项目约5.8万个投标人信用状况查询,其中,5494个投标人享受优惠政策、616个投标人被限制投标。

  规范评标方法。2019年以来,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平均投标人为9.8家,比2016年至2018年降幅49.4%,围标串标大幅减少。规范专家库管理,综合评标专家系统投用以来,共抽取评标专家28万余人次、完成招标投标项目2.3万个,处理违法违规评标专家397名。

  此外,我市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基本实现服务、交易、监督全面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超过99%,预计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经营成本约2亿元。

  相关新闻>>>

  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我市做法得到国家认可

  《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于2008年由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为适应招标投标领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于2016年作了修订。2018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等25件地方性法规的部分条款作了一次打包修正。自修订后的《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履行招标投标监管职能,推动我市招标投标市场更加规范高效。

  我市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的做法,2020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作为四个典型经验之一收录为最佳实践案例,今年分别被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简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专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改革情况交流》专刊采用。

Copyright 2020 © 重庆长安网 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员会 主办 重庆法治报社 承办

渝公网安备50011202500163号 渝ICP备15010797号 电话 023-88196826

重庆法治报社打击"新闻敲诈"举报电话:023 - 88196822 本网及网群刊发稿件,版权归重庆长安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在线投稿 请使用系统指派指定账号密码登录进行投稿。
重庆四年共受理招投标投诉404件

  本网讯(记者 唐孝忠)日前,重庆市人大财经委人士介绍,2022年10月至11月,市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对《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实施情况开展了执法检查。检查组成员先后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南川区、垫江县检查,查看部分招标投标项目,听取区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部分市场主体汇报;听取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市住建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司法局、市审计局相关汇报;听取部分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市交易中心、市招标投标协会有关负责人的意见建议;委托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铜梁区人大常委会进行执法检查。

  报告显示,2019年以来,重庆累计受理招标投标投诉404件,立案调查927件,处罚责任单位759家,责任人500名,规避招标、意向招标、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转包违法分包等

  得到有效整治

  我市统一监管主体,2018年,整合原城乡建设、交通、水利等11个部门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的监督、管理、执法职责,组建全国首个省级招标投标集中统一监管机构——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局,对市级审批、核准、备案的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实施直接监管,集中统一监管政府采购、国有资产交易、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等公共资源交易行为,市辖区县也相应完成监管体制改革,形成部门协同监管良好格局,全市招标投标职能分散、“九龙治水”和制度政出多门、“牛栏关猫”问题基本解决。

  健全协同监管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司法、公安、审计等部门的合作,进行全方位监督,构建上下协同、左右联动的全覆盖监管机制。2019年以来,全市累计受理招标投标投诉404件、办结381件;立案调查927件、办结902件,共下达行政处罚(处理)决定书1580份,处罚责任单位759家,责任人500名,罚款6300余万元,不退还投标保证金2.8亿元,规避招标、意向招标、转包、违法分包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

  616个投标人被限制投标

  招标投标工作进一步规范、透明。2022年3月,创新建立招标计划提前发布制度。截至目前,累计发布招标计划3114条,涉及项目(标段)3992个,合同预估金额2955亿元。

  规范信用信息在招标投标领域应用,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行政区域内跨部门跨层级的招标投标信用平台,建立开标环节查询投标人信用状况制度,对进入红名单的市场主体,给予减额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和低价风险担保等激励;对进入重点关注名单、黑名单的市场主体,限制其参与市内招标投标及相关活动。今年前三季度,共完成6257个项目约5.8万个投标人信用状况查询,其中,5494个投标人享受优惠政策、616个投标人被限制投标。

  规范评标方法。2019年以来,全市工程建设项目平均投标人为9.8家,比2016年至2018年降幅49.4%,围标串标大幅减少。规范专家库管理,综合评标专家系统投用以来,共抽取评标专家28万余人次、完成招标投标项目2.3万个,处理违法违规评标专家397名。

  此外,我市在工程建设领域全面推行电子化招标投标,基本实现服务、交易、监督全面网上办理。截至目前,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全流程电子化率超过99%,预计每年为市场主体减少经营成本约2亿元。

  相关新闻>>>

  优化招投标领域营商环境

  我市做法得到国家认可

  《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于2008年由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后为适应招标投标领域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于2016年作了修订。2018年,重庆市人大常委会对《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等25件地方性法规的部分条款作了一次打包修正。自修订后的《重庆市招标投标条例》实施以来,各级政府及其部门严格履行招标投标监管职能,推动我市招标投标市场更加规范高效。

  我市优化招标投标领域营商环境的做法,2020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国营商环境报告2020》作为四个典型经验之一收录为最佳实践案例,今年分别被国务院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简报(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专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办公室《改革情况交流》专刊采用。